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七百六十章 娇娆多孽缘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七百六十章 娇娆多孽缘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荣国府,凤姐院。

房间里熏笼里点着红泥炭,混合了上等的百合香片,喷吐着温热芬芳气息。

大姐儿被平儿抱着来回转悠,很快就被晃荡睡着了,又被平儿抱到里屋小榻上安顿。

王熙凤将家信看完,笑道:“我家太太收到我的书信,便对鑫春号多有留意,从大户女眷中听了不少趣闻。

都说鑫春号是曲大姑娘主外,经常来往金陵、姑苏、鄞州、福州等地分号,打理各处分销和外海生意。

秦姑娘只在金陵坐镇主内,处理商号日常事务,除了商号各处管事婆子,她很少见外人。

所以秦姑娘的名头没曲姑娘响亮,因如今鑫春号生意愈发红火,外头才慢慢知道这位秦二当家。”

宝钗听说鑫春号的二当家,也是一位年轻姑娘,心中不禁也有些古怪。

也不知琮兄弟哪找来这些女娇娘,且都是出色人物。

王熙凤看了眼记账的五儿,问道:“五儿,你和晴雯跟琮兄弟下过金陵,有没有见过这位秦姑娘?”

五儿说道:“我和三爷下金陵,好几年前的事儿,那时还没有鑫春号,曲姑娘也还在神京开绣娘香铺。

曲姑娘我在神京见过多次,三爷在青山书院读书之时,闲时会带我去她家里走动。

但金陵秦姑娘我却从没见过,也没听三爷特别提过她。

三爷院里只有龄官见过秦姑娘,三爷去年下金陵办差,芷芍姐姐一直在姑苏,只有龄官跟着去金陵。

有一回龄官偶尔提过,这位秦姑娘名叫秦瑶,是曲大姑娘的远亲。

因为家道中落,亲人离散,她又有极好的理事之才,所以才请了做商号二掌柜。”

王熙凤笑道:“原来是这个原故,鑫春号也是奇异的,里外都是姑娘当家,而且都是出众人物。

琮兄弟这命数也是奇怪,也不知怎么聚到这些个人物。”

宝钗听说这秦姑娘来历,脑中有些混沌晕眩,曲大姑娘名声就够响亮了。

按凤姐姐的家信中所说,这位秦二掌柜也是个品貌卓绝的,琮兄弟这生意做得也是别致……

宝钗笑道:“五儿,我在府上常听说曲大姑娘,只是从无缘见过,心中真有些好奇,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五儿笑道:“曲姑娘比三爷大几岁,模样生的十分标致,身上精气神和寻常女儿家不一样,总之是很好的。”

王熙凤又笑道:“我还真羡慕这些姑娘,能在外头执掌生意,做的都是些大事。

不像我们出身世家大族,嫁入豪门大户,表面看着风光荣耀,内里连出趟二门都不容易。

每日只能在内宅操持鸡毛蒜皮,不大的螺蛳壳里做道场,想想也是无趣的。”

宝钗微微叹道:“不过是个人命数不同,凤姐姐羡慕她们自由自在,执掌实务产业,颇有闺阁志气。

或许她们还羡慕凤姐姐安稳内宅,富贵优容,不用每日殚精竭虑。

这世上的事情,心中所想所念是一回事,命数使然每日去做的,常常是另一回事,这也是说不准的。”

