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九十七章欲分雍州,养寇自重

暮汉昭唐 第九十七章欲分雍州,养寇自重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车骑将军府。

知道张虞在长安无地歇脚,朝廷招待倒是周全,提前将董卓府收拾了下,改为车骑将军府,以便张虞及其幕僚暂居。

张虞顺着亭廊溜达,笑道:“董卓、李傕二人倒是懂得享受,将相国府修得如此奢华,堪比宫中殿楼。”

董卓西迁入长安仅一年多,便被王允所杀;李傕执掌朝纲,不到一年便被他所击败。以上二人皆为掌权武夫,今朝廷将董卓府让他居住,莫非在隐晦暗示他?

这群士人真会玩!

如果自己要当李傕,早就派兵入驻皇宫了,还轮得到他们暗示?

见张虞沉醉于府院的奢靡环境,辛毗沉吟片刻,说道:“我朝自章、和二帝起,凡掌朝中重权者,诸如窦宪、邓骘、阎显、梁冀、窦武、陈蕃、何进;以至近败亡的董卓、李傕二人,未有一人善终。”

“君侯拯救天子于水火,虽立有大功于朝廷,但若持政不当,恐会难得善果。今君侯既无意以天子令诸侯,故不如需尽快商议朝事,借天子以正名分,之后将天子尽快迁于雒阳。”

“哈哈!”

张虞笑了几声,说道:“昔元常断言董卓必亡,便是以前人之故事而料后人之结局。今时观之,董卓如元常所言败亡,李傕流离陇上。然而,孤非窦宪、董卓等人,更非何进、李傕之流。”

张虞与钟繇在上党密谈大略时,钟繇便向张虞断言董卓终会败亡,劝他可取关中为基业。

彼时张虞先入为主,倒不觉得钟繇预言多么出众。等到董卓被王允所杀,张虞后知后觉才明白钟繇那时的论断多么惊人!

因此张虞在事后向钟繇询问他为何能料定董卓败亡,而钟繇的回答则与辛毗言论近似。即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之语。东汉权臣不管权势多大,最终都会走向败亡,故董卓强行执掌朝政,迟早会出问题。

当权臣实在太危险了,尤其是东汉的权臣。别管你智谋多么出众,亦或是多么忠于陛下,终究难逃身死的下场。若非曹操根基扎实,加上汉室国力衰微,以及刘协早期行事莽撞,怕曹操早步前人后尘。

张虞可知刘协非软柿子,今怎敢懈怠呢?

踱步间,张虞回头问道:“诸卿为智谋之士,朝廷有意自领司隶,故免我司隶校尉官职,拜我录尚书事。今无司隶校尉,则我将难统关中,不知诸卿有何见解?”

“君侯翁父曾任左扶风,今君侯可表其为右冯翊,余者扶风、京兆可效冯翊之事。”辛毗举荐道。

张虞散步而微思,说道:“冯翊终归为司隶,受司隶校尉管辖。且我今表心腹为官,朝廷眼下赞同,日后重委官职,则恐陷入纷争。”

“况且武都郡尚无诸侯盘踞,其汉、羌、氐三族于河谷繁衍,各自有十余万人口,今不可不据之。”

“这~”辛毗犯起了难。

见辛毗对中枢之事不了解,张虞倒没为难,而是看向贾诩、董昭,问道:“二卿出仕多年,今以为如何?”

董昭沉吟少许,说道:“君侯,陇右叛军作乱关西,马腾、韩遂、宋建三人割据陇上郡县,遂令关中前往河西道路渐阻。及董卓霍乱京师,天下诸雄纷争,河西诸郡豪强四起,单凭凉州恐不足以治关西。”

“故以昭之见,君侯不如遣人上疏调整州郡,将关中三辅及北地、陇西、金城、武都、安定、汉阳等九郡设为雍州,以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河西四郡为凉州,君侯可自领雍州牧,兼督并州军事。”

“如此一来,山西诸郡皆由君侯所执掌,岂不比司隶校尉更好?”

东汉时期的陇右仅有陇西、武都、汉阳三郡行政辖区,陇西、天水、南安、广魏、武都、阴平六郡的行政辖区需要等到曹魏平河西才会出现。

“能否将弘农纳进雍州?”张虞贪心问道。

“怕是不妥!”

董昭摇头说道:“关中三辅及河内、河东、弘农、河南六郡为司隶所领,君侯今已据河内、河东,并辖三辅,司隶已是名存实亡。若再取弘农,君侯欲让天子以何安生?”

“君侯既欲效姬周东迁故事,需为天子留得京畿之地,否则君侯功绩岂不能沦为空谈。况若惹袁术忌惮,将得不偿失啊!”

