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二十一章传檄而下,兄友弟恭

暮汉昭唐 第二百二十一章传檄而下,兄友弟恭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击破袁术的第二天,即九月二十一日。

张虞亲率大军返回雍丘,令袁术率陈国官吏至城外,并让张勋入城劝降张超,许诺张超如若归降,不会动张超及其家眷性命。

得知袁术兵败被俘,张超又惊又惧,不知所措之下,召集左右文武议事。知事经过,河内郡守袁绥、主簿卫臻皆劝张超归降。

袁绥,广陵人,旧汉之太傅掾。张超任广陵太守时,召天下诸侯讨董,袁绥因有能力,被委任领广陵郡事。

自讨董起,因中原纷乱之故,张超便长期留在陈留。而袁绥因陶谦另委广陵太守,不得不携家眷而投张超。张超转举荐于袁术,袁术留任为官。及袁术称帝,袁绥遥领河内郡守,暂驻于陈留郡中。

袁绥名声不显,但其曾孙袁晔名声不小,著作有《献帝春秋》以流于后世。

经一天的犹豫,于九月二十四日,张超率陈留文武数十人及七千余名兵丁出降,献上户籍、舆图、兵册等相关案牍。

“罪人张超不识天命,今乞望唐王恕罪。”

大帐中,张超行以大礼,向张虞跪行叩拜。

张虞扶起张超,说道:“昔王室危难,董卓乱政,幸逢君与君兄起兵,以报恩效命于上,为天下倡先,孤时多有耳闻,是谓义之大者。今能识势而降,免兵戈残酷之累,卿怀仁德尔!”

顿了顿,张虞语气转缓,说道:“孤与卿虽无瓜葛,但有同姓之缘。明日卿领族人携钱财迁居陇右,孤能保卿无性命之忧。”

“谢大王恩德!”

不见张虞封爵,张超内心微叹,但亦知自己无资本与之谈判,遂恭敬礼拜。

而在今时,却见从行中的一人说道:“昔天下动荡,群雄争夺中原,明府兄弟据大郡,收聚流民以耕作,故明府虽有抵抗大王之罪,但却有保境安民之功。况知大势,及时献土归降,封存府库。唐王禀承天命,兴平中原,岂能不裂土以封仁人。”

闻言,张虞顺势望去,见说话之人虽说年轻,但面容坚毅,神情有度,毫无畏惧之色。

“卿是为何人?”张虞问道。

“仆姓卫,名臻,字公振,现为陈留郡主簿。”卫臻不卑不亢说道。

张超恐张虞迁怒卫臻,补充说道:“昔伐董卓时,其父卫兹阵亡于荥阳,是为义士之后,望大王谅解。”

气氛僵持之际,张虞忽而笑出声,说道:“实不愧为义士之后,今敢仗义执言,为旧主鸣不平。”

说着,张虞看向赵咨,说道:“代孤拟诏,言张超献郡有功,今封都亭侯。若其兄张邈归降,则授封于关内侯。”

“诺!”赵咨持笔而书。

见张虞赐予爵位,张超心中尤喜,但考虑到兄长张邈,说道:“唐王恩义圣德,超不胜受恩感激。然陈留本为兄所任之地,于功绩而言,兄功高于仆。况思长幼之分,超愿让亭侯于兄长,而自领关内侯。”

张虞笑道:“卿不忘长幼,孤甚悦之。今便依卿之言,如张邈归顺,则由其受领亭侯。”

“多谢大王!”

若是其他条件,张虞或许不会答应。但张超谦让尊位与兄长张邈,依照东汉社会价值观,张虞必须同意,并赞许之,以便修复乱世下几近崩溃的价值体系。

“卫卿何如?”

张虞看向卫臻,笑眯眯问道。

对于敢仗义出言的卫臻,非常符合张虞的口味。况张虞用心通过重用卫臻,以安抚归降众人。

卫臻心怀钦佩,恭维说道:“大王善纳谏言,有旧汉王之风,兴平天下非大王莫属。”

“呵呵!”

张虞心悦而笑,问道:“卿怀忠义,并有才识。今兖州糜烂,豫州纷乱,可有进言否?”

卫臻考虑良久,作揖说道:“大王一役擒袁公,覆没陈室大军,威震中原。今群龙无主,兵将殆尽,如大王遣使招抚,中原诸郡必欣然归附。然陈袁虽说易降,但齐袁诸子并立,不出兵则难安之。而齐袁臣服,大王遣将击徐州,顷之则能下。”

卫臻说的内容不多,但关键提出两点。陈袁因袁术的归降,群龙无首之下,大概率会投降。而袁尚、高干之辈,即便因势而降,但却不会甘心投降,因此非用兵不可。待中原稍定,出兵威慑徐州,陶商将会归附。

“善!”

张虞欣赏颔首,说道:“卿于军事颇有见解,今便留于孤左右参议军事,暂任侍郎之职。”

“谢大王恩德!”

