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十章非君择臣,臣亦择君

暮汉昭唐 第十章非君择臣,臣亦择君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

壶关,度辽将军府。

“据斥候探查,白波贼因被河东诸氏坞堡坚壁所退,今诸部有意向东迁徙,掠上党,与黑山诸贼汇合。”

徐庶汇总斥候所报之内容,站在上党舆图前,用细杆指点形势,说道:“今白波贼汇于杨县、永安、襄陵三县一带就食,若所料不差,贼众应该会跋霍大山,经陭氏县(今山西安泽),涉沁水,入掠上党。”

上党与河东郡之间,有两山一河为阻,河为沁水,其穿太岳山而下,形成河谷地区,而陭氏则坐落于河谷之中。

历史上,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便是秦国从河东郡出兵,跨越山水险阻,将兵力投送至上党。

当然,秦国东征的道路与白波贼入寇上党的路线不同。因河谷孔道众多,故上党与河东郡的穿行的道路有两条,秦国走南线,即从冀县东进;白波贼走北线,从杨县东掠。

“陭氏县?”

张杨指着舆图,说道:“陭氏县位居河谷之中,泌水穿城而过。今白波欲从陭氏入上党,我军可依沁水、山势之险,以据白波贼。”

“沁水河谷多孔道,唯恐白波贼走别途入上党。”张辽说道。

“公则有何见解?”张虞看向郭图,问道。

郭图捋须微吟,说道:“白波贼之所以东进,实因掠太原、河东受挫,而所聚流民众多,粮草日渐匮乏。我闻将军名声显著匈奴,而今任度辽将军,不如遣人拜会于夫罗,责问其为何聚众反叛。”

“至于据白波贼之兵,以图之见,不如选将率兵至陭氏,以为前哨探敌之用。”

“可!”

张虞深以为然,说道:“白波贼兵虽众,但人心不齐。今若能分而化之,未必不能大破贼兵,俘其老弱之众。”

于夫罗其人,张虞任护匈奴副校尉时,曾与他打过交道,其人汉化颇深,因父亲为单于之故,而他又为左贤王,故于夫罗在匈奴里属于是亲汉派系。

数年前,朝廷因乌桓之乱,抽调匈奴兵马三千骑,便是由于夫罗率兵出征。然行至半途,匈奴叛乱起,其父羌渠单于死,由须卜单于继位。

随着须卜单于被张虞所斩,匈奴内部因单于问题而产生矛盾,不得不用六部议事,暂时取代单于职权。而率部在外的于夫罗受朝廷诏书,率骑而归国,尝试谋取单于。

但由于栾提莫车、去卑的拒绝,于夫罗谋取单于位失败,在朝廷的诏书下,三千匈奴骑至河东郡的平阳屯兵。

很快,随着刘宏的去世,雒阳一系列争斗,于夫罗被朝廷忽视,其部缺乏粮草严重,加之白波贼在河东的作乱,于夫**脆在白波贼的联合下,一起反叛。

如果白波贼犯边,以张虞与匈奴的复杂关系,于夫罗说不准能够成为张虞的助力。

“那不知由谁前往陭氏驻守?”张杨问道。

张虞沉吟了下,说道:“让伯道率五百步骑至陭氏屯兵,若白波贼众至,伯道固守城池便可。我得知消息,当率大军星夜前往支援,不消五、六日,便能至陭氏。”

“昭领命!”郝昭从席上起身,拱手应道。

郝昭作为早早投效到他门下的将领,并在历史上发挥出彩。今下为了培养郝昭,张虞也打算让郝昭独自统兵。

郭图思索了下,问道:“君侯,图今下有一忧虑,白波贼今下东进,而我恐黑山贼会举兵向西呼应。二贼如若东西合击,我军怕是难以招架!”

张虞注视上党舆图,思虑说道:“黑山贼号百万之众,分居太行大山南北,多居于大山东侧缘边河谷,如河内之林虑,魏郡之涉县等河北诸地。至于上党境内,虽有黑山贼众,但其数不多,约在沾县、毛城一带。”

“贼众离散而居,纵张燕为贼首,尚不能管辖黑山诸贼。今诸贼岂会聚兵向西,以呼应白波贼乎?”

黑山贼与白波贼来源不同,黑山贼是由各部离散黄巾组织而成,张燕对黑山贼的控制力很弱。而白波贼由郭泰率领,其有明确的首领。

之前张虞尚会疑虑二贼联合,然待他摸清二贼的组织架构的不同,对黑山贼稍微放心。

待徐庶想继续汇报时,却见侍从快步入内,说道:“禀君侯,雒阳二君已至城外。”

“可是钟元常、孙彦龙二君?”张虞欣喜问道。

“正是!”

闻言,张虞大喜不已,从榻上猛地起身,谓左右笑道:“军议暂休,二贤来此,容我出迎之。”

“诺!”

