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一百八十九章以唐王行天子职

暮汉昭唐 第一百八十九章以唐王行天子职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进位称王易,然如何搭建官制及册封文武则是不易。经张虞花两个月的忙碌,方将国中之事料理好。并随着时间至腊月,诸臣便议称王事宜。

称王时间定于十二月的庚辰日,是日大吉,宜祭祀。

在称王继位前半月,应劭为张虞与群臣制定礼仪,安排称王是日之流程,而其中是否制年号为众文士争论之关键。

如侍郎傅干认为不宜制年号,其言汉室虽被袁术所篡,但汉室仍为正统。今张虞所继唐王为大汉之唐王,故不宜制年号,而是需延续建兴年号。而如欲计算唐王国存续时间,不妨使用纪年。

傅干为北地傅氏子弟,情感上偏向于汉室,故今希望张虞严守礼法。而有人反对,则有人赞同。

如辛评认为需制年号,表示袁术篡汉室位,寿春之帝非正统,故汉室衰微。年号者,为君所用之年号,而今汉帝被害于陈,则天下无共主。天下既无共主,以建兴为年号,便不符礼法。是故唐王继位,宜用年号以计岁。

年号之争开启,众多文臣便参与其中,纷纷向张虞上疏,以表明自己态度,或赞同者,或不赞同者。

年号虽为小事,但今众人因此而争执,则让张虞明白天下心怀汉室者不少。为此张虞倒不恼怒,毕竟想让天下之人认同唐室至少需要经历两代人。

为了平息争执,张虞遂请七十有余的蔡邕出山,蔡邕作为天下大儒,虽被不少人质疑屁股歪了,但因名声享誉天下,其话语权自是不用说。

然蔡邕顾忌他与张虞的关系,为此从年号起源讲起,众人年号为汉武帝所启用,之前帝王皆以纪年为号。而纪年者为天子与大王皆能使用,今张虞为唐王,而国无天子,因此张虞制定年号不存在礼法上的冲突。

有了蔡邕的背书,张虞便顺势向众人征集年号。

因今竟天下纷争未休,君王需以武建功,故年号的征集倒无争执,自然包含‘武’。实际上历代开国帝王的年号也是如此,如刘秀的建武,朱元璋的洪武,李渊的武德。

经众人提供的诸多年号,张虞最终选择以‘神武’为年号。而神武者,即透露出张虞开疆扩土的雄心,希望自己立下宏伟之武功。

阳光驱散清晨的寒冷,万人聚集于长安以北依渭水而建的祭坛。

祭坛上,鼓笙列奏,乐者齐歌。

为彰显张虞的武功,以及营造宏伟的气势,今有万人兵卒参与仪式。故祭坛周围有数以千计的军士,步卒方阵整齐如块,阵中旌旗遮天蔽日。

而在通往祭坛的阶道左右,身材魁梧的甲士们披甲持戟,昂首挺胸,脸上露出自豪与肃然之色。他们已享受到了的胜利果实,而今张虞开国,他们岂会不为之自豪?

张虞身穿礼服,头戴冕冠,在众臣的迎奉下,不慢不快抵达祭坛阶梯下。

而在张虞踏上台阶的那一刻,周围声音骤而热烈,礼歌高亢,笙乐聒地,钟鼓喧天,响彻于祭坛四周。

徐徐走上祭坛高点,在应劭的指点下,张虞跪于蒲团上,向天叩以三拜。

应劭摊开奏疏,高声宣读道:“盖闻伐罪救民,王者之师,考之往古,世代昭然。轩辕氏诛蚩尤,殷汤征葛伯,文王伐崇侯,三圣人之起兵也,非富天下,本为救民。”

“近睹汉之末,主居深宫,阉党乱朝,官以贿成,罪以情免,宪台举亲而劾仇,有司差贫而优富。庙堂不以为虑,方添冗官,又征赋税,役数十万民,西征羌胡而不能止戈。”

“致使愚民误中妖术,不解偈言之妄诞,酷信黄天之降世,冀其治世,以苏困苦,聚为蛾蚁之党,据河朔,蔓延汝颍。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千端万状。”

“汉讨之初平,何进为乱,操替储君,引董入京,使豺狼乱河洛,废立天子,劫淫士民,天下民怨为之沸腾。关东诸雄托以讨贼之名,举大兵而伐之,皆欲自为,内斗兼并始起,终不能济世安民,由是天下土崩瓦解。”

“虞本代朔之民,初列孝廉,渐至提兵。灼见妖言,不能成事,又度董乱,难与立功,遂引兵至上党。赖天地之灵,及将帅之力,及一鼓而有并州,安北疆之乱;再战而定关中,平诸雄未能平之贼。”

“西征陇右,席卷而下千里,复乱羌所据之郡土,韩氏受擒,马腾祈降。袁氏称号,据于河北,爰兴问罪之师,关东交兵,袁氏骤亡,兄弟国裂,赵魏渤海,尽入版图。既虽据有海滨,覆没仅在须臾。”

