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七十一章君主无情,亦非人!

暮汉昭唐 第七十一章君主无情,亦非人!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月二十七日,安邑大寨。

深夜时分,正值夏季,天公不作美,雨水稀稀落落,打在毡帐上。

“嘚!”

马蹄践踏在泥泽中,发出沉闷的马蹄声,飞溅起的泥水沾湿马腿上的绒毛。

“来者何人?”

见骑卒欲直入营寨,身披蓑衣的兵卒持矛上前拦截,询问道。

“吁”

骑卒拉住缰绳,禀告道:“长安紧急军情,需上报于君侯。”

说着,骑卒从怀里取出印信,交于门卫审查。

“请!”门卫见印信无误,当即放骑卒入寨。

候骑入了营寨,脚步急匆匆,顾不上地上积水,便往大帐中而去。

“何人?”

“长安军情,需上报于中帐。”

“请!”

大帐内,值守夜班的吕范,见到浑身湿漉漉的候骑,问道:“今有何要紧之事?”

“回督军,长安紧急军情,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已包围长安,今吕布一日三骑至蒲阪求援,望我军能出兵关中,与其内外并击叛军。”候骑说道。

吕范倒未慌张,而是问道:“长安城池守备如何?”

候骑说道:“据来骑所言,长安城中有兵马万余人,公卿府中部曲皆在据城守备。且长安城池坚固,内有存粮数月。然说如此,敌军有十余万之众,四面重围长安。”

“其中吕布曾出城,与郭汜单骑对战。对战中,吕布虽以矛刺中郭汜,然因郭汜兵马救援,吕布仅能撤军回城。”

“好!”

吕范心中已是有数,说道:“奔波多时,多有辛苦。今换身干净的衣物,找火夫寻些酒肉填肚。”

“多谢督军!”

吕范负手踱步,似乎在考虑着什么,仅在少许之后,吕范便有了决断,吩咐道:“请郭公则、郦伯松二君至中帐议事,言有紧急军情!”

“诺!”

没过多久,郭图、郦嵩便披着蓑衣,睡眼蒙眬而来。

见中帐不见张虞,郦嵩问道:“君侯何在?”

吕范犹豫了下,如实说道:“军情尚未通报君侯,范今在犹豫当中。”

“为何不通报君侯?”郭图疑惑道。

见郭图要去寻张虞,吕范拉住郭图的手,说道:“实不相瞒,今下军情乃长安求援之事。”

郭图停下动作,问道:“子衡不愿出兵相救长安?”

吕范摇了摇头,说道:“我非不愿,仅是今下救了长安,于君侯而言,恐多弊而少利。”

郦嵩神情微沉,说道:“子衡恐救了长安,王允持天子,以尊长之身,指使君侯出兵辅汉,令我军深陷两难之中。”

“然也!”

吕范踱步转悠,说道:“君侯虽常言兴平天下,有志辅汉。但今汉室衰微,已不能辅佐。欲辅汉室,则扫荡天下群雄,彼时天下安定,君侯何以自处?”

“故以范之见,不如坐视长安被破,再让君侯出兵讨贼,届时关中三辅将归君侯所有。而若今时用兵,空费兵马,徒让朝廷得利。”

郭图捋须点头,说道:“图之前欲迎天子于晋城,然虑及王允,暂不可迎车驾于晋城。除非王允……”

“除非王允死了!”

吕范、郭图不好明言,郦嵩倒是无所谓,直接点明情况。

郦嵩看向吕范,直白问道:“子衡恐君侯得知音讯,欲出兵救援长安?”

“有所担心!”

吕范问道:“君侯虽说伟略,但恐受情义所困,故范不能决断,特邀二位于此,欲劝君侯慎行。”

说着,吕范与郭图一同看向郦嵩,显然二人明白郦嵩与张虞的关系更近,今若想劝说张虞不出兵,怕不是要郦嵩出马。

郦嵩倒不犹豫,将斗笠戴上,说道:“君侯营帐离中帐尚有数十步,记得莫要被大雨淋湿身子。”

说罢,郦嵩率先离开营帐,吕范、郭图二人同时快步跟上。

帐内,正在酣睡的张虞被侍从唤醒。

“君侯,郦将军与郭、吕二君在帐外等候,言有要事上报!”

张虞睡眼蒙眬,说道:“将他们唤进来!”

“诺!”

张虞强撑睡意,从榻上坐起,拎起火炉上的水壶给自己倒了杯温水。

“君侯!”

张虞喝了口温水,稍微清醒了些,望着摘下斗笠的三人,说道:“今有何要事?”

“禀君侯,事关长安军情。”郦嵩说道。

“坐!”

张虞招呼三人落座,问道:“胡轸、杨正二人反叛,致使徐荣兵败身亡。以时间而言,关西叛军已至长安城下。我军初降牛辅所部,若欲出兵,还需留人安抚降卒。”

郦嵩斟酌几许,说道:“君侯,嵩以为今时不宜出兵!”

