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91章 岳凌的自持(高考加油!)

今年二月在扬州府的生日宴上,林黛玉也出了这么一桩糗事。

但毕竟那个时候,林黛玉还是被动承受的那一个,即便在众人面前听着岳凌的情话是羞臊不已,内心中还是有点小欢喜,毕竟她是最特殊的那一个。

而如今,再做游戏,没想到到最后捉弄的还是自己。

甚至还当着岳凌的面,由她来说了几句情话来表达爱意,留给她的便只剩下羞臊了。

林黛玉弓着腰,似是要钻进桌子下面,场上的姑娘们也都偷偷笑着,又四散开来,不想让林黛玉太难为情。

岳凌撇了眼快要躲进阴影中的林黛玉,也不知如何开口安慰,只好无奈的看向秦可卿,想抓她过来问责,本说好的胸有成竹,果然不偏不倚还是出了差错。

与岳凌瞪过来的目光对视,秦可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之处,搔了搔头,难为情的向着岳凌笑了笑。

一股尴尬的气氛弥漫开来,正不知如何收场时,外面走来一粗使丫鬟传信,“老爷,外面来了位太医。”

“太医?”岳凌左右看看,诧异道:“你们可有人受伤,生病了?林妹妹,你身子不适吗?”

林黛玉再坐起身,除了脸红一直到脖颈,倒是再没别的异常了。

摇了摇头,小声呢喃道:“没,我没什么事。”

岳凌再看向粗使丫鬟,丫鬟连声道:“老爷,不是给姑娘们看病,是说来给老爷看的。”

“给我?”

林黛玉脸色霎时间恢复原貌,不可置信的看向身旁的岳凌,是连雪雁都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嘴里絮满的食物都不再嚼动,所有人皆是目光汇聚到了岳凌身上。

岳凌无奈摊手,“这肯定是搞错了什么事,我身子一直无恙呀。”

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也不能就在这僵持着,岳凌只好去了一旁耳房,再请太医入门问诊。

几个姑娘相互对视,试探着要起身离席,行动之前,不觉去看林黛玉的眼色。

林黛玉倒也是佯装未见,若非是她需要端着这仪态,她倒是想去陪岳凌看诊。

见林黛玉默许,几女便结伴而行,追着岳凌的背影去了。

“老夫见过定国公。”

“太医客套了,请进。”

岳凌引太医旁坐奉茶,便立即问起了来意,“太医说是要为我看诊,我实不知身上有什么病症。实不相瞒,我也粗通些医术,往常也不少锻体,身上气血充沛,精神十足,未见不适。”

太医摇摇头,似是十分肯定岳凌的身子一定会有问题,语气坚定,不容置疑道:“此乃表象,或许是肾火虚盛,还是要号号脉才能探知一二。老夫是奉陛下之命前来,国公爷就不必再推脱了。”

岳凌微微颔首,挽起袖口,亮出手腕来。

搭脉号诊时,往往会留意医生的脸色,岳凌也不例外,待见得太医眉间微皱,眼睛也眯的更紧了些,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嘶,这不太对。”

太医吸了口冷气,连连摇头。

岳凌更为紧张了,连忙开口询问,“太医,难道我身体有什么暗疾?”

太医还是摇头不语。

岳凌哭笑不得,“那这是?”

太医收回手,吃了口茶水,叹声道:“按京中的传言,国公爷就算身子无恙,也应当有亏症,可这龙精虎猛,阳气未泄似是个处子之身,难道之前国公爷所行房事,并非我等以为的正道房事?”

岳凌愣了片刻,苦笑道:“太医这是说哪里话,不过都是坊间谣传而已,怎能尽信?”

太医却不同意岳凌的说法,而是道:“盛名之下无虚士。”

话锋一转,太医的语气都有了微妙的变化,“难道国公爷真有什么不传之秘,可以采阴补阳,交而不泄?”