“今废袁氏之暴政,河北民庶各安于田里,德化未及,而政令颇修。故今据有地万里,汉、胡民有千万,今之所以臣服,此乃虞之功绩。”

“古闻建功者,必有德政;有德者,必能授爵。今汉室衰亡,陈袁作恶,天子驾崩,故焚诰于天,请继唐王位,封建称藩,分之以民,屏蔽华夏……。”

很快,近千字的被应劭洋洋洒洒念完,之后交于张虞。

张虞在应劭的指点下,将奏文扔于烈火焚烧的鼎内。随着烈火吞噬奏文,象征张虞已向苍天上疏,而苍天批准了张虞进位唐王的请求。

两汉之时,天子与皇帝概念不同,如周代之降有天子,秦代之下有皇帝。其中天子为天下共主,华夷之共同君主;皇帝为天下君臣之长,其统治疆域限于所实际拥有的疆域。

因天子与皇帝概念不同,二者各自拥有三块玉玺,即天子三玺,皇帝三玺,由是有六玺之数。其中天子玉玺用来行使册封藩国君臣及颁布赐予藩国诏书之权;皇帝玉玺用于册封国内诸侯王,及向臣民行使权利。

简而言之,天子三玺即用于藩国,而皇帝三玺则用于本国。

天子既为天下共主,那么他的地位需要得到上天承认,具备唯一性,是为天无二日,国无而主。其中得天子位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内外禅,一,开国皇帝燔燎告天,征求上天的同意受称天子位为外禅;二,储君从前任天子手上得到天子位,通过宗法继承是为内禅。

刘邦登基天子之位,乃是通过外禅;刘秀虽为刘氏宗亲,但他登天子之位的方式是为外禅。

而今张虞以王爵而行燔燎告天之礼,乃假以上无正统天子而无人册封之名,因此义正言辞向上天求封。

依礼而言,诸侯王本仅有一印,然应劭为讨张虞欢心,干脆刻天子三玺及唐王一玺于张虞,实以让张虞以王身而行天子权。

礼制之复杂让张虞瞠目结舌,天子与唐王能混淆在一起,估计也就这群懂礼法之人敢搞。

之前张虞恐不符合礼法,婉言拒绝了应劭奏请。然应劭却言,旧周王室有天子而无皇帝,故今唐王为何不能行天子权?

有了应劭这一番话,张虞便依其心意,反正在外行人眼里唐王非皇帝,便是非天子。而应劭凭此投机,便被张虞册封为九卿之一的宗正。

收下四玺后,称王之礼便宣告结束,随之则是册封群臣的诏书。

侍郎辛评立于下阶,手持诏书宣读封赏名单。

拜钟繇为丞相,录尚书事,参枢密院事,封定陵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拜杜畿为尚书令,平枢密院事,封渭乡侯,食邑八百户。

拜郭图为秘书监,议枢密院事,封留乡侯,食邑一千户。

以庾嶷为计司使,平尚书事,封鄢陵侯,食邑一千四百户。

吕范为司隶校尉,封细阳侯,食邑一千二百户。

……

董昭为尚书仆射,封都亭侯,食邑四百户。

三公九卿另开一文,三公为刘和、王宏、韦端,各有食邑。其中刘和食邑万户,是为诸臣之盛。九卿为大鸿胪冯芳、少府张则、执金吾马腾、大理(廷尉)王晨、宗正应劭、光禄勋蔡邕、太常张鲁、太仆张济等九人。

……

拜荀攸为枢密使,封陵乡侯,食邑六百户。

拜贾诩以侍中兼枢密副使,封都乡侯,食邑六百户。

……

吕布为大将军,领兖州牧,封温侯,食邑万户。

拜张杨为前将军,兼枢密副使,封晋阳侯,食邑两千五百户。

拜张辽为右将军,封马邑侯,食邑三千户。

拜郦嵩为左将军,领殷州刺史,封朝歌侯,食邑两千户。

拜徐晃为后将军,封南郑侯,食邑两千五百户。

满宠任镇南将军,领海州刺史,封昌邑侯,食邑一千九百五十户。

张燕以镇西将军,领青州刺史,封真定侯,食邑三千户。

镇东、镇西二将军位暂缺,什翼、郝昭、高顺、许褚四将为四征将军,各为都乡侯,食邑在八百户至一千三百户不等。

鲜于辅、柯比、赵云、孟宁之为四平将军,程普、张郃、阎柔、张绣为四安将军。高览、徐庶、马超、麴义、张丰各得将军号。

以上诸将依照资历、军功不同,所得爵位不同,多则上千户,少则数百户。如张丰为张虞宗将,镇守关中多年,虽仅有杂号将军,但食邑有千户。亦或是率大军投降者,如高览率数千骑投降,其食邑有一千三百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