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巨大的压力

突然,一阵低语声起:“殿下此举,是置后宫妃嫔于何地?”

几个太监与宫女战战兢兢,看着朱标脸色,一时间气氛凝重。

朱标高声道:“按照律条,若有人借传话中伤韩太尉、惑乱朝纲,即为大罪。

此今搜查之人,岂容庇护!”

朱瀚站侧,回扬目光,平稳道:“上今一念,何以致此?只为保护陛下江山稳固,而非挑起纷争。”

不一会儿,搜查获奏:周宦官与数名妃嫔密谋者承认密传奏折,散播对太子与韩太尉不利之言,后党险恶,意图撼动朝局。

朝堂顿时惊呼。

朱标朗声宣布:“依大明法度,既已犯法,皆依律惩处。”

众臣默许,只有几位后宫势力被按住。

此时,朱元璋御驾到,皱眉看向朱标与朱瀚。

众臣汇报,朱元璋目光深沉,忽抬头:“朕为何听闻此事的,是太子你先行决断、恢复朝纲?”

朱标拱手:“回陛下,此事正是殿下亲为,臣与朱瀚皇叔共商,力保韩太尉与朝中安稳。”

朱元璋沉思片刻,方才点头:“朕甚慰”

忽然扬眉,“今日之举,可止一次,而后朝廷要清明,需牢系正道。

太子既知此责,朕更安心。”

朱标掩不住一丝笑意:“谢陛下信任。”

朱瀚在旁心底松口气。

夜深人静时,朱标与朱瀚回到寢宫。

朱标感慨:“皇叔此谋,虽险,却稳住了朝中盘根,人心稍定。”

朱瀚淡淡说:“朝局如棋,步步为营。

殿下今日破除后党一重,正是前路关键。”

他轻挥衣袖:“可好生养精蓄锐,待来年狩猎,召集士族,洛阳、南方诸将皆可藉此显扶威名。”

夜色深沉,寒意袭人,紫禁城灯火隐约,宫墙之内却波澜暗涌。

太子宫中,灯火通明。

朱标立于案前,目光落在一封密卷之上,那是朱瀚今夜亲自送来的。

朱瀚负手而立,面色沉静:“殿下,昨夜宫中内监供出后宫几位嬪妃受人唆使,意图构陷韩太尉,尚未查明之人,恐仍藏于深处。”

朱标皱眉,微微转身:“如今虽已震慑一部分人,但后党根深蒂固,不是几次动手便能肃清。

若今日不彻底拔出,来日定成心腹之患。”

朱瀚缓缓点头:“殿下所虑正是臣之忧。

宫中这些年隐伏势力暗流涌动,不止是争权夺利那般简单,更有人在试图左右储君之位。”

朱标抬眸,盯着他:“你是说,他们另有所图?”

朱瀚目光沉凝,语气低沉:“臣近来查得数人暗中与一位皇子私通——五皇子朱橞。”

朱标握紧手中卷轴,语声冷然:“五弟?”

朱瀚不急不缓:“他一向行事低调,却深得几位宫嫔宠爱。

几位宠妃虽无子,却多出自贵门,平日来往密切,若真被他收揽,恐一朝权柄易手。”

朱标沉思片刻:“五弟虽然聪慧,但从未表现出异心。”

朱瀚摇头:“正因如此,才值得警惕。

野心藏得深的,才最难对付。”

太子缓缓坐下,低声:“皇叔可有应对之策?”

朱瀚望向宫外夜色:“既然他藏得深,不如逼他现身。

臣建议举办‘文仪大赏’,以太子名义召集诸皇子及朝中文士,借‘修史’之名设场较才。”

朱标目光微动:“你想用文会来探他们的真实心思?”