继而,张虞又安抚了袁绥,因袁绥有劝降之功,张虞便拜袁绥为陈留太守。而余者文武或留任原职,或稍有升迁,或被贬斥,皆从卫臻、袁绥之见。

及陈留之众退下,张虞询问左右道:“陈留有户多少?”

“禀大王,陈留户籍有两万八千户,口有十四万左右,兵丁七千六百余人,存粮五十万石,绢(步)五万匹整,军马八百匹,为兖州诸郡之首。”荀攸简要奏报道。

“陈留兴盛之时,有户十八万户,口近百万。经汉末大乱,人口不足二成,何其少矣!”

张虞微叹了声,说道:“然比兖州其余诸郡,又可谓为人口大郡。果如诸卿之言,一州之人口不及一郡之口。”

兖州被霍霍太惨了,陈留有张氏兄弟坐镇还好,余者如东郡、济阴、济北、山阳等郡在户籍上仅有数千户。然在巅峰时期,以上这些郡少则数万户,多则十几万户。

吕布在兖州期间,如果没有陈宫帮衬,联络地方上的豪强,估计早就没饭吃了。而即便如此,吕布如欲出征用兵,需时常依仗袁术的补贴。

“大王,兖州中仅袁熙守而不降,今不如效仿劝降张氏之举,看能否劝降袁熙献城出降。”荀攸建议道。

张虞低头翻阅陈留公文,说道:“袁熙不可信,今让伪陈部众至寿张,诱袁熙部下反叛,令斩袁熙首级方能出降。”

荀攸神情微动,袁熙可非继承袁绍遗产的袁尚,其实可以不用斩尽杀绝。然今大王拒降袁熙出降,不知出于何故?莫非是忧袁熙今后降而复叛吗?

相比于老迈怯弱的袁术,作为张虞大敌的齐袁,乃是张虞所警惕的对象。

诸袁年纪尚轻,意气风发,渴望建功立业。今被囚禁于长安,怕也不会安分,甚至会凭借四世三公的影响力,招揽不得志的袁氏旧部。

因此为了让袁氏一蹶不振,张虞必须将成丁且有经历过割据经验的袁氏男子解决掉,毕竟尝过权利滋味的人大概率难以安心认命。其中袁熙与他有夺妻之仇,绝大部分的男人都难以容忍。

“大王,昨日兵败降卒和雍丘降人共有六万之众,今分聚于诸寨,若久不处理,恐人心浮动。”荀攸提醒道。

张虞沉吟少许,问道:“不知诸子有何见解?”

“大王,中原幅员辽阔,用兵之地众多。今袁术归降,荆、豫二州可望,另有兖、扬、青三州郡县需征讨,故以图之见,不如编练降卒,委任袁术旧将,而后由大将主事督之。”郭图说道。

“公则之言有理,六万降人日耗巨资,久聚又生变,当先拣选精锐!”贾诩说道。

考虑半响,张虞问道:“昔下河北时,孤将河北老弱遣送归乡,今袁术被擒,陈人无主,可效此为否?”

“不妥!”

郭嘉摇头说道:“昔大王下河北时,袁绍已败逃至海滨,内无聚拢作乱之辈,又遣良吏出任治世,方能使降人安居为生。然今袁术虽被大王所擒,但袁术尚有嫡子,如众人扶袁术之子为帝,则大王所散降人复为兵尔!”

张虞思索众人进言,说道:“既然如此,先依诸卿之言,拣选精锐为卒,余者老弱留于军中搬运辎重,与众人约言,及孤下豫州诸郡,便放豫州人归乡,荆州之众依效旧令!”

“那拣选多少万人,亦或说两万人?那将领是否选用旧人?”荀攸问道。

“先选万人以观强弱!”

张虞翻了翻投降的将领名单,遂念起被俘的文聘,说道:“南阳文聘素有才略,今招至大帐一见。”

说着,张虞谓左右说道:“袁术虽擒,但曹操、刘备、孙策三人尚在,无水师不足以统天下。今陈人多来自南方,兵卒善水性,将校识舟舸,故不妨拣选以筹备水师。”

“大王高瞻远瞩!”荀攸赞扬道。

贾诩念及要事,拱手说道:“大王,袁术虽被擒,但欲令旧部投降,关键在于宛城是否扶立太子,而继任之君是否坚持用兵。”

张虞说道:“文和既有此言,然不知卿有何见解?”

“禀大王!”

贾诩沉吟少许,说道:“汉水上接雍州,下临荆州。以不如传令于汉上诸郡佯装出兵,向陈人施压。而大王率兵趋至颍川,断南阳与汝南之大道,向东遣使招豫州诸郡来降,另遣使向西诏安伪陈文武。内忧外患之下,宛城诸卿必因局势而惶恐,时离献国而降不远矣!”

“善!”

张虞说道:“且依卿之见解,及安陈留后,大军入驻颍川,由郦嵩、满宠二人经营袁尚、袁熙二人兵事。”

“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