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帝业 > 第176章 姜念回京获赏

红楼帝业 第176章 姜念回京获赏

作者:挽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申时。

在姜念的安排下,贺赟领着邢岫烟、谢季兴、景晴母亲杜氏等一群人,押着几箱江宁土物,回到了神京东郊的姜家新宅。

元春正斜倚在卧房中的曲尺罗汉床上,手中捧着本《李义山诗集》,正读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忽见孟氏掀帘进来,脸上堆着笑:“奶奶,我家那口子回来了!”

元春“啪”地合上书卷,眸中闪过喜色:“大爷可回来了?”

孟氏忙道:“大爷还在通州潞河驿,明日面圣后才归家。”

这是规矩,钦差回京,需得先面圣复命。

元春闻言,眼中光彩黯了黯,却仍起身整了整缕金袄,往东耳房去。

此时内院已热闹起来。

贺赟引着邢岫烟、谢季兴、景晴母亲杜氏一行人,穿过垂花门。

景晴站在东厢房窗前,忽见院中闪过个熟悉身影,她猛地一怔,随即忙提着裙子奔出门去:“妈!”

这一声喊得凄切,惊得众人纷纷朝她望来。

人群中,杜氏回头见是女儿,忙快步上前。

母女俩顿时抱头痛哭,皆是泪如雨下。

薛宝钗本在西厢房里做针黹,闻声而出。见谢季兴立在院中,她只含笑对谢季兴点了点头,目光却被邢岫烟吸引——这姑娘是谁?生得眉目如画,虽衣着简素,却素雅清丽。

正疑惑间,贺赟已引着众人走到了东耳房。

“给奶奶请安。”

贺赟单膝跪地,向元春行礼,随即将姜念下江南之事大致禀明。

元春听得频频点头,待引见邢岫烟时,她特意多看了两眼:“好个齐整孩子。”又对杜氏温言道:“你们母女团聚,是桩喜事。”

经元春同意后,薛宝钗方将谢季兴唤入西厢房。

谢季兴将一封薛姨妈亲笔写的书信交给了薛宝钗。

薛宝钗接过书信,忙拆开细看。

信中提到了姜念保薛姨妈周全并助薛家重获皇商之事。

薛宝钗看到这里,唇角微扬。

接着看到,在姜念的要求下,薛家两房生意合并,合并后由薛宝钗占二成股,执掌薛家生意。先是一怔,随即也惊喜,她可是个有志向的。

然紧接着便看到薛宝琴已许为姜念妾室……

薛宝钗不由傻眼了。

好嘛,我家堂妹也被大爷要为妾室了!

……

……

翌日,十一月二十六日。

辰时。

东郊官道上薄霜初化,姜念的仪仗自潞河驿逶迤而来。

车轮碾过湿润的黄土,发出沉闷的声响。

贺赟忽从道旁策马而来,在姜念车窗外低声道:“大爷,奶奶的马车在前头小路口。”

姜念忙掀开车帘,很快便见官道旁小路口一株老树下停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车帘微微掀起一角。

“停车。”

姜念轻喝一声,亲兵立刻勒住马缰。

姜念下了马车,向那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走去,靴底踏在化霜的地上,留下清晰的印痕。

道旁枯草上的霜花被阳光映得晶莹剔透,恰似车内人儿眼中闪烁的泪光。

元春掀着车帘一角,见丈夫愈走愈近,那身影挺拔如青松,似比之前离京时更添几分威严。她恨不得将车帘都掀开,更恨不得下车去见他,然顾忌到现场外人多,倒是不便的。

姜念在翠盖珠缨八宝车一丈外停步,对着车帘,拱了拱手,嘴角含笑。

晨光透过树枝,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夫妻二人隔空相望,元春眼中满是柔情,通过车帘一角望着车外一丈外的姜念,仿佛要将这段时日的思念都倾注在这一眼里,手指在帘上摩挲了一下,似要触碰那咫尺天涯的夫君。

最终,姜念倒退三步,转身离去。

元春望着他的背影,直到那袭侍卫官服消失在官车里,才放下车帘。

车内幽暗中,她摸出袖中帕子,按了按眼角。那帕子上绣的并蒂莲,还是姜念离京前她亲手所刺。

官道上又响起马蹄声与车轮声。

元春的翠盖珠缨八宝车却迟迟未动,直到姜念的仪仗变成远处的一行黑点。

抱琴轻声道:“奶奶,咱们回去吧。”

元春这才如梦初醒:“回罢。”

……

……

皇宫内廷。

养心殿的角落里,一个新来的小太监正缩着脖子,与一个年长些的大太监咬耳朵。这小太监生得眉清目秀,一双眼睛滴溜溜转着。

小太监道:“西暖阁里那匾是何意?”

