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一百零五章夫人可记得故人否?

暮汉昭唐 第一百零五章夫人可记得故人否?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夜微凉,车骑将军府。

屋内,尹氏浓妆华服,跪坐于席上,神情中略有羞涩。

“叩!”

“何人?”

听见推门而入的声音,以为是张虞将来,尹氏直起身子,柔声问道。

“是在下!”

见是自己侍女,尹氏微松了口气,问道:“晏儿是否睡着了?”

侍女驻足于绣有白鹤的屏风后,禀报说道:“夫人,公子已是入睡!”

“据侍从通知,君侯或许会晚些归府,夫人是否先行用膳?”侍女问道。

尹氏沉吟了下,说道:“不急,再等等君侯。你先去打些热水,稍后我帮君侯洗漱。”

“诺!”

尹氏自知自己为妾,为了能得张虞宠幸,今自然要贴心些,甚至说态度要卑微些。

待侍女趋步退下不久,屋门再次被人推开。

尹氏以为侍女已回,问道:“热水打好了吗?”

“是我!”

忽然,磁性而又陌生的男声隔着屏风响起,顿时将尹氏吓到。

尹氏捂住胸口,细语问道:“可是君侯?”

“除我之外,再无别人!”

张虞从屏风后转出,望着娇容依旧的尹氏,笑道:“夫人可记得故人否?”

尹氏打量眼熟的张虞,想起数年前在雒阳的相会,羞涩说道:“昔府上相见君侯,妾怎会忘记故人!”

张虞嗅了下空气弥漫的香味,笑道:“嗅容香气犹在,夫人风韵更胜往昔。”

张虞所说倒是不假,他虽时隔五年与尹氏再见,但尹氏因有岁月的沉淀,今褪去了当年的清纯,取而代之的是成熟与娇媚。比如胸前浑圆的凶器,当愈发波涛汹涌。

少女有少女的清纯活力,而少妇有少妇的成熟知性,其中滋味需经仔细品尝之后,才会明白其中之美妙!

尹氏红脸微低,说道:“妾风采不及二八女郎,今后望君侯怜惜!”

“夫人客气了!”

张虞大胆握住尹氏的纤手,故意说道:“大将军于我有恩,我当会好生照料夫人与晏儿!”

闻言,尹氏羞红了脸,哀求说道:“旧人已逝,求君侯少提往事。妾与晏儿当拜托君侯了!”

“好!”

见尹氏依旧记得何咸,张虞不仅没有不悦,而是有种莫名的刺激感。

“不知君侯需用膳否?”

尹氏让出身子,邀张虞坐下,问道。

“上些酒肉!”

张虞保持礼仪,逗弄说道:“长夜漫漫,容我与夫人秉烛而欢!”

闻张虞隐晦之语,在橘黄色的烛光下,尹氏的俏脸愈发红晕,不敢再回张虞的话。

见尹氏害羞不语,为了相互熟悉,张虞问道:“不知夫人名字?及芳龄多少?”

尹氏收敛心神,说道:“妾名汶,字雅姬。今年二十有四,比君侯小上三岁。”

张虞握着佳人的柔荑,笑道:“雅姬今不改口?”

尹汶脸颊羞红,抬头而望张虞打趣的神情,声如蚊蚋,说道:“夫君安好!”

见尹汶害羞不已,张虞笑了几声,说道:“夫人以妻而下嫁为妾,乃我之幸事。若是开不了口,不妨暂以济安称谓,称夫君为君侯属实生分!”

“多谢济安~”

“哈哈!”

是夜,闺房之乐难以向外人细说。仅是经张虞一整晚的奋斗,通过推心置腹,坦诚相见,终于让尹汶改口,称他为夫君。

而自纳了尹汶之后,张虞心情好了许多。昔日之佳人只能远观,而今却为自己之妾,其中之乐唯有自知。毕竟张虞虽有大志,但归根到底依就是俗人,摆脱不了人性的缺点。

然享乐之余,张虞却不敢深陷其中。天下纷争,群雄逐鹿,今势如逆流行舟,不进则是为退。安乐一时,则会离败亡更近一步。

花圃间,张虞领着左右溜达,问道:“我欲让常林出任上党太守,并将王晨调任河内太守,不知元常以为如何?”

钟繇沉吟少许,问道:“杜畿治河内多时,政绩斐然,深得民心。今君侯调王晨出任河内太守,不知欲让杜畿坐镇何处?”

“河东!”