朱瀚笑而不语,转身道:“心思深者,自会在笔墨间流露;不甘者,在名利之前终难掩锋芒。”

数日之后,文仪大赏之日,百官齐聚承天门下。

朱标以东宫之主的身份主持大典,群臣与诸皇子一应到场。

朱橞身着玄青锦袍,仪态从容,与兄弟诸人谈笑风生,似不知今朝暗藏杀机。

太子高坐案前,笑道:“今日文会,并非比才,更为一览诸贤风华。

朕心甚慰。”

朱瀚在下,袖中握卷,暗自观察众人神色。

片刻后,一道身影从人群中款款走出,正是朱橞。

他手中执一篇奏文,恭敬道:“臣弟冒昧陈文,愿请诸公品鉴。”

朱标淡然:“允。”

朱橞展卷朗诵,其文风犀利,字句间锋芒毕露,隐喻太子未能容人,左右为难,颇有讽喻意味。

文未尽,场中已寂然无声。

朱瀚目光一凝,终于等到这一刻。

朱标却面不改色,微笑道:“五弟之文果然不凡,乃大才也。”

他起身走近朱橞,低声道:“如此文章,可是有人教你?”

朱橞目光一动,却仍拱手:“臣弟自幼研读典籍,偶有所得。”

朱瀚却上前一步,轻声笑道:“若非天纵英才,必是良师指导。

五皇子果真博学。”

朱橞微顿,面色微僵。

朱标却随即大笑:“罢了,此番文会不过清谈,不论胜负。”

他抬头望向众臣:“诸位,各抒己见,才是我大明风采。”

众臣纷纷附和,气氛稍缓。

然朱瀚却知,今日这番,已足够探明心迹。

夜归途中,朱瀚在御道旁轻声言道:“此子心性已显。

殿下可再借机会,引其身边亲信现形。”

朱标点头:“可是,你觉得我应如何处置他?”

朱瀚停步,望着星空:“放之任之,让他自高自狂。

他身边之人,终会为他心思所动;只需设下局,让他们误以为可夺储君之位,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

朱标深吸一口气:“这便是皇叔的算计?以己为饵,引蛇出洞?”

朱瀚淡然一笑:“太子之位,既然不是你一人之位,而是天下之基石,任何染指者,都该明白后果。”

几日后,宫中忽传太子欲南巡赈民,暂离京师。

朱橞所依仗者得知此讯,立即暗中调度,与宫中几个老宦人频繁往来。

朱标南巡之夜,朱瀚命暗卫围宫三门,禁绝出入。

次日清晨,朱橞卧房突遭搜查,果见密信,密谋图议太子不在时夺兵柄。

朱瀚亲自带兵入内,朱橞惊愕未定。

“朱瀚!

你竟敢——”

朱瀚冷然:“太祖尚在,太子掌朝。

你一个皇子私通内官,图谋不轨,可知罪?”

朱橞双眼猩红,怒道:“太子无能,怎配继位?你不过是穿了一身王爷的皮囊,谁给你权利审我?”

朱瀚俯身,轻声道:“我不是审你,我是帮你成全自己……若你能忍,当初便不会在文会上露锋。

自取其辱而已。”

不日,朱橞被废为庶人,幽禁宗府,几名老宦亦悉数除籍。

后宫所涉几位贵人尽皆贬谪。

朱元璋雷霆震怒,然太子及时奏明始末,重申朱橞所犯,乃典章重罪,太祖也只冷哼一句:“若朕死后,还出这等事,朕非要诈尸不可。”

朱标回宫之日,天已微明。

他下马回首,宫墙深处仍有夜灯未灭。

他走入宫门,只见朱瀚早已等候。

“此局之后,朝中可静几日。”

朱瀚淡声。

朱标沉默片刻,问道:“你我之间,还有多少个‘几日’?”

朱瀚笑道:“只要殿下还在,只要我还活着,就永远都有。”

太子凝望他,眼中一抹深意。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宫墙,洒在青瓦红砖上,照亮了紫禁城的一隅。

太子朱标一身淡金色龙袍,倚在窗前,眼中却没有丝毫朝气,只有深沉的思虑。

背后朱瀚的脚步声轻轻响起,打破了这片寂静。

“殿下,今晨的局势如何?”

朱瀚问,语气温和,却不容忽视的严肃。

朱标转身,望向身后的朱瀚,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后宫一事暂时平息,但我心中始终有疑虑。”

他略微顿了顿,“五弟被废,我以为这样便能彻底解决问题,然而我却从未真正看透背后的深意。”

朱瀚轻笑了一声,淡淡道:“殿下心思太重。

五皇子的事或许只是表面。

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未显露。

你曾说过,‘朝中诸权臣如水面上的浮萍,虽然表面平静,暗流却早已开始涌动’。”

朱标抬眸,目光微凝:“所以你认为,事情并没有结束?”

