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97章 朕落子无悔!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97章 朕落子无悔!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别胡说,我有哪里不对劲了?”

薛宝钗双手捂着自己的脖颈,头也偏去了一旁,不愿与秦可卿对视。

如此这般扭捏作态,便更让秦可卿生出几分疑心来。

要说狐媚子的味道,这房里再没有人比她更熟悉了,尤其是薛宝钗如今白中透着几分粉嫩的脸色,与往日大不相同。

虽然薛宝钗天生体热,双靥多是躁红,可今日偏多了些许旖旎,让秦可卿以为似曾相识。

秦可卿抬头瞧了岳凌一眼,但岳凌的气色如常。

再俯身要向薛宝钗追问个究竟,却是见她早离席跑去一旁,去对面落座了。

林黛玉眉眼在两人之间转了转去,心里便已是算得了几分,开口分解道:“可儿姐姐,就莫要胡闹了,岳大哥素日一般疼你们,可厚此薄彼冷落了谁?”

众女闻言一怔,都不再说话了,尽皆抬头看向林黛玉的方向,片刻又都垂下头来。

林黛玉都开口了,前一日才尝到鲜的秦可卿也没什么话说,便也羞愧的垂下了头。

如此尴尬的气氛,让岳凌都有些不自然,靠在椅背上,舒展皱起的眉头,装作阖目养神。

秦可卿这么一作闹,岳凌还以为林黛玉察觉了端倪,会与她们一般争风吃醋呢,结果端出这一股气度来,竟是镇压了全场。

这心性成长,也让岳凌暗暗心惊。

不过,脚尖传来的踩踏感,还是有些熟悉。

岳凌满脸无奈,知道以林黛玉的小脾气,肯定晚上又要缠着自己给予补足了。

但面上,林黛玉丝毫不馁,甚至还如臂使指,给下面的姊妹分起工来。

“今日借着大家都到齐的契机,我便将近来的事情都与大家说了。”

林黛玉一开口,便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默默倾听。

轻咳了声,林黛玉继续道:“便是你们没出门,应当也知晓了,岳大哥近日是深陷漩涡之中,我们虽不能出门帮什么忙,但也不能如旧日一般无所事事,闲来打趣。”

“先前父亲曾说,岳大哥此番入京,面对的是龙潭虎穴,这番第一遭波澜,也需得我们府内同舟共济。”

“多的话暂且不说。”

林黛玉浅啜了口水,抿着嘴唇道:“首先,时间越来越紧,我们需得分担宝琴妹妹的事务。”

“二姐姐,四妹妹,烟儿姐姐,尽量在一月之内能辨析西洋文字,参与翻译的校对事务。我已寻得业师教授你们洋文,宝琴妹妹也会抽出时间帮你们。”

“可儿姐姐,协助宝姐姐一同做那邸报事宜,做好岳大哥交代的事,这个节骨眼上,不许再胡闹了?可知道?”

秦可卿讪讪的点点头,“是奴家错了,全听林妹妹的。”

“三妹妹,你对精巧工艺向来很感兴趣,和宝琴妹妹问一问,那些精密物件究竟经过怎样的工序,若是能学有所成,往后能监工此等事务,便是大好事了。”

先前没点到自己名字,探春还以为惊疑,待听到林黛玉分给她有专门的任务后,便又转出了笑脸,自信满满点点头,“好,姐姐放心,我定不会辜负期待的。”

微微颔首,林黛玉叹了口气道:“倒是不知云妹妹那边如何了,我本想寻她来给你做个帮手的,她心性活泼,当也是对这外面的事感兴趣。”

听着林黛玉的话音,已经快说完了,却仍然没点到自己的名字,妙玉便有些急切了,先声开口询问,语气却有些弱,“林,林姑娘,我能做些什么?”

循声望去,见是妙玉主动询问,林黛玉眨眨眼,不免疑惑问道:“妙玉师傅无需再修行了吗?听闻,你的师傅如今还在养病,仍需人照顾,二者你还能兼顾?”

妙玉红着脸左右环顾一周,只好讪讪笑了笑,便没再说什么话了。

而下面的丫鬟,也随之举起手来。

“林姑娘,若是我们有心去学,能不能随着姑娘们一同去?”

