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93章 都反对朕?摆烂了!

舆情汹涌,皇城外围了水泄不通。

京城是无数学子的求学之地,当越多学子见得抗议人群中拉的条幅,听得他们所喊出的抗议口号,便也越容易气血上涌,加入其中。

十年寒窗的辛苦,换得一朝登榜转运。

而如今竟是有人要否定他们之前的所有付出,任谁人来也是难以接受的。

负面情绪最容易在人群中传递,在儒生眼里,儒家至圣都被从文庙中请了出来,即便是粉身碎骨,又有什么惋惜的?

果真有如卫道除魔一般,斗志昂扬。

而在最外围京城百姓的眼中,见得听见人群中喊的是定国公的名号,每个人的脸色都不轻松。

十年前的北蛮南侵并不久远,如今京城中的百姓,或多或少都曾蒙受了定国公的恩泽,更有许多百姓至今家中都还供奉有定国公的长生牌位。

除了天地君亲,再有一个不想违背的人,怕是定国公也要排的上位次了。

“定国公做了什么事,让这些人如此恼火?”

“听说是定国公要主持科考,增加学科,明年春闱距今不足一年,若是临时变更,肯定对这些学子的影响巨大了。有人原本能中举,这一变化落榜了也未尝不能。登榜和落第,差别便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群粗布麻衣的百姓围着一个儒衫书生,问明详细。

待被书生解释了遍后,周围人又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俺是个粗人,中不中榜,不就是能不能当官老爷吗?官老爷不顾咱们的死活,可定国公可曾顾过我们的死活。定国公说要改,那肯定有改的好处。”

有人出声,便有人附和,“没错,定国公才从江南回来,说是在南边砍了不少贪官。那些贪官不也是科考出来的?既然国公爷挑不上眼,我看,往后还是要被砍脑袋!”

“没错,就是一群添乱的,还闹到皇城根来,我看他们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别说了别说了,快看城门开了!”

众人的哄闹声中,宣武门的城门徐徐打开,抗议声渐渐平息下来,众人目不转睛的盯视着前方,以为要等来皇城里回应。

却不想,从城门内又跑出两队满身金甲的羽林卫,亮着明晃晃的兵戈,驱赶起人群,如牧羊犬驱赶着羊群。

隆祐帝并不想给这些学生一个说法,甚至未曾找个宦官传话,而是直接用禁军将人群驱散,态度十分强硬。

可这般强硬的对抗,又让人群中的怒焰登上了几个台阶,喊叫声,怒骂声,此起彼伏,众人高呼起“奸臣误国”。

御书房内,

隆祐帝的怒火也并不逊色城外学子几分,将手中奏折摔在案上,心中是郁愤难平。

“疯了,这群人是疯了不成,就这般堂而皇之地的鼓动骚乱,他们以为这会有什么好下场?”

隆祐帝的怒气更是狂风骤雨,让陪在身边的夏守忠,也不敢轻易出声安抚。

“朕查贪官,贪官喊屈,查勋贵,勋贵朝堂鸣不平,改科举,万千学子又来皇城逼宫,按下葫芦浮起瓢,处处不变,岂不是江山永坠?”

“陛下有陛下的苦衷,这些学子虽有一片赤诚,但极易被人鼓动,当是背后之人用心险恶,要在朝堂上争一城一地的得失。”

隆祐帝拍案道:“还是朕对他们太宽容了!才让他们胆敢如此!”

夏守忠又屏住了呼吸,不再言语。

沉默良久,隆祐帝轻吐口气来,再翻起一本新折,竟然也是奏报科举之事,为学子鸣不平的,便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深深眯了眯眼,隆祐帝将奏折丢在一旁,霍然起身。

“陛下三思,万千学子乃是未来栋梁,若是刀光剑影落在他们身上,流传开来必定适得其反,更衬了背后奸诈之人的意。”

夏守忠慌忙跪在隆祐帝脚边,劝说起来。

隆祐帝自登基以来,宅心仁厚,奉行仁政,倒是让百官忘记了,十几年前这位可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马背皇帝,自有他心狠手辣的一面。

可自幼便伴在隆祐帝左右的夏守忠是深知这一切的,着实怕隆祐帝大发雷霆。

隆祐帝一步步石阶迈下,冷声道:“朕才不欲与他们计较。”

夏守忠不解的抬起头,“那陛下这是?”

