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六十六章治陇之法,世以张姓

暮汉昭唐 第六十六章治陇之法,世以张姓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边际被橘黄色的残阳所渲染,云霞绚丽而浮于天空。

一支近千骑的马队沿着河谷而行,‘张’旗迎风飞扬,因是降服韩遂之故,众骑士谈笑风生,语气中充满惬意。

张虞挽缰策马,看向身侧的什翼,问道:“你率骑据守平襄,今怎出现于兴国?”

什翼拱手说道:“仆广遣骑卒探查,得知韩遂率兵逃往兴国,而君侯衔尾追击,便率骑赶赴兴国,欲助君侯一臂之力。是故仆兵分两路,一路遣五百骑抄别道奔赴兴国,另一路由仆率四百骑逆河谷而行。行至途中,知君侯已破韩遂,故为擒俘败卒,特至河谷拦截。”

平襄距兴国谈不上远,大概是两百多里路的距离,一个位于祖厉水河谷,一个位于华川水河谷,二者皆是略阳通往金城的道路。

而相比华川水河谷,祖厉水河谷更偏远,且无法直达金城,需要翻越长达百余里的山道,或是说先至黄河,再逆黄河西进。故韩遂知什翼截断华川水,今撤军时不敢走近道,仅能试图至长离水,再转至兴国与祖厉水。

今什翼虽在华川水,可是自他率两千骑出击以来,便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不单单抄掠军粮,而是尽可能协助张虞击败韩遂,因此方有率兵挡道拦截韩遂之事。

既知事情经过,张虞大为赞叹,说道:“我率兵西征陇右,除降韩遂,令我欣喜外,唯君用兵机敏令我欣喜。稍加历练数次,君能拜大将!”

“不敢!”

什翼腼腆而笑,说道:“能在君侯帐下杀敌,为君侯侦探敌情,仆便心满意足!”

“丈夫需有如雄鹰般之志!”

张虞前后一直用胡语与什翼沟通,伸手拍着什翼的肩膀,说道:“你我相识多年,今有用武之时,我岂能将你束缚于帐下。”

什翼感恩戴德,说道:“昔仆被君侯所擒,遂以为牛马驱使。君侯欲征服四海,仆当为君先驱。”

“好!”

张虞笑了几声,策马扬鞭而行,催促众人回营。

既降服韩遂,陇右诸郡将无大害,除了委任郡县外,仅是羌人需由大将看护、征抚。

历史上,曹魏即便平了陇右,但依旧时不时反叛,直到郭淮治理陇右,曹魏的陇右才勉强说安稳。而今郭淮年纪尚小,仅二十岁出头,尚担负不起坐镇陇右的重任,张虞如欲安陇右汉、羌,需另选大将坐镇。

在与什翼的交谈下,张虞渐有让什翼出任护羌校尉之念,待他率兵离陇之后,或能与满宠配合清剿陇右豪帅、恶羌势力。

在回程途中,张虞遇见了前来寻他的张绣。

张绣见人群中俘虏不少陇军兵将,欣喜问道:“君侯可有擒杀韩遂?”

张虞用鞭而指人群中的韩遂,笑道:“什翼助我堵截,今已擒获韩遂!”

“恭喜君侯,建功殊勋,威服陇右!”

张绣大喜不已,冲部下喊道:“快回军禀报诸君,言君侯擒韩遂而归!”

“诺!”

张虞望着满脸笑容的张绣,问道:“今兴国战事何如?”

“大获全胜!”

张绣策马随行于张虞左侧,报捷笑道:“宋建被高顺将军率部所斩,成宜覆没军中,阿贵与长离诸羌归降,阎行、樊稠率兵三千余众归降,羌王杨千万率部曲出逃。”

“杨千万其部何在?”张虞问道。

“约在高平以西,长离水以东一带!”张绣说道。

张虞沉吟少许,让人带来韩遂,问道:“杨千万与韩君相识,君以为可出兵追击否?”

“禀明公!”

韩遂心中不愿为张虞献计,但为了生计,仅能如实说道:“杨千万与阿贵二部皆有万余帐,为汉阳郡中之大部,君侯大破陇上诸军,二部遭遇重创。”

“故今已降兴国氐,何不遣人劝降杨千万,令他率部献粮归降,以安汉阳诸郡。而汉阳羌部归降,陇西、金城诸部将会心安,彼时归降明公者络绎不绝。”

汉羌之间的冲突在西汉时期便有,矛盾尚是不大。一是因为西汉治理羌、氐部落手段比较柔和;二是因汉人居住关陇地区,羌人尚未向东大规模迁徙。

而至东汉时期,因关陇人口锐减,羌人大规模东迁,东汉对羌、氐胡部的治理手段严苛,如多次征发胡部西征河西,加上关东郡县长官贪污**严重。在官府的压迫下,不堪受扰的羌、氐胡部终于反叛。

有了第一次反叛,后期随着矛盾的加剧,汉羌战事愈演愈烈,战火甚至烧到河北地区。汉王朝依靠中原源源不断的输血,才将陇右反叛的羌部镇压下去。

昔日以韩遂、王国为首的叛军,虽说有大量汉朝兵将参加,但在其中同样能看见羌、氐胡人的身影,否则韩遂做不到凭金城一郡便能屡屡出兵数万以抗外敌。

故陇上羌、氐胡人的实力依旧强大,张虞无法在陇右投入太多精力,依照韩遂招降之策是为上策。

“善!”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韩君所言有理,今先归兴国整军,稍后遣使招降马腾、杨千万。”

“君侯英明!”