本来她们前不久就一起在佛堂上修习经文,已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遭有了正经事,是连她们丫鬟,也想要力所能及的帮一些忙。

林黛玉颇感意外,但还是点点头道:“这倒要看你们的领悟力了,可能不会太过关照你们,凭你们自己多些,但平日里的差事,还是要好生照料。当然,我素来奖罚分明,若是你们有人修习课业,与她们姊妹也不落下风,那到时候我会给你们最想要的奖励,如何?”

丫鬟们相互对视,却又都心照不宣的,臊红了脸,垂下了头。

她们想为这府邸,为岳凌做些什么,本是不求回报,可林黛玉一开口便许下了这般重的奖励,便让所有人都跃跃欲试起来,动力更足了。

岳凌在一旁嘴角挑了挑,以为林黛玉对全局的掌控力着实是太强了,而且刚刚好似不经意间,把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许了出去,又好似与他息息相关。

场间渐渐沉默,岳凌尴尬一笑,开口打圆场道:“既然大家都商议好了,那便用膳吧……”

众人收拢了心思,应着岳凌的话,动筷用膳。

不久,在身后伺候宝琴的小螺,便鬼鬼祟祟的伏在了宝琴耳边,低声询问道:“姑娘,若是这些丫鬟,也能与房里的姑娘一般,一同修习课业,那我能不能也给我报个名?”

宝琴翻了个白眼,用筷子尾巴在她额头上钻了钻,冷哼道:“你本来就会,还修习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是什么心思,好好办我交给你的差事,我还能亏待了你不成?”

小螺嘻嘻一笑,也不觉得疼,便跳着走开了。

宝琴撇了撇嘴,向自己的杯中斟满了茶水,后起身,再换上笑脸,来到林黛玉身旁,盈盈行礼后,毕恭毕敬的感谢道:“林姐姐方才与姐姐们分工分担我的事务,当真是帮了大忙了,侯爷那边要什么都要得很急,我正怕应付不来呢。”

“这便给林姐姐敬上茶,多谢林姐姐啦。”

宝琴与众不同的举动,登时引起桌上众女的警觉。

众人有样学样,皆是为自己的杯盏中斟满了茶水,上前围到林黛玉面前。

“多谢林妹妹照拂。”

“林妹妹前段日子是我冒昧了,再向你认个错,别记挂在心了。”

“林姐姐,我们会加油的……”

七嘴八舌的说着话,面前更是多了好几条手臂,林黛玉应顾不暇,更是不知道先喝谁送来的茶了。

这种情况下,林黛玉忍不住侧目去看了看还在一旁安静吃饭的岳凌,皮笑肉不笑的张了张嘴,虽是无声,却似是在说,“岳大哥,瞧瞧你做的好事!”

……

一月有余,皇城下学子争斗的声音还没有停歇。

虽动静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一次比一次更为剧烈,然宫中依然是岿然不动。

辍朝已有近两月,群臣有心当面谏君,可是连隆祐帝的人影都见不到,甚至有些大臣都开始怀疑,隆祐帝是不是真的病了,辍朝并非推辞。

久久看不见皇帝,大臣们当然是会慌乱的,尤其是隆祐帝这般勤政的皇帝。

自他登基以来,就从未有过歇朝超过三日的,这一次便是六十日,更无政令出宫,让百官尽皆茫然。

渐渐的,皇宫城门下就多了不一样的声音。

不少不愿意参与进斗争的大臣,便齐聚在宣武门下,恳请隆祐帝复朝,又或者准许他们探视。

可依旧被守宫门的禁卫与宦官拒绝。

他们再无法得知隆祐帝的消息,甚至生与死都不知。

“朝事不可废,怎好就这样一直罢朝下去?”

“没错,比起科举不可耽搁的事还多了去了,怎能就因为这一件事,弄得君臣生隙,再不往来了?这……这,没有这种道理。”

“柴相,您怎么看?我们是不是该再去宫门求一求情面?”

柴朴站在人群之中,暗暗叹息了声,偏头问向与他并肩站立的枢密院事东方治,“东方大人,您意下如何?”