“传旨,朕身体不适,罢朝十日。”

夏守忠瞳孔微缩,体会到隆祐帝这一招的高明来,着实是有诸般利处。

不做处理,有时候也是最好的处理。

一来,放置事件不行动,由此转向幕后,再看风起云涌,探知究竟是何方在兴风作浪。

二来,又可以为岳凌应对接下来的局面而争取时间。

三来,这也是皇帝对群臣无声的抗议,让这些奏报不平的群臣,不由得更谨慎的做事。

关键就在于以退为进,明明是被逼上了绝境,却又重新拿回了主动权。

可以称病辍朝,那何时再上朝,依旧是隆祐帝说了才算数了。

……

与此同时,皇城,梅府,

梅问鹤从皇城归来,入府后便被丫鬟唤走来到了梅府正堂。

堂前,两位高堂在座,梅问鹤便毕恭毕敬的行起礼来,“孩儿给父亲,母亲请安。”

母亲扈氏走下堂,见得儿子一身儒袍已是沾染了不少灰尘,甚至落了不少拳印脚印,便不由得心疼起来。

“你这是作甚去了?弄得如此狼狈不堪,失了你读书人的体面。”

梅问鹤摇摇头,自认为占据了大义,“母亲此言差矣,孩儿是在捍卫正道,只这点皮肉之苦,亦无法磨灭孩子的忠肝赤胆!”

扈氏又劝解道:“这等事,不该是由你来操心的,你只需在家,在国子监读好你的课业便是。”

“父亲大人曾教授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待我对圣人经典烂熟于心,这文庙兴许早被定国公夷为平地。此时若是不争,还更待何时?”

“可你总不敢随他们去皇城下闹事,门外守着的都是羽林军,若伤了你,捉了你们入牢该当如何?”

“父亲大人曾说陛下乃圣明之君,我以为如今陛下只是被奸臣蒙蔽,不会对我等仕林学子刀兵相向。更今日声势浩大,足有上万人聚齐在京城脚下,但陛下依旧没有付诸于暴力,足以见得陛下之英明,吾辈便更要让陛下醒悟孰对孰错。”

久久未有评价的梅翰林,终于开口问道:“今日你们被赶回来,明日又奈若何?”

梅问鹤坚定道:“今日若非家丁传话,说父亲大人唤孩儿归来,孩儿必然会与能人志士们一同在皇城下斗争到底。”

“如今,已有不少人在京城打起了棺材,明日我们便一同抬上城门,要陛下看一看我们的决心!”

梅翰林眉头微皱,总以为其中有几分蹊跷,事情愈演愈烈,怎得到了这非流血而不可化解的地步。

“此事暂且不论,眼下正有一事要你去做。”

“父亲请讲。”

梅翰林叹息一声,才道:“你应当也听你母亲说过,旧时父亲我曾游学在外,受过一家人的恩惠,其家主虽为商贾之身,却学识通达,与我相处成了至交。”

“当时他的妻子才有身孕,我二人商议,便定下这桩娃娃亲。可后来听说他积劳成疾,早早病逝,留下这孤儿寡母操持家业实属不易,也是那姑娘年岁不足,便一直未入京城认亲。”

“如今这姑娘来到了京城。”

梅问鹤诧异道:“父亲大人是想我成婚?”

