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1033章 大明政坛(5)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1033章 大明政坛(5)

作者:仗剑至天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7: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钱谦益,南直隶常熟人,东林党党魁,原内阁次辅……对于大明政坛及官场,没有不知钱阁老风采的,特别是天启五年底,帝诏内阁会推重组,以组大明新一届内阁,钱谦益的呼声可比孙承宗、毕自严这些人高太多了。

甚至在那场会推尚未结束,天子没有圈选内阁首辅、次辅、群辅名单,就已有人在私下称钱谦益为元辅。

那时的钱谦益何等风光。

直到都察院的弹劾奏疏出现,关键是这封弹劾奏疏,非一人直呈,而是联名所呈,这叫大明中枢经历一场震动。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起元、右都御史钟羽正、左副都御史孙居相、右副都御史杨景辰、左佥都御史朱延禧……一众都察院高层联名弹劾,叫风光无限、呼声最高的钱谦益,被罢官夺籍逮进大牢。

都察院的联名弹劾,是朱由校赋予的一项特殊职权,即针对内阁成员所为展开调查,必须要有多少人才行。

监察与行政剥离是必须要做到的,不然吏治想要维系到一定的水准,根本就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事情。

但是要如何确保该项制度体系,不会被人别有用心的利用上,继而作用到党争上,朱由校可谓是绞尽脑汁,才初步完善了一些制度。

都察院监察中枢。

检察院监察地方。

廉政院专司反贪。

围绕这一整套的监察体系,各项细则、制度、章程逐步完善与明确,三院直归天子统辖掌管,想进三院为官者,需通过对应的考核与审查才行,也就是说,仅是通过科考是不够的,进监察体系还需参加增设考核,甚至针对新科进士、跻身官场等不同情况,还制定了对应的标准。

之所以要如此复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确保监察队伍之中,不会混进来害群之马,倘若大明监察都漏洞百出,那还如何能行使好监察职权?

甚至在监察这一块,朱由校还设定不同境遇下,监察体系的运转模式,一个是皇帝亲掌,一个是王大臣兼领,针对不同模式下,还有对应的细则调整,这为的就是叫监察体系不出现任何漏洞。

因为朱由校比谁都要清楚,这世上任何的制度或体系,不管修订的如何完美,总归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一些人找到缺口,继而去钻空子,再一个任何权力在手,终究是要靠人去执行的,所以就难保不出现徇私之事,条条框框的设立是为了制衡与震慑,人也是一样的。

钱谦益自裁未遂一事,在内阁高层产生不小震动与涟漪,而彼时的西苑,却呈现另一种态势。

玉熙宫。

“……据鸾卫的秘密调查,在钱谦益及其党羽被抓审查期间,以崔呈秀为首的廉政院诸官,曾明里暗里的过问其此事。”

鸾卫、龙卫都指挥使李若琏表情严肃,毕恭毕敬的作揖拜道:“甚至在都察院移交一部分要案卷宗,按制叫检察院负责地方事务,廉政院这边有想插手的迹象。”

“特别是关于东南的追查事宜,廉政院中有人表现得过于热衷,不过对于此事,信王殿下虽然知晓,但却没有太过关心,毕竟钱谦益被都察院联名弹劾逮捕后,与之有关的大批官吏先后被抓,这其中需要梳理的利害关系太多了。”

“所以说在此前进行的东南洗涤中,围绕廉政院这一块,有一些人在暗地里接管了部分利益?”

朱由校双眼微眯,倚着软垫道:“针对崔呈秀这些人的监察,可在暗中查到了什么,是否有与东南方面的书信往来?”

“从掌握的情况来看,是这样的。”

李若琏如实禀道:“从崔呈秀他们归京以来,鸾卫这边就截获了几封书信,但自那以后就再没有这种往来了。”

真是利益动人心啊。

朱由校的眼神冷了下来。

当初用崔呈秀这帮人,就是想着以廉政院这把利刃,来劈开错综复杂的大明官场,还别说,在那几年,崔呈秀这些人用起来是真顺手。

不管是北直隶仓场一案,山东漕运一案,亦或是这前后衍生的要案,还有由浙江漕运追查衍生出的众多大案,这前前后后可逮捕了很多人,也杀了很多人,更别提这期间所查抄的赃银赃产了,更是不计其数!