“若真有这修炼之道,还望国公爷能透露一二。”

太医豁然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济珍药来摆在岸上以为束脩,似是拜师之礼一般,纳头便拜。

“此乃老夫前不久刚得的千年何首乌,还望国公爷不弃……”

岳凌倍感无语,太医问诊他没包红封也就罢了,竟是还收起礼来了,若是再传出府邸外,流言指不定还能传出多离谱的事来。

连忙起身搀扶,岳凌无奈道:“使不得使不得,太医就别再调侃我了。想必太医出宫并非只是问诊吧,难道说是陛下有什么事要嘱咐?”

太医再起身,终于是点点头,“国公爷说的不错,陛下是有事要老夫来传个信。”

岳凌总算是安下心来,浅浅啜了口茶水,实在是被这没来由的问诊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了,但既然是隆祐帝有事叮嘱,那必然是有深意了。

“陛下察觉,有人在暗中怂恿学子闹事。国公爷主持的科举改制,影响深远,哪怕动了一步,都是改变了天下数以万计学子的路,争议必不会少,还望国公爷能早做打算,拿出令人信服的说辞来。”

“不让翰林院有微词,不让天下学子寒心。”

岳凌微微皱眉,明摆着的困难在面前,隆祐帝又让太医以问诊的借口,再来传递一遍消息,肯定是听闻了什么风声,告诉自己不要懈怠了。

“这怂恿之人,陛下可有说是谁?”

有个目标,便更好打击了,岳凌欲要询问详细。

“国公爷这一路艰辛,都不曾少人针对,更不少仇家。与科举有关无关,或是只是想要借势生事的,都不会少。”

郑重的点了点头,岳凌应道:“还请太医回宫通禀陛下,请让陛下放心,臣已有破局之法。凡有路前阻拦者,皆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所谓‘轻言大义者,临阵必变节’,即便是舌战,臣也有自信让他们溃不成军。”

太医眼眸微亮,闪出几分期待来。

“好,老夫言尽于此,也不再久留,这便回宫复命,还望国公爷谨记使命。”

“是,太医请。”

两人才步行出门,还未等迈过门槛,太医又回首问道:“国公爷,老夫还有一事想问。”

岳凌不解,却也坦然接受,“太医所言何事,直言便是。”

太医睁开双眼,满是期待道:“国公爷当真没有修养之法?以国公爷的身子和这风流习惯而言,若说不会什么采补之术,怕是没人能信了。”

岳凌汗颜,才知道这太医竟是个老顽童。

“当真没有,太医请吧。”

推着太医的后背,岳凌一开门,将他送了出去。

待回门之后,岳凌不疾不徐的又回茶案旁自斟自饮吃了口茶,幽幽往屏风相隔的外间叹息一声,道:“哎,别再偷听了,都出来吧。”

话音方落,屏风之后就绕出几个姑娘来,脸上羞臊不已。

岳凌定睛分辨,竟是秦可卿,探春,妙玉,邢岫烟,薛宝琴几个姑娘,还有几个丫鬟。

被岳凌察觉踪迹之后,脸上个顶个的鲜红,似是要滴出血来。

抠抠手掌,难为情的站成一排,很是无措。

“偷听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尤其还是宫中来人,被人察觉更失了礼数了。”

探春连忙解释道:“我就是担心,担心您的身体当真有恙,所以才来偷听的……并不是有意听到那些话的,我知道错了。”

刚刚获得了定国公府的永久居住许可,却听闻岳凌病了,探春当然很是担忧,便加入了秦可卿的队伍里。

若是她尚存些许理智的话,也应该清楚,跟在秦可卿身边,保准要坏事了。

邢岫烟和薛宝琴一般都是连连点着头,妙玉则是羞得满面绯红,躬着身子,垂着头,是她们当中垂的最低一位,似是更在意太医最后那羞人的几句话。

而秦可卿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时不时还抿几下嘴唇。

岳凌摇摇头,再提醒道:“我也能体谅你们的心情,但不可有下次了,可记住了?”