养心殿西暖阁前室,悬有“勤政亲贤”匾额,乃泰顺帝御笔,这勤政亲贤殿乃是泰顺帝召见大臣之处。

“你说的是‘勤政亲贤’匾吧?”大太监道,随即在小太监的脑门上轻敲一记,“蠢材!那是圣上勤理朝政、亲近贤臣的意思。”

小太监揉着额头,嘟囔道:“可我咋听膳房的人说,是‘勤抄家,亲酷吏'……”

话未说完,大太监脸色骤变,一把捂住他的嘴:“作死的小猢狲!莫乱解!”

正说着,忽觉背后一阵寒意。

二人回头,只见泰顺帝不知何时已立在丈外,身上的皇帝常服晃得人睁不开眼。

两个太监顿时如遭雷击,“扑通”跪倒在地,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

“勤抄家,亲酷吏?”泰顺帝的声音比地面还冷三分。

他因勤政劳乏,由暖阁出来散步放松,不料竟忽然听见一个小太监暗地里如此妄议他。

小太监的身子抖如筛糠,连连叩首:“奴才该死!奴才胡吣……”

大太监也面如土色。

泰顺帝眯起了眼睛。他虽刻薄严酷,但也不会为了这事儿就杀了眼前的小太监,何况因姜念今日回京,他今日心情不坏。饶是如此,这种事还是要有所惩处,不然如何管教许多太监?

当即,泰顺帝让大太监对小太监掌嘴二十,又让大太监自己掌嘴十下,并将小太监调离养心殿。

两个太监还要捣蒜般磕头谢恩。

恰在这时,泰顺帝忽见一心腹太监匆匆而来,报说姜念等人递牌子求见。

泰顺帝眉宇间的阴霾顿时散去:“快宣!”

……

……

姜念携贺赟、任辟疆、齐剑羽、戴士蛟、邹见渊,进了养心殿,由明间转入西暖阁的勤政亲贤殿。殿内南为窗,北设宝座,因泰顺帝常在此殿召见大臣,为保密起见,南窗外抱厦设有木围墙。

姜念领着众人行了大礼,随即便将此番查禁罗教事细细奏来,说着呈上账册案卷。

泰顺帝仔细翻阅账册案卷,看了足足两刻钟,方点头道:“你此行依然不负朕望。”

姜念偷眼望去,见泰顺帝嘴角微扬,笑意让冷峻的面容柔和了几分。

接下来便是封赏了。

封赏伊始,泰顺帝先点了任辟疆的名。这魁梧汉子出列跪倒,听得“记功一次”的恩旨,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咚”的一声闷响。

泰顺帝对齐剑羽道:“你此番扬州之行未能捉拿那罗教的沈传魁,虽则那沈家在扬州势大,情势复杂,然此番朕不能为你记功,但也不记过。”

齐剑羽也跪谢,心中没有不服,不记过不惩处就挺好了。

泰顺帝随即晋封戴士蛟为二等侍卫。

戴士蛟谢恩,起身时瞥了眼齐剑羽,二人目光一触即分。多年同僚,今日竟差了两级。若此番齐剑羽也记功,他也可晋封二等侍卫的,可惜了。

泰顺帝又为邹见渊记功一次,下回再立功,可升迁二等侍卫。

然后是贺赟。泰顺帝凝视这个旧部,忽然轻笑:“贺赟由五品龙禁尉转三等侍卫,免当值。”

短短一句话,让贺赟浑身一震。他伏地谢恩时,袖中的拳头攥得死紧。

龙禁尉只是虚衔,他这个为泰顺帝效劳多年的旧属,终于在今日,当上了实授的五品三等侍卫!

