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世子稳重点 > 第五百一十六章 民间威望

世子稳重点 第五百一十六章 民间威望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7: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章惇与赵孝骞的关系很复杂,勉强算是亦敌亦友。

随着赵孝骞的官爵渐擢,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章惇不可避免与赵孝骞产生了许多交集。

赵孝骞除了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真定知府之外,他在汴京还有一个“签书枢密院事”的职位,更别说一大堆某节度使,某学士之类的虚衔。

这大半年来,赵孝骞在真定府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宰相,章惇无疑也是受益者。

所以当初与赵孝骞原本有些紧张对立的关系,因为赵孝骞在朝堂的分量越来越重,章惇也不知不觉放下了。

老实说,章惇并不想得罪赵孝骞。

章惇当宰相,主要是废旧法,推新政,赵孝骞在这方面向来不干预,有他帮忙不一定能办成什么事,但若与他为敌,他一定有能力搅黄任何事。

而章惇这个宰相,也不是想象中的那种大权在手,噶噶乱杀的霸总,身在朝堂,官职在高也要尽量避免树敌,尤其是赵孝骞这样的敌人。

前几日楚王送礼,今日赵煦又是一顿猛吹,章惇终于明白了点什么。

很好奇啊,赵孝骞到底闯了一个什么级别的祸,令官家和楚王如此重视,而且赵孝骞昨日也回京了,更说明这个祸不小,让他不得不亲自回京解决。

章惇犹豫了。

先不论是非对错,这次赵孝骞闯了祸,他作为宰相,到底是落井下石,还是雪中送炭?

现实一点说,如果这个祸足够要了赵孝骞的命,章惇绝对会选择袖手旁观,不添油加醋已经算是很厚道了。

但如果赵孝骞这次死不了,那么章惇就要考虑要不要帮他一把。

毕竟官家那么看重赵孝骞,只要不死,他一定会重掌大权,章惇早已看出了赵煦的志向,他要的是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官家的志向,目前朝堂上只有赵孝骞有希望完成,如此重要的功臣,赵煦不可能放弃他的。

只要赵孝骞度过了这次劫难,仍会被赵煦委以重任,章惇若是选择落井下石,将来这个敌人可就是不死不休了。

成年人权衡利弊的思路很清晰,从官家今日的举动来看,他一定会死保赵孝骞的,单只这一点,章惇便无法跟官家对着干。

不管他内心愿不愿意,今日叫了章惇进宫,听官家吹嘘赵孝骞,就意味着章惇必须上这条船,跑都跑不了。

你以为官家无缘无故叫你进宫,真就是听他吹嘘赵孝骞的功绩的?人家这是在含蓄地让你提前站队呢,勾栏瓦舍听完说书还要给赏钱,官家裤裤一顿吹,白费口水了?

想到这里,章惇叹了口气。

还犹豫个啥?搞得好像自己有选择的余地似的。

老夫有得选么?

如果可以选,老夫想做个好人,把赵孝骞噶了,行不行?

情绪有些阴郁地上了马车,马车即将启动时,车内的章惇突然道:“拿老夫的名帖,送去楚王府,就说下午老夫将登门拜访河间郡王殿下。”

…………

昨日回京,与婆娘们折腾了一夜,赵孝骞上午匆匆补了个觉,然后开始变得忙碌了。

忙碌的缘由是应酬。

昨日回京有点高调,整个汴京都知道赵孝骞这位大宋功臣回来了,于是昨天下午便有无数百姓商人聚集于楚王府。

大门外一批又一批的百姓商人朝楚王府跪拜,默默地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然后起身便走,接着便是下一批百姓的跪拜。

百姓和商人们送来的心意很杂,价值不一,便宜一点的有鸡蛋,胡饼,几斤臊子肉,一竹篮瓜果等等。

贵一点的大多是商人送的,标准的樟木礼盒,有的送精美的瓷器,有的送丝绸布帛,更贵的甚至有人送了一箱银子。

楚王府值守的禁军有些无措,赶紧禀报了赵颢。

赵颢眉开眼笑,高兴得不行,尽管百姓们表达的心意与他无关,可当事人是自己的儿子,亲生的!

儿子的荣耀,岂不就是亲爹的荣耀?