梅翰林摇摇头,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扭曲,似是接下来的话十分难说出口。

吃了口茶水,梅翰林捱下一口气,向扈氏道:“还是由你来说吧。”

扈氏微微颔首,难为情的与自家儿子道:“本来有这旧交,我们也想帮携那户人家来着,若是能嫁入梅府,便是视作己出,好生照料,可谁知如今已是误入歧途了。”

梅问鹤更是一头雾水了,“母亲此话怎讲?那女子不好吗?若父亲是个知书达礼的,女子应当不能差在了哪里。”

扈氏惋惜道:“是了,先前我听闻,那女子是极有才华的,诗词歌赋无所不通,更通番邦之学,见识广博,可自从她爹爹去世之后,受薛家主脉的影响,也渐渐往定国公府靠拢了。”

“她如今更是协助那丰雪阁打理着什么亵衣的生意,这等盛行于烟柳之地的玩意,如何能与我家门风相配?如今许多人家都已得知,这粗鄙买卖是你那未过门的妻子向定国公出的主意,我们这等清贵人家还是尽早与她断了联系的好。”

“又是定国公?”

梅问鹤眉头紧皱,心里气愤难平。

刚在皇城下,喊了许久的诛国贼,如今却真是有债弄到自己头上来了。

不再多嘴,梅问鹤拱手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放心,此事孩儿会处理好!”

……

定国公府,

前堂,薛宝琴正在按期与岳凌做着工作汇报。

不得不说,岳凌还是小觑了薛宝琴的工作能力,她不仅仅自身有极为丰富的学识,更是有着极强的统筹能力。

或是是与她自幼生活在船上,每每遇到风浪等险情,都需要全船人的上下配合才能渡过难关,而锻炼出来的一种本能。

她总是能将工作分发给最适合的人,让效率提升一大截,比薛宝钗这种事必躬亲的行事作风,确实效率高得多。

“倒也不是宝钗不好,她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想出半点差错所以事事过问的心情,我还是能理解的,可是眼前的宝琴,真是更出色些了……”

岳凌心里正这么想着,面前的薛宝琴甜甜笑着,手指拨弄着发丝,扭捏道:“侯爷,你盯着我看做什么呀?不是要看书吗?”

岳凌心中一恍惚,猛地发觉这薛宝琴好似个小妖女,并非表面看起来的这般乖巧可爱了。

“恕小女冒昧,侯爷可知晓小女为何急着退婚?”

岳凌轻咳了声,起身走开一步,道:“先忙正事,一会闲暇再听你话家常。”

薛宝琴嘟了嘟嘴,忍着不翻白眼,推过来几本书卷,“这有几本是洋夷的著作,讲述的算学却又与根源华夏的内容不尽相同,有些名为‘几何’的内容,更对工程,水利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不同的方法,我已召集人手测算过,理论并未有错。”

“说起水利,便还有传教士赠予的这本‘泰西水法’,里面有洋夷的土地灌溉之法,还有些适应不同地形的不同器械。我朝土地广袤,平坦良田的产量比山田要足足高出好一本,灌溉之法若得以改良,往后垦荒或许会更容易些……”

薛宝琴一本本做着简单讲述,第一批的译本,都是她精挑细选,有关于数学,工程,水利,测绘,天文,历法的实用学科,正是岳凌想要的。

非但如此,薛宝琴央人还做了一个简易的小水车,在岳凌眼中酷似模型,但倒是也能看出几分科技感了。

总而言之,岳凌对她这阶段的工作还是十分满意的,正想着如何表彰她的功绩,外面却有护院来报信。

“老爷,北静王水溶来拜见,不知是否要引到堂前来?”

“水溶?”岳凌眼神微眯,搓着下巴,沉吟起来。

片刻过后,岳凌先是吩咐道:“宝琴,你先将这些都取走,一会儿我们再商议接下来的事。”

薛宝琴眨眨眼道:“侯爷和北静王府有旧交?”

“先前并无往来,只是在上朝时,曾有过几面之交。”岳凌如实道。

薛宝琴道:“既然如此,在这个节骨眼上登门,应当不是为什么旧情吧?我以为侯爷这样待客,有失侯爷的风范,更不符侯爷的形象,还会让他生起疑心来。”

“照你这么说,我倒该怎么做呢?”

岳凌不禁失口笑笑,没想到薛宝琴三言两语就点明了他刚刚的忧心之处,是与自己同频共振,想到一处去了。

薛宝琴摆摆手道:“侯爷你稍等,我这便回来!千万要等我回来呀!”

……

“王爷,这边请,我家老爷在正堂恭候。”

“好,劳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