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帝业 > 第189章 姜家田庄游记

红楼帝业 第189章 姜家田庄游记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泰顺帝赏了两处田庄给姜念,两处田庄都不小,更可贵的是,都在顺天府,每处田庄值二万两雪花银。若遇丰年,风调雨顺,耕耘勤勉,每处田庄一年出息能有二千两之数。

时值腊月,朔风凛冽,然这日天色晴好,冬阳煦暖,照得人遍体生温。

这日,姜念携了姜家众人,及蒙雄一家子,同往顺义县的一处姜家田庄游玩。贺赟、孟氏留守看家,贺忠倒是跟着。

只见姜家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姜念、元春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薛宝钗、景晴、邢岫烟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香菱、抱琴、袭人、晴雯、金钏、玉钏、莺儿、红霞、绿漪等众丫鬟也纷纷乘车。

众女眷素日深居闺阁,难得这般出游,又是往田庄上散心,个个喜形于色,笑语盈盈。

车马辚辚,一路行至庄上,早有伍庄头领着众庄上人迎候,伍庄头曾是景家的管家。

但见田庄开阔,虽值寒冬,却别有一番萧疏清旷之趣。

香菱不禁感叹:“这庄子真大!”

元春则笑道:“这庄子倒比城里清净许多,虽无繁华景致,却自有一番天然意趣。”

薛宝钗点头道:“正是,冬日里能得这般晴好,出来走走,也是难得的。”

众人信步而行,转过一道矮篱,忽闻一阵幽香,沁人心脾。

香菱笑道:“好香!莫不是梅花开了?”

袭人眼尖,指道:“你们瞧,那不是一片腊梅?”

众人循声望去,果见前方数株腊梅,疏影横斜,金蕊点点,正自凌寒而放。花瓣薄如蝉翼,色若蜜蜡,在日光下微微透亮,更显得精神抖擞。

姜念笑道:“今日倒巧,竟遇上腊梅开得正好。”

元春亦喜道:“这花儿开得有风骨,也耐看。”

景晴走近细赏,叹道:“只可惜不曾下雪,若得雪衬着,这腊梅愈发显得清绝了。”

姜念则道:“雪里腊梅固然极妙,但今日晴和,倒也别致。你们瞧,这花儿映着日光,倒像是自个儿会发光似的。”说着竟即兴作出了一句诗,“腊梅映日金蕊绽,不借雪色亦风流。”

众人围着腊梅树赏玩。

香菱折了一小枝,凑近鼻尖嗅了嗅,笑道:“这花儿冷香沁人,倒像是能钻进骨头里似的。”

抱琴笑道:“你既喜欢,何不折几枝带回去插瓶?”

香菱眼巴巴看向了姜念,姜念笑道:“腊梅花香浓郁,且花期较长,倒是适合插瓶的。”

元春见姜念这般说,便笑着附和:“这花儿插在瓶中,置于案头,倒能添几分雅致。”

薛宝钗亦道:“冬日里能有这样一瓶腊梅相伴,便是读书写字,也不觉寂寞了。”

姜念便命人取来剪刀及盛水的粗瓷瓶,亲自选了一些疏朗有致的腊梅枝,让剪下来后插在瓶中。粗瓷瓶形制古朴,釉色青灰,虽粗糙些,倒有野趣,待回家后还可更换花瓶。

忽听得草丛中簌簌作响,枝叶微动。

又是袭人眼尖,指道:“你们听,那草丛里似有什么东西。”

众人皆屏息凝神,果见一只野兔自草丛中窜出,双耳竖起,眼珠滴溜转动,显是受了惊扰。那兔儿毛色灰褐,与冬日枯草相映,若非它窜动,几乎难以察觉。

因姜念今日本就有狩猎的心思,携着弓箭,忙取弓箭,见那兔儿蹲踞不远,众人又皆期待地望着,便搭箭上弦,只听“嗖”的一声,箭已离弦。

箭去如流星,正中野兔。兔儿吃痛,挣扎几下就不动了。

众人见状,纷纷喝彩,也有悄悄在心里可怜那只野兔的。

这一箭,倒是激发了姜念的狩猎兴致,遂对元春等人道:“咱们这庄子原有一处围场,里头獐子、野鸡、兔子都有,我这便与蒙雄、贺忠去围场狩猎,冬日猎物正肥,打些野味回来,也好给你们添个新鲜菜。你们若有想跟去瞧热闹的便跟着,不想跟着的先去庄院歇息。”