等到平儿安顿好大姐儿,也回到外屋闲坐,这一日府里家事清淡,正巧得了半日空闲。

几个人在屋里闲坐说话,不知觉到了日落时分,众人才各自都散了。

……

荣国府,东路院,赵姨娘院。

院子坐北有两间紧邻正房,左右两侧各有一间厢房,院子方圆虽不大,但看起还算整洁利落。

赵姨娘作为贾政妾室,在占地并不宽大的东路院,能居住一所独立小院,大宅门中也算颇为优厚。

究其原因是她子嗣繁茂,为贾政生下一儿一女,这在大宅门中极受待见的,更何况她是贾政最宠爱的妾室。

相比同为妾室的周姨娘,因为一生并无所出,她的起居之地,就远没赵姨娘这等排场。

正房之中弥漫膏药的刺鼻气息,贾环卧床修养了一月,已能拄着拐棍下床缓行。

但大夫嘱咐只可稍许活动胫骨,不能过度走动挪移,所以他大部分时间依旧卧床。

探春见兄弟下床走了几步,知道他伤势日渐好转,多少也放心一些,便让丫鬟扶着卧床休息。

她今日过来东路院探望,便是知王夫人来了荣国府,在宝玉院里和荣庆堂走动,她才抽出空档过来。

也省的遇到嫡母要行家门礼数,大家各自心中不自在。

探春嘱咐贾环几句静心养伤,便出正屋要返回东府,她刚走到院子中间,赵姨娘追上拉她进了厢房。

探春见赵姨娘关了门窗,举止有些鬼祟,皱眉问道:“姨娘这是做什么,叫人看见反倒起疑。”

赵姨娘说道:“三丫头,这几日你都没来,我心里有话憋着许久,总要说出去才舒服。”

探春目光闪动,见赵姨娘一脸心有不甘,隐约猜到一些,问道:“姨娘有话请说。”

赵姨娘说道:“这些天府上都传遍,彩霞入宝玉房里才一月,这么快就怀了身子,听着实在有些蹊跷。

虽说有些女人容易生养,不过像她这样便利的,还真是不多见,彩霞之前和你兄弟要好,我怀疑……”

探春听了半截话,一张俏脸已涨的通红,低声喝道:“姨娘住口,这种话也能乱说的,漏出风声要惹大祸的!

彩霞入宝玉房头,可是行过家礼,向老太太敬过茶水,名分落地,两府众人皆知。

她现在有孕在身,便该是宝玉的骨肉,姨娘也是大宅门长大,应该知道其中凶险厉害。

只要这事能说出半个不字,以太太的厉害性子,彩云和她的孩子还能活,那可真就造孽了!

要是牵连出闲话,老爷能一气打死环儿,即便他留下小命,一辈子也毁了,我们娘俩在贾家也再没脸做人。

姨娘要想大家抱着一起死,以后尽管和人浑说这些歪话!”

……

赵姨娘听探春说得厉害,也吓得脸色一阵发白。

说道:“我知道这事情吓人,但我心里实在起疑,怎么会这么快。”

探春听得浑身发烫,耐着性子问道:“姨娘这话有没有和别人提过?”

赵姨娘说道:“我是心里实在过不去,才和自己女儿说道,对旁人一句都没提。

你兄弟还是个孩子,不太懂生养之事,我在他跟前都没说半句。

老娘要是真这么蠢,一点都拎不清轻重,大宅门里怎么养得出你们姐弟俩。”

探春听自己姨娘言语粗鲁,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到底还是松了口气。

说道:“姨娘知道轻重就好,现在事已至此,不要说你搞不清楚,即便真搞清楚了,对谁也没好处。

不要做这些无谓之事,万一惹出风波,后悔不及,反而连累他人无辜丧命。

今日这话姨娘谁都不能说,自己也不要再去想,就让话头烂在肚子里,环儿跟前更不能露半句。

我和三哥哥已商量过,等到环儿伤势大好,便送他入监读书,少沾惹家里的烦心事。

姨娘要是心里还有我,这次一定要听我的,不然闹出事情,我必定不理不睬。

要是因此没脸做人,大不了我剃了头发当姑子,姨娘以后休想我再理你!”

赵姨娘也知探春这话在理,大家平平安安活着,便是万事大吉。

连忙说道:“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姨娘这回必定听你的,你兄弟不争气,我下半辈子还要指望你呢。

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时候也不早了,太太回来又要陪脸行礼,你还是早些回东府,别在这里杵着了。”

探春叹了口气,又耐心嘱咐几句,才带着侍书离了东路院。”

……

宁荣街,伯爵府。

探春在东角门下了马车,早有外院婆子备小轿等候,轿子抬到内院二门口才停。

探春下了轿子,刚入内院两步,只觉阵阵北风凛冽,吹得呼呼作响,叫人遍体生寒。

她对侍书说道:“看时辰三哥哥快下衙,我去他院里说会儿话。

如今已经起风了,你回去拿我的斗篷和手炉过来,夜里必定要冷的。”