东方治轻捻着胡须,似是揣度着隆祐帝的心思,道:“陛下乃圣明之君,今遭弄得如此局面,京城内混乱不堪,当不是陛下的罪过。”

“需得我们先认下这个错,无论是先前上奏折的大臣,还是京兆尹,五城兵马司,国子监,需得联名认下这门错事。酿成今日之错,乃群臣之过,并非陛下之过。”

围观的大臣们,尽皆颔首,以为东方治的话是有几分道理。

然而东方治的话还没说完,又道:“但仅仅如此还不足够,如今学子群情激愤,又是联名上书,又是罢考弃学,若想要收场,总得提出一个让陛下满意的法子来,让陛下来执行。”

“当然这法子对了,是你我之功,错了,依然是你我之过。谁可以几分见底,说出个子午寅卯来?”

官场都是不粘锅,群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没人会愿意担下这份风险。

待东方治一席话说罢,群臣皆是往后退出了一步,让孤零零站在场中的柴朴和东方治更为显眼了。

“柴相这段日子深入简出,应当有所思虑,可有解题之法?”

柴朴谦虚道:“东方先生谬赞了,您乃秦王府旧臣,比我等更能体谅帝心。”

实际上,柴朴和东方治是有种竞争的关系。

如今的两府,已经近乎于虚职,虽然六部仍需要向他们报告工作,但以完全不受他们管辖了。

而且虽然柴朴如今是右丞相,但天下各地的行省已然裁撤,他的丞相之权,宛若空中楼阁,只还有门下省供他操持。

仅仅掌管着出纳帝命,礼仪杂务。

但九州万方的政务庞杂,仍需要人来过目奏折,协助处理朝事。

权利就摆在那里,二人再进一步都可以触及的到,成为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治国之臣。

至于岳凌,在柴朴眼中还是更能容易取代东方治,总领天下兵马调动。

果不其然,柴朴将问题踢了回去,东方治的脸上便有几分不自然,率先提议道:“不如这样如何,恳请陛下主持‘经筵大辩’,无论是先贤经学还是定国公如今主持的新学,若是能在一场文辩中说服对方,想必这学子的忧心与不平,也能消散了。”

闻言,群臣交头接耳,却都以为事情在理。

既然意见相左,一方能将另一方说服,那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尤其他们作为儒生,也是有他们的傲骨所在,他们内心暗暗就是偏向学子的一方,而并非岳凌。

这样表面公平,实则暗含波涛的事,也是他们最愿意为之的了。

若是到时候岳凌登台出糗,便是隆祐帝也无法再护着他了。

柴朴心底暗笑,“不错,东方先生,你也终于露出獠牙了吗?事情越发有趣起来了。”

面上,柴朴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平和,“好,既然大家似是对这看法都足够满意,那我们便回去筹备此时吧,尽快了结,劝陛下重开朝事。”

……

慈宁宫,

本是染病的隆祐帝,再一次来探望母亲孙太后。

比前一次,孙太后的精神更差了些,即便凭借着宫中的上等补品滋养身体,却也如同朽木,形如枯槁。

“听说,你已辍朝许久了?”

孙太后并不意外儿子的到来,尤其风烛残年的她,已然看清些是非了。

隆祐帝颔首答道:“是有此事。”

“为何非要如此大动干戈,就没别的法子了吗?”

隆祐帝摇摇头,简言意赅道:“不破不立。”

孙太后缓缓吐了口浊气,低声道:“你与你父皇果真一点也不像。”

隆祐帝静默,并未应声。

“倘若,你做错了又该如何?你以江山为赌注,倘若信错了人,非有真才实学,而耗尽国力。到时候北蛮趁机崛起,女真顺势南下,你又当如何?”

隆祐帝收起了一勺勺喂药的汤匙,置于案上,声音同样低沉,却铿锵有力的道:“错?若真错了,朕便亲提三尺剑,披甲执锐,立于国门!”

“北蛮女真,要来便来!纵使山河破碎,朕也要拉着他们,一同葬在这片祖宗基业之下!但如今,朕信他,此局,朕落子无悔!”

孙太后渐渐合上了双目,却也仍见得脸上有几分震颤。

隆祐帝肃然起身,又道:“不过,朕会让母后亲眼见证,朕没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