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十八章谋太原(一)

暮汉昭唐 第二十八章谋太原(一)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满宠的斡旋下,韩馥出于忧虑公孙瓒率军运粮过境,以及上党因粮荒而产生的流民潮,遂答应了换粮赈济方案。

八月二十八日,韩馥遣治中李历运粮十五万石经滏口陉,至涉县与张杨交割粮草。

同日,刘虞命从事程绪督粮三十万石至易京,与韩馥帐下别驾闵纯交割粮草。

九月三日,韩馥信守诺言,命李历再送十五万石粮于上党,依旧在涉县交接。后经农夫多日的搬运,三十万石粮被运至壶关囤积。

有三十万石粮在手,张虞底气充足了许多,遂以定襄贼张安作乱为由,率军至北境讨贼,调张辽从沾县先行赶往涅县,张杨率千人留守上党,徐晃、许褚、高顺三将随张虞出征。

文吏上,张虞留钟繇、杜畿二人在上党,为大军调配军需,余者随军出发。

九月十三日,张虞率兵马三千五百人至涅县(今武乡县),与张辽、郝昭、孟宁之三人所率一千五百步骑汇合,合计约有五千兵马。

涅县,度辽军营寨。

大帐内,在张辽的亲迎下,张虞坐在案几后,望着麾下文武诸将,问道:“我军兵马云集涅县,不知李峻有何反应?”

“禀君侯,李峻知我欲过境讨贼,遂封锁上党与太原之间要道,并来人言定襄贼张安自有雁门、太原二郡征讨,无需让君侯费心出兵。”张辽说道。

“不仅于此,李峻征召郡中兵马,今已亲率兵马至榆次,并命功曹温劭率兵千人入驻阳邑,遏守棋盘山谷道,以阻我军北上太原。”

“温劭?”

听着耳熟的名字,张虞听看向坐于侧席的郝昭,笑道:“可是你我旧识之人?”

“然也!”

郝昭神情忿忿不平,说道:“阳邑守将温劭正是当年市井作恶之人,今因得李峻赏识,被拔为郡功曹。若让我遇见他,当一矛戳死,以泄当年之恨。”

见郝昭难忘旧仇,张虞笑了几下,说道:“温劭非能人,今李峻用他守阳邑,无非欲借他与我过往之仇,以阻我军兵马北上。”

孟宁之拱手说道:“君侯,温劭修缮阳邑,闭险不出;李峻屯兵榆次,以观形势。仆观李峻布置,窃以为无意与我军交战,而是欲凭险以据我军。我军粮草不多,若久攻难下,必会因粮乏而退。”

见此番言语出自孟宁之之口,张虞赞赏说道:“伯安见识精进不少,今已能识李峻用兵目的。”

孟宁之嘿嘿而笑,说道:“随君侯征伐多年,若还不知李峻用意,岂不辜负君侯教诲!”

战争,可以算是天下最锻炼人的活动之一。

带兵训练,上阵厮杀不谈,其关键在于作战之前的一系列行为,如了解战场形势,探查山水地理,以及揣摩敌将的心思。

尤其是单独领兵作战,因缺少了别人的指挥,更需要自己拥有自我的认知,在必要时敢下决断,承担下决断的压力。

今下不管是张辽,亦或是孟宁之、郝昭,比独自出兵前的他们,三人思考方式上不可谓不大。

“君侯,今敌遏阳邑而守,我军今下当如何是好?”郝昭问道。

张虞顺势看向众人,问道:“诸子可有高见?”

“为速下太原,是否让于夫罗从平阳出兵,两道并进,乱李峻布置?”许褚问道。

“怕是不可!”

郭图沉吟少许,说道:“牛辅屯兵河东,若我军让于夫罗北上,岂不让牛辅无人钳制。若李峻向京师上表,恐董卓会派兵插手君侯用兵。”

之前出兵时,张虞有考虑过联合于夫罗,但考虑到屯兵河东的牛辅兵马,以及匈奴兵的军纪,张虞已是无意让于夫罗北上。

毕竟屯兵于平阳的匈奴兵,其实是在变相牵制牛辅。若匈奴兵动了,牛辅失去了束缚,董卓出于平衡并州力量的考虑,说不准会出兵助李,以防张虞在并州的坐大。

“董卓是否会插手,确实为今下紧要之事。”

张辽点头说道:“并州之于河东,有高屋建瓴之势。若君侯占据上党、太原,并有匈奴为羽翼,河东岌岌可危。董卓今迁都至关中,必会警戒并州变化。”

“欲下太原,非快、准、狠不可!”

吕范精准评价形势,说道:“若让董卓察觉到并州生变,必会想办法遣使阻止君侯用兵。”

见众人言语商讨出用兵关键,张虞不由欣慰颔首,说道:“诸子商讨之言,深得我用兵之意。明日率兵出征,文远所部为先锋,攻打阳邑,务要在董卓有所反应之前,攻下太原。”

“诺!”

