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帝业 > 第185章 泰顺帝:由它去罢

红楼帝业 第185章 泰顺帝:由它去罢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念、元春一同进了书房。

书房内,银霜炭在火盆里毕毕剥剥烧得正旺,猩红的火舔着青灰的炭,映得满室生春。

元春才从雪地里回来,衣服上犹带着几分寒气,先是被姜念温言软语暖了心肠,此刻进得书房,更觉浑身暖融融的。

香菱捧了茶盘过来,递了一盏热茶给元春,茶气氤氲,衬得元春玉面生霞。

姜念欣赏着元春轻抿热茶的模样,但见眉蹙春山,眼颦秋水,檀口含朱,纤指捧玉,口中则问道:“荣府老太太急急地唤你去,不知有何要紧事?”

元春忽地一怔,随即故意眼角微挑,显出几分娇俏,道:“此时偏不告诉大爷,待晚间再告诉。”

姜念见她这般情态,越发好奇,凑近笑道:“什么事这样神神秘秘的?”

元春又故意将身子微微一偏,嗔道:“大爷且耐着性子,横竖晚上就知道了。”忽又转眸一笑,“若大爷此刻无要紧事,不如我再教您一支曲子可好?”

姜念见她顾左右而言他,知她有意卖关子,便也顺着话头笑道:“但不知这次要教哪一支?”

元春整了整衣袖,正色道:“是《胡笳十八拍》。这曲子我拿手的,昔日在宫里侍奉皇太后时,常弹此曲,太后也爱听这一支。”

随即向姜念详细介绍了一番《胡笳十八拍》。

姜念见她说得恳切,便拱手笑道:“既如此,少不得要劳夫人指点了。”

正说时,忽听得窗外“咔嚓”一声轻响,原是一根树枝不堪风雪,折断了。

二人不觉相视一笑。

窗外碎琼乱玉,窗内春暖生香。

元春命抱琴取来九霄环佩琴,又唤袭人等丫鬟铺设琴案。

待一切布置停当,元春便挥手令丫鬟们退下。抱琴会意,带着众丫鬟退出书房,反手将雕花门扇轻轻掩上。

室内余姜念与元春二人,并肩坐在琴案旁。

银霜炭的火光映在二人脸上,一个英武有为,一个国色天香,端的是一对璧人,两下情长。

元春侧首对姜念笑道:“我先与大爷演示一遍,您且细看指法。”

说着将腕上翡翠镯子褪下,搁在一旁的填漆小几上。

姜念正襟危坐,应道:“正当如此,我自当洗耳恭听。”

只见元春轻挽衣袖,显出一截雪腻鹅脂般的腕子,十指纤纤,先在琴弦上虚拂一记,试了试音。继而指尖轻挑,但闻“叮咚”一声,如清泉滴落幽潭。接着指尖翻飞,那琴音便时而低回似呜咽,时而激昂如长啸。

只是,元春今日弹这《胡笳十八拍》,与昔日在宫廷所奏,心境不同。

昔日她在宫廷奏此曲,或是想着蔡文姬的悲情,或是感怀自身被贾母送入宫闱的命运。

而今日,她纤纤玉指下流淌的琴音,却是在追忆昔日的宫阙生活,更兼思及姜念身世之谜——或为天家血脉,龙子凤孙。

姜念可察觉不到此间微妙。

……

……

傍晚时分,雪早已住了。

姜家庭院中积了薄薄一层雪,映着暮色,倒像是撒了一层碎玉。

姜念与元春一同用过晚膳后,他照例往书房里去。

这时,元春进了书房,在姜念身旁坐下,轻轻挥了挥手,香菱会意,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反手将门带上。

元春这才轻启朱唇,对姜念问道:“大爷今晚宿在何处?”

姜念道:“东厢房。”

东厢房,也就是景晴的住处。

元春忽粉面微红,低垂螓首,轻声道:“大爷今晚……宿在正房可好?”

这话里的意思,分明是要姜念今晚与她同宿。

姜念前两晚都是与元春同宿的,而且,每当他要宿在西厢或东厢的时候,元春从来都是顺着他。

今日元春却反常了。

姜念立时便明白过来:元春这是要与他细说今日贾母急召之事。

他凝视着元春,见元春低垂粉颈,羞捻罗带,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期盼,也有几分娇怯。他笑道:“既是夫人盛情相邀,为夫岂敢推辞?”

