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四十八章平匈奴

暮汉昭唐 第四十八章平匈奴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二月,平城。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空旷的郊野上,候骑快马奔驰,在雪地上留下一块块马蹄印,很快又被雪花盖上。

今时,闲来无事的张虞念及年终将至,遂组织诸将比试箭术,输者自罚饮酒。

“嗖!”

张辽瞄准了下,将箭射出,一箭中红心。

“张辽三箭二中红心,柯比三箭三中红心,柯比胜!”侍从高唱道。

柯比朝张辽拱手,笑道:“某连喝两樽,今下轮到文远饮酒了!”

“手抖了!”

张辽郁闷说道:“今把且让你胜!”

“文远喝吧!”

张虞亲自倒了樽酒,笑道:“有何人愿与什翼比试箭术?”

“来恩?”

“不了!”

柯比很有自知之明,说道:“省得麻烦,我自行先饮一樽!”

“看来没人愿和什翼比试,不知什翼愿与我比试否?”张虞问道。

“仆不愿!”

什翼赶忙摇头,说道:“君侯箭术精湛,仆愿与柯比同饮酒。”

“哈哈!”

见状,众人不由善意而笑,在军中什翼、张虞的箭术属于公认的出众,但张虞与什翼一直没比过,每次张虞欲比试,什翼便直接认输,众人渐渐有了排名,军中箭术之高者莫过张虞,其次为什翼。

“姐夫,让我与郭伯济比试一番!”

人群中,肉乎乎的王凌站了出来,说道:“郭伯济上次诈我,今我非胜他不可!”

秋冬之时,王宏受何进征召,前往雒阳,便将王凌留在太原。王自王宏离开之后,王凌静不下性子,希望能到平城游历,王母本不同意,但架不住王凌折腾,王母只得同意。

到了平城之后,王凌与郭淮年岁相仿,二人自然是结识起来,每日形影不离,关系甚好。关系好归好,但对少年而言,好胜心更重要。故今日比试箭术,王凌一直不服郭淮。

郭淮握弓而出,说道:“彦云既是不服,我愿与你再比一番,让你心服口服!”

“来!”

王凌率先至帐外,顶着白雪,瞄准箭靶。

“嗖!”

“红心!”侍从高唱道。

“到你了伯济!”王凌扬了扬下巴,得意的说道。

郭淮按弓而瞄,调整了下,欲射之时,忽然得见有人出现在眼前,不得已瞄向别处。

“未中靶!”

“你将输矣~”

“急报!”

不待王凌说完,却见被白雪所盖的斥候快步而入大帐,喘气说道:“君侯急报!”

“何事?”

张虞神情收敛,问道:“可是鲜卑入寇?”

“不是!”

斥候平复气息,说道:“据太原军报,言匈奴诸部齐叛,破左国城,杀单于羌渠;又破郡治离石,攻杀郡守邢纪。今另立匈奴单于,反叛我朝。”

说着,斥候将公文递了上去,说道:“张刺史所书军情在此,请君侯验收。”

“请喝温酒暖身!”

“谢君侯!”

张虞将温酒递与斥候,而后核验了印泥,便拆开信件。

在信中,张懿向张虞讲述南匈奴叛乱经过,尤其重点讲述了南匈奴今下的状况。匈奴休屠胡在诛杀单于之后,联合上任左贤王所部,并在诸部贵人的举荐下,推举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须卜骨都侯在上位单于之后,攻略西河诸县,劫掠太原、河东二郡。并以反汉为旗帜,聚拢散落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各部匈奴,今时反叛声势之浩大,兵马数目不知多少,恐不下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所爆发的南匈奴叛乱。

见张虞神情凝重,张辽问道:“君侯,可是匈奴叛乱严重?”

张虞微叹了声,将书信交于众人浏览,说道:“匈奴休屠胡反,与旧左贤王部齐叛,并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匈奴胡骑已是深入太原,并州诸郡震荡,今下不知南匈奴意欲何在,更难知其部兵马多少。”

“休屠胡?”

庾嶷疑惑问道:“我朝之初,匈奴八部入塞,不知休屠胡出自何部?”

