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一百八十章羸弱

暮汉昭唐 第一百八十章羸弱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昏夜沉沉,褒城在孙策眼里,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仅有城墙上的一列火把在摇曳。而在昏暗的火光下,山西兵卒在城楼上穿梭,或整理器械,或修缮城楼。

蜀军兵卒陆陆续续撤回营寨,唯留下千人驻守土山,以保持对褒城的威慑。

韩当提议修筑土丘,确实给什翼造成大量威胁,蜀军靠着土山,逐渐逼近城墙。仅是城中兵卒早有准备,依靠筑高城楼,依旧占据居高临下的优势。

如此情况下,诸部将领轮番率部攻城,但因蜀卒不及陇卒剽悍,最终在死伤惨重的情况下,扔下尸体狼狈撤军。但值得庆幸的是今日至少有兵卒登上城楼,让孙策看见破城的希望。

但在看到破城希望之余,却也让孙策明白了蜀卒的羸弱。

来自河朔的兵将论战斗力之强,战斗意志之顽强,非蜀军兵卒所能比。如果是同数量下列阵厮杀,蜀军绝非河朔兵马所能比。

“孝直,你说北军兵将为何这般剽悍?”

孙策注视着夜色下的褒城,忽然问道。

法正沉吟良久,说道:“张虞久镇代地,常年与胡人厮杀,故帐下兵卒剽悍。天下大乱以来,张虞于上党起兵,讨白波,安匈奴,西征关中,远伐陇右,尽败天下强横之军,降收北疆精锐,故兵精将勇。纵观天下,无人能比,袁绍因此而败。”

“然兵将虽勇,但终归为人。蜀卒之所以羸弱,在于少经兵事,及少有操练。此番使君如能下汉中,当先聚兵讲武,方能再出兵北伐。”

兵卒的战斗力除了天然的环境影响外,还与将领、兵制、经验有莫大关系。

孙氏下巴蜀不久,孙坚在没建立起制度时便阵亡,因此孙策仅草草制定了相关制度,比如从军征战者,准许免去家中赋税。至于兵卒占田之制,孙策还没来得及施行。

今孙策帐下的蜀军,除了入蜀兵卒通过战功富裕外,余者招降的蜀军兵卒几乎没得到多少恩惠,因此缺少了战斗力的积极性。

另外,巴蜀内部的战争与中原相比,其中烈度差距实在大。典型就是有无大规模骑兵的应用,张虞帐下各部兵马皆有与骑兵交手的经验,甚至张军中就存在大量骑兵。

除战争烈度外,中原的战争频率更高,几乎无岁不战,更别说地方上的小规模冲突。

因此到目前为止,孙策最大的收获便是他低估了张虞帐下兵马的实力,没想到三千人凭小城能抗住他数万大军月余的围攻。今别说他的蜀兵,论兵马之精锐估计袁术、曹操之兵亦非张虞兵马的对手。

孙策微微点头,感慨说道:“汉中兵非强敌,若无南郑城,今早被我所下。反观北方之卒当为劲旅,幸亏未与张虞贸然用兵。”

在孙策交谈之时,忽而便听见急促的脚步响起。

孙策顺势望去,却见孟达神情慌张,快步行来。

“子敬,今何事如此慌张?”

孟达深吸气,作揖说道:“使君,傥口败军来报,敌军突袭傥口营寨,今北卒大军涌入汉中。”

“什么!”

孙策神情骤变,怒笑说道:“不是敌军从子午道入汉中吗?今敌军怎从傥骆道而来?留守兵卒岗哨为何没有察觉?守营校尉何在?”

因情报的失真,让孙策作出调兵子午谷口的错误决定。而今敌军却从傥骆道入关中,又怎能不让孙策恼怒。眼下的一连四个问题,足可见孙策的心情如何!

“使君!”

