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九十五章迎奉天子

暮汉昭唐 第九十五章迎奉天子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落日的余晖下,洛水波光粼粼南流,河畔旌旗翻卷。

张虞身披金丝鳞甲,威风凛凛,在具装甲骑的簇拥下,策马徐徐而归。

沿途并州兵卒见到张虞身影无不肃然起敬,行以注目礼。对众人而言,张虞今不仅是他们所依仗的君主,更是他们所敬佩统帅,舍粮焚舟,带领他们击溃关西劲军。

“君侯万岁!”

“君侯万岁!”

不知何人领头,兵卒纷纷朝张虞高呼万岁。而张虞嘴角不由上扬,如后世检阅士卒般,按辔徐行,向左右招手。

“君侯!”

在万岁声中,郭图快步上迎,笑容谄媚,为张虞挽住缰绳,说道:“君侯用兵恍如韩、白,舍粮焚舟,置之死地于后生。临阵冲突,如鬼神之攻,摧强敌于瞬息,图钦佩之至!”

张虞大笑几下,用马鞭指着左右,说道:“破敌之功在诸卿,陷阵之功在将士,非孤一人之力!”

说着,张虞补充说道:“是役之后,将士皆有赏赐!”

“多谢君侯!”众人的语气愈发热烈。

自作为君主起,张虞愈发不喜欢向属下夸耀自己的功绩,而是常将功劳让于属下。

至于为何?

经张虞自我学习以来,已有一套为君之策。君主作为众人的领导,其职责不是与属下比试才能高低,更不是与属下争夺功绩的主次,而是公正封赏,给予属下成就感。

如刘、项之间争霸,刘邦即便奠定天下之后,向众人谈话时,只字不提自己的功劳,而是将功劳让渡于功臣。以至于让众人忽略刘邦的作用,汉初三杰之所以出彩,根本在于刘邦能赏识才干,选人委任要职。

项羽争霸天下时,自矜功绩,奋其私智,范增之言尚不能纳。以至于与刘邦争霸过程中,项羽几乎无大将可用。而项羽为何无大将可用,根本在于他与手下争功,独断专行,扼杀帐下兵将的发挥。

若是将领打下惊人的洛水之役或许会接受众人的吹捧,然张虞反而选择谦虚,选择将功绩让渡于属下。毕竟古今打工人都一个性子,喜欢涨薪升职,喜欢干有成就感的工作。

至于张虞的名声,治下愈发广袤的疆域,以及数以万计的兵吏将会为他证明他的功绩。

“今大胜关西诸军,君侯喜迎天子,关中三辅将能指日可待!”赵咨恭贺道。

张虞笑了笑,意味深长道:“天子居长安,三辅为司隶,欲据三辅,还需看天子之意!”

与李傕的硬仗打完,但若想占据关中三辅,还需和朝廷诸公打场政治仗,要不然张虞以何名义占据关西?

赵咨说道:“君侯携大胜之势,救天子于水火,朝廷岂敢不以厚爵高官以封赏君侯。且天子能否东迁雒阳,尚需观君侯脸色。”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君初所言有理,然军中尚有他人,今当谨言慎行。”

赵咨神情收敛,问道:“君侯,今天色已晚,不知是否扎营,聚拢追击兵马。”

张虞看了眼天色,说道:“顺便通知河东诸军,让他们明日东进,与我军会合于河西。”

“诺!”

在张虞谈话间,侍从忽然来报,说道:“禀君侯,张济、贾诩前来拜见君侯!”

“带他们过来!”

听闻贾诩之名,张虞脸上的笑容收起。

“诺!”

少顷,却见张济、贾诩在侍从的引路下,趋步向张虞而来。

“罪将张济拜见张公!”

“尚书贾诩参见张公!”

张虞目光先是在身形清瘦的贾诩身上停留了下,继而便先搀扶起张济,笑道:“我闻将军之名久矣,今将军能弃暗投明,助我大破李傕,营救天子于水火,何罪之有!”

说着,张虞热情问道:“君姓张,不知出自何姓氏?”

张济说道:“济出自武威张氏,于祖厉略有家资,祖上无显赫上卿,仅知从中原迁徙而来,与敦煌张氏同出一族,恐与张公之族相隔甚远!”

张虞安抚说道:“我父旧为然明公旧部,或与卿族有微薄渊源。你我同为山西张氏子弟,今后当可以亲友交际。旧时所为之事,皆非卿之本意。况我年岁少于将军,尚不敢受称张公,不妨以平辈相交!”

“多谢君侯厚爱!”

张济为人虽无主见,才能平庸,但他却不傻,能分得出好话与坏话之分。

说话间,张济让出身位,将张绣引荐于张虞,厚着脸皮,说道:“君侯,济至今无子,膝下唯侄子张绣为后。君侯若是不弃,仆侄愿拜君侯为叔父。”

见张济顺坡下驴,张虞心中暗笑不已,自己不到三十岁,便有二十出头的好大侄,当真让人意想不到。

出于安抚张济为目的,张虞笑道:“我与将军同辈,你侄便是我侄,不知侄子字号如何?”

