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十九章汉室当亡尔!

暮汉昭唐 第十九章汉室当亡尔!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袁绍出兵三万围攻壶关,郝昭领兵数千守之,袁绍连攻关隘十余日不得克。郦嵩率云中军兼程而行,至屯留与程普所部汇合,二军合近万人。

因云中奔波千里用武,上下将士多疲惫,程普担心难以解围,故以袁绍兵多气盛为由,建议郦嵩至外围险要屯兵,等张虞大军至上党,再解壶关之围。

郦嵩则以为不然,表示兵法之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今袁绍大军受挫于壶关下,久不能破坚城,且其不知援兵数量,如若见援兵解围则会心疑。故不如令兵马虚张声势进援,鼓噪旗帜以惊袁绍。

继而,郦嵩见程普顾虑重重,遂表示如若解围失败,他愿独自受罚。程普官爵皆低于郦嵩,见郦嵩意见独断,唯有率兵从之。

从屯留至壶关的路上,郦嵩下令部下广竖旗帜,多建灶台,营造出数万兵马来援的气势。而果如郦嵩所料,袁绍见并州军来援迅速,且兵马声势浩大,有意解壶关之围,不由心生疑虑,恐并州军大部将至。

袁绍心疑之下,与众谋士商讨军事。

如沮授虽怀疑张虞初从幽州撤军,其主力应在路上,眼下援兵恐非张虞所率,建议袁绍不妨多观望。但许攸却认为并州军敢至周围下营,说明其自有依仗,或许张虞大军已在路上,不日便能到上党。

考虑到郝昭所守壶关之坚,非几日之功所能破,于是袁绍斟酌利弊下,留将驻守滏口陉上的毛城后,便亲自带兵撤回信都。

七月,袁绍从壶口关撤围之后,淳于琼、张郃二将因什翼来援,以及袁绍的撤军之故,于是从修武撤军,回屯于朝歌县,并将朝廷所委任的郡守刘艾赶走。

在一年多的河北较量中,袁绍从公孙瓒手上夺回了渤海郡,击败张燕夺取常山大部县乡,并从朝廷手中抢到朝歌郡,是谓拨弄形势占尽便宜,其几统冀州全境。

与此同时,张虞率兵已归晋阳,督视上党军情,并有意不回安邑。

州府内,张虞将郦嵩军报交于左右传阅,笑道:“能以寡兵而解壶关之围,伯松胸怀良谋啊!”

“君侯善料形势,知袁绍不能破壶关,以郦嵩能走袁绍,图敬佩不已!”郭图吹捧道。

张虞笑而摇头,说道:“袁绍以狡诈之术而据冀州,昔界桥大败公孙,乃恃麹义之能,故袁绍兵马虽多,但却不精。”

“今袁绍东围孔融,北援公孙,南取河内,安有余力征上党?郝昭用兵剽悍,而壶关经我修缮,若郝昭固守坚城,则袁绍无久围则不能破!”

从幽州撤军时,不少人担心上党会被袁绍所破,而张虞仅遣郦嵩南下为援,便不再为上党忧虑。

至于张虞为何不担心,除了郝昭能力出众外,更重要是张虞看出袁绍出兵仓促,或是说袁绍无意现在与张虞决战。既是无意决战,故袁绍一旦受挫于壶关,又遇见并州援兵,袁绍很可能便会撤军。

为何张虞判断出袁绍无意与其决战,其一,袁绍才刚刚打下北海,兵马疲惫不说,青州尚才粗治;其二,袁绍虽直领兵马进攻上党,但因兵分多路,不具备打大决战的兵力条件。

“君侯,我军将士出征半载,奔走数千里,将士多有疲惫。而今郦将军既退袁绍,不知君侯有何调遣?”徐晃拱手问道。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公明可暂先率兵回河东休整,我自率骑出塞北巡。”

“无需晃率军随行?”徐晃说道。

“不必!”

张虞叮嘱说道:“你率军回河东,若有人询问我何时回安邑,则言寒冬前便回。而如需出兵剿贼,你且听候车骑府令调度。”

“遵命!”

若无袁绍出兵并州,张虞会从代朔归晋。而今袁绍既已退兵,张虞需抽空北上代朔一趟。其一,视察代朔胡部,其二,为吕范治罪王宏腾出空间。

如果张虞在安邑,一旦王宏事发,估摸不仅是王霁会找他,连王宏门人弟子都会来找张虞。届时张虞出不出面都不合适,倒不如躲到代朔,通过指挥吕范、钟繇,来把握事情进度。

紧接着,张虞安排好军政事务之后,除了贾诩被留下外,便让余者全部退下。

待众人悉数离开大堂后,贾诩识趣问道:“不知君侯有何吩咐?”

