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七百五十七章 夜深情香暖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七百五十七章 夜深情香暖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伯爵府,贾琮院。

已是傍晚时分,日头渐沉西方,天色混暧不明,晴雯进书房点亮烛台,然后又退出书房。

贾琮听了黛玉的话,很认真的想了想,说道:“妹妹这话颇有道理,明儿我去找麝月说说话,逗逗趣。

不然辜负了二姐姐这般疼我,还有二嫂子这一番美意,岂不是太过可惜。

我记得麝月长的还挺水灵,说不定她还真喜欢了我。”

黛玉听了贾琮嘚瑟的话语,眉头不禁皱成一团,哼了一声,伸手就扯住贾琮两边嘴角。

说道:“三哥哥真是厚脸皮,什么散话歪话张口就说,半点都不嫌害臊,看我不扯烂你的嘴。”

贾琮连忙求饶道:“好妹妹,快松手,快松手,很痛的……”

黛玉哼了一声,这才松开手,还顺手在贾琮嘴角揉了两下。

贾琮说道:“好妹妹,我和你说正经的,昨天小红来通风报信,说二太太要撵麝月,似乎还不怀好意。

我这才传话让二嫂从中周全,我虽自己不管家务,但不能让家里没了章法,生出难听的事故。

没想到二嫂会错了意思,以为我瞧上了麝月,还把二姐姐都带偏了,这可不关我的事。

不过五儿去西府管家之时,带走二姐姐的执事丫鬟打下手,如今二姐姐身边还空了缺。

这个麝月听说是个精明能干的,让她顶缺做二姐姐的执事丫鬟,倒也是正合适,也算错有错着。”

黛玉笑道:“我就知道三哥哥这个根性,但凡是漂亮的姑娘、好看的丫鬟,就特别容易牵扯上关系。

三哥哥,这一桩你是不是特得意,你就和妹妹说个心里话,大不了我不笑话你。”

贾琮看着黛玉鲜花般的唇瓣,忍不住说道:“妹妹这小嘴能说会道的,让人实在气不过。

过来让我也拧两把,省的每日被你怼的狼狈。”

说着伸手要掐黛玉的小脸,黛玉娇笑一声灵巧躲开,两人在屋里来回躲闪。

黛玉气吁吁笑道:“三哥哥,我不敢取笑你了,饶过我这一回……”

廊外正和紫鹃唠嗑的晴雯,听到房内笑闹动静,脚步纷乱,幸灾乐祸的吐了下舌头。

紫鹃也俏脸发红,往书房看了一眼,也不进去劝阻,只是掩嘴而笑。

等到夜色降临,贾琮让晴雯去厨房吩咐,今加几道黛玉爱吃的菜式,留她一起聚桌晚餐。

等到众人入席用饭,黛玉是姑苏人,口味喜爱南菜的鲜甜。

见除给自己加的菜式,其他菜肴也是南方菜式,吃的颇为可口。

她见端上的蒸饭色泽淡绿,入口松软,香气扑鼻。

笑道:“三哥哥用的碧梗米,竟比府上往常用的还好。”

贾琮笑道:“这是前些日子宝姐姐送的,说是薛大哥在城北段家粮铺得的。

还是北直隶玉田县的新米,今年北直隶闹天灾,稻米大幅减产。

玉田县新出碧梗米,如今市面上金贵的很,有银子都难买到。”

这一顿饭吃的颇为香甜,饭桌上两人还不时斗个嘴,说个俏皮话,气氛其乐融融,逗得其他人常发笑。

等到用过晚饭,两人又喝过晚茶,夜色愈发低垂。

窗外北风呼啸,夜里愈发添了寒冷,黛玉因时辰不早,便起身要回去。

贾琮在她手炉里加了炭块,又让芷芍拿了件披风,亲手给披上系好脖带。

两人出了院子,紫鹃提着灯笼在前头引路,晴雯提着灯跟在后头。

莹黄灯光将园中石道照得通亮,黛玉怀里抱着温热的手炉,看着地上两个的影子重叠亲昵。

心中生出安逸平静的温暖,随着那灯笼的光亮融融远去,一行人悠悠缓缓穿行于夜色中。

……

神京,鸿胪寺同文馆。

四辆装满粮食的大车,排列在馆阁门口,几个同文馆小吏爬上粮车,各自清点粮食数量。

段春江神情恭敬,脸上带着讨好的神情,正拿着卖粮文书和一位官员交涉。

那官员是鸿胪寺新任主簿刘霄平,没过去多久,几位小吏清点过粮食数目,分别向刘霄平上报。

刘霄平核对粮食数量,与段春江出示文书一致,便在文书上签名用章。

四辆粮车鱼贯进入同文馆,随车的伙计和同文馆杂役,上前搬抬粮食入库。

刘霄平见段春江进入同文馆,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人,衣裳华贵,大眼方口,像貌堂堂。