对于大明文官的德性,不管是中枢的,亦或是地方的,朱由校再清楚不过了,这其中的蛀虫败类,别管伪装的多好,只要敢有稍稍松懈,他们就敢玩出花来。

所以朱由校从没有对吏治放松过。

同样的道理。

他所整合的监察体系,不可能只靠上述提到的那些,就能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所以一支在暗处的监察体系,也在监察着这套明面的监察体系。

至于这套在暗的监察体系,每一位都是精挑细选的,通过了层层筛查与考核,这才能进入到其中来。

“在最近两年,朕给监察赋予了众多职权,这固然叫吏治扭转不少。”朱由校撩撩袍袖,看向李若琏道。

“以至一些不好的苗头,开始在都察、检察、廉政三院出现,连内阁,朕都敢叫都察院的人去联名弹劾,以展开对应调查与审查,监察体系又如何能落下?”

“给朕继续追查下去,不止是廉政院,还有都察、检察两院,要细细的给朕筛查,朕倒是要看看究竟是谁想浑水摸鱼!”

“臣遵旨!”

李若琏当即作揖拜道。

但在他心底明白,监察这次要有一批人倒台啊。

而在李若琏的潜意识下,想到的就是崔呈秀这帮人。

只是李若琏从不知道,早在天子决意启用他们时,这帮人的下场就注定了,揣着不好想法跻身官场,即便短期内能克制住**,可时间久了,那就不可能克制住**的。

屠龙勇士终成恶龙这种事,朱由校断不会叫其在一些领域发生,不然他先前所做的种种,全都是天大的笑话。

监察体系的队伍,想要保持纯洁性,这不止要严把新鲜血液的补充,明确各项严格的制度体系,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保障外,还要有一桩桩针对这一体系下的要案铁案,来叫一批批进来的人知道,犯下这样的过错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皇爷,信王求见。”

在李若琏离开没多久,刘若愚低首走进道。

“叫他进来吧。”

朱由校开口道。

“奴婢遵旨。”

看着低首离去的刘若愚,朱由校心里暗叹一声,出现这种事情,对朱由检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其实钱谦益一案掀起后,朱由检的种种表现,朱由校全都是看在眼里的,很努力,很用心,早出晚归的,也是在朱由检这种表率下,使得都察院、检察院的人,不少都受到极大刺激与鼓舞。

信王都这样,那何况他们呢。

但是在错综复杂的官场上,尤其是中枢这边,真想做成一些事啊,就不能只把心思全都放在事本身上,还要兼顾到方方面面,避免在毫无察觉下,有人就会在暗中使绊子,继而导致事情无法做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校将钱谦益一案,交给了朱由检总管亲抓,但是在别人不知晓下,朱由校对一些事依旧关注着,掌控着。

朱由校就是要用钱谦益一案,让朱由检深刻体会到兼领监察这一块儿,不是有了王大臣这层身份,很多事就想怎样就能怎样了。

真要这样简单,大明早就变样了。

何至于到现在,在很多领域仍需砥砺前行。

“请皇兄严惩!”

朱由检的话,让朱由校收敛心神。

进殿的那刹,朱由检就跪在地上了,整个人的状态不太对,他怎样都没有想到,自己千防万防,居然还出现这种事。

这简直是打他的脸。

他先前可是向自家皇兄保证过,定然会叫此案查明,办成铁案的。

钱谦益一案之所以特殊,不止是钱谦益在内阁次辅期间,干了多少令人发指的事,还在于通过此案还将东林党顽固分子给一网打尽。

何为顽固分子?