张虞将案几上书信交于贾诩,说道:“据车骑府上报,朱儁以就食弘农为名,昔至胡县、弘农二县屯兵。而元常、伯侯恐朱儁有意趁袁绍用武上党之际,发兵暗谋关中,于是遣什翼屯兵风陵渡……。”

为了确认朱儁是否有意窥探关中,在朱儁撤至陕县后,钟繇向董承去信了解情况。而经董承打探了解,终于是确认了朱儁不仅有意关中,更是受刘协指使。

贾诩立于堂内,浏览张虞书信,问道:“君侯以为朝廷欲暗取关中?”

“观朱儁撤军,及董承书信回复,我不能不信啊!”

张虞踱步说道:“我昔逼迫天子析关中为雍州,如今天子东迁,观关东形势纷乱,难免生西取关中之念。”

贾诩将书信收好,说道:“汉室衰微,恩德犹存。君侯东迁天子于雒阳,朝廷则能在外为害;若将天子迎于晋宫,朝廷则是于内为祸。”

张虞看向贾诩,说道:“话虽如此,但我欲消祸患,不知文和可有高见?”

贾诩捋须深思,说道:“今陛下虽说亲政,但录尚书事者却为朱儁。朱儁有远见,忠勤汉室,为今朝廷之肱骨。故君侯欲让朝廷难以为祸,不如离间陛下与朱儁关系!”

“计何出?”张虞问道。

贾诩思虑少许,说道:“自汉室衰微以来,跋扈执掌朝政者众多。而自先帝驾崩之来,何进、董卓、李傕等人轮番掌权,致使天子威严不存。今陛下亲政,必以旧事为鉴。”

“故君侯何不如造谣于雒阳,言朱儁欲独掌朝事,今以君侯为外援。故朱儁之所以不取关中,非是不能而是不愿也!”

“恐谣言难让天子信服?”张虞说道。

贾诩笑了笑,说道:“夫市井本无虎,然三人皆言有虎,则市井便是有虎。天子虽说年幼聪慧,但少不经事,谣言之下,天子必会生疑。君臣争斗,必有一伤。而朱儁不能取信于天子,则朝廷难为君侯之患!”

张虞点了点头,对贾诩所献离间计颇是满意。如果刘协与朱儁闹矛盾,朝廷将会陷入政斗中,短期内不会再出现窥探关中的操作。

然张虞心中仍有不甘,经王宏私供粮草于朝廷,及朝廷暗谋关中两件事,他愈发想摆脱汉室的名义控制。看来是时候让袁术出场,让袁术为他解决汉室。

张虞停下脚步,问道:“我今欲让袁术得天子,不知文和可有计策教我?”

闻言,贾诩为之色变,他不懂张虞为何突然想将天子让于袁术。须知以袁术今下的形势,如果让袁术掌握了天子,袁术岂不是更加难以制衡?

“袁术虎踞长江,荆、扬、豫三州皆被其所掌,今如让袁术得天子,则君侯将难遏袁术之势!”

贾诩脸色凝重,拱手问道:“诩斗胆问君侯,君侯为何欲将天子让于袁术?”

张虞神情不变,仅轻飘飘一句话,说道:“袁术自以为出身名门,故久有称帝之心。今若得天子,当会取缔汉室,行禅让之举,自号为帝。”

“君侯怎知袁术必会称帝?”贾诩质疑道。

对于贾诩的质疑,张虞并没有生气。毕竟如果不是他知道袁术痴迷于称帝,怕他也难以相信这件事。

历史上,袁术之所以贸然称帝,不是受别人的怂恿,而是纯粹来自内心驱动。若是前者,张虞怕出现蝴蝶效应影响,决不会将天子让于袁术。但袁术称帝之念,纯粹是来自他内心驱动,而这也是张虞敢将天子让于袁术的底气所在。

“昔破群雄讨董时,孙坚破雒阳,于宫井中获玉玺。孙坚本欲保密,不料有左右告诉于袁术。袁术垂涎孙坚手上玉玺多时,仅碍于身份不好强夺。”张虞故作神秘,说道:“而袁术身侧有我细作,其来信言袁术寤寐思求称帝。”

贾诩神情再次色变,这次不是贾诩为其中密情而惊讶,而是为张虞竟在袁术身侧安插细作而震惊。

今下贾诩明白为什么张虞唯独将他留下,原来是想找他商量灭汉之计。

依照张虞所言,袁术如真逼汉帝禅让于他,则汉室将不具备统治天下的礼法,而亡汉之恶名将由袁术一人所承受。

彼时因汉室灭亡之故,张虞不仅不用受汉帝约束,甚至可以光明正大称王,或是说打着为汉室复仇的旗帜以赢得人心。

念及于此,贾诩瞄向张虞,不由为张虞所思之策而惊叹!

如贾诩之前所说,汉室虽说衰微,但天下忠汉之人不少。袁术如果取缔汉室,岂不是让袁术承受灭亡汉室的罪责。而以袁术治下情形,怕不知有多少人会因袁术称帝而反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