很快,月上树梢之时,张虞率骑回到兴国。

今下兴国模样与往日不同,高顺率兵控制城池,氐人为张虞兵马搭建营帐,将肉粮运至寨中,以供得胜的山西军享用。

见张虞率骑而归,张辽、许褚、张济诸将纷纷出迎。

“恭贺君侯得志而归!”

张虞翻身下马,笑道:“甲胄在身,诸君无需多礼!”

今虽满脸的疲惫,但张虞依旧强撑精神,与出迎诸将一一说话,赞叹诸将在战场上的骁勇。

“阎行、阿贵、樊稠在大帐等候君侯,今是否见上一见!”张辽问道。

“见!”

张虞将铁鞭交于侍从,笑道:“我闻阎行骁勇久矣,今他能率兵归降,是为喜事!”

在前往大帐的路上,张虞见氐部所供辎重中有酒水,警告张辽说道:“文远,今氐人初降,不知深浅情况,不可让军士饮酒,以免今夜动乱。”

“诺!”张辽神情收敛,拱手道。

兴国氐人虽说归降,但张虞可不敢深信,若说军士喝醉酒,氐人夜袭大营,张虞可没地方哭去,临近战事末尾,越谨慎越好。

在被诸将迎至大帐后,张虞很快便见到阎行、樊稠、阿贵等降将。

见到一人髯须过颌,皮肤黝黑,张虞便知是从关中逃至陇右的樊稠,于是上手抓住樊稠的髯须,大笑道:“樊大髯从关中逃至陇右,今终不再逃,可是真心愿降我?”

樊稠虽被张虞动作吓到,但之前如坐针毡的不适感反而散去,故作求饶,说道:“君侯擒稠之髯须,仆将终不再逃。”

“哈哈!”

张虞松开樊稠的髯须,谓归降众人,说道:“樊稠昔为我征关中之敌,今伐陇又与我为仇。按情理而言,我可杀樊稠,但我无意诛之。诸君归降于我,旧事既往不咎,如若再叛为乱,我必杀之。”

樊稠谦卑说道“昔不识君侯神威,率兵顽抗,实为大罪,今多谢君侯不杀之恩!”

“多谢君侯不杀之恩!”阿贵、阎行应和道。

张虞目光落到阿贵身上,问道:“你统氐部万帐,坐御兴国为王,好不自在,为何与我作乱?”

阿贵迟疑了下,说道:“汉人治陇,徭役征调频繁,官吏贪污横行,故不得不出兵据之。”

张虞微微点头,语重心长,说道:“汉人治陇严苛,而我治陇则是汉胡一视同仁,氐人可分田经商,可从军进仕,诸子安心居住,将无需为兵事而忧。我治陇右一日,君便可治兴国。”

氐人非民族概念,而是族群概念,氐羌有共同先祖,仅是因为生产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羌人以游牧为主,在西汉初期,匈奴强盛之时,羌人臣服于匈奴,共同对付西汉。汉武帝北伐匈奴时,命霍去病西取河西走廊,初始的目的是想截断羌人与匈奴的联络。

氐人以耕作为主,因汉人频繁与陇右胡人接触,为了区别游牧为生的羌人,便将在河谷、低地生活的戎狄称为氐人。其中氐者,意同低,指在地势较低生活的戎狄。

因氐人与汉人皆以农耕、纺织为业,是故汉氐经济往来上更紧密,在张虞眼中最容易将氐人融入汉人。

当然了,实际情况上也是如此。以氐人苻坚建立的前秦而言,彼时的王朝内部不是汉、氐之间的矛盾,而是氐与鲜卑、羌、匈奴之间不同种族的矛盾。而前秦的灭亡,恰好是羌、鲜卑共同发力的结果。

故欲将氐人消化吸收,学习明清的改土归流或是不错的选择,先委土官世治,将氐人汉化,再改任流官治理,则就是顺理成章了。

闻言,阿贵作揖长拜,恭敬说道:“君侯心胸宽厚,世人所不能及。我族无汉姓,若君侯不弃,兴国氐人世代愿以张氏为姓!”

阿贵能统御万帐,号令六七万氐人,自是别有一番手段。今见张虞有意招抚,阿贵倒不客气,顺着张虞给的杆子便往上爬。毕竟能以张氏为姓,汉官会给他们几分面子。

见氐人识趣,张虞心悦而笑,说道:“你今往后便称张贵!”

“多谢君侯恩典!”

ps:家里有事,第二章会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