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帝业 > 第179章 姜念宝钗

红楼帝业 第179章 姜念宝钗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可卿携着瑞珠,候在西厢房檐下,见姜念身影穿过垂花门,忙迎上前道了个万福。

引着姜念入西厢房后,秦可卿朝瑞珠递了个眼色。瑞珠虽退出房去,却故意在窗下磨蹭,假意整理裙裾,实则竖起耳朵要听里间动静。

待姜念落座,秦可卿轻移莲步,纤纤玉手执起茶壶,亲自斟了一盏香茶奉上。姜念接过茶盏,目光却在她身上流连,含笑道:“送你的白狐鹤氅,穿在你身上,倒比那画上的仙子还要标致三分。”

秦可卿指尖轻点发间的银镀金嵌珠宝蝴蝶簪,眼波流转:“这簪子也是你送的,莫非就不好看了?”

姜念笑道:“自然是好的。只是这鹤氅簪子都沾了你的光,因你忒美了,若换个人穿戴,只怕要黯然失色。”

说罢抿了口茶,目光却未从秦可卿脸上移开。

秦可卿听了这话,心头似灌了蜜一般,眼波微横又低垂螓首,轻声道:“你这一去就是百余日,叫人……好生惦记。亏得今日才回京便来看我,若不然,我怕是要怨你了。”

话音未落,姜念忽然起身,将她揽入了怀中。

“可卿,你瘦了。”姜念抚着她单薄肩头,叹道。

秦可卿羞得将脸埋在他胸前,蝴蝶簪上的流苏簌簌颤动,恰似她此刻怦然的心跳。

窗外的瑞珠听得都不禁霞飞双颊。

二人温存片刻,秦可卿忽从姜念怀中仰起脸来:“我弟弟读书的事,你可还放在心上?”

姜念接口道:“既是你托付的,自然放在心上。”

秦业在世时,曾为儿子秦钟延请了业师。去岁春间秦业谢世后,那业师便不再上门授课。自此秦钟便在家温习旧课,偶有疑难,由秦可卿点拨。

今年四月间,姜念自山东返京,秦可卿曾请他安排秦钟读书之事。姜念当时说秦钟年纪还小,过个一年半载再妥善安排。

其实,姜念拖延此事,主要在于他不喜秦钟。

前世他读原著时,便不喜秦钟女儿情态、贪玩好乐,更兼对秦可卿这抱养的姐姐无敬爱之心。何况这一世里,秦钟去岁曾受远房亲戚挑唆,算计秦可卿。

不过,眼下秦可卿既然再次提出,姜念为了她,不好继续拖延了。

姜念可将秦钟送去贾家家塾,然那贾家家塾乌烟瘴气,秦钟去了那里,就毁了。姜念也可请一位老师到秦家来教授,然如此会对秦可卿这位闺阁姑娘造成不便,姜念也不愿如此。

究竟如何安排,姜念已有打算。

此刻,姜念对秦可卿介绍了屈泰、屈继善父子,然后道:“屈总宪在神京东城设有屈家家塾,供其子孙读书,也有外姓学生附学的。我打听过了,那学堂规矩严谨。明日我正要往屈府拜会,届时便提携你弟弟附学之事。”

秦可卿听完,一双秋水明眸顿时亮起:“果真?”

屈泰官居都察院左都御史,其子屈继善又是新科翰林,这般门第的私塾,寻常人哪得进去?

见姜念含笑点头,秦可卿喜不自禁,竟忘情地在他颊上轻轻一吻,随即羞得转身掩面。

姜念心内暗叹:“希望秦钟进了屈家家塾,能好好读书上进,否则这小子将来会让秦可卿烦心的!”

二人又说了些体己话,姜念便欲告辞。

临行前,秦可卿忽扯住他衣袖:“钟儿若去那屈家家塾,需备多少束脩?”

姜念拍拍她手,笑道:“这些我自会料理。”

……

……

已是夜晚。

姜家西厢房内烛影摇红。

薛宝钗方沐浴毕,一头青丝犹带水汽,如墨云般披散在杏红色杭绸寝衣上,寝衣领口袖边皆用金线绣着折枝梅花。

莺儿忽见薛宝钗从描金妆奁中取出一盒玫瑰胭脂膏子,不由奇道:“姨奶奶才沐浴过,都要睡下了,怎的还要点胭脂?”