因同文馆购粮之事,刘霄平见过段春江几次,但这个年轻人却是生面孔,不禁多看了几眼。

段春江是极精明之人,看到刘霄平目光神情,便猜到他心中所想。

讨好笑道:“刘大人,这位兄弟是我们粮铺的薛二掌柜。”

刘霄平听说也是段家粮铺掌柜,也就不太在意,拿着文书便要转身离去。

……

薛蟠是个白丁,平日可进不去同文馆这等官衙,今天特地跟段春江来开世面。

段春江笑道:“多亏薛兄弟人面广,搭路子让我结识贵人,才能做下同文馆的大生意。”

薛蟠大大咧咧一笑,说道:“段大哥这话外道了,这粮铺我也有份子,我这不也为自己赚银子吗。”

段春江笑道:“上回薛兄弟说家里爱吃那碧梗米,我已让伙计又匀出十袋,今早已让人送去荣国府。”

薛蟠笑道:“那就多谢段大哥了。”

段春江笑道:“咱们开米粮铺子的,几袋精米吃食算什么,也值得你说谢字。”

两人只是随意闲聊,正要离开的刘霄平,突然听到荣国府三字,心头微微一动。

他回头打量了薛蟠几眼,这才不动声色的离开。

……

同文馆,土蛮部馆驿之中,三大使团首脑皆聚于此。

分别是土蛮部头领阿勒淌,永谢伦部盖迩泰,鄂尔多斯部那颜台吉。

阿勒淌是个年过四十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体型健壮,蓄着花白浓密的胡须。

他是土蛮部安达汗的心腹之臣,不仅心思精明,能言善辩,还是名骁勇的草原战将。

此次残蒙三大部落入京求和,各项议和事项谈判甄定,皆以土蛮部马首是瞻。

阿勒淌能被安达汗选为土蛮部使团首领,可见对他的倚重信任之深。

阿勒淌说道:“自使团到达神京之后,大周皇帝派遣兵部尚书顾延魁,内阁大学士领户部尚书王士伦。

多次与我们磋商议和事项,这两人一文一武,是大周皇帝肱骨重臣,精明干练,很难对付。

对我们提出的重开茶马互市,每年交易的米粮、布匹、茶叶、盐铁等物,他们一再压低交易数量。

对要紧的盐铁等物,更是苛刻到极点。

我们要求每年交易两千口熟铁锅,可周人提出每年只能交易三百口生铁锅,且数量还要逐年下降。”

那颜台吉说道:“生铁锅都是劣等铁所铸,分量沉重,容易磕碎,不耐久用。

我们蒙古人逐水草而居,携带这些生铁锅十分不便。

周人是防止我们得了熟铁锅,改锻成兵器对付他们,也算是深谋远虑了。”

阿勒淌看了眼那颜台吉,说道:“我在草原就听闻,那颜从小熟读汉书,果然熟知汉人的伎俩。

我知道蒙古部族之中,总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径,通过便利的方式,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但是汉人生性狡诈,谋算深沉,不会让我们轻易得逞。

我们大汗曾经说过,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子孙,是草原上的雄鹰。

我们祖祖辈辈都知道一个道理,长生天不会怜悯弱者,想要的东西,不能靠摇尾乞怜,只能靠战马弯刀!

这些日子,我与大周官员拉锯,对此次议和已不抱希望,周人皇帝城府阴森,不会让我们得喘息之机。”

……

那颜台吉明眸深邃,问道:“阿勒淌大人的意思,我们不需要再和周人谈下去?”

阿勒淌阴沉一笑,说道:“谈还是要谈下去的,而且还要全力以赴去谈。

即便周人压低互市交易的数量,有总比没有好,我们也不能空手而归。

再说,我们在草原上顶风朔雪,过多苦寒之日,神京为天下雄城,富庶荣华,堪比天宫。

能够在这里多盘桓些日子,也是一桩美事,一时也不急着离开。”

那颜台吉听出阿勒淌话语之中,似乎另有深意,目光微微闪动。

……

阿勒淌继续说道:“我已得到消息,大周大理寺和锦衣卫,已经派出大批探子。

对使团上下人等进行监视,他们是担心我们大批部众入京,借着双方议和之机,行刺探暗间之事。

你们约束好手下部众,最近减少外出,事事都要谨慎,千万不能落下什么口实。

否则让周人抓住把柄,一旦在和谈之事上突然发难,事情就不好收拾了。”

永谢伦部头领盖迩泰问道:“阿勒淌,大理寺和锦衣卫的动向,你如何得知,消息是否准确?”