即表面毫无遮掩,私底下串联紧密。

在过去两年,因为东南持续动荡,朱由校分时期逮捕一些人,这使得大明中枢的党派,至少明面上没有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 书_吧首发本。

党争禁止不了。

抱团杜绝不了。

这是朱由校清楚的。

但进行一定制衡与约束,这在朱由校看来是不难的,甚至朱由校已有想法,打算在后续也建一党。

也是以此作为转折,而在中枢层面出台法案,明确党派组建的具体细则,想结党可以啊,都必须要通过审查才行,没有经有司审查通过,就擅自结党,那就是居心叵测,那就是徇私舞弊,一旦被有司查出,不管你是什么位置,全都抓进大牢待审吧。

这是一把刀,一把随时随地想砍下去,就能砍下去的刀,此事要能做成,至少有些疯狂举止,就能被遏制下来,而不是越打压越变本加厉。

野党?

大明不承认!!

“遇到点挫折,就无精打采了?”

朱由检的态度,没有叫朱由校生气,相反却笑着说道:“这可不是皇弟该有的表现啊?当初移民戍辽一事,皇弟做的那些事,朕可历历在目啊,朝野间称赞皇弟是青天,这言论朕可是很欣慰的。”

朱由检羞愧不已。

见朱由检如此,朱由校心里暗叹一声。

其实这些年下来,朱由检是啥样的人,朱由校再清楚不过了,能力是有的,关键是能克制住**,不过在一些层面过于天真,怎样说呢,觉得大明的公道摆在这里,既然选择用了你,你也讲了那些话,就该做好才是,而不是最后事没有办成,还惹了一堆烂摊子。

这也使得朱由检,轻易不会相信一个人,可真要相信了,那就会毫无保留,如果这个人值得信任,这一切都好说,但要是表里不一,一旦叫朱由检知道了,那就会表现的很激烈。

“起来吧,地下凉。”

朱由校撩袍起身,朝朱由检走来,“当初叫你以王大臣身份兼领监察,且钱谦益一案出现后,朕毫不犹豫的交由你来抓,就曾对你讲过,这世上最复杂的就是人心,你不能因为所处的位置,经历的一些事,就忽略对人心人性的洞察。”

“这次钱谦益自裁未遂,对你而言就是一次警钟,人没死一切好说,人要是死了,有些事就不好继续了。”

“知晓这件事时,朕也想过要严惩你,但朕一想到你在此之前,所付出的种种,朕就有些不忍心。”

“皇兄。”

朱由检更加羞愧了。

如果他的皇兄罚了他,不管是打骂,还是别的,他这心里还好受些,可偏偏朱由校没有这样做。

因为朱由校知道这样没有。

想要叫朱由检真正领教到人性的复杂,就必须要叫他直面这次经验教训。

人教人教不会。

事教人一次成。

朱由检这个王大臣,今后是有大用的,如果能成长起来,能历练出来,至少在今后数十载内,涉及到吏治这一块,涉及到监察这一块,朱由校可以省去不少精力,继而去做其他领域的事。

但要是没有达到这一目的,朱由校会选择换人来做。

“别想了,去养心殿睡一觉。”

朱由校走上前,轻拍朱由检肩膀道:“朕知道你现在的心很乱,去曾经住过的地方,好好给自己放松下,先睡一觉,这天还没有塌下来,记住,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别在心乱的事情轻易去下决断。”

“皇兄~”

朱由检露出复杂之色。

从他敕封信王一爵,信王邸就在京建造了,而在王邸竣工后,他就搬出宫了,在这前后,还有几位也都搬出了。

养心殿,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是具有特殊含义的。

“去吧。”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跟他们也都聊聊。”

“是。”

朱由检低首应道。

对自家皇兄提到的人,朱由检很清楚,今下这养心殿里,还有一些宗藩住着,那就是朱术桂这些未及冠的。

既然决意用王大臣这套体系,朱由校就必然是要贯彻始终的,甚至在很多人不知情下,已有几批梯队人选,出现在朱由校的御案上,如果这些人能通过考验,那么他们会在不同时期下,以王大臣的身份涉政的。

大明国制已被朱由校明确,围绕帝制明确的各个群体,各个体系是基本国策,让彼此间进行制衡,进行约束,这样才能让大明处在安稳下前行,以确保对内持续改革喜爱,还能兼顾到对外扩张,这条路即便难走,朱由校也要走下去,因为这样这样,大明才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