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十二章拜军师校尉,扼杀刘景升

暮汉昭唐 第十二章拜军师校尉,扼杀刘景升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虞与钟繇二人在偏堂内,从上午一直讨论下午,所聊内容涉及军、政、人诸事,并对上党郡内的名门望族进行分析。

其中钟繇针对张虞今下所推行的政策,给予多个方面的建议,对张虞而言受益匪浅。

次日,张虞为明确钟繇的地位,召集文武于大堂。

诸将、文吏依照位次,分列于堂内左右,因张虞无事前通告,众人不知发生何事。

张杨见前头空出了一席,询问左右道:“此是为何人所坐?”

众将一头雾水,其中知情的张丰,说道:“昨日君侯与钟君畅谈一白日,深感大有裨益,今日似欲拜钟君为军师校尉,兼参军事,并督上党政务。”

“军师校尉?”

张杨眉头大皱,说道:“钟繇寸功未立,岂能进拜校尉!”

不仅是张杨不满,张辽、高顺等将神情多有不悦,他们追随张虞拼死拼活多时,才换来个校尉,钟繇直接升拜校尉,实在太离谱了。

闻言,郭图微愣半响,张虞待钟繇之厚,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以为会让钟繇理文职,没想到还让钟繇参与军事,这岂不是抢了他活?

不待众人多说什么,张虞便着钟繇趋步入堂。

“君侯!”

众人起身拱手行礼,而张虞笑吟吟向众人回礼,说道:“诸君且坐!”

待与众人坐下,张虞笑道:“今日招诸位前来,我仅申明一事,即今日起,钟君为军师校尉,其掌卒五十人,督上党政务,调度军需钱粮,位仅次于我,与张君列同,望诸君尊之。”

张杨自恃与张虞亲近,拱手说道:“君侯,校尉官重,今军中出任校尉者,皆舍生忘死之辈,立用有卓著之功,不知钟君何能与文远并列?”

张虞双手下压,示意众人莫急,说道:“我昨日与元常畅谈一白日,开我之顿悟。今钟君虽无立有军功,但其言不亚破敌斩将之绩。”

张杨欲开口反驳,但却被张虞盯了几眼,这才闭了嘴。

见众人好奇钟繇所言内容,张虞笑道:“至于钟君所言何事,诸子往后便知!”

“诺!”

因排斥钟繇之故,众人情绪不高,仅平淡而应。

找了个机会,张虞将钟繇推向台前。钟繇向众人拱手,说道:“繇与诸君往后为同僚,还望多多指教!”

“拜见军师校尉!”

众人本无意拜见钟繇,但见张虞用眼神威胁众人,众人不由神情微正,向钟繇行以拱手。

见状,钟繇瞄了眼张虞,心中由是感激,让他有种得遇明主之感。

见完礼之后,钟繇倒没遵循张虞事前所排位置入座,而是以张杨年长为由,请张杨入座首席,而他坐于次席。而张杨受了钟繇的尊崇,态度缓和许多。

显然钟繇要想让众人佩服,或是承认其位列,还是要靠日后的功绩说话。

有了钟繇的入伙,张虞不再负责上党政事,而是由钟繇负责细则,他负责大方向的把控。无琐碎的政事打扰,张虞将空出来的时间,多放在军事上。

“骑卒若想骁勇可用,不仅能操武艺,更要确保军马剽壮。”

张虞坐在丘陵上,望着丘下纵横奔驰的汉骑,问道:“军马是否消瘦了些?”

张辽脱下靴子,将靴子里的石子倒了出来,说道:“君侯,因出于节省粮草之故,往昔数月军马多食草料,然上党时值冬天,加之骑卒操练未休,增减之下,故马掉了些剽。开春之后,军马不日便能恢复体态。”

张虞瞥了眼张辽发臭的靴子,说道:“怕是来不及,白波贼已有东进之势,眼下需尽快让军马养回剽肉。”

说着,张虞语气微变,说道:“文远,你可以换靴了!”

“为何?”

“实在太臭了!”

张辽神情尴尬,空气中却是弥漫着一股汗脚味,说道:“倒是让君侯见笑了!”

“军马增剽之事,辽会安排妥当!”

张虞从丘上起身,说道:“今有辅兵协助,军士需专心养马。往后除不得已之外,军马如若掉剽,不仅惩处一人,还有同伍连坐。”

“谨遵君侯之令!”张辽应道。

未待张虞开口继续说话,侍从快步而来,禀告道:“君侯,后将军袁术遣使至城中,今钟军师命人询问君侯是否接见?”

“何人为使?”张虞问道。

“袁氏族人袁嗣,袁仲承前来拜见君侯!”侍从说道。

“袁仲承!”

张虞思虑了下,说道:“告诉钟军师好生招待袁嗣,我当即乘骑归城。”

“诺!”

