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全面施压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全面施压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章存儒,章采面色都有些难看。

章氏子弟暗中参股或直接插手经营茶商之业,没有几十也有十几。

朝廷这些年为何不能禁止茶商私运?正是这些建州世家从中作梗。敢问地方官敢察吗?只能抓小放大。

至于剩下没背景的茶商,只有组织武装走私一条路。

你官府敢查我,我就跟你拼命,谁怕谁。

但是这一次王子京动了真格,对建州的茶圃,无论官焙还是私焙,都派兵里三重外三重地围着起来。

建州世家还能受得,但低层茶商,也就是武装押运那些,已经开始秘密酝酿造反了。

而对此建州世家也抱着怂恿的态度。

且由你们百姓与官府去闹。

“朝廷这些年为何屡禁私茶?巡检司的马蹄声未至,各家的拜帖倒先送到知州县令案头了。这些年寒门小户的茶船沉了溪,世族门下的私焙可曾少过一片茶叶?”

““逼的人走投无路,元丰二年至今,茶商持械抗法二十七起。“章越呷了口茶道,“上月浦城那场厮杀,转运司的兵甲折了三十余人”

章存儒,章采皆道:“相公既是归乡颐养,何必插手这档子事。”

章越道:“正是归乡,方居庙堂之远而忧其君。”

章存儒道:“此事只好从长计议。”

章越道:“来不及了。”

章采道:“好教相公晓得,这些年我章家子弟虽有参与,但大多还是耕读传家。”

“那是哪家最甚?”

章存儒犹豫了下道:“吴家七郎前日送来武夷新茶。”

“说是九龙窠岩壁上那三株老茶树采的,统共焙出八两——这样的茶,自然是要贡入京里的。“

章越闻声道:“我明白了,你说吴家能许得,其他世家会卖我这份薄面。”

章存儒点点头。

章越心道,我就知道。

断三代科举之路,无疑是让汝三代不可考公,对于一般世家而言,伤害不可谓不大。

一般都要乖乖认怂。

但对于吴家这等世代簪缨之家,这个威胁就没用了。

章越起身告辞。

章存儒,章采皆送章越出寺,族学弟子们提着灯笼候在石阶下相送。

章越辨别其中数人神态服色,心道而今章氏族学终于也收寒门了。

暖黄的光晕中,章越记得当年自己离开族学时,除了章友直,章望之携着他小孙女手也是这般提着灯笼相送。

当时也是这般暮色苍茫。

这是自己与两位师长最后一次见面。

他记得以前看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百岁后带着张无忌重返少林。

少林指责张三丰乃少林叛徒,并偷学走了少林。

面对少林僧人的指责。

张三丰虽有些不高兴,但转念一想,他虽只是服侍觉远的杂役,但武功推其根源还是出自少林,于是虚心承认。

章越对章存儒,章采及族学众弟子们道:“吾少年若非友直先生,望之先生指点,焉有今日!”

说完章越辞别下山。

暮色渐沉,山门石阶染上黛青。章越行至半山,回首望见族学灯火如豆,恍若当年负笈求学的光景。

章越到此也不是光为了喝茶,临行时章越命彭经义买了二十亩学田捐给族学。

……

翌日拂晓,薄雾未散,章越往浦城县城。

县城一景一物都是熟悉又陌生。此番归乡他刻意轻装简从,不仅婉拒了天子钦赐的判建州、建宁军节度使等显职,连归期都未传驿报。

自此当地官员都知趣地没有打扰章越宁静。

行至皇华山麓,县学黄墙黛瓦依然,这是章越当年在县学读书处。

章越没有入县学的打算,如今他若现身,少不得要受山呼海拜的场面,倒不如任墙内书声琅琅,墙外草木自萋萋。

然后说几句类似昨日我以母校为荣,今日母校以我为荣的话。

离着学宫不远乃秀里吴氏的府邸。

浦城吴氏自吴待问中进士而步入宦途,其四个儿子都中了进士。其中长子吴育四子吴充这两支都迁入京师了,现居浦城主要是二子吴京和三子吴方两支。

吴京吴方都先后病故,但吴家作为仅次于二韩一吕的世家,其在浦城甚至建州的地位都无人可以撼动。

但也不是真手眼通天,否则吴安诗也不会被蔡确收拾了好几次。

对此章越默默地给蔡确点了赞。

章越驻马门前让黄好义投了帖子,片刻后吴家边中门打开前来迎接。

吴家在家主事的乃吴安仁,乃吾方的长子,在汴京时曾往章府拜见章越数次。

吴安仁一见章越即道:“真是建公。”