孟达解释说道:“子午道之敌行至半途时,便在修缮沿途栈道,彼时以为乃大部援军之先锋。然傥骆道道路崎岖,沿途多山林。敌军伏旗潜行,我军所布置岗哨,或是遭袭身亡,或是未能察觉,故未能洞察敌军行踪。”

“至于守营校尉,据逃卒所说战死于乱军中。”

张虞帐下几大将领的用兵风格各有不同,如张辽风格偏疾,善于扑捉敌军漏洞,以迅捷之速击之;满宠风格偏稳,善于利用地形,调动敌军而逐一击之。

而徐晃用兵风格介于张辽与满宠之间,徐晃行军迅速,常遣斥候至外围,先于敌人发现敌卒。而在厮杀之余,徐晃则是偏稳重,布置妥当之后方会用兵。

因此徐晃在率兵救援汉中时,为了达到令敌不备的目的,除了遣兵马出子午道吸引注意力外,便是在派出斥候乔装为流民或是山民,在前方数十里探查,之后再由斥候解决布置在山道内的岗哨。

失去耳目后,傥口蜀军根本不知徐晃已率军逼近营寨。于是在平旦之时,徐晃率军发起突袭,没有防备之下,傥口营寨轻易被破,援军遂源源不断涌入汉中。

得知又一股张虞兵马突破防线来援,孙策只觉得心上燃起怒火,将自己好不容易攻破阳平关,不曾想却挡不住张虞援兵。若是让傥骆道兵卒扎稳脚跟,怕不是将功亏一篑。

“敌军人数多少?”法正问道:“可知敌将姓名?”

“不知详细军情,但今已安排斥候探查。其中敌将竖‘徐’纛,另有‘柯’‘郭’等将旗。”

孟达说道:“而据降卒粗略言语,敌军人数应是不多,应在五千以上。使君如能及时击溃敌军,则敌军莫能入汉中。后续再破褒城,待大雪封道,则南郑降服,汉中可下尔!”

“某愿率兵前往傥口,为使君击破敌军!”黄盖斗志昂扬,请战说道。

孙策收敛心神,沉声说道:“张虞帐下猛将众多,柯者为鲜卑人柯比,而能统柯比又以徐为姓者,不出我之所料,乃是大将徐晃。”

“今张虞遣强军勇将救援,是为精锐之兵将。此番如不能尽力征讨,而是遣寻常兵卒,是役恐会兵败!”

“莫非使君欲亲自统兵?”老将祖茂问道。

孙策手按剑柄,看着左右将领,说道:“此番我若不率精兵破敌,将无人能担此重任!”

事关成败,孙策不敢将事委于部将,此番他必须亲自统兵。

“使君率军东行,不知留何人守褒城,又率多少兵马前往?”法正问道。

孙策沉吟了下,说道:“为防南郑兵马呼应敌卒,大营分兵五千于徐琨,我自率万人精锐前往傥口。而黄老将军率余部兵马留守,明日修山围城。”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

孙策帐下兵马虽有五、六万人,但可用精锐不到一半。今分兵守诸围则少去数千人,大军尚有五万人可用。而围南郑留兵两万人,孙策率三万人围攻褒城。其中三万大军不可能倾出征讨徐晃,而是需要留兵于各地。

如考虑到徐晃可能联络张鲁,孙策必须调五千兵马于徐琨,以加强南郑的围困。为击败屯兵于傥口的徐晃所部,孙策必须率万人精锐前往,方才有把握取胜。而为阻止褒城内的什翼作乱,或是说继续围困褒城,孙策留老弱一万五千于此,让黄盖坐镇大营。

待孙策布置妥当后,法正进谏说道:“张虞部下精锐多配有军马,而徐晃为张虞军中名将,手下骑卒必然不少。并骑威震天下,关、陇之士亦不敢挡其锋芒,今将军用兵讨徐晃,恐需多留意敌军骑卒。”

“我自有方略破敌!”孙策自信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