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九十一章子为匈奴王,不负兄之恩

暮汉昭唐 第九十一章子为匈奴王,不负兄之恩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佛狸又大一岁了!”

张虞将虎头虎脑的张弼放下,笑道:“这么壮的小儿,再长几年便能为他定亲了,之后便能随军从戎。”

阿剌海静静坐在旁边,望着父慈子孝的场景,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

张虞伸手搭着阿剌海的手,笑道:“夫人为我养了个好儿郎!”

“平日多亏夫人照料,就是顽劣了些,不比木末乖巧!”阿剌海说道。

虽说是匈奴王女,却与王霁同为妻子,但阿剌海却不敢自恃身份,常是谦和待人,言语中多以王霁为尊。

见父母在闲聊,张弼自觉得无趣,施了下礼,便出堂寻兄长张洛玩耍去。

见孩子走了,张虞一手搂住阿剌海,将其抱坐在自己怀里,笑道:“何须事事谦逊,佛狸性子与木末不同,一动一静,我皆喜之。”

嗅着张虞身上释放的气息,阿剌海忽然问道:“君侯可是将要出兵?”

“差不多!”

张虞感受怀里佳人丰腴的滋味,说道:“明岁或要出兵,讨伐河北。如能功成而归,则天下半定。”

“那匈奴呢?”阿剌海问道。

张虞停下乱摸的手,说道:“夫人此问何意?”

“自大兄去世,单于之位便悬而无主,二兄常遣人询问,思求单于之位。”阿剌海说道。

张虞瞧着阿剌海秀丽的脸庞,问道:“夫人可是为呼厨泉求单于位。”

闻言,阿剌海便知张虞猜忌自己,心中顿生委屈,说道:“妾嫁于张氏为妇,便心向夫君。若是为二兄说话,妾岂会主动告知夫君。”

见状,张虞便知阿剌海受了委屈,赶忙掰正扭过身子的阿剌海,笑道:“莫要生气,我错怪夫人了。如实而言,我迟迟不封单于,而是为佛狸考虑。”

“什么意思?”阿剌海兴趣渐生,问道。

见阿剌海乖巧下来,张虞顺手扯开衣裳的间隙,手又不安分的动了起来,笑道:“实话而言,我欲让佛狸出任匈奴单于,将匈奴改为子弟封国。往后由佛狸统御数十万匈奴民众,为我出征讨逆,尊夫人为后,岂不乐哉!”

阿剌海先是露出喜色,之后不禁生出疑虑,问道:“匈奴单于自古为挛鞮氏,今用张氏代挛鞮氏,不知部民态度何如?”

“这有何难?”

张虞不以为意,说道:“佛狸汉名为张弼,今不妨以挛鞮氏为匈奴姓,号挛鞮佛狸。”

张虞帐下所控制的匈奴部落,加上未被张虞控制的匈奴部落,其人口有三、四十万人,放在北方可是一股不小的势力。为了控制这一股势力,用姻亲、武力只能控制一时,若想彻底让匈奴为他所用,需要参考其他方法。

纵观古今学汉朝用子弟分封,控制难以管控的地区,不失为过渡之策。如先改为封国,设立国都,将诸部编设为郡县、国道,之后用国相架空封国,行温水煮青蛙之策,将能让匈奴彻底归附于张氏。

其中将匈奴部改为封国,最关键的是改变匈奴部民的观念,让他们不再以匈奴人自居,而是用封国子民自居,渐渐忘记匈奴民众这一概念。

历史上,鞑子为了凝聚东北各部落,可以说凭空创造出女真人的概念,不仅创造文字、语言,甚至创造具有民族共识的神话故事。同时为了让部落概念淡泊,鞑子还创造出女真八旗。

随着女真八旗的出现让东北各部民众渐渐忘记了原始部落,通过长期熏陶,便诞生女真民族这一概念。

因此不夸张地说,野猪皮与黄台吉两代人创造出女真民族这一概念,并在入关前,不断用民族叙事,用来与大明王朝作战。

故欲瓦解匈奴概念,需用其他概念取代,而后统一文字、度量衡、神话叙述等一系列具有民族标识的东西。

阿剌海念及改姓,担忧说道:“将张改为挛鞮,不知夫君是否能视佛狸为子,且不知木末能否继续以佛狸为弟。况匈奴所居贫瘠,今让佛狸为单于,常居胡地,岂不让他受苦受累。”

张虞捏住温热,不满说道:“佛狸以挛鞮氏为姓,仅是堵塞匈奴遗老之口。河南地、朔方为富庶之所,旧能养百万民众,畜牧仅次凉州,今时如能好生治理,封国百姓必能富庶。”

阿剌海似乎想到自家孩子为王的场面,笑道:“佛狸授封藩王倒是可行,仅恐二兄长得知会有所不满。”

“一切交由我!”

张虞故作无奈,说道:“我征伐天下多年,常感觉是为子嗣而操劳!”

