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三十九章牵一发而动全身

暮汉昭唐 第三十九章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月,朝廷针对张杨、淳于琼二人引发的事件,选择了各自遣使安抚,无视袁绍指责张虞欲抢夺天子的罪名,同时也无视了张虞指责袁绍夺粮劫迎天子的罪状。

在朝廷以为此事将掀过之时,南阳则是传来劲爆的消息,大司马袁术以袁绍屯兵朝歌,蓄意劫迎天子为由,遣部将苌奴为先锋,至轩辕关屯兵,以为护卫天子。

遣苌奴出兵之后,袁术暗中召集帐下豫、荆二州五万兵马,诈称十万之众,欲迎天子于宛城。

很快,大司马袁术出兵护卫天子的消息从荆州传至京畿,乃至雒阳、安邑、信都,令世人为之震惊。

“陛下,大事不好了!”

侍从脚步匆匆忙忙,闯入宫殿中,向正在和杨彪学《左传》的刘协通报。

“何事如此慌张?”

刘协亲理朝政已有一年,今渐有天子模样,见到侍从的慌张,忍不住呵斥道。

“陛下、司徒!”

侍从喘着粗气,说道:“大司马发檄文声讨袁绍,言昔群雄讨董时,袁绍蓄意废帝,与韩馥谋拥刘虞。而今更是劫迎天子,故为控卫天子,率兵至京驻守,为陛下驱逐贼人。眼下大司马起兵十万,遣苌奴为先锋,大军从南阳出征,不日或将至京畿。”

“大司马怎敢无诏进京?”

闻言,刘协淡定不了,踱步忧愁,说道:“袁绍旧时所为,朕岂会不知。之所以不与追究,出于为天下大势而考虑。今袁术兴十万军,言为朕驱逐袁绍,然以朕观之,袁术意在朕啊!”

刘协虽说年幼,但经历的事多了,渐渐明白了许多政治规则。袁绍虽说并不恭顺,甚至能说忤逆。但为了维持时局的均衡,刘协不得不正视袁绍,以此来牵制张虞。而今袁绍行为克制之下,袁术以袁绍劫迎天子为由,出重兵至雒阳,故说袁术为国用兵,刘协根本就不信。

“陛下,今需遣人持节赶赴袁术军中,勒令不准进军。若让袁术兵马至京畿,则对朝廷而言有害而无利。”杨彪神情严肃,说道:“臣与袁术为亲友,今愿书信一封,令使者交于袁术,询问其用意。”

“不仅于此!”

梁绍沉声说道:“陛下,今为稳固形势,不妨遣人通知张虞、袁绍二人,言袁术无诏至京畿。张虞有夹辅之功,知袁术有意京畿,其会起兵东出;而袁绍与袁术有仇,知袁术出兵伐他,其当会率兵南下。”

“让张虞、袁绍二人率兵入京,恐形势难料。”刘协皱眉说道。

“不然!”

梁绍说道:“袁术既出重兵,岂会因诏令、书信而止步。为阻袁术危害朝廷,须用兵马制之。而今拥强兵者,且能制衡袁术,唯张虞、袁绍二人。陛下若欲让董、刘二位将军控卫京畿,二将兵马稀少,恐难制衡袁术。”

“陛下,梁侍中所言不无道理,今急诏张虞、袁绍二人率兵至京,方是上策!”

忽然,士孙瑞不知从何处而来,只见其快步入堂,打断梁绍的话语,拱手说道:“昔董卓入京,能制霸朝廷,实因控制兵马。而今袁术拥强兵,非迎外援不能制衡。”

“仅令张虞奉诏入京,可否?”刘协问道。

相比劣迹斑斑的袁绍,张虞言行至少能算恭敬汉室。且上次张虞出兵击败李傕,迎汉室东迁有功,今让张虞东出,说不准会制衡袁术。

“袁绍屯兵朝歌久矣,今见袁术出兵,袁绍岂会甘心。恕瑞直言,陛下诏令难以号令袁绍,陛下即便不与诏书,袁绍亦会兴兵至京。”士孙瑞说道。

“好!”

刘协以拳捶掌,沉声说道:“那便遣使出使张虞、袁绍,令二人率兵至京畿,以备袁术行不轨之举。”

“司隶校尉冯芳与张虞有旧,可令他出使张虞;少府张津与袁绍有旧,今可让张津出使袁绍。”杨彪建议道。

“好!”

“依诸卿所言!”

且不言刘协为袁术忽然出兵京畿而忧愁,而今张虞正为袁术出兵而欣喜。

“文和!”

张虞负手而游览于兰亭,笑道:“朝廷出使调和我与袁绍矛盾,我本以为计策难行。然不料袁术自有迎奉天子之心,今他出兵京畿,迎天子于宛,你我计策将成矣!”