张虞冷静思考一番,不由颔首赞同。既然他打出姬周东迁故事,那不如搞得声势浩大些,让朝廷颜面有光。若是太寒碜了,岂不有违他的政治口号。

况且他拿下关中,便与袁术的南阳接壤。若吃相太难看,怕袁术会有想法,毕竟他中前期的战略重心在河北、陇右。

“不知姬周东迁雒邑,所辖京畿多大?”张虞忽然问道。

“太华外方之间方六百里!”

贾诩备有功课,说道:“西有虢,据桃林之险,通西京之道,南有申、吕扼天下之膂,屏东南之固;而南阳背泽、潞,富甲天下;轘辕、伊阙披山带河。约今弘农、河南、河内三郡尹之所。”

桃林塞为潼关古称,申、吕在南阳、颍川,背泽、潞二水的南阳为河内郡。

至于为何南阳名字从河内变迁到荆州之南阳,则是先秦时期因黄河改道之故,以及形势变化之故,对地名有过一次大调整。

张虞走至亭中,说道:“河内被我所据,今不能予朝廷!”

贾诩捋须说道:“董君所献之策有理,然以诩之见,不妨略微调整,以便扬君侯名望。”

“劳文和细言!”

贾诩整理思绪,说道:“雍州可设,但辖九郡太甚。不如划金城、北地与凉州,凉州六郡,雍州七郡,以此上报朝廷,并由朝廷委刺史上任,则能令人信服。”

“诩闻君侯所辖河内仅有半郡,郡东数县尽数舍弃,君侯不如上疏析河内郡东数县为新郡,奏请朝廷委任,以示君侯忠于国事之举。并可以此为由,令袁公路、曹孟德之辈或献土,或准朝廷所遣官吏上任。”

相比董昭的方法,经贾诩细化后的方法更体面些,关西分出凉、雍二州,凉州六郡,因陇右之故,张虞难以顾忌。而将陇右划入雍州,则便于张虞后续降服陇右,及消化陇上诸郡。

而将河内郡拆出一半设立新郡,则是贾诩的点睛之笔。有张虞的作为例子,朝廷每次在众诸侯上吃亏时,想必都会念及张虞的好,且短期内不会窥探河内。

“文和与公仁计策虽好,但不知何人可为我上表奏疏?”张虞问道。

“禀君侯,李傕在朝时,笼络朝中官吏,如尚书吴硕。今李傕流亡,吴硕胆战心惊,为无土之源,君侯何不如召见安抚,令其上疏设立雍州之事。”贾诩说道:“待天子东迁,君侯可封吴硕为上卿,代君侯监督朝廷。”

“彩!”

张虞神情欣喜,说道:“我今有文和相助,何愁关中不平,实乃孤之子房尔!”

“君侯过誉!”

贾诩恐遭张虞亲信记恨,推辞说道:“诩仅是熟悉关中事务而已,大事需劳君侯与诸贤并议。”

“哈哈!”

见贾诩谨小慎微,张虞拍了拍肩膀,笑道:“孤得关中喜,更为得文和喜!”

贾诩面露苦笑,他想低调干活,但张虞总是能看出他的内心想法,他不知该说张虞精明好,还是他的演技太拙劣。

“怎不见公则身影?”

张虞换了个话题,见整日不见郭图人影,问道。

“回君侯,郭君与吕君受张济所邀宴席,为君侯安抚李傕、郭汜旧部。”辛毗说道。

“诏书安抚诸将,不知情况如何?”张虞问道。

“回君侯,段煨上表归降,今驻于商於;樊稠上表谢恩,率残部屯陈仓;梁兴、张横、王承等将皆上疏谢恩,屯守关中各地。”贾诩说道。

董昭说道:“君侯若欲平贼,可徐徐图之。今先令诸将收编两万降卒,待士卒归心,遣将出兵征剿,则关中安矣!”

“董卓、李傕二人为得人心,广封官职,故虽大败贼军,但余孽犹在。今欲安关中,非一时所能为也!”张虞感叹说道。

“祸福难知,若关中大安,君侯则无名义占据关中。今余孽盘踞关中,则让朝廷依仗君侯。”董昭笑了笑,说道。

“养寇自重?”

张虞脑海里浮现出这一念头,其实自兵败之后,樊稠、段煨、梁兴、张横、王承之流注定成不了大害,而张虞下令招抚,无非是想留些问题,以便威胁朝廷。

尤其张虞下令释放四万多降卒归乡,除了有安抚人心作用外,必要之时还能以此为借口,潜在威胁朝廷。毕竟如董昭所言,他若想成为朝廷依仗,必须让朝廷离不开他。

今不知李傕逃亡到何方,为求雍州牧,或许可用李傕名号,以来恐吓朝廷诸公。

“君侯,吕布自破李傕以来,自以为有大功于朝,行事多有跋扈,今不知是否告诫一二。”辛毗寻机说道。

张虞思虑少许,说道:“明日,我入尚书台,与朱、杨二公议东迁雒阳,及诸将封赏之事。文和为关西人士,多为我安抚归降诸将。”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