“是。”

众女异口同声,才要离去,秦可卿又开口问道:“老爷,你莫不是真会什么采补之法吧?要不然,我每次行房事之后,都会虚脱个半天,而老爷还是龙精虎猛的,连第二日早朝都不耽搁。”

“太医说的没错,这不符合常理呀。”

众女才扭过去的头,又转了回来,尽皆一脸羞臊的看向岳凌。

岳凌无奈起身,在秦可卿脑袋上敲了个爆栗,“越来越不正经了,也不怪林妹妹罚你,这种羞人的话,你也说得出口。岫烟,探春,宝琴都还是闺阁的姑娘,妙玉师傅都还是出家人,当着众人的面,你就……”

岳凌实在无语,不知府邸里何时风气就变成了这样,竟也是一发不可收拾,难道真如林黛玉所言,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他倒是以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十分得体,对待府里面这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也不起色心。

旁人哪有他这个觉悟,他已经是相当有自持力的了。

而秦可卿确实是在众人面前放浪形骸惯了,一时也没想太多,话就脱口而出,当回过神来,也察觉到不妙了,吐了吐舌头。

可看旁边众女也没有羞臊退却的意思,秦可卿当即会意,打趣道:“老爷,这你可就错怪我了,她们想知道答案的心,未见得比我弱几分呀?”

“呀!”

秦可卿话音方落,房里似是炸开了锅一样。

小姑娘们惊恐的往外奔逃,羞臊难言。

没了旁人,岳凌一步步走到秦可卿面前,双手扯了扯她的脸颊,狠狠道:“好,很好,你等着,待我腾出空来,便好好采补采补你!”

秦可卿羞涩的扭开头,嘤咛着道:“好……”

岳凌:“……”

……

乾清宫,御书房,

御案上的隆祐帝被奏折淹没,朝堂上的慷慨陈词,令百官为之震颤的确很爽,可结果就是,如今的景象。

非议太多,奏折太多。

身为皇帝,并不会随心所欲,依旧会有多方掣肘,无论庙堂还是江湖,总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即便隆祐帝是靠自己的武功登基,用文治坐牢帝位,也依旧如此。

但随着这些年的劳神,隆祐帝倍感乏力,再看如今膝下的三位皇子,这种乏力感便更重了。

连他都是这般,那疏于教养,修行帝王之术更不到家的三位皇子,往后又如何压制群臣呢?

御案之下,三位皇子各自坐在小兀凳上,陪隆祐帝一同批阅奏折。

而隆祐帝时不时便会丢下一封奏折考教,又或者是提些问题,考察他们近期的学业,弄得三人神经皆是紧张兮兮。

“科举取士,乃国之根本。今日早朝朕言说,要改制,除四书五经外,再添加算工等学科,便招致这么非议,你三人又如何看待的?”

隆祐帝将问题丢给下面的三位皇子,又点名问道:“安儿,你先说。”

被唤到名字的,便是大皇子了,年十七名唤刘安,虽是能出宫开府的年纪,但隆祐帝对他颇为看重,还是留在身边教养。

大皇子刘安起身先是一拜,言辞恳切,说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科举取士乃国朝根本,增新学以选实干之才,确有其理。然……儿臣以为,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慎之又慎。”

“经文取士行之数百年,天下士子皓首穷经,其制已深入人心。骤然更张,恐令天下士子无所适从,寒窗苦读付诸东流,易生怨望,不利朝堂安定。且新学如数算、工艺,其标准如何界定?考官如何选拔?皆非易事……”

隆祐帝脸上未见表情,只是再点下一个人,“毅儿,你怎么看?”

二皇子瞥了眼身旁的皇兄,慷慨陈词,“父皇英明!儿臣举双手赞成!早该如此了!”

“八股文章,空谈误国!皓首穷经,写得出锦绣文章,却未必算得清钱粮账目,修得好堤坝桥梁,断得明是非曲直!如今边关需良将,工部需巧匠,刑部需明吏,靠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腐儒有何用?”

“天下何时不变,若不能适应更张,早该是第一波被筛去的人了!”

隆祐帝微微颔首,再道:“昀儿,你呢?”

二皇子刘毅得意的扫过皇兄,再看了眼身旁的皇弟,表情不屑,坐了下来。

“两位皇兄所言,具为有理,儿臣并无太多见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