“建公此番回乡,我派人问询数次,可惜都没到面。”

章越笑道:“舅兄,我不愿打扰旁人,只求为乡清净而已,若非迫不得已,也不会专程进城一趟。”

吴安仁心底一凛,当即陪着笑。

章越心知吴安仁如今替吴家守住祖宅。他记得吴家的祖宅原来便有五十余亩,如今又扩了二十余亩。

章越也不好意思说,当年这吴家自己来了数趟。

到了正堂,听到楼上有些细碎的脚步声,章越抬起头,却见楼上的帘后有着隐隐约约站了不少人。

章越知这屋子格局。

正堂上建有楼阁,楼梯都隐得极深,方便让家中未出阁的女子住在楼上。

如果有客人来,或是挑选女婿,待字闺中的姑娘可以从楼阁的帘后看一眼堂上的客人如何如何。

或许是哪位小姨子在看自己。

隐隐听得有声音传来‘章相公真好相貌!’

‘人中龙凤!’

“记得以后照章相公这般择婿!”

声音说得很小,奈何自己耳尖。

章越看了吴安仁一眼道:“此番回乡,我不由想到当年我十三四岁时过仙霞岭至太学,这一路上不太平,先遇到食菜事魔之人,之后在淮水我与安诗郎君一并遇到劫**,二人险些丧命。”

吴安仁道:“此事我也曾听说,甚是惊险。”

章越问道:“本乡治安甚好吧,有无此等事,若有我上奏朝廷,查一查,办一办!”

吴安仁道:“本乡绝无此事。本乡百姓一贯遵纪守法,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章越剥了个橘子,看着吴安仁神色。吴安仁笑道:“只是有些蟊贼,料想本地官员也可料理。”

章越笑道:“这便好。”

“本朝这些年,官员以闽籍官至宰辅有五六位,之前曾鲁公,陈升之,再到吕吉甫,老泰山,如今则是我与持正等等,舅兄道是为何?”

吴安仁道:“这我倒是不知了。”

章越笑道:“曾鲁公以水利兴,陈升之凭青苗起,因为咱们闽人敢舍得,能危身奉上险不辞难。”

吴安仁心道,你这话一半一半吧,你章相公显然就不是靠危身奉上险不辞难上位的。

不过吴安仁面上道:“忠允二字最是当得。”

章越道:“官家要变法,普天之下是我等闽人楚人冲在最前头。”

“而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

吴安仁心道如此王子京之辈,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了。

他道:“建公见教得是。”

章越道:“王子京榷茶法,舅兄如何看?”

吴安仁迟疑了片刻道:“过严过厉过苛。”

章越重新看向吴安仁。吴安仁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道:“不过也是大势所趋。”

“相公这一次下乡,可听到有民谣言‘清明采得三月枝,官家催课如催死’。”

章越道:“这一次我虽致仕居乡之人,但民间疾苦自不可不察。但眼下建州茶课为当务之急,吴家以后可否禁私允?”

吴安仁忍不住道:“相公,实不相瞒,官给价实在太低……”

章越道:“官给价是官的事,我只问吴家行不行?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吴家去年走漏的私茶有多少。”

“朝廷对此事绝不会姑息。今日是我坐在此与你们说话,要换了蔡持正……御史台刑枷上的铜钉式样,尔等绝对不想见识。”

吴安仁自然知道蔡确的凶名。

他道:“求相公给我们划出一条道来。”

章越道:“按我说的办,我保你一生一世富贵平安!”

“谢过相公恩典。”

“先别谢,你下面有一房话事名叫朱迟?”

“有的,不知相公寻他作何?”

章越道:“此人与淮上劫**有所勾连,将此人交给我!”

吴安仁一听心底大骂,好个朱迟,真要害死我。

章越见吴安仁服软点点头,摆平了建州世家,下面就要入建州摆平王子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