阿勒淌说道:“我土蛮部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此事千真万确,周人狡诈,这等举动不算稀奇。”

盖迩泰听了这话,便不再多问,他知道安达汗雄心勃勃,城府深沉,多年来一直有南下之心。

安达汗为了达成野心,做了许多未雨绸缪的安排,这些年招揽不少大周罪将和谋士。

所以安达汗在神京埋下暗桩,或者某些隐秘的人脉,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大理寺和锦衣卫调动大批探子,虽会暗中行事,但毕竟会掀起不小动静,很难瞒住官场中人。

土蛮部通过某些经营的人脉,得到大周官府的动态,不算什么困难之事。

相比于盖迩泰的暗中揣测,那颜台吉心中更加清晰如镜,安达汗必定早在神京留有后手。

他马上想到那间神秘的段家粮铺,掌柜段青江是安达汗的达鲁花赤,他必定肩负某种使命。

历来善谋者讲究狡兔三窟,偌大的神京城之中,安达汗难道只有段春江这一处暗桩……

……

那颜台吉出了土蛮部馆驿,经过同文馆游廊,往自己的住处而去。

凌冽寒风吹过,将月白胡袍吹的衣袂飞扬,更显腰肢纤细挺拔。

他背负着双手,修长手指无意识拨动着。

突然看到那边许多同文馆杂役,正从四辆大车上搬抬粮食,他虽多看了几眼,但并不太在意。

等到进了自己馆驿,让丫鬟服侍换了汉人衣袍,重新梳过发髻,活脱脱便是个汉家翩翩少年。

他又点了两名护卫,一起出了同文馆,拐过两处街口,便进了临街一处茶楼。

等在二楼雅间落座,吩咐了护卫几句,那人出去没多久,便带了一个男子进来。

这人身材高瘦,衣履普通,背部微微佝偻,显得毫不起眼。

那颜台吉问道:“舒而干,这十几日时间,段家粮铺可有什么动静?”

舒而干说道:“回禀台吉,最近薛蟠和段春江出入紧密,时常带他与京中贵戚子弟来往。

或是聚座酒席饮宴,或入十六楼寻花问柳,总之都是拉拢熟络这些豪门子弟。

最近段春江得薛蟠引荐,和齐国公次孙陈瑞昌过从甚秘,似乎在使尽手段巴结交好此人。

日常吃喝玩乐从不间断,他还赎买十六楼一个红歌姬,送给陈瑞昌做外室侍妾。

陈瑞昌便动用手中人脉,帮段春江做成同文馆的米粮生意。”

那颜台吉心中一动,想起方才在同文馆,正看到四辆在搬台米粮的大车。

问道:“那个陈瑞昌除了是齐国公次孙,还有其他什么底细吗?”

舒而干说道:“小人已暗中打探,陈瑞昌在大周五军都督府做官,职司涉及军粮运输之事。

小人觉得段春江刻意交好此人,必定是别有用心。”

那颜台吉听说陈瑞昌在五军都督府做官,且涉及军粮运输之事,心中不由猛然一跳。

思索片刻之后,说道:“舒而干,以后离段家粮铺远一些,对段春江的监视也要放缓下来。

行事一定千万谨慎,不能让人察觉出什么端倪,以为鄂尔多斯部与段家粮铺有瓜葛。”

舒而干神情迷惑,问道:“台吉,这是何意?”

那颜台吉说道:“今日,阿勒淌说大理寺和锦衣卫,派出大批探子,稽查使团成员举动。

防备使团中人刺探用间,段春江接近五军都督府官员,其中必有所图,土蛮部阿勒淌会毫不知情?

我想土蛮部定早有预谋,阿勒淌警告我们和永谢伦部,约束手下,不得轻动,这是担心坏了他们的事。

这一局大周和土蛮部才是执棋之人,我们鄂尔多斯部不沦为棋子,已经算很不错了。

既然眼下沾不上什么好处,我们不如观棋不语,少沾惹麻烦,多留些后路,静待大势变化吧。”

……

神京城北,雍瑃街,段家粮铺。

段春江正在柜台上打着算盘,清点记录账目,嘴里还哼着小调,似乎心情颇为不错。

店堂里忙碌的伙计,见自家掌柜满意的模样,并不觉得怎么奇怪,

掌柜的做成了同文馆的大生意,光这一笔进出赚头,就抵得店里半年收益,高兴那是人之常情。

此时,店门口进来一位客人,体型壮实,衣履鲜亮,相貌普通,像是个有身家的客商。

段春江笑道:“原来是孙老板,你要的玉田县的新米,昨日刚到的货,正等着你上门呢。”