“那夫君能忍住吗?”

随着张虞的动作变大,阿剌海的喘气变粗,媚声说道。

“法师戒色数十年,实令人敬佩!”

见自己意志力竟如此不坚定,张虞不得不佩服礼佛一辈子的支谶。

在屋内厮混了一番,张虞稍微休整了下,因得知张燕前来拜见,张虞精神如佛,离开温柔乡,于大堂接见张燕。

“燕拜见大将军!”

“兄客气了!”

见到张燕行礼,张虞快步上前相迎,热情说道:“自井陉一别,与兄数年未见。今再见兄,我深感庆幸啊!”

见张虞这般热情,张燕心中忧虑渐渐放下,笑道:“君侯数年以来,讨公孙,伐李傕,破陇右,坐拥民众百万,帐下甲士十万,威震河朔,令燕不胜向往!”

自袁绍夺走常山,张燕便退缩于井陉,成为张虞外御冀州的前哨站。而今张虞将伐冀州,张燕帐下兵马俱有万人,张虞不可不联络。故在张虞的邀请下,张燕亲至安邑拜见。

之前二者差距不大,张燕恐不会轻易屈服于张虞。而如张燕所说,张虞这几年来,因名声威震河朔,势力愈发庞大,让张燕见识到差距,已是难有比较心理。故在张虞与袁绍之间,张燕选择了张虞。

“兄过誉了!”

张虞挽着张燕的手臂,感叹说道:“昔袁绍夺常山,我本欲南征之。然顾忌关陇之敌,不得不率军西进,遂难以援救,幸君能够谅解。今时举兵东征,我将全往昔誓言。”

袁绍率兵夺常山时,张虞无法与公孙瓒与袁绍同时开战,故决意出兵征讨公孙瓒时,张虞曾写信与张燕解释过,并向张燕致歉。而张燕虽说不满张虞无法履行誓言,但考虑到往后需多依靠张虞,故也仅能大度谅解。

张燕笑道:“彼时形势复杂,君难以专心讨袁绍,燕岂会不能理解。而今君侯无后顾之忧,起兵将讨袁绍,燕愿助君一臂之力。”

说着,张燕补充说道:“若君侯能下冀州,仆愿让常山太守与有能之士。”

“兄便是有能之士!”张虞大笑说道。

张燕所言之意,张虞岂会不知,无非是隐晦而又有条件的表示归顺张虞。然张虞自是不可能接受,毕竟大事未成,嘴脸不能这么难看。

二人坐于榻上,张燕关心问道:“不知君侯将出多少兵马?”

张虞沉吟了下,说道:“我今兵马有六、七万之众,然扣除留守兵马,出征兵马应有五、六万之数。不知兄治下有多少人,此番能出多少兵马?”

“实不相瞒,黑山之众有十余万,倾兵而出则有万人。然能言精锐者,恐仅有半数。”张燕如实说道。

张虞从案几上取出舆图,指点说道:“受我邀请幽州将会出兵,而袁绍与乌桓有姻亲,不知蹋顿是否会出兵。若蹋顿出兵,南有公孙,北有乌桓,幽州形势危急。故君恐需出兵北上,为幽州先行解围。必要之时,我会遣兵相助。”

“若蹋顿无意出兵,幽州将与公孙交兵,兄可率黑山之众助幽州,看能否先破公孙,之后汇合南下。”

张燕瞧着舆图,问道:“君侯欲出兵邺城,而与幽州之众并击冀州,不知可是如此?”

“然也!”

张虞指着舆图上的邺城,说道:“邺城为魏郡之郡治,我朝之州治,此地人口殷实,城池坚固,交通便捷,易守难攻,是为出入上党之要道。”

“如能控制邺城,邯郸指日可下。而赵、魏二地被我军所据,则能北与幽州联络,合兵直取信都。另信都如被我军所破,袁绍唯依仗海滨诸郡与我抗衡。”

张燕点了点头,说道:“冀州人口百万,魏、赵、中山、常山四郡国占半数,故君侯关键在于取邺城。依燕所知,袁绍令人修缮邺城城郭,并屯兵于缘山诸郡。君侯如若兵出山陉,恐会被袁绍率兵所堵截。”

张虞笑道:“出兵路线尚未明确,如若出兵冀州时,恐需兄所率黑山军配合。”

“愿为君侯效力!”张燕正色道。

“多谢兄长相助!”

张虞伸手握住张燕的手,肃声说道:“我以性命起誓,我如破袁绍,能下河北,还定中原,必不忘兄及黑山兵民之恩。”

顿了顿,张虞问道:“我今帐下尚缺征北将军,兄熟知武略,用兵剽悍,我欲拜兄为征北将军,不知兄何意?”

见张虞郑重许诺,张燕紧握张虞的手,赶忙说道:“燕无军功在身,岂能受征北将军之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