等到侍书走后,探春独自进了贾琮院里,院子里静悄悄的,并无人走动。

想来是外头愈发寒冷,堂屋的门虚掩着避寒,屋里传出银铃般笑声说话声。

探春轻轻推门进来,便感到屋里暖融融的受用。

屋子东墙摆放紫铜福禄双星镂空熏笼,外头还套着竹篾笼罩,晴雯、英莲、龄官正围坐熏笼旁边。

探春见三人只穿家常裙袄,卸罢残妆,素面清容,娇润俏丽,低声说话,笑意盈盈,自得其乐。

三双花式各异的绣花鞋,整齐踩在笼罩边缘,正挤在一起烘暖。

熏笼中热气蒸腾,挥发着女儿家曼妙体香,合着残妆胭红馨芳,让空气中弥散香馥馥的醉人芬芳。

探春笑道:“三哥哥不在家,你们几个倒会找乐子。”

晴雯笑道:“日落前就起风了,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手冷不好干活,我们在烤暖呢。

三姑娘也来祛祛寒气,我去给姑娘上茶。”

探春笑着过去坐下,也将绣鞋蹬熏笼边沿,只觉得热气蒸腾,方才路上的寒意,顷刻间一扫而空。

她一边喝着暖茶,一边和随意和英莲等聊天,只是总有些心不在焉。

等到身子刚烘得温热一片,便听到院子传来脚步声,英莲笑道:“少爷回府了,是他的脚步声。”

堂屋的门再次被推开,随着灌入一阵冷风,晴雯连忙起身帮贾琮解掉披风,龄官连忙过去关紧门户。

贾琮笑道:“你们几个倒是安逸,这么冷的天就该躲屋里烤火,三妹妹今日怎有空来走动。”

探春微笑道:“我刚从东路院回来,正有话找三哥哥说呢。”

贾琮听到东路院三字,多少明白探春想说什么。

说道:“龄官,今日要留三妹妹吃饭,你去厨房传话,让他们加几个菜式。

三妹妹口味清淡雅致,要有冷藏的枸杞芽或芦蒿,用油盐炒一两盘,要少放些油。

新腌胭脂鹅脯切一盘,不要用盐醋调味,只用热蜂蜜洒上桂花即可。

再把现成的茄鲞冷拌一盘,再炖上一碗荷叶莲子羹,其余菜式就按昨日的上。”

探春本来心思有些凝重,听了贾琮这番吩咐,也不由露出恬美笑容。

这些菜都是自己日常爱吃的,三哥哥倒是记得清楚。

……

贾琮让晴雯等人留在堂屋烘暖,自己带着探春进了书房。

问道:“三妹妹今日可是去看过姨娘和环儿?”

探春将接今日赵姨娘的话语,都和贾琮提了一遍。

说道:“我知彩霞传出有喜的消息,姨娘必定会生出心思,果然今日便熬不住提起。

我虽言语警示于她,姨娘也知其中厉害,答应以后不会再提,不过我心里总是忐忑。

老是埋这一桩缘故,真不知什么时候,突然被人掀起风波,到时那个能说清楚,只怕就要不可收拾。”

贾琮劝道:“妹妹不必太过担忧,赵姨娘虽有些浮躁,可也不是真的糊涂人,你既已晓之利害,她必定会入心。

我倒不担心你姨娘会露出口风,我担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探春问道:“三哥哥担心的是什么?”

贾琮说道:“如果赵姨娘的猜测是对的……”

探春是心思机敏之人,只听贾琮说了半句话,便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那就不仅是淫辱母婢,还是弟淫兄妾,而且珠胎暗结,在豪门大户中必要万劫不复!

她娇躯猛然一震,满脸通红,浑身发烫,一时有些无地自容。

方才赵姨娘提出这个话头,探春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只是实在不敢去想罢了。

如果事实真相如此,那便是天大的丑事,不仅自己兄弟毁了,贾家二房也会千夫所指。

整个贾家都会名声扫地,后果不堪设想。

贾琮见探春俏脸通红,羞愧难当,他心中不免尴尬,连忙停下话头。

探春是未出阁黄花闺女,自己在这等青葱少女面前,提这种房闱失德揣测,的确有些不太恰当。

探春酥胸微微起伏,抬头望着贾琮说道:“三哥哥一向心思敏悟,洞若观火。

对我不用顾忌什么,什么话都可以说。”

贾琮定了定神,说道:“如果赵姨娘的猜测是对的,我是说如果。

赵姨娘都能感知其中蹊跷,二太太这等精明的内宅主妇,不可能对此事毫无察觉。

既然如此,她还急着让彩霞入宝玉房头,难道就不怕宝玉受辱,这未免太不合常理。

宝玉房头里已有袭人和彩云,彩霞能够生养,难道她们就不能够?