孙老板笑道:“那就麻烦段老板带我看看货色。”

段春江放下手中算盘,让伙计找个店堂生意,满脸笑容带孙老板入后堂。

只是两人并没有进入库房,而是拐进库房旁边的厢房。

等到段春江关好房门,孙老板说道:“段掌柜,我听到风声,大理寺、锦衣卫派出大批探子。

这几日在城中暗查蒙古使团人员动向,会不会被人牵扯到粮铺。”

段春江说道:“大力兄弟尽管放心,使团入京之后,只是最初收购粮食,曾有人到过粮铺一次。

但那时他们去过城中所有粮铺,大周兵部下了购粮禁令,此事就不了了之。

所有关凭这一桩,官府的人不会留意到段家粮铺,除此之外我从未和使团联络。

所有消息都只和你一人接洽,大理寺和锦衣卫在使团下功夫,牵扯不到段家粮铺。”

孙大力听了此话,这下放下心思,问道:陈瑞昌处可查探到粮道消息?”

段春江摇了摇头,说道:“世家子弟之中,陈瑞昌虽不算出色,但这人言行十分小心谨慎。

我常约他出去饮宴享乐,虽然时有旁敲侧击,但此人口风甚严,从不提起衙门的公事。”

孙大力神情有些失望,说道:“不过是个世家子,难道就这么严丝无缝,无懈可击。”

段春江一笑,说道:“那倒也不至于,但凡这些次脉的世家子,将来都是继承不了家业。

像荣国府贾琮这种庶出为正嫡,在大周也是极其少见的事。

这种次脉世家子难负重任,即便在小心谨慎,也不是无懈可击,不过是攻其薄弱,多谢麻烦罢了。

这种年轻男子身上的毛病,不外乎有两样,不是好财便是好色,这陈瑞昌便是个色胚。

每次我约他去十六楼睡姑娘,他都是乐意之极,虽然依旧还是不论衙门公务。

但有一次他和姑娘玩的开心,加上多喝了几杯酒,无意间多说了两句。

说是一月前去北边公干,路过遥山驿暂留一日,偶尔去那里一处半掩门私寮。

他说那里的坐房娘子竟是少有佳人,风情万种,**蚀骨,至今难忘,十六楼里的姑娘都差了一筹。

当时他说的兴致勃勃,一番色魂与授的样子,可见对那个地方印象极深。

我对此事便加以留意,事后多方打探得知,一月前陈瑞昌的确出门公干,而且是押送粮食北上。

只要稍加简单推测,这批粮食定是大同一线战备军粮,他身为五军都督府将官,多半是当时押粮官之一。

押送军粮是军纪严明之事,沿途路线都有严密规定,他绝不敢私离别处宿娼。

所以,大同一线军粮押送,遥山驿必定就是中途站点。

事后我也曾找人打听,得知遥山驿不仅有官驿,还建有规模不小的军驿,必定是军粮途径中点。”

段春江从房中隐蔽之处,取出一张舆图在桌上展开。

那舆图上面的一个地方,已用朱笔圈画标识,写着宝屯里三个字。

孙大力说道:“上回我已派人打探,宝屯里最近数月,有大批军车通过,方圆数里守卫森严,很难靠近查探。”

段春江在舆图上找到遥山驿,然后也用朱笔圈画,再将两个地方用红线相连。

一段走向清晰的粮道,便展现在两人面前,红线的走向正处在大同以东,数座边镇的核心地带。

孙老板说道:“从遥山驿到边镇至少七八百里,中途还会路过四五处军驿。

越是接近九边军镇,沿途城镇驿站愈发密集,只知宝屯里和遥山驿两处停驻。

我们还是无法确定粮道走向,军粮最终囤积分派之地,也难以窥探大周各镇屯兵关窍。

至少还需查探出一处途经点,才能准确推断大周粮道走向。

此事对大汗排兵布阵,十分要紧,段老板还有没其他法子,可以查探其他粮道消息?”

段春江说道:“昨日陈瑞昌突然离开神京,行踪不定。

五军都督府行事涉及军伍要秘,相关消息要过去许久才能探知。

如今正当其事,具体缘由很难得知,但猜测多半又是押解军粮。”

孙大力神色焦急,说道:“如今陈瑞昌不在神京,我们又去哪里打听消息。”

段春江得意一笑,说道:“我说过此人好色,即便他不在城中,也无太大阻碍。

我早已布下另一着暗棋,希望能有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