元春笑道:“这样热闹,我倒是要瞧的。况且冬日晴好,走走也好。”

连薛宝钗都笑道:“正是。咱们虽不习骑射,但旁观助兴也是好的。”

众女眷纷纷吵着要瞧这难得的热闹,纵有个别人心里不想跟着的,也不好提出来了。

于是,姜念、蒙雄、贺忠骑着马带着弓箭进入了围场。

元春、薛宝钗、景晴、邢岫烟等女眷跟着观瞧。

围场虽不是很大,倒也开阔,衰草连天,间或有几丛灌木。

庄客们早已四下里驱赶,不多时便惊起两只野鸡,扑棱棱飞起。

姜念眼疾手快,一箭射去,率先贯中一只。

众人齐声叫好。

正喝彩间,忽见一头獐子从林间窜出。

又是姜念眼疾手快,挽弓搭箭,那獐子应弦而倒。

元春、薛宝钗对此都见怪不怪了。

景晴则不禁心驰神往,暗叹:“大爷果真文武双全呢!”

此后半个时辰,姜念或射野兔,或猎山鸡,竟斩获九只。

蒙雄则仅猎得两只,还不如贺忠,贺忠猎得四只。

别说姜家女眷了,就连众庄客皆啧啧称奇,伍庄头对姜念道:“大爷这般手段,便是老猎户也未必及得上。”

狩猎既毕,元春对姜念笑道:“今日倒好,既赏了腊梅,又观了狩猎,还有野味可尝。”

说说笑笑,便要回庄院。

姜念见元春莲步轻移,虽披着斗篷,却仍显单薄,笑道:“想来你也乏了,不如与我一同骑马回去,也省些脚力。”

元春闻言,面上微红,低声道:“这如何使得?我自个儿走回去便是。”

姜念却亲自牵过自己的马来,这马儿甚是神骏。他先翻身上马,又向元春伸手道:“不必拘礼,横竖路也不远,我扶你上来。”

元春见众人皆望着,越发羞赧,推辞道:“叫人瞧见,成什么体统……”

抱琴在一旁抿嘴笑道:“奶奶何必推辞?大爷既这般体贴,你便依了他罢。”

封氏也笑道:“正是,横竖都是自家人,谁还笑话不成?”

元春被她们一说,更觉耳根发热,只得将手递与姜念,被他轻轻一带,便上了马背。

姜念一手揽缰,一手虚扶在元春腰间,笑道:“夫人坐稳了。”

元春身子微僵,只觉背后温热,马儿又轻轻一动,她不由低呼一声,往后一靠,正倚在姜念怀中。

姜念轻笑,低声道:“别怕,我这马最是服我的。”

元春耳畔被他气息一拂,越发面红心跳,只垂首不语。

姜念故意勒马缓行,渐渐落在众人后面。

前面薛宝钗、景晴、邢岫烟等人时不时回头张望,见二人共乘一骑,元春羞怯低头,姜念则含笑揽缰,姿态亲昵,不由各自思量。

薛宝钗瞧了半晌,心内暗叹:“她真是好福气!”

景晴眸中闪过一丝艳羡,亦心内暗叹:“我哪有这个体面?终究是正头夫妻,才能这般。”

邢岫烟亦不时回头,心中暗想:“若有一日,我也能这般与大爷共乘一骑,该是何等滋味?”想罢,又自嘲一笑,暗道:“痴心妄想!我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哪敢奢望这个?”

丫鬟们更是窃窃私语。

晴雯对袭人道:“你瞧,大爷待奶奶多体贴!”

袭人微笑不语,只在心内暗道:“正室夫人,自然不同些!”

香菱对抱琴道:“他们这般,倒像是画儿里的才子佳人。”

抱琴掩口笑道:“可不是?若再下一场雪,就更应景了。”

元春虽听不清众人议论,却也能猜得几分,越发羞得抬不起头。

姜念见她如此,不由低笑,凑近耳畔道:“夫人怎的倒不言语了?”

元春轻啐一口,低声道:“你……你这般胡闹,叫我这做主子奶奶的如何见她们?”

姜念笑道:“这有何妨?夫妻恩爱,原是正理,她们见了,岂不更敬你这当家奶奶?”

元春听了,只娇哼一声,偏过脸去,耳根却微微透出胭脂色来。

眼看将至庄院,已见众人相迎,元春心下羞急,扯了扯姜念衣袖,低声道:“大爷快放我下去罢!我自走过去便是!”

