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105章 婚礼的局外人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05章 婚礼的局外人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待岳凌与鸳鸯好生分辨了一回这其中是出了什么岔子,鸳鸯才恍然清醒过来,遂又闹得个大红脸。

自己偏听偏信,还真以为定国公如坊间流传那般荤素不忌,竟有了投身其中的念头,让鸳鸯再挂不住脸色了。

明明旧时她在府邸中,贾赦向贾母来索要她,她都宁死不从的。

不知为何,站在岳凌面前,却不知不觉的自我沦陷了,真不知岳凌是有怎样的魔力。

再清醒些,周遭氤氲的气氛消失,鸳鸯深呼了几口气平定下心绪,便又听岳凌主动问道:“你入府来,还是为了贾府老太太的丧事。我知你始终在她身边孝敬,对她是一片忠心,不管她做了怎般错事,受了怎般刑罚,到头来都还是你的主子。”

“虽说最后你们有了嫌隙,但也未曾是害你多深,你心中惦念旧主我也能体谅。若是你有心为她守丧,我亦不阻拦你,待你想归来时再与林妹妹知会便是。”

岳凌治军肯定是不会要什么二五仔的,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但鸳鸯,作为贾家的家生子出生,都没有人格,忠心服侍贾母便是她存在的价值。

被这种世俗教条所束缚,又能让她觉醒什么呢?

明明最后她的觉醒,站出来维护荣国府的颜面,对于她一介丫鬟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品质。

如此品质留在府里,继续发光发热,定然也是个能人了。

可这话听进鸳鸯耳中,便是莫大的触动了。

怔在原地片刻以后,鸳鸯已是不知不觉的潸然泪下。

这进入心坎的两句话,终于让鸳鸯明白,为何林黛玉在仍是侍卫之身,宁愿和岳凌偏居陋巷而不选择荣国府;为何三春姊妹进了定国公府以后,便有了莫大的改变,再不愿意归来;为何自己,才踏入这里几个时辰,面见岳凌之后便有投靠忠心油然而生。

着实是岳凌太不同了。

岳凌话中不但肯定了鸳鸯存在的价值,更容许她完成自己的夙愿,即便对方是三番五次惹怒他的贾家。

试问高官厚禄之人,谁会在意丫鬟的内心念头。

贾赦哪怕流放了,都想带着她一同上路。

贾珍贾蓉父子更是看她落魄了,起了囚禁起来当禁脔的心思。

与岳凌相比,简直是高下立判。

揩拭着脸颊上的泪线,却是越擦越多,最终鸳鸯将近来所受的委屈完完全全的哭了出来,抽泣不止。

见着心善的姑娘哭得梨花带雨,岳凌着实是有些束手无策了。

沓着便鞋来到鸳鸯身旁,递上手帕让她擦净眼泪。

“哭出来也好,总比捱在心底强得多。”拍了拍鸳鸯的肩头,岳凌又道:“已是入夜,时候不早,你还是早些回去歇息。等明日一早出门时,和林妹妹知会一声,她也会体谅你的。”

岳凌不好直说,“久留在房里,恐遭人非议”,来破坏气氛,便换了句话术,催促鸳鸯先离开吧。

鸳鸯心思通透,当然也能听出岳凌的话中话,便颤抖着起身,对着岳凌再深深福了一礼,告辞离去。

这边擦着眼泪还没走出门,门外便已经传出声响了。

“哪里来的狐媚子?我刚在房里听说林妹妹今日回去歇息,便直奔老爷房里。怎得这都落了门闩,关了窗?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这府里无所事事,还能快我一步?”

忿忿不平的声音,岳凌都不必仔细分辨,便知道是秦可卿闻着味道来了。

鸳鸯十分尴尬的回眸看了岳凌一眼,有些进退两难。

岳凌无奈摇摇头,挥挥手,告知她不必在意,照常出门便是。

捱下一口气,绷起脸色,鸳鸯拆下门闩,轻推对开门,便迎面见到了秦可卿。

对于秦可卿,鸳鸯也是熟悉的。

知道她是曾经要嫁入宁国府,最后悔婚来到定国公府的。

也不由得暗暗敬佩她,能做出那般出格的事来,也是险之又险,差点沦落进了宁国府,不然恐怕要在里面受到非人的折磨,最终死于非命。

红颜薄命,现如今倒是在定国公里养得极为水润,双靥生花,明眸皓齿。

只是叉着腰,眸中似是吐火一般,还是将鸳鸯吓得不自觉退出一步。

“你是哪里来的,我为何没见过你?”

