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零七章何畏敌寇?

暮汉昭唐 第二百零七章何畏敌寇?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军从白马津渡黄河,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经白马、酸枣,兵抵阳武。

时张超率兵屯于官渡,修筑栅栏、沟渠,欲凭官渡水以据唐军。先锋孟宁之先至阳武,探查张超营垒之虚实,时募甲士五百,乘船杀至南岸,亲冒箭矢,身先士卒,以火焚栅栏。

张超引兵击之,孟宁之率五百甲士,招引北岸部下渡河,并力击之,挫张超之兵。

唐军剽悍,血战半日不能胜,张超大为惊骇,遂弃寨而走,撤往雍丘据敌。

官渡告破,蒗荡渠(鸿沟)被唐军所据,代表着河南漕运大通。河北之粮能经荥阳,屯于官渡。并以官渡为中心,下浚仪(开封),则以汳(汴)、睢二水与泗水连通;而走蒗荡渠,则经陈县、下注颍水。

历史上,曹操与袁绍围绕官渡展开厮杀,目的是为了争夺河流的控制权,谁拥有了蒗荡渠,谁就拥有战役的主动权。

如曹操拥有蒗荡渠,凭借渠水注入黄河,得以将触角深入河内郡。

若袁绍夺取官渡,控制了蒗荡渠,时袁绍的舟舸能将河北之粮以水运的形势补给大军。并且袁绍能以陈留郡为中心,用济水控制兖州,以鸿沟水运联络豫州旧部,时河南不复为曹操之所有。

正是基于官渡的重要性,当曹操畏难后撤时,荀攸力劝曹操莫撤。一旦撤军,曹操脆弱的政权将会土崩瓦解。

今官渡告破,黎阳之粮将能漕运至官渡,以便唐军攻伐陈留郡。

故孟宁之在攻破官渡后,稍微休整一日,便顺渠水而下,降服浚仪(今开封市),进围陈留县。而张虞所率大军脚程慢上一日,在孟宁之围陈留时,才至官渡下营。

八月二十日,张虞增派鲜于银、张绣万人步骑至陈留,授意孟宁之攻率三军猛攻陈留。

陈留本名留邑,因被春秋时的陈国所下,故称以陈留。自秦汉以来,陈留为陈留郡治,因河水途经,加之地势平坦,是为天下要冲,四通五达之郊。

刘邦西征秦时,郦食其便以陈留为进身之资,而刘邦以陈留为基业,募兵数万以征关中。而陈留虽为要冲,但因地势之故,非险峻之地,极易被攻取,因此张超撤至雍丘固守。

依照城防体系,大概分为城、城隍、城池三种。

城即外围有墙,而在城外挖壕沟,无水灌注是为隍,北疆大量县城是为城、城隍二种。而将水灌注入壕沟是为濠(池),与墙并称为城池(城濠)。如依《墨子》所言:“城郭沟池以为固。”

陈留有城池之备,然城池广矮、临近诸水是为其之弊。

经几日的堆土,不仅护城河被填满,其城外还临时堆砌而起的土丘上,步弓、强弩齐发,密集的将士顺着北风射至城上。

陈军士卒或躲在城墙后,或抽空开弓回射,箭矢在空中交错。

“杀!”

“先登城楼有赏!”

城下,唐军什长怒吼了声,领着持盾扛梯的军士往上冲,城上箭矢稀稀拉拉落下,虽有射中几人,但在远距离下,箭矢却破不了甲。

陈卒瞄准城下一人,刚想抽箭射之,却被城外的弓手射中脸颊,哀嚎了声,倒在城上不知死活。

在唐军兵将中,不论步骑弓箭永远为第一考核,其次为长槊、刀技。关西及河朔之卒因临近边塞,民风尤烈,不论男女皆操矛,而稍有家资子弟善弓。今借着风势以及土丘、人数等因素,让陈军几无招架之力。

云梯搭在城墙上时,城外弓手攒射弓箭,将兵卒单薄的陈军压制住。甲士举盾而登梯,腿脚并用,眨眼间便飞爬上墙,借甲胄之坚,跻身冲至城道中,与陈卒厮杀在一起。

瞧着登上城墙的兵卒,以及没有多强的抵抗,孟宁之严肃的脸终于微松了不少。

他追随张虞十余年,因相貌与身型矮小之故,屡遭他人嘲讽。而今凭资历而拜为平南将军,故孟宁之最怕被人以功绩不显而诟病。

如今他率万余人之众,围攻具有数千兵马固守的陈留,如不能速破之,岂不是有失颜面,更对不起器重他的张虞!