薛宝钗神色淡淡,只道:“横竖睡不着,略收拾些罢了。”说罢,纤指蘸了些许胭脂,轻轻匀在唇上,又对镜抿了抿。

莺儿心下暗忖:“姑娘今夜不但穿了鲜艳寝衣,沐浴后还要妆点,莫不是要伺候大爷?可大爷今日才回家,今晚必是要在奶奶房中歇息的。”

莺儿天真烂漫,哪里懂得其中关窍?

殊不知薛宝钗早将元春的月信日子记得分明,今日恰是元春的信期。既如此,姜念或许会来西厢的。

果然,薛宝钗刚将胭脂盒放回妆奁,便见姜念到来。莺儿慌得就要去倒茶,却听姜念道:“你且下去罢。”

待莺儿退下,姜念借着烛光细细打量,只见薛宝钗身上的杏红寝衣颜色鲜艳,衬得肌肤如雪;一头青丝半干未干,更添几分慵懒;唇上胭脂新点,在烛光映照下娇艳欲滴。他笑道:“好个标致人儿,倒似洞房花烛夜的新嫁娘一般。”

薛宝钗羞得低垂粉颈,却又忍不住抬眸偷觑姜念一眼,故意问道:“大爷今日才回家,不好生陪着奶奶,怎的倒来我这儿了?”

姜念含笑近前:“夫人今日身上不便,特叫我来寻你。”

虽早知如此,薛宝钗仍是羞得满面飞霞,连耳根子都染了胭脂色。

她尚未回应,已被姜念揽入怀中。

姜念但觉一股幽香袭来,撩人心魄。

当姜念将薛宝钗抱起的时候,薛宝钗手中的帕子飘飘落地,恰似一片风中飘落的花瓣。

二人来至床榻。

姜念为薛宝钗除去了绣鞋罗袜,显出一双纤足,十趾如蔻丹般精致,羞怯地微微蜷曲。

姜念笑道:“可知我为何爱与你一块儿洗脚?”薛宝钗岂会回答他这问题?他却自问自答起来:“因这双玉足,便是西子再世也要逊色三分。”

薛宝钗闻得此言羞得无地自容,将脸儿埋进了锦被之中。

罗帐低垂了下来。

一时之间,似乎有风在吹,似乎有雨在飘。

云收雨歇后,唤了莺儿进来。

莺儿进来时低着头,随即又红了脸,待其退下,房中的烛火已熄灭。

幽暗之中,薛宝钗蜷在姜念怀里,青丝散落枕畔,忽轻启朱唇问道:“景姨奶奶那里……大爷也防着么?”

话音未落,自己先羞得将脸埋入姜念的胸膛。

姜念如今一妻二妾。妻子元春比他还长两岁,宜于怀胎,却未见喜讯。薛宝钗年纪还不够,不适合的,姜念故意防着。景晴比姜念长一岁,也宜于怀胎,但姜念也故意防着,因不宜让景晴率先生子。

姜念抚着薛宝钗的如云青丝,道:“她那里也防着。”

薛宝钗抬头:“为何?”

姜念只笑不语,惹得薛宝钗朱唇微撅——方才的胭脂早被吃去大半,此刻倒显出天生的粉嫩来。

见佳人郁闷,姜念道:“早与你说过的,你如今年纪不够,不宜怀胎,所以防着。待过两年,纵使夫人未有喜讯,也不拘着你了。”

薛宝钗轻轻“嗯”了一声,葱指在他胸前画着圈儿,暗想:“若到那时夫人仍未怀胎,而我先生子……”

思及此,心头竟涌起一丝隐秘的欢喜。

姜念揽着薛宝钗的香肩,忽道:“此番下江南,我特意去了你在薛家的旧居。”

话音未落,便觉怀中人儿身子微微一颤。

姜念续道:“那院落幽静非常,进得院门,迎面一株老梨树,虽是初冬时节枝叶凋零,仍可想见春日里梨花如雪。”

薛宝钗不自觉地攥紧了他衣襟。那株老梨树她再熟悉不过了!