——

九月十四日,张虞率兵出征,沿着棋盘山大道北上。

阳邑距涅县约有两百五十里的路程,步骑行军七十里,在九月十八日当天,张虞便至阳邑二十里外下寨。

与此同时,在得知张虞率兵向阳邑而来,李峻率兵马支援阳邑,与温劭所率千人汇合,合计六千步骑。其兵马虽略多于张虞所部,但李峻却畏张虞威名,不敢出城交手,而是分兵固守险要。

“君侯,李峻不愿出城应战,并责备君侯无朝廷诏令,却跨郡讨贼,是为忤逆之举,让君侯速速撤军。”

丘坡上,徐庶向张虞汇报李峻的反馈。

张虞冷笑了下,说道:“我为度辽将军,自有征讨边贼之责。李峻固守太原,封闭要道,拒不输粮,不让我军入境,其心不轨,李峻安有颜面责备我乎?”

李峻与张虞的态度其实类似,既不拥护董卓,也不反对董卓。只不过二人在作风上不同,李峻偏好自守太原,而张虞有割据一方的野心。

此番战事由张虞挑起,张虞以过境讨贼为由,非要进入太原郡内。而李峻以张虞无朝廷诏书为由,拒绝了张虞的入境。

指着阳邑城,张虞问道:“李峻不愿出城作战,今下诸子可有见解?”

张辽神情微正,拱手说道:“李峻之所以不敢出城,一畏君侯威名,二忧帐下多新卒。阳邑城池低矮,外无护城水,不如登城攻之,以探阳邑深浅。”

“围攻城池,或能摸摸李峻底细!”

张虞望城而思,说道:“若破不了城,需花点时间,另寻别计了!”

“修缮器械,由伯宁、仲康率兵攻城,并令斥候散出探查周围形势。”

“诺!”

用兵征战,张虞最头疼的便是攻城。

守城一方具有优势,但凡守将脑子不抽,懂得些守城技巧,有坚守的雄心,即便是几倍于己的敌人,都能将其挡住。眼下李峻守城不战,这将非常考验张虞的用兵技巧了!

针对用兵有了方针,张虞寻机与张辽闲聊起来。

张虞夸奖道:“王当固守山寨,文远能登山破寨,击溃王当及其左右贼寇,俘虏生口众多,打得很是不错。”

张辽脸色微红,谦逊说道:“非辽一人之功,伯道、伯安二人身先士卒,亲率锐士破诸围,辽方能斩杀王当。”

说着,张辽向张虞举荐,说道:“禀君侯,是役用兵,辽倒是发觉一名勇士,登营破寨,锐不可当,有先登之功。”

“何人?其姓名如何?”张虞问道。

“刘异,冀州中山人,有几分勇力,粗知军略之事。君侯若是欣赏,倒可提拔为军吏,或是留为亲兵。”张辽说道。

很快,体格魁梧之士趋步上前,拱手说道:“仆刘异,字子奇,拜见君侯。”

张虞打量刘异,问道:“张校尉向我举荐,不知你有何才干,生平又是如何?”

刘异不卑不亢,抬头直面张虞的审视,说道:“异为中山靖王之后,然因家境没落,少年时为游侠。数年前因为友人报仇,遂西投上党避难。至上党时,异得郡内军吏收留,习得些兵法。”

“至于才干,异勇力尚可。上党贼盛时,有七贼前来盗马。异独战七人,虽创满身,但却手刃贼寇,无一幸免。投军之后,追随张校尉,身先士卒,先登破寨,斩贼首五颗。”

“真乃壮士也!”

张虞点头赞赏,问道:“为何投军?”

刘异倒不避讳,说道:“军吏虽收留了我,但其儿子却恶我粗鄙。异为求生计,便来投效度辽军。”

张虞拍了拍刘异的肩膀,笑道:“家境贫寒并非耻辱,某少小以牧羊放马为生,得赖军功征伐,方有今日成就。既是张校尉举荐,我今便越级拔你为屯长,选入讲武堂听学,莫要让我失望!”

“多谢君侯赏识,仆愿为君侯赴死!”刘异单膝而跪,激动说道。

张虞扶起刘异,勉励道:“今下正值大丈夫用武之际,望早日能于军报上得见子奇姓名。”

“诺!”

因所将兵马愈多之故,张虞为了能控制下层,常常鼓励校尉们向上举荐有才之人,如能入张虞之眼,常会越级委任,或授予入讲武堂进修的资格。

讲武堂的诞生,早期源自张虞向诸将复盘战事,而后为了适应军队的扩张,培养足够多的军官,张虞干脆设立讲武堂制度,由曲一级及其以上的军吏参加。今准许刘异入学,算是变相的赏识,容不得刘异不欢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