朱瀚点了点头:“正是。

宫中的势力比任何时候都复杂,五皇子虽然被废,但这并不代表后宫中的权力斗争会因此停止。

真正的威胁,可能并不是五弟,而是那些掌握实权的权臣。”

朱标凝视着窗外,心绪渐沉:“你说的冯国富和王震,宫中除了这些人,还有哪些暗中对我不利?”

朱瀚缓缓开口:“冯国富擅长官场权谋,背后有许多人支持,而王震为人谨慎,且手握重兵,他的野心,不容小觑。

若两人联合,势必能对太子形成巨大的威胁。”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冯国富与王震。

原来如此,看来局势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朱瀚低声道:“宫中暗流涌动,冯国富和王震这些权臣虽表面忠诚,但他们的行动越来越频繁,必定不止是表面的应酬。

太子若要稳住局势,必须提前布下棋盘。”

朱标目光深沉:“那么,我应该如何应对?”

朱瀚微微一笑,眼中透出一丝睿智:“殿下,最好的策略就是以静制动,逼迫他们现身。

如果他们真有异心,必定会有破绽露出。”

朱标深吸一口气,目光凝聚:“我明白了。

我会暂时放慢动作,观察他们的反应。

但不能放松警惕。”

几日后的一个晚上,太子宫中一片寂静,朱标突然召见了几位亲信大臣。

在他们面前,朱标抬手示意所有人坐下,语气低沉:“朝中权臣日益活跃,冯国富与王震越来越频繁地接触,看来他们背后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一位大臣低声道:“殿下,冯国富与王震的势力在朝中已有很长时间,他们的支持者遍布各个层面。

若真要与他们对抗,恐怕难免一场血战。”

朱标深思片刻,冷笑:“血战又如何?大明江山,岂容他们擅自篡夺!”

朱瀚适时插话:“殿下言之有理,但动手之前,必须先明了局势。

冯国富和王震虽然各自拥有庞大的势力,但我们也有足够的筹码来对抗他们。

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迅速消除他们之间的裂隙。”

朱标点头:“我明白了。

我们必须先找到破绽,再借机撕裂他们之间的联系。”

朱瀚的目光微动,略带一丝笑意:“冯国富爱权,王震爱势。

如果能让他们感到彼此的威胁,便能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

这一天,朱瀚悄然走进太子寝宫,低声道:“殿下,今天我从宫中得知,冯国富与王震在外有了冲突。

冯国富近日与一名权臣暗中接触,似乎准备联合外部势力,而王震则对冯国富的行为产生了不满。”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正是我们所要的局面。

既然他们之间已经有裂痕,我们便要加大力度,将这股裂痕撕裂,让他们互相对立。”

朱瀚轻声道:“殿下,不妨借机派人去散播一些消息,暗示冯国富与外部势力的关系,以及王震在其中可能充当的角色。

若能让他们彼此猜忌,定能制造出更多的裂隙。”

朱标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很好。

立刻行动,争取在短期内,制造足够的混乱。”

宫中开始传出一些风声。

冯国富与外部势力接触的消息悄然流传,而王震似乎得知此事后,也开始在宫中与其他权臣私下交谈。

暗示冯国富可能会联合外部势力来干涉朝政。

这些消息如火种般迅速蔓延开来,宫中不少人开始开始私下猜测,冯国富与王震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

几天后,冯国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开始紧张地观察王震的动向,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忐忑。

王震虽然表面上保持冷静,但内心深处的疑虑和担忧却越来越严重。

两人之间的裂痕,已经在无形中悄然扩大。

一天晚上,冯国富在宫中悄悄派遣心腹,前往王震的府邸,想要当面与王震沟通,理清彼此的关系。

两人会面时,冯国富的眼中带着一丝冷意:“王将军,你最近似乎很忙,是否有什么事要与我商量?”

王震的脸色一沉,冷冷地看着冯国富:“冯大人,这段时间宫中风声鹤唳,我听说你与外部势力有了些联系。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