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六十章河北宪兵

暮汉昭唐 第六十章河北宪兵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虞本想着公孙瓒势大,另有张燕率黑山军在常山,能拖延袁绍的发展。故张虞今年打算向西发展,不想插手混乱的河北局势。

但不料公孙瓒拉了个大的,在界桥损兵折将,一路逃回幽州,连张燕所遣援兵都战败。

形势至此,考虑到公孙瓒手上尚有兵马,张虞不得不暂搁西讨匈奴的打算,需要出兵冀州,当一回河北宪兵,以让二人平息兵戈。若是去得晚,公孙瓒手上的兵被打没,怕不是什么都晚了。

且当是率兵远行操演,看下所拣选的精锐成色几何!

“出兵河北作甚?”

王霁说道:“不是说先打匈奴,而后率兵讨董吗?”

“袁绍有做大之势,今不得不出兵扼之,以维护冀州分裂之局势。”张虞看着窗外皎洁的月色,无奈说道。

“要不打下河北,借河北之势,以临中原。”王霁微思了下,说道。

“打河北,不是没考虑过!”

张虞迟疑几许,说道:“然袁绍与刘岱联合,曹操为其爪牙,今与之交手,轻易难分胜负。况公孙瓒虎视眈眈,恐他行黄雀在后之事。且若兵马折损太多,恐董卓有所动作。”

张虞不是没考虑先下河北,走袁绍的路,让袁绍无路可走。然河北形势复杂,张虞实在不想过早插手。

如果他与袁绍交战,与袁绍有姻亲之交的刘岱会视若无睹吗?

今公孙瓒伐袁绍,刘岱之所以没大动作,本质在于刘岱与公孙瓒、袁绍二人皆有姻亲之故,甚至刘岱未必没有图谋冀州的打算。

另外屯兵于东郡的曹操,必然会参加战斗。

若战事焦灼,他率兵马倾出,岂不是给董卓机会。虽说董卓今大志渐消,但他部下诸将还是能打。

且他与袁绍打得你死我活,怕不是会让公孙瓒得利,届时他将会深陷河北战事之中。

故出于以上种种原因,张虞必须坚定一条路走下去,即尽量避免河北出现强敌,即便要出现也要等他攻克关中,将并州与关中连成一片,效秦东出之策。

“罢了!”

王霁思考不出更好的方法,仅能说道:“夫君既出兵河北,但莫要深陷河北,贪图小利而忘大利,此是为争雄天下之禁忌。”

“昔五国伐齐之后,赵东掠齐地,南下魏地,并与燕人结仇,惹河北三家厌烦。以至于长平之役时,魏、齐坐视不理,燕人落井下石。”

见王霁说话水平越来越高,张虞笑了笑,问道:“你若为赵王当有何展望?”

王霁美眸流转,说道:“助齐复国,取河间地。之后交好齐、魏,以图谋中山之势,图谋燕国之地,以消后顾之忧,再与秦对峙东西。”

“夫人不为男儿身,当真是可惜了!”张虞多有感叹,深感王霁见识非凡。

“能辅夫君建功,亦不失为件桩美事!”王霁俏脸洋溢甜美的笑容,说道。

张虞将王霁揉入怀里,笑道:“得有贤妻,家宅兴平,我将无后顾之忧。”

王霁笑吟吟,说道:“夫君莫忘三首琴曲便成!”

“不敢忘!”

张虞笑道:“我每下一城,便为夫人寻访琴曲。”

帮王霁找琴曲,乃是张虞早年与王霁约定之事。在这十年间,张虞虽时常忘记这件事,但想起之时,便会让人去寻访,仅是至今无果。

“红娘和素衣皆有身孕,夫君出征前当看望下,莫要让二人失望。”王霁想起家宅之事,叮嘱说道。

“记得!”

自从和妻妾的相处时间多了起来,今除了呼衍玉外,妻妾们皆有子嗣,故出征前需宠幸下呼衍玉,莫要让人失望。

临近出兵前夕,张虞除了安顿家宅之事,另一件事不敢忘,即接见从河内远道而来的士人杨俊。

杨俊,河内温县人,与司马氏为同乡。其在兵乱之后,与乡人躲避到嵩山山区。而杜畿听闻消息,便派人至嵩山山区邀士民至河内定居,杨俊便与千余家百姓北上投奔。

而杜畿见到杨俊之后,与之交谈深感其才华出众,便将其举荐至晋阳。

“俊拜见君侯!”

杨俊衣着朴素,面容清瘦,作揖而拜道。

“免礼,坐!”

张虞尽量表现出亲和神情,说道:“我闻季才为大儒边公(边让)弟子,不知擅政否?”