元春听了,“噗嗤”一声笑出来,又以帕掩口,眼波横斜,嗔道:“大爷就会取笑人。”

说着起身出了书房。

……

……

入夜。

姜家正房的卧房内,帷幔低垂。

虽银霜炭盆里余火未熄,暖意融融,却因灯火俱灭,只余窗外雪光透入,显得幽暗。

元春身着杏红色软绸寝衣,云鬓半散,正依偎在姜念怀里。

姜念轻抚其香肩,笑道:“夫人此刻可告知为夫,今日荣府老太太急召,究竟所为何事了?”

元春先是一阵沉默,只听得二人呼吸之声交织。半晌,方轻轻“嗯”了一声,却仍不言语。姜念也不催促。

又过了一会子,元春才似下定决心,低声道:“此事……与大爷的身世有关。”声音细若蚊蝇,几不可闻。

姜念身子登时一僵,却不作声。

元春觉察,便继续道:“老太太与我母亲听得些风声,说大爷……大爷或是……”说到这里,竟似难以启齿,顿了顿才道:“或是今上流落民间的骨血!”

此言一出,房中静得可怕。

姜念沉默良久,方问道:“这风声从何处听得?”

元春便将情况细说了一番。

姜念听罢,却不见多少惊色。

他早已料到,自己的真实身世会被人推测出来且传扬开来。

元春声音愈发轻柔,却带着几分颤意:“大爷,这传闻……可是真的?”

姜念将她往怀里带了带,柔声道:“明日你再去荣府走一遭,告诉老太太与岳母,此乃无稽之谈。事关天家体统,岂能这般胡言乱语?难道荣国府想惹祸上身不成?切记要她们禁言此事。”

这番话说得巧妙。

事已至此,他不忍欺瞒元春,却又实在不能坦言相告。此刻这般言语,既未对元春直言此乃谣言,只教她转告贾母、王夫人,倒显得进退有度。

元春乖觉,忙道:“是我唐突了,明日便去告知老太太与母亲。”说罢,将脸埋在姜念胸前。

姜念搂紧了她,轻抚其背道:“此事怎能怪你?”

此时冬夜深寂,屋内虽暗却暖意融融。元春被姜念紧紧搂在怀中,心中却暗自思量:“观大爷言辞,倒不似全然否认。若他真是龙种,此事自然不便明言。”思及此,心头不由一颤,暗想:“如此说来,大爷或许真是……”

姜念亦在沉思。

他思忖着是否该主动进宫向泰顺帝说明此事,以免泰顺帝猜忌是他传扬的。思虑后,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纵然他主动进宫说明,泰顺帝也可能猜忌是他传扬。而且,他刚立功回京,这时候主动与泰顺帝说这种事,泰顺帝可能会猜忌他居功自傲,想让泰顺帝相认他为皇子了。

横竖此事并非他传扬,连元春都瞒着,又让元春去告诫贾母、王夫人。日后泰顺帝若问起,也好分说。

一时间,姜念、元春各怀心思,却都默契地不再言语。

窗外北风渐起,吹得窗棂微微作响。

……

……

翌日上午。

荣国府荣庆堂暖阁内沉水香氤氲,袅袅婷婷,在雕花窗棂间流转。

贾母正倚在锦绣靠枕上,半阖着眼听贾赦说话。

只见贾赦身着绛紫色团花袍子,一张老脸堆着笑,正躬身向贾母讨要一笔数目惊人的银钱。

贾赦虽袭着一等将军的爵位,却不是荣国府的当家老爷。平日里不过靠着那点子俸禄,偏生又是个挥金如土的主儿。不是吃酒听戏,就是买妾纳婢。

正说得口沫横飞之际,忽见鸳鸯掀帘进来,急声道:“老太太,大姑娘回来了!”

贾母闻言,精神一振,连声道:“快请进来!”又对贾赦摆手道:“你且先回去,这事儿容后再议。”

贾赦那张老脸登时涨成了猪肝色。

他素知老太太偏心,待二弟贾政如珠似宝,对自己这个长子却总是淡淡的。这些年来,他也只得忍气吞声。可如今,竟连元春这个做孙女的都比他体面,元春刚一到,老太太就要撵他走。

而且,近日邢夫人在姜家受了羞辱,向贾赦哭诉元春冷眼旁观,全不把贾赦这个大老爷放在眼里。贾赦本就因此积了一肚子火,此刻见老太太这般作态,不由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回来了,老太太就要赶儿子走?莫非在您老眼里,我连个外嫁的丫头都不如了?”