说罢,张虞便按剑趋步而行。而堂内诸将互视了几眼,皆起身相随。

少顷,张虞乘车驾而出,诸将乘骑随行,以迎钟繇、孙资二人。

“元常、彦龙远道而来,怎不提前知会,虞有失远迎!”张虞从车而下,向风尘仆仆的二人拱手道。

钟繇笑道:“今下关东诸雄起兵讨董,封锁大河渡口。我与彦龙因借安抚济安之名出京,故难从雒阳渡河,唯有乔装打扮,绕道弘农渡河,从河东郡,转至河内郡,方抵上党。”

“二君奔走辛苦了!”

张虞见钟繇随行之人多有家眷老弱,说道:“二君家眷与随行之人,倒可先至屋舍落脚歇息,另有侍从奉上汤水、膳食。”

“多谢济安了!”

“理应之事!”

张虞各挽钟繇、孙资的手上车,说道:“今先行至郡府,容我为二君介绍我帐下贤士。”

说着,张虞笑了笑,说道:“元常多有至军中游玩,应熟知我帐下将吏。倒是彦龙因多在雒阳,虽与我有所往来,但却不知我帐下将吏。”

因二者之间的地位差距甚大,且往来次数少了,孙资倒是谨慎了许多,说道:“劳君侯为资引荐贤士。”

“好说!”

张虞亲抚孙资背部,说道:“我依稀记得彦龙与虞同学于大麓,今时间流逝,但你我同学之情不改。二君至上党,乃与虞同创基业,共匡社稷,抚恤黎民。”

“君侯大义,资愿随之!”孙资正色说道。

“若济安不弃,繇愿助之!”钟繇笑道。

“善!”

张虞握着二人手,笑道:“上党虽说贫瘠,我却有征辟之权,不知二君愿为何官?”

孙资看了眼钟繇,说道:“资居雒阳习经多年,幸至台阁,初任郎官。今不敢言有大才,更不敢言治兵,愿为君侯治县。”

“好!”

张虞大为赞叹,说道:“诸子居郡中者多,而甘为县长者少。彦龙愿为县长,虞喜不自禁!”

孙资没有好高骛远的心态,让张虞非常赞赏。上党郡户籍少,但县却是不少,一共有十三座县城,故与冀州大郡的县数差不多。

故今县数虽多,但户籍人口稀少,每县平均下来仅有可怜的一、两千户人,因此上党地区的县长俸禄都不高。

今下孙资愿意到地方上担任县长,除了让张虞为他脚踏实地而欣喜外,还有代表属于张虞的官吏下探到了县一级。

毕竟张虞虽控制了上党,但严格来说,他仅控制了壶关治所,以及部分险要地区,余者十二县的长吏虽说归附张虞,但未与张虞建立起紧密的联络。

张虞若想深入控制上党,诸县长吏需经他清洗一遍,并更替上他的属吏。

继而,张虞顺势看向钟繇,问道:“那元常呢?”

闻张虞之言,钟繇捋须而笑,神色多暗藏深意。

见状,张虞瞬间明白钟繇心意,不由暗骂了下自己愚笨。

钟繇作为廷尉正,至少是六百石京官,而他所能征辟官职,不过数百石小吏,或是说表他人为县长。连郭图都不甘为郡吏,而是出任他的参军,更何况千里奔波来找他的钟繇。

显然钟繇不是贪图他的官位而来,而是希望与他图谋大业,这种人才若想留住,岂能用寻常手段,需与他深述宏图大业,给予超凡的待遇。

乱世将至的时局下,君臣之道难以长久,非君择臣,臣亦择君!

张虞紧握钟繇的手,笑道:“我与元常许久未见,今日宴会之后,我与君深诉情意。”

“愿受济安之邀!”钟繇拱手说道。

见张虞无需自己提醒,瞬间便明白自己的深意,钟繇心中不由赞叹了下。钟繇需要承认一点,张虞能以白身而跃迁至度辽将军,不仅是自身军略出众,张虞更是聪慧,能审时度势。

至了府衙,张虞依照惯例,举行了宴会,向二人介绍了帐下将吏,并为帐下将吏引荐钟、孙二人。

郭图见钟繇都被张虞挖来,遂欣喜不已。他本以为就他一人投效张虞,今连官职比他高的钟繇都为张虞效力,自衿之情略退,并将心中的犹豫放下。

张虞望着堂内受邀而至的郭、钟、孙三人,不由念及他写给汉中郡丞杜畿的第四封信,今下他既不知信使消息,更不知杜畿是否收到信件,心中多有忐忑。

因上党距离汉中有四千多里的路程,加上沿途多有动乱,送信的信使足足走了两个多月。其间因道路走错,信使耽搁时间,最终在关中探听到道路,选子午道入汉中,这才到了南郑。

入了汉中,信使这才将书信送到杜畿手里。而收到张虞的书信之后,杜畿却不能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