姜念见她这般情态,越发起了逗弄之心,笑道:“夫人若求我,我便依你。”

元春飞了他一眼,无奈只得垂首细声道:“求……求大爷放我下马。”

姜念噗嗤一笑,先自翻身下马,又伸手扶她。元春搭着他手腕,轻巧落地,二人并肩而行,缓缓向庄院走去。

香菱迎上前,笑吟吟道:“奶奶骑马可还稳当?”

元春强作镇定,理了理鬓角道:“还好,只是不惯,有些怕。”

香菱抿嘴一笑,道:“有大爷护着,奶奶只管放心便是。”

元春佯装低头整理衣襟。

伍庄头命人在正厅里摆开了两张榆木大桌,桌上陈着粗瓷碗碟,虽无金玉器皿之华贵,倒也别有一番质朴趣味。

姜念携元春上座,薛宝钗、景晴、邢岫烟依次而坐。

庄妇们川流不息地上菜,先是几样时鲜野味。然后是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獐子肉羹,那肉炖得酥烂,汤面上浮着碧绿的芫荽,香气扑鼻。接着又端上烤得焦黄的野鸡、野兔,外皮酥脆,内里嫩滑。另有米酒,盛在粗陶壶中,斟出来时泛着微微浊色,却有一股清甜之气。

姜念夹了一块烤兔肉,笑道:“这肉烤得正好,外焦里嫩。”

众人纷纷跟着夹起了烤兔肉。

姜念举杯笑道:“今日咱们也学一回庄户人家,尝尝这野趣。”说罢先饮了一口,只觉这米酒入口绵软,后劲却足。

元春素不擅饮,见素不爱饮的姜念都这般饮了,便跟着饮了一口。

薛宝钗也饮了一口,笑道:“这酒虽不比家里的醇厚,却自有一股稻谷清香。”

景晴亦饮了一口,点头称是。

邢岫烟见众人皆饮,也小小抿了一口,谁知这酒看着温和,实则后劲颇足,呛得她咳嗽起来。薛宝钗忙递过帕子,笑道:“邢姑娘慢些喝,这酒性子烈着呢。”邢岫烟羞红了脸,低声道:“是我失礼了。”

正说笑间,庄妇又捧上新摘的冬笋炒腊肉,那笋片洁白如玉,腊肉红亮透明,两相映衬,煞是好看。元春夹了一箸尝了,不由点头道:“这笋比城里买的鲜嫩。”那庄妇笑道:“因得知大爷奶奶们今儿来,这是今早刚从后山挖的,趁着新鲜下锅,自然好吃。”

酒过三巡,姜念倒是没多少醉意,却见元春双颊绯红,眼波流转,比平日更添娇媚,不由多看了几眼。

饭毕,庄妇撤去残席,又奉上热茶。茶是山茶,虽不比龙井、碧螺春名贵,却另有一股清冽之气。

众女眷略坐片刻,便各自回房歇息。

今晚众人就宿在这庄院。

姜念去外间与蒙雄、贺忠等人说了会子话,方才来到元春的住处。只见屋内点着一盏油灯,光线昏黄,却更显温馨。元春已卸了钗环,正对镜梳理长发,见他进来,轻声道:“外头可都安排妥当了?”

姜念笑道:“都妥了。”

说着走到她身后,接过梳子,亲自为她梳发。乌黑长发如瀑布般泻下,衬得元春肌肤如雪。

姜念忽地俯身,在元春耳畔低声道:“今夜与夫人在这田庄上,效那鸳鸯交颈,鸾凤和鸣,倒是添几分野趣。”

元春顿时垂首捻着衣带,耳上的一对明珠坠子晃个不住。

隔壁房内,莺儿正为薛宝钗解散青丝,忽想起日间情景,忍不住道:“今儿若大爷也携姨奶奶同乘一骑,那才热闹呢。”

薛宝钗对镜默然,只将手中的梳子轻轻搁在妆台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莺儿犹自不觉,又叹道:“奶奶她真是好福气,得大爷这般……”

话未说完,薛宝钗倏地回首,眼风如刀:“越发没规矩了!”

莺儿慌忙噤声,心中却暗叹:“虽说大爷待我家姑娘也算体贴,可终究比不得正房奶奶的体面。”

另一间房内,丫鬟红霞正为景晴卸簪,忍不住叹道:“大爷虽好,可惜姑娘不是正房奶奶。”

景晴回首瞪了一眼,红霞吐了吐舌,也不敢再说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