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587 左邻右舍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0587 左邻右舍

作者:最爱睡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6: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裴元欲盖弥彰的摆摆手,“低调低调。”

窦彧嘿嘿一笑,连忙说出了此来的目的。

“上次回去后,窦某就赶紧去澄清坊看了看,然后又找了工匠加急修造。只是一些细节的东西,还是得千户亲自定一定才好。”

“窦某也知道过来的冒昧了,但是想要住的舒心,也免不了要劳烦这一遭。”

裴元听到果然是为了宅子的事情,顿时大喜过望。

虽说,裴元对未来的那桩婚事越来越心凉,但是这种一点点有进度拥有的假象,还是让裴元难以罢手。

冒昧?这一点也不冒昧。

裴元立刻起身,激动道,“劳烦什么?你来的正是时候。”

接着想起严嵩,回头看了眼这个目瞪口呆的家伙,对他说道,“让陈心坚和你细说说吧,我还有事。”

窦彧见裴元这般,知道是马屁拍对了,紧跟着乐呵呵起身道,“正好我寻了几个不错的厨子,等会儿就让千户一块尝尝手艺如何。若是看的过去,就直接留在那宅子里了。”

裴元甚是满意,遂和窦彧一起去了澄清坊。

澄清坊在皇城东南,因为有一些王府以及高品官员的宅邸,让整个地段的逼格比较高。

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容易商业繁荣。

澄清坊的外围就有许多服务这些高端人群的店铺,贩卖着南北货物、丝绸瓷器,胭脂水粉,精巧玩物。

还有茶馆、酒肆、说书场,当然,还有数目众多的妓院。

简而言之,配套设施很是齐全。

裴元满意的看着,一直到了一处胡同,胡同里有紧邻的几户人家。

窦彧帮着殷勤介绍着,“左边这处,乃是兵部侍郎石玠的院子,他最近。右边这里,乃是翰林院侍讲顾鼎臣的宅子。”

“石玠?”裴元的神色动了动,来了点兴趣。

石玠是弘治九年的进士,位列三甲。

当然,三甲有三甲的好处。

石玠先是担任泗水知县,因为做的还不错,触发了三甲暴击,得以踏入了官场快车道,成为一名尊贵的监察御史。

结果石玠刚一上任,就接到了一个大活。

都察院让石玠去审核大同的军资储备……

结果没想到,石玠很灵活的完成了这个很多人都只能干瞪眼的任务。

当地边镇纷纷热情的表示,我们喜欢石青天,就让石青天留在我们山西吧!

谁都不能夺走我们的石青天!

(金献民:咦?)

在明朝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很喜欢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要是解决的不是问题,而是难题,甚至可以长期的担任某项职务,成为土皇帝一样的角色。

比如说,能够和山西边军相处很融洽的名臣于谦,他就肩挑巡抚山西、河南的重任,在职长达十八年。

朝廷之所以把山西与河南放在一起,那是因为河南负担着为山西边军供应军粮的责任。

土木堡之战时,负责粮草供应的就是于老爷子的老下属,河南右布政使年富。

虽说,后世一直有英宗大军受困于粮草的非议,但是年布政使在土木堡之变后,可没有掉链子。

他甚至因为快速转进,及时的运粮运饷,从来没有一次延误而因功升为河南左布政使。

虽说……,这样卓越的能力,是皇帝被抓之后才展现出来的。

不过嘛,年布政使,虽迟但到,嘻嘻!

如果,某岛国以明朝为背景制作一款游戏。

那么年富就很有可能获得“飞驰の布政使”或者“奇迹の年富”等名号。

裴元之所以从石玠身上联想到于老爷子,就是因为这家伙的履历实在太有迹可循了。

石玠在巡视了大同的军储之后,使用虚空造牌的手段,从玄学领域主动出击,以灾异为借口,弹劾了刑部尚书翟瑄等二十七人!

身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直接弹劾大七卿,那看上去很有种了。

但是别急,南京的。

而且玄学领域这种“俺寻思”的屎盆子,那岂不是能随便扣?

这种情况下,连证据都不需要有。

灾异就是证据,我说是你就是你!