“休屠胡为匈奴休屠王之后,入塞时间早于匈奴八部之前,于世宗皇帝(刘彻)时,与浑邪王归降我朝。昔前汉大臣金日磾便为休屠胡之后,故休屠胡多以金为姓,另有独孤部。”

郦嵩沉吟少许,说道:“入塞之后,世宗皇帝将休屠胡置于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我朝中兴时,因忌北匈奴掠边,故休屠胡内迁朔方。”

“匈奴八部归塞时,休屠部归匈奴单于所辖。但因休屠部离散,而单于又声威不振,故单于难辖休屠胡。今休屠胡反叛,盖因不满于夫罗率三千骑远征幽州,趁左城守备松散,斩杀单于,以避我朝征调兵马之劳。”

郦嵩作为母族为匈奴人,今又都护了二部匈奴,故对匈奴内部的形势有深入的研究与了解,甚至张虞偶尔都需向郦嵩咨询匈奴部落的状况。

庾嶷眉头紧皱,说道:“如按郦长史所言,岂不是休屠胡在我河南地已是繁衍数百年,不知其胡民数目多少?”

“不知!”

郦嵩摇头说道:“世宗皇帝入迁时,仅四万余众,今繁衍数百年,遍布山岭高原,分散于各郡之中,不被我朝所掌握,嵩实不知其数,或其数不下二十万,亦或与八部匈奴数目相当。”

历经两三百年的繁衍,休屠胡陆续迁徙到河南地,生活在上郡、北地、安定、西河诸郡,与向东迁徙的东羌混居,侵占了后世陕北高原地区。

东汉王朝国力昌盛时,休屠胡尚能接受东汉的统治与剥削。东汉国力衰弱,休屠胡便很难控制,一旦有剥削所为,很容易引起反叛。

“若依长史所言,休屠胡与匈奴诸部联合,其反叛兵马岂不有数万之众?”张辽说道。

“大概如此!”郦嵩含糊说道。

张辽思绪良久,说道:“今西河郡守战没,匈奴骑入寇太原,依刺史之意,我部恐需南下驰援。”

张虞踱步而深思,说道:“我部受朝廷军令,非并州刺史所能都护。今无雒阳诏令,我部不可南下,需驻守雁北。”

“文远何在?”

“末将在!”

“召集所有归乡探亲兵吏,即日起兵马操练不休。”张虞吩咐道。

“诺!”张辽神情严肃,拱手应道。

“伯松、什翼何在?”

“在!”

“伯松即刻回参合陂坐镇,防止左南、兰氏二部受匈奴叛乱影响。如有异动,当即斩杀首领,威慑不轨之人。什翼率本部至强沃,都护兰氏下辖二部。”张虞说道。

“末将领命!”

“余者将吏回营,整顿辎重,随时等候出兵军令。”张虞说道。

“诺!”

众将神情肃然,纷纷领命退下。

王凌跃跃欲试,说道:“姐夫,我能否随军出征?”

“不能!”

张虞否决说道:“匈奴叛军兵马众多,休屠胡桀骜不驯,不可轻视。我率部南下时,会将你和伯济送回太原。”

闻言,王凌与郭淮二人瞬间沮丧了下来。

见状,张虞拍了拍二人肩膀,勉励说道:“待你二人及冠之时,届时我愿收你二人为门下吏。今你与伯济岁数尚小,尚无战阵经验,不便随军出征!”

“诺!”

若是之前护匈奴副校尉官职,张虞或许需负责平叛。但今张虞官任破鲜卑校尉,负责与鲜卑的作战与外交。故欲平南匈奴叛乱,需要有朝廷的诏令才能南下。

然张虞却非常清楚,他南下平叛大概率仅是时间问题。毕竟河东、太原二郡是为关键,不能轻易有失。

在张虞召集兵马等候诏令南下之际,朝廷对是否平息匈奴叛乱有了分歧。

崇德殿上,刘宏满脸的疲惫,好不容易等到幽州传来捷报,而今下并州南匈奴的反叛,实在让他无奈。

他吸取了上次克扣乌桓骑军费的教训,本以为付了军费,匈奴骑就能为他出征。不料匈奴还是反叛,甚至干脆杀了自家单于反叛,他实在不明白其中缘由。

刘宏咳嗽了下,问道:“今匈奴杀单于而叛,不知诸公有何高见?”