“廊下秋千还在。”姜念的声音愈发轻柔,“听宝琴说,你总让她先坐,自己在后头推。那绳索上的红漆都褪了色,却还结实得很。”

薛宝钗不禁眼眶泛酸。

姜念又细细道来:“推开房门,但见窗明几净,陈设如旧,绣榻的小几上还搁着一把素绢团扇,竟似你刚离去未久。”说着轻抚薛宝钗的发丝,“我抚过床帐、案几,恍惚间似见你就在那里。”

话音未落,薛宝钗再也忍不住,伏在他肩头啜泣起来,泪珠儿顺着腮边滚落。旧居里的景物,经他这般娓娓道来,竟似在眼前活了过来。那些深埋心底的少女时光,此刻都涌上心头。

“怎么哭了?”姜念以指腹轻拭她泪痕。

薛宝钗别过脸去,半晌才低声道:“没什么……只是想起从前……”

语未竟,喉间又是一哽。

姜念捏了捏她粉腮,笑道:“明日我命人在西厢廊下悬一架秋千,可好?”

薛宝钗却摇头:“大爷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她略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绞着锦被一角,“如今我已非昔年闺中少女,既为人妾室,在廊下悬秋千玩耍,成什么体统?”

姜念也不勉强,只道:“既如此,便罢了。”

心下却想,薛宝钗虽素日端方持重,骨子里何尝没有几分活泼性子?甚至还有一点叛逆!犹记原著中她在滴翠亭前扑蝶的光景,与平日的稳重判若两人,还有她私下里偷看《西厢记》的往事。只是她将这些性情压制罢了。

眼下便是如此。

薛宝钗其实巴不得姜念为她悬秋千,想再体验曾经那秋千架上的欢愉,只是想到如今身份,遂将这份念想按下。

“睡罢。”姜念轻拍薛宝钗背脊,柔声道。

薛宝钗低低“嗯”了一声,却久久未能成眠。幽暗中,恍惚见到了江宁旧居那架秋千,在融融春光里轻轻摇曳,梨花如雪般纷扬而下,而那个穿着杏红衫子的少女,正笑得明媚……

……

……

次日申牌时分,神京城上空阴云四合,忽飘起一阵冬雨。

雨丝虽细如牛毛,却挟着透骨寒意。

姜念与元春同乘一辆马车,辚辚而至。

姜念特意拣了这个时辰,算准了贾政该从工部衙门散值回府了。

此时是贾母用晚膳的时辰,荣庆堂内,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并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贾宝玉等俱在。

虽是人头济济,却不似从前那般笑语喧阗。主要在于,八面玲珑的王熙凤被休出去了。

贾母环视一周,心中暗叹:“若是凤哥儿在,这会子早该说笑得满堂生春了。”

偏偏这话儿还不好说出口,贾母忽觉口中新沏的老君眉也失了滋味。

正惆怅间,忽见一个下人匆匆进来禀道:“老太太,大姑娘和姜姑爷来了!”

贾母忙直起身子,连声吩咐快请。

不过半盏茶功夫,元春被迎入荣庆堂,先向贾母行了大礼,又向邢、王二位夫人请安。

贾母拉着元春的手,让她紧挨着自己坐下,摩挲着她的手背道:“我的儿,怎么偏拣这个时辰过来?”

元春抿嘴一笑:“大爷特来拜见父亲,想着这时候父亲该散值在家了。”

贾母随即问起姜念江南办差之事,元春便大致说了一番,也提到圣上赏赐两处田庄等事。

众人听得咂舌不已。

元春又将带来的一些江宁土物送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然后才切入正题:“大爷明日特设家宴,叫我来请老太太、二位太太都过去坐坐,也算我们尽些孝心。”

贾母心里不喜姜念,却不得不承认姜念确实年轻有为——泰顺帝器重不说,连太上皇都另眼相待。想到如今荣国府失了太上皇这座大靠山,王子腾又倒了台,贾母暗叹须得与姜念维系些情面才是。

思量至此,贾母笑道:“既是他特意要请,又劳动你来请,我自然要去的。只是……”她望了望窗外的雨丝,“只怕明日这雨还不停。”

元春嫣然一笑,鬓边凤钗的流苏轻轻晃动:“老太太放心,我瞧着这天色,明日多半要放晴的。纵有些细雨,去也不妨事。”

贾母点头:“既如此,明日我便走一遭。”

元春心中一喜,又请邢、王两位太太。

邢夫人犹豫,她可不喜姜念。

倒是王夫人,虽因王家之事对姜念怀恨在心,此刻却强笑道:“老太太既去,我自然要随侍左右的。”

贾母目光扫向邢夫人,邢夫人也挤出笑容:“大姑娘亲自来请,老太太又要去,我岂有不陪着的理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