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十七章宗将之重,武夫跋扈

暮汉昭唐 第十七章宗将之重,武夫跋扈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征西将军府。

“王公私供粮草于朝廷?”

“朱儁屯兵于弘农?”

张辽望着钟繇送至的书信,神情露出深思之色。

见张辽迟迟不语,侍从壮起胆子,问道:“将军,今可有书信回送军师?”

张辽挥了挥手,说道:“无需回信,你且先退下!”

“遵命!”

“且慢!”

待侍从即将告退时,张辽叫住侍从,说道:“你去通知京兆尹,今言有机密之事商议!”

“诺!”

张辽为车骑将军府都护,而董昭以车骑参军兼任尹守。张虞临行出关中前,虽将节制关中兵马的权利交于张辽,但董昭却有参议军事之职能,某种程度上约束张辽。

至于为何约束张辽,张虞倒不是担心张辽反叛,而是张辽缺少出任将帅的经验,需要让董昭随时纠正。如之前张辽身为大将,竟大胆做出孤身劝降杨秋之事,虽说劝降了杨秋,但以张辽身份本不应有如此胆大之举。

故将与帅之间的区别,不单单是大局观与能力上的差距,还要懂得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有了张虞的批评教育,张辽愈发谨慎料理军事,如遇机密军务,便要找董昭商量。

仅过了半响,董昭便趋步而至。

“昭见过张将军!”

“董君请!”

见董昭而来,张辽赶忙避席邀坐,说道:“今钟军师送信于此,事关冯翊王公,辽不能决断,恐需君参议!”

董昭拱手行了下礼,顺势问道:“冯翊受车骑府政令,而不受将军管辖,莫非境内贼寇四起,需将军率兵征讨?”

“若是贼寇则是简单,遣兵征讨即可,而今事关朝廷与王公!”张辽将信递于董昭,说道。

带着好奇心理,董昭伸手接过书信,当见到信上内容时,董昭神情不由微沉。

半响,董昭将信交还于张辽,问道:“不知张君有何疑虑?”

张辽斟酌几许,说道:“王公私供粮草于朝廷,虽说是为违令之举,但因其为君侯之亲贵,今君侯治下诸卿多为其子弟。我当下出面扣留粮草,封锁潼关,势必与之冲突。故我恐~”

顿了顿,张辽犹豫说道:“夫人为王公之女,其与君侯恩爱。”

见张辽在政治上的敏感度不高,甚至不知王宏行径已涉及政治立场问题,董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董昭整理思绪片刻,说道:“君侯之所以不迎奉天子,实因迎天子于晋,当让君侯深感束缚。而今以形势观之,君侯有效高祖问鼎天下之趋势。今王公供粮于朝廷,则是不明从属。”

“将军受命都护关中,倘若因顾忌王公身份而视若无睹,岂不伤君侯器重之心。殊不知将军能都护关中,除才干出众外,更因被君侯视若宗亲。而今不能节制王公,试问将军以为能否再得君侯器重?”董昭剖析利弊,说道。

张辽受到张虞宠幸,除了资历深,将略突出外,与张虞一直视其为宗亲多有关系。而今张辽不能在关键事情上表明态度,张虞便会因不能深信而轻用。毕竟有些时候,才能是一回事,能否捍卫张虞利益又是一回事。

简而言之,张辽若想继续维持类‘宗将’的地位,必须时刻铭记他的身份,一切以维护张虞政治利益为首要,要不然张虞怎会重用张辽呢?

闻言,张辽如梦初醒,向董昭拜行大礼,说道:“辽一时愚钝,不能知身负职位之重,今多谢董君指点迷津,开我之顿悟!”

“不敢!”

董昭回以礼节,拱手说道:“今以昭粗鄙之见,将军需率兵前往冯翊,扣留郡中粮草,以运往扶风,赈济百姓,并让张都尉封锁潼关。而王公如若阻拦,将军不妨深明利弊劝之。”

“多谢董君!”

“不敢!”

张辽之所以询问董昭,倒不是他不忠于张虞,而是在政治上找不到他自身的定位,经董昭指点,张辽清醒认识到他在张虞集团中的作用,那就是限制、削弱王氏。

王氏在张虞起家之初,帮助实在不小。尤其张虞帐下一连串的文武,或多或少与王宏有关系。张辽可不能与之同伍,而是要与之抗衡,帮助张虞约束王氏,毕竟他可是类‘宗将’。

张辽经董昭指点,通知张丰阻塞潼关道,既阻粮草出关,同备朱儁以运粮为由,袭取关中。

在候骑出发后不久,张辽召集帐下精骑连夜奔赴潼关,在途中遇见冯翊的运粮队,直接下令扣留粮草。

“吁!”

百余骑奔驰至粮队前,直接将粮队逼停。

“何方兵马?怎敢拦截左冯翊粮车?”郡吏策马而上,责问道。

领头甲骑出列,沉声说道:“奉车骑府军令,不论何方粮草,无车骑府令,便禁止关西之粮出关。”

郡吏依仗有王宏撑腰,冷声说道:“此是为王冯翊献于朝廷之粮,你等怎敢扣留?”

“呵呵!”