太中大夫杨彪持笏板,说道:“陛下,今匈奴诸胡另立单于,不愿受我朝都护。以臣之见,今需令并州刺史都督各郡兵马进讨,以免匈奴作乱影响关中。”

司空丁宫摇头,说道:“今下出兵虽易,但因平荆楚、幽燕二州贼寇,府库已是空虚,难以再起一军。”

杨彪冷眼而视,说道:“那以司空之言,莫非可坐视匈奴叛乱,入掠关中否?”

丁宫不想与杨彪争论,淡淡说道:“若陛下能出少府、西园之钱,将能令并州各郡出讨匈奴。”

闻言,刘宏眉头大皱,自黄巾之乱以来,他每年都为国库垫了不少钱。今时出兵平匈奴之乱,竟还要自己出资。

“当真无钱否?”刘宏质问道。

“当真无钱!”

见刘宏不相信自己,丁宫拱手说道:“若陛下不信,可命常侍查府库。”

太尉曹嵩迟疑了下,说道:“陛下,并州山岭关隘重重,今不如封锁关隘,以阻匈奴劫掠。待明岁平幽州乌桓,再行征讨匈奴。”

顿了顿,曹嵩补充说道:“西河郡户籍稀少,今可令并州官吏内迁百姓,暂居于并州诸郡。及匈奴平复,可另迁百姓归乡,仿旧迁郡之故事。”

“太尉安能出此舍地之语?”

杨彪怒目而视曹嵩,说道:“匈奴盘踞河南地,北临鲜卑,西接凉州。匈奴若欲反叛,招诱东羌遗种,北与鲜卑阴连,西与叛军呼应,是问太尉何险可阻三贼进犯?”

曹嵩花一亿钱买得太尉官职,其名声在士人圈里早就臭了,杨彪可不会在乎给曹嵩留面子。

今曹嵩所说的舍地之语,容不得杨彪不开口反驳。且不言匈奴是否会劫掠关中,单凭匈奴可能会联合鲜卑骞曼、凉州叛军这种可能性,必须要杜绝。毕竟真出现这种情况,东汉会陷入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兵乱之中。

曹嵩神情不变,说道:“太中大夫所言有理,仅是眼下国库无钱,难以再起大军出征。陛下如欲出征匈奴,恐需陛下另支钱财。”

见众人都要自己出钱,刘宏神情郁闷,但为了自家的江山,仅能无奈说道:“由少府、西园出钱,令并州征讨匈奴叛胡。”

“陛下圣明!”众人拱手道。

刘宏既承担了军费,朝廷诸公很快商议出结果。

并州刺史张懿在并州多年,深得并州官吏人心,命其为主帅,都督各郡兵马。而直属朝廷的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与破鲜卑校尉张虞各率兵马,以副将职从军征讨匈奴。

当朝廷的政令送至并州时,时间已至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

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因有郦嵩坐镇参合陂之故,左南、兰氏二部匈奴并无异动。

不过为了防止二部匈奴阵前反水,张虞此番出征不打算征调二部匈奴太多兵马出征,仅征调由郦嵩为张氏所招募的三百部曲,由孟宁之统率。

郦嵩因受张虞之命,率两百义从骑继续屯守参合陂,监督二部匈奴,防止受反叛匈奴煽动。

除匈奴二部外,张虞征调柯比本部兵马,及雁北的乌桓小部落,合计两百骑,由柯比为骑将统率。

以上五百杂胡骑,并加上八百云中骑,此番南征,张虞凑出了一千三百骑。

收到朝廷颁布的政令,张虞便签发了三日后出兵的军令。

望着张虞命人送出的军令,王霁担忧说道:“夫君仅率一千三百骑南下,不知是否太少?”

张虞将笔搁下,说道:“匈奴兵不敢轻动,伯松所部兵马需都护匈奴,今唯调千余骑南下。”

顿了顿,张虞说道:“千余骑虽说不多,但此番出征匈奴,并州征调上党、太原、雁门、定襄四郡兵马,加上我部兵马,可战之兵约有两万人上下。”

王霁思虑少许,问道:“连定襄兵马都要征发,那岂不是参合坞亦要出兵?”

“然也!”

张虞点了下头,说道:“父亲已命叔父率两百步骑出征,估计会与我部汇于马邑。”

“夫君与叔父上阵厮杀,望多注意安危!”王霁关心道。

《唐书·列传一》:“后雅有识度,太祖每有所为,必豫筹画。……汉末,后知天下渐乱,为太祖之计,聘恶胡为部曲,恩抚兵吏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