贺赟既成为实授的三等侍卫,自然不能再做姜念的管家了。

泰顺帝却特意让贺赟免当值,其实是让贺赟继续跟随姜念,纵然不做管家,也能为姜念效劳。

泰顺帝让贺赟、任辟疆、齐剑羽、戴士蛟、邹见渊都退下,却留着姜念。

众人退下后,西暖阁勤政亲贤殿内一时静极。

泰顺帝指尖轻叩案几,那“笃笃”声在殿内回响。

姜念垂手而立。

“你要何赏赐?”泰顺帝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玩味。

姜念抬眼,正对上泰顺帝探究的眼神,果断拱手道:“此番臣离京前,圣上已破格擢升臣为二等侍卫,而臣年方十六,实不宜再晋官爵。至于财货,前番赖家所抄已蒙厚赐,自也不该再赏了。”

这番奏对,他事先已想好了。

泰顺帝闻言微微颔首,他是故意在试探姜念,而姜念的回答让他满意。

泰顺帝道:“朕若什么都不赏,倒也说不过去,毕竟你此番立功不小。说罢,你意欲要何赏赐?”

姜念似在沉思,实则早打好腹稿。他故意等了一会子,才略显踌躇道:“臣……斗胆请授薛家皇商。”

话音未落,泰顺帝眼中精光一闪,身子前倾:“哦?去岁那薛家勾结王子腾欺你,朕才罢了他的皇商,今日你何以反倒请朕授薛家皇商?”

姜念适时地低下头:“盖因薛家之女已是臣之妾室,臣……喜爱此女。”

他是故意这般奏对!

他知道,自己已是显得锋芒毕露,或会招泰顺帝及某些人的忌讳。这种情况下,他故意展现出在女人这块的缺陷,并非坏事。

果然,泰顺帝听到这话儿,心内没有不喜,反而笑了一声,道:“好!朕允了!”

姜念又道:“臣还有个请求。”

话音甫落,勤政亲贤殿内又霎时静了下来。

呵,还得寸进尺了呢!

泰顺帝眯起了眼睛,目光如刀锋般锐利,不过迅速恢复了平静:“哦?你还有何请求?”

姜念从容跪奏:“臣在苏州查抄城守营游击石骁家时,得见一张九霄环佩琴……”说着将那张九霄环佩琴之事细细道来,然后道:“臣恳请圣上将这张古琴赐予臣。”

泰顺帝听到这个请求,心内也没有不满,反而感到赞赏。

姜念此番下江南,身边可是有泰顺帝安排的密探监视。

泰顺帝因此知道,尽管姜念此番查抄财物价值逾三百万两,然姜念还是一如既往并未贪墨肥几。

眼下姜念连一张琴都当面找他这个皇帝要,间接证明了姜念确实不贪,否则,这么一张琴,姜念很容易就得手了。

泰顺帝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案上轻叩,问道:“你要这古琴作甚?”

姜念抬头奏道:“臣喜抚琴,且臣妻甚喜抚琴。”

好嘛,又是为了女人!

泰顺帝嘴角微扬。适才姜念请他授予薛家皇商,为的是妾室,此时姜念找他索琴,又为的是妻子。

“朕这个民间皇子,天纵奇材,实心任事,情场上倒是个痴情种子!”

思及此,泰顺帝轻轻点头,轻声道:“此事也允了!”

姜念叩首谢恩,他心知肚明,泰顺帝此刻多半在暗笑他儿女情长。而这,正是他要的效果!

“你还有何求?”泰顺帝盯着姜念,语气已带几分调侃。

姜念肃然道:“圣恩浩荡,臣岂敢再有所求。”

却听泰顺帝话锋一转,忽然问到:“朕听闻,你此番在江宁,向唐吉纳买来了景家数十口人?”

姜念听到这话,没有诧异,他早知道,身边必有泰顺帝的密探。

殿内角落的鎏金熏炉吐着龙涎香,青烟袅袅中,姜念面色不改:“臣确以市价加二成,自唐大人处购得景家仆役。”他目光坦然,“一来,臣家中人丁少,且连一亩地都无,臣寻思着,人口多了,可靠着田庄生息。二则,原苏州知府景昀端之女已是臣之妾室,那景家数十口人之中便有其母,臣……意欲叫她母女团聚。且臣听她说过,景家治家严谨,下人规矩好。”

尽管泰顺帝对姜念的这番回答也有所推测,此刻听姜念说得这般直白,心中不禁好笑。好嘛,说来说去,还是与女人有关!

泰顺帝却道:“你说你连一亩地都无,朕便再赏你两处田庄!”

姜念忙又叩首谢恩。

退出暖阁时,姜念在门槛处顿了顿,眼中浮现一丝玩味。他知道,今日这番“儿女情长”的表演,已然奏效。

其实也称不上表演,他似乎就是这般“儿女情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