甲骑眼神充满蔑视,说道:“我今仅知车骑将军政令,无车骑府令,一切粮草不准出关。”

“大胆!”

孔融受王宏款待多日,今与运粮队同行出关,见有骑卒拦截,他当即让人驱车上前,厉声问道:“莫非朝廷之令不如车骑府令?你家主将何人,速让他前来问话!”

“是我!”

孔融话音未落,却见张辽领百余奔骑驰而来,张辽更是到了孔融车前,用冰冷的目光盯着孔融。

“你又是何人?”

孔融自以为他与王宏相熟,且还是朝廷两千石上卿,故语气中多有些不客气!

“张辽,张文远。今为车骑府都护,官拜征西将军。”张辽以表身份,审问道:“你便是抛妻弃子的北海孔融?”

出发前,张辽向董昭特意了解孔融,故今一出口便是带有羞辱语气,说道:“受命坐镇北海,既不能驱逐黄巾,又不能奉诏讨贼,而今更不能保全郡县。君幼年让梨,今大时让土。思君所为,合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之语。”

左右骑卒大笑不止,似乎在讥讽孔融的无能。

闻言,孔融脸色瞬间涨红,心中怒气骤升。

他十几岁时,拜见京中名士李膺,因少小聪明伶俐,故深得众人喜爱、吹捧。当时太中大夫陈韪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之语贬低孔融,而孔融则顺其言语,讥讽陈韪少时聪慧。

而孔融坐镇北海的表现,几乎可以用志大才疏来形容。故张辽以孔融旧时之语回复,可以说这么多年过去,孔融自己镖出的回旋镖竟射中孔融自己,实在令人有趣!

被张辽一刺激,孔融指着张辽鼻子,骂道:“连张虞见我尚要行礼,而你区区一介武夫怎敢蔑视上卿!”

“啪!”

在张辽的示意下,从骑上前用刀鞘扇了孔融一巴掌,怒声说道:“天子见君侯尚不敢直呼姓名,抛妻弃子之徒怎敢直呼君侯姓名!”

刀鞘扇脸下去,却见孔融脸上顿时印出刀鞘外形,整个脸颊肿起了,左脸红彤彤一片。孔融先是懵逼了下,摸着肿胀的左脸,满脸的不可置信。

孔融怎么也没想到,他可是朝廷上卿,这群武夫没说几句话便扇脸,这还有王法吗?

懵逼之余,孔融今时更多是愤怒。他可是孔圣人子嗣,名声响彻海内的上卿,无人敢给他脸色看,而今他竟被下贱武夫羞辱,甚至在当众打他脸,这可是奇耻大辱啊!

其实孔融此人,看似硬骨头,实则是天生的投降派,凡事不合他想法的人几乎遭他抨击。历史上官渡之战,孔融因袁绍兵多将众,隐晦劝曹操投降;曹操北征乌桓时,孔融讥讽曹操滥用武力。

而对他凡是看得上的人,言语极力夸耀,如刘表以天子礼祭祀,孔融劝汉献帝别在意。亦或是马日磾因被袁术欺诈夺走符节,郁闷而死之后,朝廷欲大葬之。而孔融却抨击马日磾不能死节,故不能为其大葬。

孔融作为孔圣人之后,深刻诠释了什么叫做双标。张虞出身差,孔融从豫州起,便对张虞充满蔑视。而张虞侵占司隶之地,更是让他找机会发挥。

袁绍四世三公,家人在其手上,孔融不敢抨击。但是抨击张虞,他怎会不敢呢?凭他孔圣人子孙的名号,谁敢给他脸色看,故更别说当众打脸。

在被羞辱下,孔融气急败坏,骂道:“匹夫无谋短智,无犬马之忠,背逆天子。我今回京,当弹劾张虞~”

“啪!”

从骑反手又是刀鞘扇脸,这次打得是右脸,而这次扇脸让孔融彻底安静下来,愤怒盯着张辽,却是不敢再说话,生怕继续被打脸。

张辽冷笑说道:“论忠汉室,君侯有夹辅之功,岂是你等腐儒所能比!”

说着,张辽看向左右,吩咐说道:“将粮车运往扶风,禁止关西之粮出关。”

“遵命!”

见粮车要被拉走,孔融再次大胆开口,说道:“此乃上供天子之粮,更是王冯翊所献!”

张辽甩了几下马鞭,说道:“我仅知无车骑将军之令,不准粒米出关。至于王冯翊,他若不满我之所为,可让他去寻君侯。”

“至于你,孔文举~。”

“今后说话小心些,免得让孔圣人少了个子嗣!”张辽威胁道。

经董昭一番劝说,张辽干脆放飞自我了,干脆怎么维护张虞便怎么来,反正他上头是张虞。

至于张辽跋扈,不将王宏、孔融放在眼里,则是因他年轻气盛。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张虞,两世为人,行事稳妥。而类似张辽这种初登高位的边郡将领,尤其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武夫,自然是性格跋扈,遇见他不满的人,不学霍去病杀李敢,便是在给对方面子。

望着张辽身影,孔融捂着脸颊,心中既恼怒又委屈,决意向王宏告状,之后让朝廷下诏贬张虞、张辽官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