如果赵姨娘猜测是真相,二太太会做出这等事情,必定有个不得已的缘故,她也比任何人都会守口如瓶。

只要我们不去轻易触碰,想来二太太也不会有异动,这件事多半就会风平浪静。”

贾琮叹道:“大宅门里一向纠葛极多,有多少事到死都上不得台面。

不要说我们这一辈,上一辈必定也少不了,只不过人人三缄其口,不愿轻易戳破。

所以妹妹不必太过担心,明日就要入腊月,先安心过完这个年再说。

即便真出了变故,我也会帮三妹妹撑着,不让三妹妹连累吃亏。”

……

探春得了贾琮劝慰,慢慢放下心头沉重,这时龄官进了书房,说厨房已送来菜肴,让贾琮探春过去用饭。

两人刚进了堂屋,看到五儿和平儿顶着凛冽北风,一起进了院子。

因早起并没太过寒冷,她们都没带大氅风帽,两张俏脸被北风吹得通红。

等到众人都聚席坐下,贾琮发现唯独少了芷芍。

龄官看到贾琮眼神,便知道他心中所想。

说道:“芷芍姐姐中午去了南坡小院,日落前便传话过来,说今晚便宿在那边。”

贾琮听了也不在意,牟尼院很快就要修缮收工,妙玉师徒腊月里就要搬走,芷芍自然想多做些陪伴。

……

伯爵府,南坡小院。

妙玉禅房中摆着榆木廊柱拔步床,床帐被褥都是简朴单色,但所用料子都是上乘之物。

这些起居之物,是芷芍按着师姐喜好,费了不少心思精心准备。

床边还放一张梳妆台,摆着明亮通透的梳妆铜镜,一些上等的胭脂水粉,一个精致的乌木首饰盒。

妙玉是带发修行之人,虽然姿容俏美出众,但谨守佛门戒律,并不用女子妆容之物。

因芷芍常在南坡小院陪伴修善师太,晚上如果留宿院中,都会和妙玉同塌而眠。

这些女子梳妆物件,都是芷芍起居随身之物。

妙玉自小出家,性情清冷怪癖,不通俗情,难以相处,唯独对自己师妹十分迁就,事事宽容。

即便芷芍在房里摆放俗家妆容之物,她也毫不为意,一味顺着她的意思。

有时晨起之时,看到芷芍梳妆打扮,她会在一旁好奇欣赏,还会动手帮上一把,师姐妹间添了不少乐趣。

此时,妙玉因在佛堂诵经,房里只有芷芍一人,她正坐在床边,缝制一套淡青松江棉里衣。

贾琮房里针线活晴雯最出色,日常衣物大都是晴雯缝制。

但是每到换季之时,芷芍必定也会做上一两套,而且极其用心。

似乎来自冥冥之中,内心模糊且清晰的驱动,仿佛多年前早养成习惯,只有贾琮和五儿深知其中缘故。

……

这日,妙玉做完当日功课,便去了师傅房中说话。

因将入腊月,外头北风凛冽,气温开始骤降,她帮师傅加厚被褥,又给房中熏笼加了银霜炭。

等到回到自己禅房,看到师妹正靠着床沿缝制衣裳,看服色样式必是贾琮的衣物。

窗外落日昏昧不明,房里烛台已被点亮,莹黄烛光照着芷芍俏美娇润的脸庞,辉映着温馨动人的光芒。

妙玉一时之间,看得有些出神,芷芍神情恬静专注,似乎能扰动心魄,纤指横拉轻挑,针脚绵密深情。

她突然很羡慕自己师妹,她的身上透着平和的充实,洋溢着默默无语的欢喜。

即便她不发一言,妙玉依旧能够清晰感知。

这是妙玉佛前诵经千遍,都无法获得的东西。

因为她终身有靠,因为她心中有人。

她突然明白过来,当初在姑苏蟠香寺,贾琮带着芷芍远离而去,她心中的不平和哀伤,到底是因何而来……

自己只是青灯佛座下枯萎的兰草,师妹才是温水暖阳中盛开的芍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