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五十三章据有河内,朱儁索兵

暮汉昭唐 第五十三章据有河内,朱儁索兵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野王县。

“君侯,黑山贼众十余万掠东郡,太守王肱兵败而走。曹操奉袁绍之命南下东郡,于濮阳大败白绕。今曹操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屯兵于东武阳。”辛毗奏报说道。

“刘岱作何反应?”张虞问道。

“率兵南援豫州刺史孔伷!”

辛毗说道:“孔伷遭孙坚所败,率兵逃往陈国,投奔陈国相许玚。而许玚自料非孙坚之敌,遂据孙坚于长平。刘岱得闻孔伷有危,率兖州兵马前往救援,今孙坚兵马方稍退。”

张虞追问道:“那袁绍所遣豫州刺史周昂呢?”

“周昂召集颍川旧部,率兵偷袭孙坚治所阳城。今孙坚兵退,既有周昂突袭阳城之故,亦有刘岱率兖州之众南援之因。”辛毗微皱眉头,说道:“豫州局势混乱,今一州之中竟有三刺史,互相征伐不休。”

别看冀州被三家分食,今豫州也没多好,甚至说比冀州还混乱。孙坚、周昂、孔伷三人各号刺史,周昂为袁绍所表,孙坚为袁术所表,孔伷可算作与刘岱交好。

三家为了中原霸权,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即便是江东猛虎这等猛人,能干得了一人,却也对付不了两人,受挫于豫州。

“文台治所被夺,退兵已成定局!”

张虞双手放在火炉取暖,笑道:“如我所料不差,袁公路当会派兵北上增援。”

顿了顿,张虞感慨说道:“相比豫州局势,我更忧曹操受任东郡太守。”

“担忧曹操?”

辛毗不能理解,问道:“曹操虽据东郡,但其仍归属袁绍。东郡北临冀州袁绍,南依兖州刘岱,其如何能让君侯忧虑?”

张虞将手翻面,意味深长说道:“我与曹孟德相熟于雒阳,其文武并济,有兴平天下之能。曹孟德若有基业,必将扶摇直上,得志于一时。”

“比及袁本初如何?”辛毗问道。

张虞笑而不语,他在雒阳时,与曹操、袁绍接触不少,加之有历史经验,他能较合理看待曹、袁二人。

袁绍有改旗换位之大志,在战略谋划上非常出色,善用权谋手段,从而成为河北霸主。然袁绍之弱点在于军事才能不高,需要依仗属下将领。而因军事才能不高,又时常忌惮军事出众之辈。

而曹操与袁绍不同,曹操起兵之初并无割据之念,而是随着形势变化而产生了割据念头。相比袁绍,曹操的战略谋划弱之,然曹操的战术水平之高超,远胜袁绍。

若袁、曹二人才性相融,大概率能统一汉末乱世。而非如曹操那般,兵败于赤壁,终使天下三分。

见张虞无意深谈,辛毗换了个话题,问道:“君侯,河内若是平复,我军将讨何方?”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我于上党时,曾答应为于夫罗复国。今河内若是安定,我意挥兵向西,征伐匈奴诸部。匈奴诸部有二、三十万人口,如能将其收降,待整治编练一番,可出精锐步骑万人。”

“那河北不兼顾吗?”辛毗问道。

“河北~”

张虞迟疑了下,说道:“且看袁、孙二人用兵情况!”

今下忙得事太多了,此番解决河内之事顺利,他回晋阳之后的首件事,便是针对现有兵马扩军。且根据将校的表现,重新配置军队数目,编设军队番号。

待兵马调整好,征讨南匈奴的事项可以提上日程。之后河北局势,如果还像历史情况一样,他还要率兵东出,巩固河北局势。

曹操若在兖州崛起,他必须想办法钳制,不知孙坚能否为用?

同时,王允联合吕布诛杀董卓,他是否率兵入关中,亦或是坐视……

在张虞悠闲烤火而思虑未来战略时,郭淮手持军报入堂,其脚步之欢快,神情之喜悦,似乎在说明当有喜事上报。

“君侯,捷报啊!”

“何人传来捷报?”张虞问道。

郭淮将军报交于张虞,笑道:“满、徐、许三位将军,皆有捷报传至!”

“哦?”

张虞伸手拿过三将上报的战绩,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见张虞认真阅读,郭淮说道:“湛城依山而建,满校尉率兵至湛城,假意与之言好,趁陶铭不备,率兵破城。斩杀陶铭,降服城中百姓一千六百户。”

“州县雍城宗贼陈生,自号州县令,见许校尉率兵征讨,出城与其交战。许校尉身先士卒,斩杀陈生,大破其军。雍城及其周边坞堡,悉数归降许校尉,得民九千五百八十一人。”

“至于王泽,徐校尉率步骑千余人前往征讨,因忧敌军兵力众多,便设伏兵隐于林中。待两军恶战时,伏兵顺势杀出,遂大破王泽。”

“是役取胜,徐校尉收复怀县。王泽率部曲十余人逃往修武,被修武豪强杨丑所擒,今已押往野王路上。”

张虞将军报交于辛毗,说道:“伯济,我若无记错,山阳县一带,可是有宗贼拥兵拒守?”