“为何?”

“河东诸县初下,牛辅所部初降,河东之地不稳,岂能贸然西进。若降卒反叛截断后路,恐大军危矣!”

郦嵩说道:“况我军兵粮从太原转运而来,路途有千里之遥,今供给有所不便。”

张虞沉吟片刻,说道:“今降卒之中董承、杨奉、韩暹等三人可用,胡赤儿、王方二人为凉州汉胡人士,尚需戒备一二。故可从河内抽调兵马至河东,以看护胡赤儿、王方二部兵马。”

“至于兵粮,太原距河东虽有千里之遥,但汾水贯通二郡,舟舸可载粮至河东,以供给西征兵马。且兵马若入关中,可取关中粮草自食。”

郭图瞧了眼郦嵩,拱手说道:“敌军人数多达十余万,今士气正盛,而我军兵马较少,不宜与之冲突。”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敌军兵马虽众,但多为离散之卒。若长安久克不下,则敌军士气低迷,彼时出征或能逼其退兵。”

见张虞屡屡驳斥他们的意见,吕范坐不住了,正色问道:“试问君侯兵入关中之后,欲如何自理与王司徒之关系?”

“子衡所言何意?”张虞沉默了下,问道。

“范无他意,唯望君侯深思今下形势。”

吕范说道:“汉室衰微,已难匡扶。君侯欲辅汉室,不知待兴平天下,欲将以何自处?”

见吕范直白言语,郦嵩也无意遮掩,说道:“君侯出兵解长安之围,今后王司徒主政,试问君侯以何待之?”

“并州数万甲士积攒不易,君侯率精兵迎战叛军,若解关中之围,不知能下三辅否?”郦嵩说道:“若不能下三辅,兵马又死伤惨重,岂不让朝廷得利。”

郭图说道:“今下之势明晰,以图拙见,君侯需待叛军破长安之后,朝廷重陷水火之中,再率兵西征平叛。或是君侯纠集关东兵马,以讨关西叛军,成袁绍、朱儁未能成之势!”

见三人言语激烈规劝,张虞叹了口气,问道:“我深受王氏之恩,今若见危而不救,恐辜负王公往昔厚爱。况屯兵于河东,无视长安救援而无动于衷,天下之人若知,将何以待我?”

“糊涂啊!”

闻言,吕范急着跳脚,说道:“君侯,昔高祖父妻皆被项羽所擒,项羽以烹杀太公为由,屡逼高祖归降,而高祖却言分一杯羹。彼时观之,高祖不忠不孝;待二十年之后,高祖开两汉之基业;而至今时,高祖受世人所推崇。”

“范试问君侯,欲为高祖,或为项羽,亦是为韩信?”

张虞手中把玩着水杯,心中有所顾忌。实话实说,从感性角度上出发,为了他岳父的安危,以及王氏提拔他之恩,需要出兵解围;理性角度出发,三人的说法则是正确,毕竟王允会妨碍他的霸业。

见张虞迟迟不语,吕范甩袖而叹,说道:“君侯,如能下关中三辅,兼并巴蜀、凉陇,则强秦灭六国之势已成,高祖东争天下形势已有,试问天下何人能御!”

“望君侯三思!”郭图迟疑说道。

郦嵩伸手握住张虞的手,沉声说道:“成大事不拘小节,君侯常以此语而告诫嵩,而今怎能受限于小节。”

闻言,张虞长声而叹,他今时明白了前世贵人评价刘邦的那句话,刘邦不为自己而考虑,所为之事几乎从本集团的利益出发,故刘邦能笼络人心,而项羽众叛亲离。

领导者从来不是个人,而是集团利益的代表,一旦为自己考虑太多,必将会招致失败。谁能在这件事上觉醒的早,谁就能在政治斗争中取得先机。

张虞心一横,抬头看向三人,问道:“孤岂能不知利弊,仅孤碍于情谊不敢不救,而今为大事而忧,当舍小节以思大义。不知诸位有何教孤?”

见张虞被说服,郭图当即说道:“君侯所忧之事,无非恐外人非议君侯见死不救,故君侯不如先派兵马至蒲坂渡河,而后向关西叛军透露我军欲渡渭水。叛军得知消息,必会于渭水南侧下营,届时君侯难救长安,非不愿救之,实因受阻于敌军。”

郦嵩主动请缨,说道:“嵩愿率五千兵马为前驱,君侯率兵以为后军。”

“可!”

张虞毫不犹豫,说道:“明日由伯松率兵五千为先锋,渡过蒲坂津下营,之后见机行事。”

“诺!”

吕范说道:“君侯且还能以降兵初降为由,亲自坐镇监视。”

“好!”

张虞环顾帐中三人,感慨说道:“诸卿赤诚之心,孤已知之。今无以言表,以水代酒以敬三位。”

“愿君侯秉立大业,立高祖之基!”

三更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