见张虞松口,张绣赶忙接话,说道:“禀叔父,绣字子修,今二十有一,尚有勇力,往后愿为叔父效力。”

“善!”

“不知子修今为何官?”

“回叔父,绣今不才,出拜校尉,为军执掌骑卒。”

瞧着仅比自己小几岁的张绣,张虞笑道:“子修破贼有功,我今表卿为骑都尉,往后勿要让我失望!”

“多谢叔父!”

张绣大喜过望,作揖而拜,说道:“侄今后必为叔父竭心尽力!”

见张绣得了封赏,张济心中顿时安稳,已无忧虑。果如贾诩所言,张虞会大力拉拢自己。

念及贾诩,张济便为张虞引荐贾诩,说道:“君侯,济文武粗鄙,皆赖贾尚书指点,方临阵醒悟。”

张虞早已注意到低调的贾诩,故作审视,说道:“孤闻降人言,君向李傕进言,欲坚壁清野,以消磨我军。若李傕纳卿之言语,今胜败尚且难料!”

贾诩语气平缓,说道:“君侯勇胜李傕,智谋胜之,用人胜之。故李傕纵纳诩之见解,亦会败于君侯之手。”

“哈哈!”

张虞笑了几声,热情握住贾诩手掌,说道:“然孤今能大破李傕,赖文和临阵相助!”

顿了顿,张虞问道:“今虽大败李傕,但关西余孽尚在,今文和可有计策教我?”

贾诩看了眼张虞,犹豫一番,说道:“仆闻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丧师之卿,不可言智。今仆败降于君侯,不足以与君侯论大势!”

见贾诩谦逊,张虞给予礼遇,拱手请教道:“昔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故非愚于虞而智于秦,而是在用与不用,听与不听。倘若李傕听君之言,则今形势难料。虞愿闻先生高见!”

贾诩沉吟少许,说道:“王公诛董,匡扶国朝,是为义举。然王公犹豫,难决赦免,故引诸将叛乱。今君侯击溃李傕,斩杀郭汜,威慑关西,诸将畏服。”

“然将军虽胜,但兵卒已疲,天子居朝野,公卿得人心,故今下之重非在征伐,而在安稳关西。”

“关西诸将苟且小利,无大志远见。陇右韩遂、马腾、王国之流,虽手握强兵,割据郡县,但无远图之能。今君侯迎奉天子,求天子赦免诸将,悬赏李傕首级,则三辅安稳。”

捋须微吟,贾诩说道:“为君侯而计,今下如卸甲修兵,镇关中抚民众,迎天子正名分,收编降卒精锐,待兵粮充沛,西讨陇右。陇右既归君侯之手,遣将远击河西,则山西由是一统。”

贾诩见解不可不谓深远,毕竟这算是张虞面试他的环节,所言之事几乎是为张虞考量。其中让张虞别管关中余孽,迎奉天子,可谓关键之言。

今汉天子尚在,张虞若不想桃子被天子摘去,他必须尽快前往长安,拿到统治关中的名义。

“彩!”

张虞喝彩道:“文和有远见,孤当从之!”

继而,张虞谓郭图,笑道:“君为郦生,文和可为子房!”

闻言,郭图脸上虽挂有笑容,但心中对贾诩充满了忌惮。随着赵咨投效起,先是董昭前来投奔,如今再是贾诩临阵投靠,个个智谋出众,让自诩为首席谋士的郭图压力很大。

“不敢!”

贾诩无意与郭图争权,谦逊说道:“君侯谬赞,仆受之有愧!”

今不仅一举击溃关西大军,更是得到张绣、贾诩的归顺,让张虞乐得不行。

是夜,大军扎营于洛水畔,各部追兵追杀二十里陆续而归。

经众人的一番统计,此番斩首五千余级,降虏四万余众。而关西诸将中,李傕及其子侄出逃,郭汜、杨正、胡封三将被斩,胡轸被擒,李蒙归降,张济、贾诩倒戈而降。

次日,大军招降逃亡败卒,留守河东的兵马西进,共汇于洛水。

经两日用兵,大军降服六万余众。而张虞见俘虏兵马太多,下令拣选精壮两万,将余者四万兵马释放归乡。

三月二十六日,张虞将大军留于渭北,而他与吕布、刘和、刘备、董承等将率万人步骑渡渭,前往长安,朝见天子。

而长安城中因李傕败逃之故,早已发生大变化,朱儁召集旧部,与皇甫嵩联手,将李傕、郭汜家眷诛杀殆尽,并驱逐其党羽,控制了长安城。得知张虞率兵过渭水,刘协令杨彪、朱儁代他出迎联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