赵孝骞没在王府,他当时在芳林园陪着母亲和仨婆娘,于是楚王府门前,赵颢亲自出面,代表儿子感谢汴京父老的抬举。

我儿不过是尽人臣本分,不值得诸位父老如此抬爱,区区微末之功,皆托官家鸿福,至于诸位的心意,楚王府心领了,大家都不容易,礼物还是拿回去,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比啥都强云云……

一通暖心又谦逊的客套话,赵颢说得行云流水,让门外聚集的百姓们肃然起敬,愈发感到楚王府的门风严谨,修养不凡,难怪能培养出赵孝骞如此优秀的少年英雄。

赵颢无意间的几句客套话,没想到令楚王府在汴京的名声莫名其妙地往上窜了一大截儿,这倒是出乎意料的收获了。

百姓跪拜的盛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这期间赵颢多次出面,代表儿子感谢汴京父老,客套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好听的词儿都快说完了。

然而前来表达心意的百姓商人还是络绎不绝,赵颢倒也没有不耐烦,出面感谢百姓反而乐此不疲。

打发了百姓后,赵颢转身回到王府前庭,刚才谦逊尔雅的表情猛地一变,楚王府的前庭内,传来一阵阵宛如有病似的狂笑声。

“呵呵,哈哈,嚯嚯,哇哈哈哈……”

赵颢太高兴了,这两日楚王府的风光,简直一辈子都没经历过。

什么寒窗苦读,什么建功立业,蠢货才干那么辛苦的事儿,万事都不如生个争气的儿子。

“骞儿呢?他为何还没回来?”赵颢得意之后突然问道。

身后的王府长史李意忠小心地道:“世子还在芳林园侍奉堂尊。”

“堂尊”就是亲妈的意思。

赵颢得意的表情顿时散去,露出一脸嫌恶甚至憎恨的表情,当然,这表情是针对冯氏的。

曾经恩爱的夫妻,如今几乎已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婚姻给男人带来了什么,气抖冷……

“派人去一趟芳林园,告诉骞儿,差不多够了,让他赶紧回王府,亲娘已经探望过,亲爹他不要了?”赵颢不满地道。

李意忠匆匆而去,一名王府下人跑来。

“殿下,外面又聚集了数百名百姓……”

赵颢立马露出和煦温雅的表情,非常丝滑地转身,快步朝大门走去,人还没走出侧门,赵颢便夸张地道:“哎呀呀,使不得,使不得啊!何德何能,我儿孝骞何德何能啊!诸位父老快快请起……”

…………

中午时分,赵孝骞终于回到了王府。

提前被王府下人告之,大门外聚集了许多百姓,于是赵孝骞非常低调地从后门进来。

刚来到银安殿坐下,李意忠便一脸苦色捧着一堆拜帖走近。

“世子昨日回京,从昨晚开始,王府便不断收到拜帖,世子请过目。”

赵孝骞愕然接过这一摞拜帖,翻阅了几份,喃喃道:“我什么时候这么受欢迎了?当年在汴京时,我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啊……”

李意忠一滞:“…………”

世子对自己的定位好清醒啊!

拜帖来自汴京的各路人马,大多是权贵和宗亲子弟,拜帖上的语气很恭谨,皆是某某日设宴,为子安兄接风。

有几个没文化的家伙,拜帖倒是很直白,索性打出了明牌,某月某日某青楼设宴,里面的花魁娘子波大腰细腿长,请子安兄赏脸睡上一睡。

这几个没文化的家伙的拜帖,深得赵孝骞欢喜,他喜欢耿直的人。

“盛情难却,这个面子一定要给,”赵孝骞挑出这几份拜帖,两眼大放光彩,喃喃道:“我总是太心软,不擅长拒绝……”

继续翻阅其余的拜帖时,一名下人匆匆赶来,手里又拿着一份名帖。

“世子,这份名帖您请过目。”

赵孝骞头都没抬:“后面排队去,没见前面已经这么多了吗?”

下人一脸难色:“世子,这份是章相公的名帖。”

赵孝骞赫然抬头,下意识便接过了名帖。

没办法,章相公身份不一样,理应享受VIP插队特权。

“章相公说,下午时分将登门,请世子拨冗一见。”

赵孝骞眼神闪过几分了然。

章惇不会无缘无故见自己,且不论官爵身份,单只说年龄,章惇是长辈,没有长辈主动拜访晚辈的道理,礼数不对。

能让宰相亲自登门,说明有正事,看来今日赵煦已帮他在章惇面前铺垫了,接下来赵孝骞要解决自己的麻烦,章惇得做点什么。

当然,不白做,赵孝骞知道活爹给章惇送了二十万两的重礼,非常隆重了。

“转告章相公,下午我在王府扫榻以待,恭候大驾。”赵孝骞道。

下午时分,章惇果然来了。

马车来到王府大门前,见无数百姓聚集,面朝王府跪拜,这盛况就跟寺庙道观上香拜神佛似的,搞得章惇一时有些茫然,还以为楚王府哪位家眷突然位列仙班了,这也没收到通知啊……

看着大门前诚心诚意感恩的百姓,章惇的眼神瞬间有些复杂。

他好像还是低估了赵孝骞如今在民间的威望。

抗击外侮,数败辽国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