这话说得极重,暖阁内忽然一片死寂。

贾母本就因贾赦今日开口便要一万两银子,心中正自不快,又听他这般言语,气得脸色发青,拍案道:“元丫头今儿来,是有正经事体商议。你来却张口闭口只要银子,成何体统!”

贾赦闻言,老脸愈发涨得紫红,胡须乱颤道:“老太太好偏的心!元春嫁出去后,眼里心里只有那个小畜生!莫说将我放在眼里,便是老太太您,在她心中怕也排不上号了。这些年真是白疼了她!”

贾母听了这话,唬得心头乱跳,暗忖:“若念哥儿果真是今上的龙种,大老爷这般口出狂言,岂不是连圣上都骂进去了?”

想到此处,贾母不由得厉声道:“你真是糊涂了!从今往后,你休得编排念哥儿与元春半句,莫说背地里,就是梦里说胡话也不成!”

这一番疾言厉色,把贾赦唬了一跳。老太太怎就这般动怒?他一时间竟怔住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正僵持间,忽听鸳鸯故意大声道:“大姑娘进来了。”

话音未落,元春已款款入了荣庆堂。

贾赦见状,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甩袖便往外走。

元春见到贾赦,忙福身行礼,口称:“给大老爷请安。”

贾赦却只冷冷一瞥,头也不回地掀帘而去。

贾母忙向元春招手道:“好孩子,快过来坐。”又叹道:“大老爷近来愈发不成体统了,你别往心里去。”

元春温婉一笑,轻声道:“孙女不敢。”

很快,得了消息的王夫人匆匆赶来荣庆堂,喘着粗气,显是一路疾行。

贾母便将手中茶盅一放,对鸳鸯等人道:“你们都退到堂外去罢,没叫不许进来。”

众人见这阵仗,又纷纷好奇起来。

琥珀拉着鸳鸯的袖子悄声问:“姐姐可知老太太、二太太要与大姑娘说什么体己话?”

鸳鸯摇头,心内则暗忖:“左不过与姜姑爷有关,只不知是何等要紧事,连我也听不得。”

暖阁内,贾母让元春挨着自己坐在炕上,王夫人也在下首绣墩坐了。

元春便将姜念嘱咐的话道来:“大爷特意让我转告,外间那些传言实乃无稽之谈。事关天家体统,岂能这般胡言乱语?难道……难道府上想惹祸上身不成?切记要禁言才是。”

贾母与王夫人闻言,脸上期待之色顿时都黯淡了下来。

贾母也怕了,暗忖:“如今太上皇可不护着咱们府上了,咱们府上实不能惹祸!”

王夫人也怕了,王家覆灭让她心里阴影甚重,连她都险些遭祸,岂敢再惹祸?

沉默半晌,贾母方长叹一声:“念哥儿说得是。这等谣言,确实该当禁绝。”说着看向王夫人,“你回去与二老爷嘱咐一声。”

王夫人连忙应下,眼中却难掩失落之色。

三人又低声商议了些细节,贾母这才唤人进来伺候。

外头鸳鸯等人听见传唤,忙不迭地进来,却见老太太神色凝重,二太太面色苍白,大姑娘也是眉头微蹙,不由得各自纳闷,却谁也不敢多问一句。

……

……

这日上午。

皇宫内廷养心殿的暖阁内,地龙烧得满室如春。

忠怡亲王与泰顺帝已议完几件朝廷大事,忽低声道:“四哥,臣弟听得有人传扬易哥儿或为龙种之事。”

随即将详情细细道来。

泰顺帝听罢,只微微颔首:“朕已知晓有人传扬此事了,也仅是推测罢了。”

忠怡亲王含笑道:“果然在四哥预料之中。易哥儿圣眷优渥,两度钦差,再加其身世来历,明眼人自然猜得到。”略一沉吟,又道:“可要严禁此等传言?”

泰顺帝摇头道:“此事岂是好严禁的?朕又不能因此下旨。由它去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