于是得到了得到边镇军民热烈拥戴,又用屎盆子刷出了声望值的石玠,就直接从监察御史晋升为山西按察使。

又过了一段时间,石玠原地迁转,担任了山西布政使司的右布政使。

其后,朝廷直接把和大同相关的事务,交给了石玠解决。

不久,朝廷觉得他在应对大同镇时很有能力,又让他转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

大同和宣府这样边镇巡抚,因为涉及到军权,为了方便统属,很多时候是可以加兵部右侍郎衔的。

石玠自然也没有落下。

明朝的时候有很多特殊的潜规则,北京六部的左侍郎一般是事务官,右侍郎一般是差遣官。

比如说,之前的时候,李浩就是以兵部左侍郎在兵部协助兵部尚书何鉴处理公务。而陆完与石玠这两个兵部右侍郎就在外差遣。

户部的左侍郎杨谭就协助户部尚书孙交为平叛打理辎重,户部右侍郎王琼负责在地方奔走赈济,另一个户部右侍郎丛兰则在外打野。

打野王丛兰直接杀疯了!

这里之所以强调北京六部,那是因为按照一般惯例,南京的六部只设右侍郎,不设左侍郎。

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南京的六部官员才会出现左侍郎。

这也算是两大都城之间的一点小默契了。

所以,石玠借力边镇巡抚的职位,直接就获得了兵部右侍郎的加衔。

基本上到了这一步,石玠就走完了于老爷子土木堡之前的路。

可惜的是,也就是这时候,未来的石老爷子拉了胯。

正德五年的时候,胡虏入大同,攻击了黄土坡等地的墩堡。

墩军苦战难守,大同兵马出击,却御之不力,损失了大量的兵马。

最后事情败露。

朝廷夺了参将宋文、刘继三月俸禄,分守太监韦忠、马顺俱戴罪杀贼,千户刘玉等逮问。

镇守太监良玉、总兵官刘椿、巡抚都御史石玠……

先给你们个面子(姑宥之)。

然而,石玠显然不太走运,还没有等到找回面子的机会,大同镇就直接发生了兵变。

总兵刘椿慌忙将兵变镇压了下去。

可惜,这次面子没了。

刘椿直接滚蛋,石玠也灰溜溜的回了京城。

按理说,石玠的仕途也就该到这里了。

但是等石玠到了京城,他却惊奇的发现,咦,他来的正是时候!

这时候,兵部尚书何鉴提前被裴元撵出局,左侍郎李浩因为配合萧敬调动宣府兵马,被赶下野。

右侍郎陆完在一番博弈后,成功晋位兵部尚书。

这会儿兵部竟然没有侍郎了。

于是他石玠,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虚)、大同巡抚(已撸),竟然还有机会趁机补位,升上个一官半职。

这特么往哪儿说理去,嘻嘻。

所以这些日子,石玠一直在忙着跑官。

裴元留心石玠,也是忽然想起了云不闲黑吃黑,得罪了山西边军的事情,那边连大同游兵都出动了,看来这件事是不太好解决了。

若是真要闹到不可开交了,有石玠做这个中人,说不定还有缓和的余地。

想到这里,裴元越发觉得这个宅子可真是不错。

窦彧见裴元分心,也不催促。

甚至他见裴元在听到两位邻居的名字有些若有所思,还小声的讲着着两家的一些闲事。

等裴元迈开步子往院子里走了,窦彧才识趣的停住话头,跟着往里走。

这处宅子乃是标准的三进大院子,里面的厅堂乃是标准的五间七架的规模。

这个级数对应三到五品,刚好符合裴元和韩千户的身份。

梁栋虽然是按照规制的土黄彩绘,但是在不显眼的地方偶尔杂有青碧,处于逾制与合规的边缘。

再往里,房子也修缮的精美漂亮。

裴元去时正见里面有工匠在凿浮雕,向窦彧询问才知道,原本这里雕刻的是孔雀,这是四品以上文官才能用的图样,裴元这样的武官该用兵器,战马,野兽之类的浮雕。

甚至不止是这些镶嵌的照壁,就连门窗上的木雕,以及一些显眼处的砖雕也要重新更换。

裴元看了一圈,只觉得云不闲在窦彧这等行家面前,简直完全不够看的。

裴元不由默默在心里打定了主意。

在这处宅子修好之前,窦彧还是安心留在京城里的好。

中午吃饭的时候,裴元主动对窦彧说道,“你和石玠关系如何?以后我和他也算是邻居了,不妨一起来喝一杯?”