张虞负手漫步,说道:“河东士族林立,非大才者不足以出任。伯侯有萧、寇之才,我今欲让其出任河东太守,并辅君治理并、雍二州郡事。”

“安邑为府治,能任河东太守者非伯侯不能胜任。”钟繇点评说道:“常林素业纯固,不畏强权,历任诸县长吏,政绩出众,为君侯所提拔之人。今君侯选其出任上党太守,倒是人尽其才。”

随着疆域的扩大,张虞不可能再用亲信之人遥领的方法去统治郡治,必然要选心腹出任郡守,以代张虞治理地方。

常林则是张虞统治上党时期,最先投奔他的士人之一。而今需选拔人才出任郡守,表现出众的常林自然不能被忽视。故张虞斟酌人选之后,决定提拔常林出任上党太守。

顿了顿,钟繇问道:“那太原呢?”

“太原郡户籍殷实,并州诸氏林立。而君侯之前以晋阳为根基,兵吏家眷居住于郡中。故如欲治太原,非资历深厚,才能出众之辈不能胜任!”

念及太原郡,张虞则就犯起了难。如钟繇所言,太原郡中生活着众多士族及军中家眷,甚至还有张虞亲眷与妻族。在治理难度上,太原郡可比寻常郡县难多了。

“太原郡守人选不多,仅能胜任者有孙资、董昭、杨赞三人。”张虞说道。

钟繇摇了摇头,说道:“孙资为中都人,不宜出任太原郡守;董昭虽可出任,但资历尚浅,不可骤委大任;杨赞治理雁门有功,但因胡人深信,故不应更改他任。”

“元常可有人选?”张虞问道。

钟繇沉吟少许,看了眼同行的辛毗,笑道:“欲治太原首在法治,故非公正执法之士不能胜任。辛君性情直率,刚亮公直,故不如让辛君出任太原郡守。”

“佐治?”

闻言,张虞深以为然,辛毗资历虽不及常林,但却是他的心腹,诸多机密之事由辛毗操办。且至于辛毗的才能不用多说,不仅通形势,更能知政务。今让辛毗出任郡守,倒是没问题。

张虞转头看向辛毗,笑道:“以佐治之才,出任太原郡守,必能令太原大治。然今不知佐治愿否?”

辛毗先思考片刻,便很快拱手说道:“君侯既委大任于仆,仆岂敢推脱。况治太原郡不难,而是难在人情之上。若君侯不理人情亲友,仆将能为君侯大治太原。”

“善!”

张虞欣赏说道:“我本欲留佐治于左右辅佐,然因形势之故,需卿外任。卿上人之后,大胆治郡,无需为人情世故而忧!”

说着,张虞吩咐左右,说道:“雁门太守则由杨赞出任。”

“诺!”

“关中三辅长吏及武都太守,不知君侯可有人选?”钟繇问道。

张虞临湖而观鱼,说道:“我已表董昭为京兆尹,我翁父王公为右冯翊,左扶风与武都太守倒无人可以胜任。”

左扶风与武都太守不是没有官吏出任,而是官吏不是张虞所选,而是朝廷让远宗刘姓大臣出任。今下为了控制扶风、武都,张虞必须选人替换。

“君侯,以为孙资出任左扶风如何?”钟繇建议道。

“彦龙与我相识多年,且有同学之谊。先后治理诸县,并为我军出使关东,召诸侯会盟,乃有大功,今拜为左扶风倒是可行。”

张虞考虑半响,说道:“但武都太守不知由何人可任?”

“陇上叛军四起,武都深受其害,故汉民修坞自保,豪强并起于郡中。且武都中羌氐二种强盛,非知关西习俗,及善抚汉胡之吏恐不能胜任。”张虞忧虑说道。

“武都郡民情复杂,君侯欲用旧人出任郡守恐是不易。”钟繇说道:“君侯何不如选关中长吏出任太守,既能为君侯治理武都,更能示君侯重用关中士人之心。”

张虞微微蹙眉,说道:“选新纳之人出任武都太守,恐不能尽心为我效力!”

“陇上形势与关中不同!”

见张虞为忠诚度而担忧,钟繇解释说道:“武都临近陇西叛军,毗邻妖道张鲁,深居胡种之间,唯有依靠关中,故君侯何需为武都而忧?”

“善!”

张虞点了点头,深以为然,说道:“元常所言有理,今不妨委关中贤士出任武都太守。”

回忆脑海中所见的关中士人,张虞说道:“冯翊游殷,游幼齐,其为冯翊郡功曹,为人豪迈,关中士人多与其为友。之前凉州兵劫掠冯翊,游殷出面阻止,是为良吏。”

“我见其才德出众,故征辟为车骑府掾。今若选人出任武都太守,不如拔游殷出任。”

钟繇捋须而笑,说道:“君侯如以武都太守授游殷,不知将以何拜公达?且游殷立功之后,将以何封赏游殷?”

张虞招揽书信送到之后,荀攸经几番思虑,终于答应前来关中,暂在张虞治下为官。

闻言,张虞顿时明白,笑道:“既然如此,可让公达遥领武都太守,授游殷为武都郡丞,暂行武都郡守职。且令满宠率兵护送游殷上任武都,清除郡中贼人及恶胡。”

“君侯英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