“通报张绣、鲜于银二将,今日务破陈留,明日向雍丘开拔。”孟宁之说道。

“将军,今日方初次攻城!”左右迟疑了下,提醒说道。

孟宁之瞪大眼睛,说道:“半个时辰内破不了城,诸子与我带兵登城。”

“诺!”

左右从属连忙应道。

少许,斥候传来兴奋的声音。

“张绣部下兵卒登上城了!”

孟宁之定定睛望去,却见张绣负责进攻的南城上已有唐旗飘扬,大量兵卒涌至城下。南城上的动静甚至影响到了他所进攻的西门,本就摇摇欲坠的陈卒则是骚乱起来。

“彩!”

孟宁之大喜抚掌,吩咐说道:“来人,击鼓奋进,速下陈留。”

说着,急于求功的孟宁之谓笔吏,说道:“向大王传报,言我军已破陈留,明日将向雍丘开拔。”

“诺!”

军报传出不久,陈留便已被破,守将章卢率部投降,并献库粮三万石。

浚仪(开封),唐军牙帐。

“大王,孟宁之捷报至。一日填濠,一日下城。”斥候疾步入帐,单膝而报。

张虞目光从舆图上挪开,笑道:“孟宁之二日下陈留,大军将逼雍丘尔。”

“雍丘外有濠池,中有瓮城,内有小城,粮草充裕,无积月围攻,恐难骤下。”荀攸沉吟而下,说道:“恐我军围雍丘不久,则袁术大军骤至。以攸之见,不妨暂不围困雍丘,而是择地与之相据,以激袁术出兵。”

“我军步精骑剽,天下强军尽在大王之手,袁术兵马虽多,但非我军之敌。更况大王善将兵,而袁术少兵旅之经验。”

贾诩点头赞同,说道:“陈兵寡骑,而我军多骑。陈留地界,土地广袤,利于精骑驰骋,袁术如持破我之念前来,我军夹骑击之,必能获胜。若以退我之念前来,袁术不敢冒进,出骑挑之,可破敌矣!”

张虞微微蹙眉,看向左右文武,说道:“诸子以为何如?”

张辽拱手说道:“殿下,我军如围雍丘,及袁术兵至,内外并击,则我大军有危。依二君之见,不如撤依睢水下营。”

东汉时期,丹阳、賨人之卒虽有名气,但论强兵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厮杀的经验上,北方七种强兵精悍一筹,更莫说唐军是厮杀喂养出来的老卒。

基于以上及诸多方面因素,不管是唐军方面,亦或是陈军方面,具有同一方面共识,论战斗力唐胜于陈。而袁术若想胜张虞,则是需要耐心等张虞暴露出漏洞,如陆逊火烧夷陵,或似曹操奇袭乌巢。

张虞踱步沉吟良久,说道:“官渡既有,渠水河通,漕运不绝。今先下营,先立于不败之地。与敌久据,张超粮尽,袁熙破降,我不劳攻击,则能降服河济。袁术败于曹、刘,千里伐我,我当进据险要,扼其交道。”

张虞环顾诸将,沉声道:“袁术冒险与我争锋,破之必矣。如其不战,袁熙先溃,郦、吕援之,张超再逃,则袁术进退不得,必被我所败。而今若不进据雍丘,袁术至陈留,诸城新附,必击昌邑,二贼并力,奈之何如?”

雍丘难破之下,贾诩、荀攸一众文武皆希望张虞后撤下营,与袁术对峙而破之。然张虞则是与众不同,不愿见张超与袁术合流,而是希望下营,将张超、袁熙与袁术分割开,以逼袁术向他用武。

“内困雍丘,外据袁术,用兵险矣!”贾诩蹙眉说道。

张虞笑道:“兵事皆险,今修长垒以围城,外驻险要以据地,我立于不败,何因内外受敌而忧!”

说着,张虞看向徐晃,说道:“公明用兵严谨,今率本部兵马,合鲜于银、孟宁之、张绣三军,重围雍丘。”

“末将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