贾诩捋须而笑,说道:“袁术性情骄纵,孙坚识其僭号之心,故以玉玺而换兵马。若迎奉天子在手,袁术将愈发骄横,离僭号称帝或许不远。”

顿了顿,贾诩担忧说道:“唯恐袁术知汉室不能骤亡,奉尊天子而不僭号,此将是为君侯之大敌。”

张虞摆了摆手,自信说道:“我与袁公路熟知多年,其非善隐忍之徒。况孙坚来信,便可见袁公路已有篡位之念。因玉玺而放猛虎出山,得小而失大也!”

张虞虽打算让袁术接雷,但因形势不同难免忧虑。而孙坚的一封感谢信,则是坚定了张虞让袁术接雷的想法。果如他之前所思考一样,形势虽说大有变化,但袁术称帝野心则是不变,故接雷之事可让袁术为之。

“君侯英明!”

“秦末乱世,肆暴天下,生民荼毒,故遂土崩。而今季汉,未有亡秦苛政之暴。君侯神武应期,兴复典刑,迎天子东迁,号以中兴为名。君侯更替汉室,则受士人之诽谤。”

贾诩随行张虞左右,笑道:“袁术若志大为帝,则忠汉义士莫能从。而君侯以讨不臣而兴兵,则从者云集,将能得天下人心!”

“文和实有良、平之能!”张虞赞道。

张虞帐下谋士、文臣渐多,张虞根据众人擅长的领域不同,专门找不同人商讨。如贾诩为人低调,善知大略,故张虞常与贾诩沟通形势大略;荀攸为人内向,以军略为长,故张虞将军机之事委以荀攸。

而郭图的话,因跟随张虞时间很久,在人心判断上,尚有几分本领,故便让郭图为他干心腹之事,并负责情报收发工作。

贾诩笑了笑,拱手说道:“此番袁术出兵京畿,天子与诸卿必会为之惶恐。且在忧虑之下,或会遣使令君侯、袁绍出兵,以来制衡袁术。不知君侯有何对策?”

张虞微思少许,说道:“我欲推脱坐观,让袁术与袁绍二人相争,何如?”

贾诩摇头说道:“陛下受危,君侯却推脱观望,恐会有失人心!”

“那以文和之见?”

“诩以为君侯不如称病休养,若天子遣使令君侯出兵,不妨让徐晃率兵至河内,沿途行军缓慢,故意散布消息,令袁绍早知消息。”贾诩说道:“而君侯静观变化,必要时令徐晃屯兵河上,暗助袁术迎奉天子。”

张虞微微点头,说道:“董承为我旧将,今书信于他,或能阻击袁绍。”

顿了顿,张虞问道:“二袁争锋,我无意插手。今将征讨陇右,不知文和有何良谋?”

贾诩浅思而笑,说道:“陇右诸将分散,人虽多却难齐心,故君侯欲破陇右,需与之对峙,日久则能有破敌之策。今兵马未动,诩难言破敌之策。”

张虞停下脚步,说道:“今先规划出兵方略,待冬麦丰收,粮草充沛后用武。而关东之事,以不变而应万变。”

“君侯英明!”

且不言张虞欲用装病而躲出兵,而今袁绍是最后知道袁术出兵京畿的消息。

州堂内,袁绍脸色凝重,问道:“袁术忽以讨我之名起兵,其意今在雒阳,直指天子。我今欲出兵京畿,以阻袁术迎奉天子,不知诸君何如?”

“信都距雒阳有上千余里,袁术兵马已动,而明公兵马未行,敌快而我慢。”田丰说道:“以丰之见,明公不如命精骑昼夜南下,遣人为使劝天子渡河暂避袁术兵锋。若让袁术率先至京畿,则袁术必得天子。”

“若天子无意北迁信都呢?”袁绍问道。

“暂就食于河内修武,修武乃河内与朝歌二郡之交。”沮授说道:“今宁可与张虞共护天子于河内,亦不能让袁术得逞。”

“与张虞共护天子?”袁绍皱眉问道。

“暂时之举!”

沮授见袁绍误解他的意思,赶忙解释说道:“袁术至京畿,朝廷必然惶恐,故明公为让天子安心,不妨请天子渡河就食河内。河内为明公与张虞之交,故张虞不能专之,天子忧虑形势或会从之。”

“待袁术撤兵,朝廷则能迁回雒阳,或迎天子于信都。”

对袁绍而言,相比天子被袁术迎奉,或自己亲迎于天子,他更能接受天子暂居雒阳或河内的状态。

“明公,今事不能迟,需早做决断。”

见袁绍斟酌利弊,田丰不由面露着急,说道:“今首要之事,非在迎奉天子,而是不能让袁术得逞。若袁术得天子,挟天子而令诸侯,则中原形势将逆于明公。”

闻言,袁绍舒展眉头,说道:“元皓所言有理,让颜良率精骑三千南下,与淳于琼汇合,持我奏疏于陛下,求天子暂避兵戈于河内。”

“公与为大军都护,由你点齐兵马,今需尽快南下。”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