张辽好奇问道:“袁术于南阳起兵,今为何遣使来见君侯。”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无非是令人前来责问,我为何不起兵应盟之事。”

“文远安心操练骑卒,我先归城接待袁嗣。”

“诺!”

张虞率亲卫数名,乘骑而赶回壶关,接待远道而来的袁嗣。而袁嗣在钟繇邀请下,今由钟繇、郭图作陪在大堂等候。

很快,张虞便回到壶关,并见到久等的袁嗣。

“仲承兄,好久不见!”

“济安!”

张虞甚是热情,挽住袁嗣的手臂,与其一同坐下,笑道:“仲承不在南阳随后将军讨贼,今怎至上党见我?”

袁嗣见张虞这般热情,倒是不好意思责问,而是犹豫了下,说道:“济安,嗣此行奉后将军之命,前来询问济安为何观望形势,不与诸义士讨董?”

闻言,张虞神情微变,叹气说道:“仲承实不知我今下之难,非我不愿讨董,而是受形势所迫,不敢率兵讨贼啊!”

“可是因为王氏之故?”袁嗣问道。

“王氏仅是原因之一!”

张虞面露郁闷之色,说道:“今白波贼虎视眈眈,我若率兵南下讨贼,上党百姓必遭贼寇劫掠。上党百姓因我能保境,故上举我为太守,今我怎能为讨贼,而忍心见百姓遭掠!”

见张虞因百姓之故而不能离去,袁嗣不禁点了点头,说道:“济安受士民所托,倒是不好率兵离去。”

张虞问道:“不知今讨董形势何如?”

袁嗣整理思绪,说道:“车骑将军屯河内,隔大河以威京畿;兖、豫联军屯酸枣,欲从荥阳入京畿;后将军屯鲁阳,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前驱。兵马约有十余万之众,今董卓丧胆,已迁西京长安。”

张虞大声喊好,说道:“关东诸士威武,或能不日攻入雒阳。”

顿了顿,张虞笑道:“看来虞乃微弱之辈,是否应盟影响不了大局。”

袁嗣随即摆手,说道:“济安骁勇,今下如能应盟,必有助于大军。”

张虞惋惜道:“今白波贼寇步步紧逼,虞实不敢率部应盟。”

说着,张虞招了下手,凑到袁嗣的耳畔嘀咕了下。

袁嗣顿时了然,说道:“济安顾忌百姓,顾虑姻亲王氏,倒是情有可原,不便起兵应盟。仅~”

说到尾声,袁嗣迟疑了下,又如实说道:“实不相瞒,济安应不应盟之举,让后将军多有恼怒。我能理解济安之不易,但恐后将军难以理解。”

张虞沉吟少许,遂将之前的应对之策说出:“我有一则消息,或许对袁君至关重要!”

“何事?”

张虞压低声音,说道:“仲承可知刘表否?”

“晓得!”

袁嗣点头说道:“刘表名列八俊之中,名声显赫,昔何进召之为掾,你我与他有所交集!”

“据我所知,因文台杀荆州刺史王睿之故,董卓为钳制袁君北伐,命刘表为荆州刺史,欲趁袁君屯兵鲁阳北伐之际,入主南郡为刺史,以断袁君退路。”张虞说道。

袁嗣脸色大惊,问道:“君从何得知此事?”

“仲承怎忘我姻亲王公今任尚书令否?”张虞笑道。

“对!”

袁嗣猛地惊醒,说道:“嗣险些忘记此事,今若非济安透露,恐嗣与袁君尚不知晓此事。”

说着,袁嗣似乎想起什么,疑惑问道:“刘表今下虽入荆州,但其麾下无兵马,如何能断袁君之退路?”

张虞故作沉吟,说道:“刘表非凡士,今他虽无兵马,但他或能说服荆州大族,让荆州大族为其谋划。若我记忆不差,昔在何进帐下,刘表与蒯越关系良好,而蒯越便是南郡望族子弟。”

张虞在雒阳任禁军校尉时,可以说认识了不少历史上留名的俊杰,如刘表、蒯越二人虽是在乱世的中期扬名,但实际上二人早早就出仕,甚至在何进帐下出任过官职。

如今张虞选择将刘表受领荆州刺史的消息告诉袁术,除了想与袁术继续保持友好关系外,亦有提前扼杀刘表的打算。

至于为何扼杀刘表,让袁术入主荆州,则与张虞图谋有关。

不管怎么说刘表为汉室宗亲,他割据荆州,无疑还是东汉的臣子。然若让袁术占据荆州,以他历史所为,不难猜想其必会早早称帝,在无强敌进攻的情况下,袁术存在越久,汉室的威望将会大大减弱。

且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其野望已是明显。袁术如果得到荆州,势必会争霸河南,届时不仅能限制曹操的发展,还能引起袁术与袁绍在中原展开争斗,这将有利于张虞自身的发展。

袁嗣神情了然,拱手说道:“多谢济安相告,事关袁君存亡,嗣当即便火速南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