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吾父耶和华 > 第32章 最壮丽、最动人、最富英雄色彩、最为光荣

盖里斯推开自己书房的门,在传来一声轻微的吱呀声,带起阵阵陈旧的纸页香气。

夕阳从狭小的窗中射入,斜斜地洒在书房内,在书房的一角,一个落座在长凳上的纤细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

她的身形略微单薄,身着一件简单的白色长袍,柔软的棕发在阳光下闪烁出浅浅的金红色泽。

微风透过半开的门拂过她的发丝,带动着那几缕细发,仿佛金线织就的微光在她耳边流转。

伊莎贝拉就这么静静等候着,直到她与盖里斯对望才露出微笑。

盖里斯的上课,并不是一堂就结束了,事实上这将会是持续一周,面对领地内各个人群的授课。

除去那些军队中的指挥员,盖里斯还要去面对伊玛目们、最初与自己一同来到亚嫩的骑士们、那些法兰克人与穆斯林们的村社代表……

这一次次的授课,都是将过往的真实例举出来。

伊莎贝拉自然也是听过许多次,但她始终都觉得有些问题需要得到解答。

也因此,当天见到盖里斯后,便直言问道:“你不觉得自己所说的,都太直白了吗?”

如今的伊莎贝拉,虽然依旧留着短发,但已经遮掩不住她的性别了。

当然,这不是说她变得如何柔美,反倒是变得愈发自信起来,更加的善于直观表达自己心中想法。

“直白?”盖里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伊莎贝拉的意思。

“我是说,农民们其实本不关心过去的历史,现如今你却反复强调,这难道不会让他们意识到本不知道的事情吗?”

这些话伊莎贝拉是不会在外面说的,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她都秉持着谨言慎行的态度,避免被有心人做文章,或者传出什么不好的迹象。

唯有与盖里斯独处的时候,她才能肆无忌惮的将心中隐忧说出来。

“伊莎、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此说着,盖里斯也坐在了长条木凳上,与少女肩并着肩,让对方依靠过来。

“嗯?”

“历史是没法遮掩的,现在的农民们不知道不关心,那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回首过去。”

“可、当天国临近的时候,这片土地上的人,不再饥饿的时候,他们有机会去学习自己民族文字的时候。”

“他们就会翻开那些沾灰的史书,从前人的文字记录中了解过往的事。”

“但那些史书是谁写的?是教皇乌尔班二世那样的教士书写,是见证过大屠杀的伊斯兰教学者书写,他们的文字中必然充满了仇恨。”

少女搂着盖里斯的右臂,将脑袋搭在了盖里斯肩上,就这么沉默的细心听着。

“到那时,会如何?分明天国即将临近,可族群之间彼此视如仇寇,那些死去的人活在后人的心中,驱使着后人因为前人留下的纸张而再度彼此相杀。”

“族群之间的仇杀一旦再度兴起,势必永无休止,到那时、便是刚刚被打开到门缝的天国之门,亦会因为大地上的无尽战争而合上”

“我们能够去遮掩历史吗?在耶路撒冷王国这个弹丸之地外,有着数千万人记录着历史,因而历史是不会被遗忘的,但书写历史的人却会往里面加入自己的仇恨。”

“因而,在那些如教皇乌尔班二世这种人物的历史观点,灌输进民众脑海中前,我要先告诉他们历史真相。”

听着盖里斯的话,伊莎贝拉微微念叨了一个词:“真相……”

真的存在历史真相吗?

对于伊莎贝拉这样出身王室的人而言,自然是知道君王将会如何操弄打扮所谓的历史。

“在我看来,根本不是什么民族冲突,整个十字军过程中,什么样的人死最多?!”

“是那些王公贵族、封建领主、伊斯兰苏丹或埃米尔吗?”

“是被教皇鼓动而踏上无望征途的穷人们,是耶路撒冷城市里无望坚守的穷人们。”

“如果不去让穷人们富有,不去卸掉他们背上的十字架,我觉得这是无耻的。”

“因为在残害穷人们这件事上,封建领主与苏丹、埃米尔和包税人们,才是精于此道。”

“穷人们一生的**,不过是食用自己的干面包,在田地里自己的绵羊旁,或在自己的破旧屋子里睡个好觉罢了。”“无论是基督徒又或者是穆斯林,只有这些穷人们,意识到是谁在驱使着他们彼此相杀后,并将矛头指向那些罪人们,一同为彼此流下鲜血,他们才有可能彼此谅解。”

“鲜血铸就的仇恨,唯有鲜血才能清洗。”

伊莎贝拉听着盖里斯的话语,自然是明白了盖里斯的意思。

农民们不在乎历史,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精力回望过去,然而当他们吃饱饭后有机会去看书时,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盖里斯需要给出一个,同教士们记载所截然不同的说法,让农民们将他们不满的矛头指向天空,而非对着彼此的近人。

“伊莎、时间不多了,有关亚嫩郡的建立,需要加快进度了,在我离开这里后,让老约翰担任郡守吧,你多帮帮他,西蒙那边将会以帕拉丁的身份充当教团负责人。”

“嗯。”

少女的细微答复中,夹杂着一丝的不舍。但她清楚一件事,盖里斯不可能成为发号施令的君王。

盖里斯是先知。

君王是依托自己的权位与军队,居高临下的发布法令,驱使着臣民服从自己。

但先知同君王不一样,先知是要将神的旨意传遍四方,是要将自己融入穷人的海洋中,是先知牺牲了自己、做出了榜样,得到民众们的自发拥戴后,才能掀起滔天巨浪。

耶稣走遍了巴勒斯坦、使徒保罗游历罗马帝国、穆罕默德前往了麦地那……

也正因如此,史书中所记载的君王固然许多,但当他们的国破灭后,便容易被世人遗忘。

可先知留下的思想,却能在人心中世代相传。

“最初的基督徒,其实便来自社会的最低层,他们是穷人、被驱逐离开家园者、被指责者、他们是奴隶、被剥夺了一切权利的自由民,以及被债务重压弄得破产的小自耕农。”

“我要让基督教回到它的根源,回到它最壮丽、最动人、最富英雄色彩、最光荣的历史。”

少女有的只能是一句低声鼓励,她根本不可能将这个男人束缚在自己的身边。

“必然会成功的。”

……

雷纳德的部队从阿尔哈迪镇前经过的时候,盖里斯就已经知道战争开始了,所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他想抓住这个窗口期快速发展,那么势必要离开亚嫩河谷地带,但在那之前,亚嫩河谷这片领地,还缺失最后一块拼图——亚嫩河谷的中央权力机构。

盖里斯不能如这个时代的苏丹一般,将自己化作“无限权力之人”。

那种所谓的“无限权力”仅仅是一种自称罢了,他们的法令无法执行,他们的意志不能贯彻,世界成了他们的游乐场,然而却没多少人会发自内心的遵从一个“孩子”的命令。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效忠,不存在莫名其妙的肝脑涂地。

有所得必然有所失。

再加上盖里斯需要不断的传教,他将会前往一处又一处信仰的前线,不可能时刻待在老巢隔空指挥。

盖里斯需要一套脱离了自己,依旧能够运转的政治体系。

如果说传统的封建秩序,是自上而下的分封,那么盖里斯就需要将自上而下,变成自下而上。

在封建秩序里,是先有了君王,然后将土地分封给高阶贵族,再由高阶贵族将土地分封给低阶贵族。

每一次分封,都意味着下级贵族用提供兵员缴纳税金,来回报上级贵族赐予的土地。

在盖里斯构建的新体系中,则截然相反。

一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