秦可卿眉头微皱,见到这姑娘眼眶红肿,似是方才哭过,便不觉柔和了几分语气。

鸳鸯低声回道:“秦姑娘,应是灯光太暗了些,我是荣国府的鸳鸯,今日才被林姑娘容许进府。”

今日刚来,再见她哭得梨花带雨,秦可卿当即便有了十分恰当的猜想。

府邸里没经过自己培训的丫头,对岳凌的床笫功力没有预期,不得弄成这个花脸?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也就她才堪堪能够降服一二罢了。

得意的仰起头,秦可卿也拍了拍她的肩头,道:“没事,来了府里不必委屈自己,不擅长的事可以交给擅长的人来做。你初来乍到,还有许多事不了解,改日去我房里寻我,我定会好好传授你些要领。”

“不过,你可留心了,过来的时候莫要被林妹妹看到。”

刚刚还是放浪形骸的模样,却能说出这般体恤人的话,鸳鸯对秦可卿也有了几分改观,就是不知道这种好事为什么要避着林黛玉。

“好,多谢秦姑娘,改日定登门求教。”

说罢,鸳鸯便挪着身子走出了门。

秦可卿得意与她交换了位置,轻哼了声道:“倒是个知趣的,不过我也不是危言耸听,你要学的还多着呢!”

“起风了,关门。”

岳凌在里面呼唤了一声。

秦可卿当即变换了脸色,露出妩媚的微笑来,轻轻嗅了下发丝间的芬芳,很是满意,便扭着腰身来到了房里。

拨开帷帐,秦可卿笑靥如花,“老爷,等久了,我这便服侍……”

岳凌伸出大掌横捂住了她的嘴,用力捏了下,低声道:“最近有些烦闷,按摩舒筋活血就好,别搞些歪心思。”

秦可卿可怜巴巴的眨眨眼,而后猛猛点了下头。

……

在文官集团的努力下,阔别数月的朝会终于在十月上旬再次重启。

隆祐帝气度如常,连佯装出的病态都没有,便更加坐实了先前的罢朝,是对他们无声的抗议罢了。

与旧时有出入的是,三名皇子也正式在朝堂上亮相了,旁听朝会。

结果倒是让双方都能满意,朝会的流畅顺顺利利的走了下来,并议论了几件大事。

首先便是来自边关的威胁。

北蛮请求联姻的难题丢出来,良久都有人在议论利弊,一众亲王的脸色皆是铁青。

毕竟当朝皇帝没有公主,和亲只能从他们膝下的女儿中挑选。

文官们冠冕堂皇的谈论利弊,鼓吹其中好处,却又不是从他们家中出女儿。

这便招致皇亲宗族中的愤恨。

不过,结局还算是平稳落地,南安郡王应下了这和亲的差事,由他府邸中出女儿远嫁草原。

也是先前他面对北蛮有作战不力的旧责在,一力承担也说得过去。

其次,便是贾府抄家之后的影响,不少勋贵受到连累彻查,也逐一定罪,惹得不少文官朝堂窃喜。

最终,也是文官们最最期盼的,“经筵大辩”的召开终于有了定论。

隆祐帝不但答应了文官们的奏请,还计划在文华殿召开。

不但文武百官需要尽皆到场,甚至还扩大规模,邀请数千学子以及文坛知名的学者参与其中。

隆祐帝更会携内宫女眷亲临,在殿内旁听。

文华殿的意义对于文官来说已是非比寻常。

这本来就是皇帝举行经筵之礼的地方,群臣受邀参与其中,聆听皇帝近来对经学的感悟,并进行辩论。

在文华殿召开“经筵大辩”,不但被隆祐帝视为一次经筵之礼,更是要将辩论的内容当场记录在册,陈列在文华殿相对的文渊阁。

若是以此能名留青史,亦是读书人尤其清贵之臣所求。

即便面对这种大场面,岳凌在朝上的态度也是满口应下来,不抒发自己的见解,全凭隆祐帝做主。

由此,不少文臣都开始后悔,自己没有去努力争取登台的资格了。

他们将岳凌这无欲无求的态度视为自暴自弃,索性是破罐子破摔了。

这岂不是谁登场都能够让不通辩术的岳凌败下阵来,以此名垂青史?