窦彧略有些尴尬的说道,“石玠这些日子在谋划兵部左侍郎,一直在忙着筹备廷推的事情。现在他的眼珠一个劲儿的往上看,那瞧得上我一个苑马寺的官员。”

“顾鼎臣那边倒是可以试试。他一个闲散翰林,倒不计较这些。”

裴元有些奇怪的问道,“顾鼎臣一个清水翰林官,怎么买的起这里的房子?”

如果裴元没记错的话,顾鼎臣的出身不算太好。

他的父亲顾恂只是个小商人,五十好几岁的时候,趁着老婆不备,偷奸店里的婢女才生下了他。

结果顾鼎臣很是生猛,三十多岁就考上了状元。

或许是卑贱的出身,和幼年时受到的欺凌,让他见识了很多,顾鼎臣活的很世俗,后世人对他的评价是“素柔媚,不能有为,充位而已。”

在嘉靖朝,有一项上位的必备技能就是写青词,夏言、严嵩之辈都曾从中受益。

开创这条特殊通道的,就是这个顾鼎臣了,后来顾鼎臣甚至被称为青词宰相。

嗯,这个顾鼎臣还和裴元手下“壬申十七子”的一哥霍韬,一度相爱相杀的有来有回。

王世贞在《嘉靖以来首辅传》中如此形容,“渭厓(霍韬)如霹雳火,文康(鼎臣)似绕指柔,然皆堕帝术中耳。”

窦彧道,“顾鼎臣乃是苏州昆山人,当地有一大族朱氏。这朱氏包揽税粮,当了七世粮长,别说昆山知县了,就连苏州知府能不能按时完税,能不能坐稳位置,都得看朱家的人点不点头。”

“顾鼎臣小时候被恶毒嫡母赶走,就是被朱氏的一户人家收养。后来顾鼎臣中了状元,自然没有便宜别家的道理。于是就被朱家的人自己笑纳了。”

“顾鼎臣不但自己和朱氏一族的嫡女结了婚,甚至就连幼子顾履方也和妻家的侄女定了婚约。如今可是说是个彻底的朱家人了。”

“以昆山朱家的豪富,在这澄清坊弄个大宅子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朱家不急不躁,也不催促顾鼎臣钻营,就等着这位状元郎以后进入内阁呢。”

裴元酸了,这不就是极品赘婿软饭男吗?

真踏马让人眼红。

裴元想着窦彧刚才的话,忽然想到了苏州知府翟德安。

他可不就是那些大族的牵线木偶吗?

裴元还没想好该以什么姿态和顾鼎臣背后的那些人打交道,当即道,“算了,就咱们吃吧。”

裴元略尝了尝,就对窦彧找来的厨子赞不绝口。

裴元瞅着隔壁的方向,向窦彧问道,“要是我想和石玠那边接触,该找什么路子合适?”

窦彧小心的说道,“石玠这会儿正在谋求廷推为兵部左侍郎,要是千户能有助力,或许就能和他一见。”

裴元琢磨了下,这时候拥有廷推资格的,主要有六部尚书、左都御史、通政使以及大理寺卿九人。

除此之外,还有吊炸天的六科给事中。

六科每科推举一人参与,总共是六个。

这六人没有参与权,但有否决权,也就是所谓的“廷推抗辩”与“廷推封驳。”

裴元除了一个左都御史李士实能帮着说话,根本拿不出什么好条件。

而且石玠本身和李士实之间就有些利益交换。

历史上,胡世宁弹劾宁王的时候,除了李士实这个宁王亲家,就是石玠这家伙跳出来对胡世宁喊打喊杀。

在这种满朝都没吭声的情况下,石玠自己跳出来。

要是说石玠和宁王没什么交易,那才叫有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