“正是!”

郭淮点头说道:“山阳有壁垒两座,为山阳豪人张虎、公冶治二人所据。其本意因饱受黑山劫掠之害,故聚民率兵自保。而王匡治郡时,则出兵为王匡效力奔走。”

“既然如此,让满宠辛苦一趟,率兵征讨山阳贼人!”张虞说道。

“诺!”郭淮领命而退。

待郭淮退下,辛毗笑道:“看来君侯有意让满校尉建功!”

“伯宁勇而有谋,性情谨慎,可为良将。今欲用之,当试其才干,方能委以大任。”张虞说道。

三校尉一齐率兵出击,徐晃的功绩略高许褚,而满宠为三人之末。今为了让满宠有足够的功绩升迁,或是说考察满宠的军事水平,张虞还是要好生安排一番历练。

“君侯,所降敌寇众多,不如将其迁至太原郡,既可充实太原,又可令敌寇隔离乡邑,免于作乱”辛毗建议道:“若留于河内郡,毗恐贼人会趁机生乱。”

张虞沉吟几许,说道:“容我与伯侯商量,看能迁多少降民北上。”

“诺!”

河内郡无强敌,在张虞坐镇的一个多月里,许褚、满宠、徐晃三将几乎将河内诸县中拥兵拒守的豪人、宗贼横扫。

至十一月时,三校尉击破七座坞堡,并破王泽,控制修武以西诸县,得户一万两千,兵一千余众。

张虞采纳杜畿建议,两户迁一的形式,遂决定迁五千户至太原,余者七千户百姓各分无主田亩耕作。

随着河内安定,迁民的工作开始,张虞有意回师晋阳。然因河内户籍尚在统计中,张虞便暂搁回师时间。

而与此同时,朱儁得闻张虞屯兵河内的消息,从中牟渡河,欲拜访张虞。而张虞出于尊敬朱儁之念,遂至平皋与其相见。

平皋,黄河岸。

朱儁驻足于岸边,望着浪花滚滚,奔流向东的黄河水,布满褶皱的脸庞露出忧愁之色。

“朱公于此观大河水,不知有何感悟?”张虞披着大氅,徐徐走至朱儁身侧,问道。

朱儁摇了摇头,说道:“我非在观水,而是在望雒阳。”

说着,朱儁指着河对岸的虎牢关,伤感说道:“昔雒阳繁华时,连虎牢关都有数千户百姓居住。而今雒阳残破,天子西迁,国贼当朝。我屯兵于中牟,每每见此情景,便悲从中来!”

张虞似乎没听出朱儁所指何意,厚着脸皮,伤感国事说道:“国家有难,乃我等之过。然董卓手握天子,故欲征讨国贼,当三思而后行!”

见张虞不正面回应,朱儁挑明说道:“关东州郡名托讨贼,实则兼并县邑,仅区区豫州便有三名刺史。我率众至南阳,向袁术请兵讨贼。然袁术推脱,我百般讨要,才予我四千兵马。”

“我今传檄于天下,各州郡或出兵马,或予辎重于我。如徐州陶恭祖出三千步骑,陈留张孟卓出兵八百人。如今济安坐拥并州,辖有河内,不知欲出多少兵马?”

张虞沉吟少许,反问道:“试问朱公麾下可有精兵万人否?”

“兵马已超万人,但精兵并无万人!”朱儁说道。

张虞问道:“董卓帐下雄兵不下五万,公以区区兵马能胜否?”

闻言,朱儁神情愤然说道:“国家有难,匡扶天下,岂能计较兵马多寡?况以少胜多之事,我亦有为之!”

见朱儁气恼,张虞连忙说道:“虞非劝朱公息兵,而是欲请公从长计议,三思而后行。”

张虞拍着胸脯,说道:“自董卓把持朝政以来,虞常有匡扶之心。今经我奔波,略有匡扶社稷之资,然迟迟不出兵讨董,在于兵马未精,恐非董卓之对手。”

朱儁打量张虞神情,问道:“济安有何出兵方略?”

张虞拱手说道:“不瞒朱公,我意从太原起兵,率兵破河内,入关中,迎天子于雒阳。然今董卓屯重兵于安邑,虞暂不敢有所作为。”

“若朱公不弃愚才浅,公屯兵于中牟,我于太原,秘而不宣。待时机成熟,我书信与公,你我兵发两路,杀入关西,齐讨国贼,迎天子车驾于雒阳!”

朱儁狐疑看着张虞,问道:“济安所言不假?”

“绝不欺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