尽管会惹得隆祐帝不悦,可他们就是在为国担忧,名正言顺呀?又与当朝谏奏有什么不同?

如此大好时机却白白流失,捶胸顿足的同时,又不觉一脸艳羡的看向梅翰林,轻捋着胡须,好似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这场朝会是文官的完全胜利,诉求都得以实现,并打击了武官此前因岳凌带来的嚣张气焰,情绪也达到了顶峰。

在消息传出来之后,满京城的学子都陡然沸腾,纷纷寻各种门路抢着能入文华殿资格,甚至连皇城脚下都摆开阵仗,作为文华殿消息的第二现场。

在如此背景之下,定国公府内还是井然有序。

小姑娘们平日里不是在陪两位姨娘逛园子,便是忙自己手中的事,人人各司其职。

林黛玉从娘亲的祠堂归来,快步入房,欲要整理近来得知的纷杂消息,一面还吩咐道:“晴雯,你去与宝姐姐只会一声。岳大哥要在‘经筵大辩’之前,见一见那些从‘清风书院’来的学生。”

“好,姑娘我这就去。”

坐在了书房,林黛玉摸到了一封信笺,心里念道:“应是爹爹的回信吧,这回信倒是挺快的,不耽搁岳大哥的正事。”

就这般想着,林黛玉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细细读了起来。

结果念到头前几个字,便发觉这是自己寄给爹爹的信。

林黛玉明明记得这信在许多天以前,已经让雪雁给寄走了,想不通为何此时竟出现在她桌上。

待寻人来问询后才得知,这封信是皇城那边退回来的,说是其中信笺有错,并非是寄给皇宫的信。

林黛玉脸色微怔,要是这封信寄给了皇城,那另一封信……

回过神的林黛玉脸色逐渐涨红,眉头也渐渐竖了起来,沉声喊道:“雪雁!还不过来看看你做得好事!”

……

扬州,巡盐御史府衙门。

已是入夜,林如海处置好繁杂盐务后,才得闲寻出家书一看。

京城里送来的家书,无论是两位姨娘在京城的近况,还是林黛玉那个不肖儿女寄来的,林如海都满是期待。

如此念着,身上的疲惫都不知不觉散去了几分。

饮了口茶水,林如海捱下思念,小心翼翼展开信笺,唯恐让信笺有损,漏看了几个字。

待完全将信笺取出,扫了眼,便分辨是林黛玉的字体,便又打起了几分精神,细细浏览。

只不过才看一眼,林如海便愣住了。

“娘娘万福金安?这是写给宫中皇后娘娘的信?何时玉儿与皇后如此熟络了,竟然都有书信往来。可是这一封信,如何寄到我手中了?”

缓缓折上,林如海百思不得其解,又觉得不该看这封并非家书的信,来窥探女儿的事。

并非家书寄来,似乎意味着林黛玉粗心大意,将原本该寄的信笺寄错了。

可既然有信,那就证明了林黛玉肯定是遇见了什么事,所以才想起来寄信。

而且此前每一次寄信,都是有出状况,不然林黛玉才不会嘘寒问暖呢。

犹豫再三,林如海还是再取出了信笺,希望在里面获知女儿的近况。

没有让林如海失望,里面果然有林黛玉的近况,而且还是好消息,竟是要成亲了。

更荣幸的是,还是皇后娘娘亲自主持,他这个爹爹都省心了。

尤其信笺中那“夫君”二字,明明不是金墨,却是这般刺眼,让林如海不禁额前青筋暴起,紧紧攥着茶盏,似乎想要将茶盏捏成齑粉。

“哈哈哈,好一个父亲也不敢推辞,好,好,当真好啊。”

林如海喘着粗气,怒骂道:“岳凌真是替我养得好女儿!”

随后,又看到所谓“经筵大辩”的相关事宜,林如海的眉头又紧皱起来。

即便他远在江南,也听闻了近来皇帝辍朝,江南文士入京登时。

念及岳凌如今和林黛玉乃是一体同心,又不得不忍着怒气,写起回信,为岳凌支招。

只不过落笔是处处凌乱,犹如狂草。

“如今朝中清流,大多已并非‘立德、立功、立言’的儒生,而是贪生怕死,却想要扬名立万的腐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