杨俊说道:“俊虽为边公门人,但才学浅薄,比及司马子华,不敢言善理政,仅粗知政务。”

“司马子华为何人?”张虞问道。

杨俊沉吟少许,说道:“禀君侯,司马子华为仆同乡世人,其名为司马芝,比及司马伯达虽名声不崇,但尤善实务。”

见杨俊谈及更多人,张虞耐着性子又问道:“不知司马伯达为何人?”

“治书御史司马防之子司马朗,字伯达。比及赵君初虽谋略不及,但干练勤勉,有上卿之才华。”杨俊说道。

见杨俊举荐的河内士人愈发地多,张虞大喜不已,他占据河内郡之后,便想收几名杰出贤士,但一直无果,仅能匆匆征辟薛洪为郡长史。而今不料与杨俊谈话,竟连带出这么多人。

“试问赵君初为何人,不知才学如何?”张虞问道。

杨俊思虑一番,说道:“赵君初为河内温县人,其名为赵咨,名声不及司马朗,但谋略却胜一筹,君侯可征辟为吏。”

“赵君初之后,君再无人可荐?”张虞笑眯眯道。

“河内贤士众多,仅是俊不知举荐何人?”

杨俊正色说道:“怀内山曜,汲县郭恭,修武张范等皆为贤士,仅是君侯居晋阳,而不能察河内俊杰。况论贤士,俊料并州中亦是俊杰遍布,仅是君侯不能细察。”

闻言,张虞没有生气,反而拍腿而笑,说道:“秀才所言甚是,孤不能细察治下诸郡贤人,以至于空叹无人可委。”

“今闻卿之所言,孤已知君以何为长!”

张虞笑道:“卿比及司马郎、司马芝或不善治政,然识人却是有道。”

说着,张虞沉吟几许,说道:“孤欲拜卿为典书祭酒,为孤整肃州府人事,选拔州中俊杰,举荐州府贤吏于孤。不知卿可敢出任?”

人才选拔、举荐之事,张虞自己负责,出征在外时,重要的官职,钟繇会派人请示,一些非重要的官职由钟繇自委。

然今随着疆域辽阔,治下士民众多,张虞需要有体系化的人事制度。今杨俊虽说初入州府,但别开生面的自荐模式,让张虞耳目一新。

典书祭酒为张虞自创官职,直属于他。此官职谈不上大,但若发挥的好,能帮张虞发掘更多人才,则是人尽其才。若杨俊能帮张虞考核州府属吏,选拔出优秀人才,则是更好不过。

至于其他原因?

张虞需要考虑河内士人的感受,河内郡俊杰颇多,如果能让识人的杨俊为他所用,或许诸多河内俊杰将会到他麾下出仕。

杨俊作揖而拜,沉声说道:“君侯器重之恩,俊感激不尽,今怎敢不愿为君侯效力!”

张虞扶起杨俊,笑道:“司马朗、司马芝、赵咨三俊杰,望卿能写书信邀三人至晋阳,孤将一一委以重用。余者贤士,亦有劳卿与杜河内联络,看能否让州郡征辟为官。”

以上三人,张虞有听过名字者仅司马朗,余者二人不曾听过。然今在杨俊口中,三人能并驾齐驱,显然余者二人别有才华,仅是不出名而已。

“谨遵君侯之命!”杨俊说道。

“善!”

张虞麾下今有祁县王氏、博陵崔氏、阳曲郭氏、长社钟氏效力,士族的力量渐壮大,然今张虞还需要更多的士族为他效力。

士族档次高低,不在张君侯的考虑范围之内,只要能辅佐张君侯建功立业,众人所在家族皆能成为显赫士族。

士族所带来的不止是人才,更还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及潜在的人口资源,尤其是张虞统治他们所在地区时,有了这些人的效力,张虞的统治根基才会牢固。

比如大陵工官护工郭钧,便是阳曲郭氏族人,莫要看大族上头的一两人,其郡县中官吏很多都是地方大族的支系子弟。

但士族的力量该限制还要限制,引入别地士族子弟,以钳制本地士族子弟腐化。另外不能放松对寒门子弟的提拔,必须利用好朝廷崩溃而带来的选官制崩溃的情况,将考试选人慢慢推广下去。

安排好一系列事情,张虞摆脱呼衍玉的温柔乡,遂率兵东出太行。

此番东出,共调护国、云中、高平三军一万五千步骑,其中步卒万余人,骑卒有四千余众。

云中军主将郦嵩,副将什翼;高平军主将张辽,副将为满宠。而代张虞执掌护**的吕范,官职调整为都督三军军纪,许褚为军先锋,赵云负责斥候之事,

三军先至寿阳集结,之后从井陉出兵,与黑山军张燕汇合,观察形势,再出兵河北。

三月十五日,护**先至寿阳,在此停留数日,等候余者二军。

三日后,随着郦嵩率部汇合,三军由是东出井陉,并在三月二十一日,与张燕于常山相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