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15章 别再作死了!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5章 别再作死了!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3: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安京侯已经去了。”

夏守忠顿了顿,又补充道:“皇后那边,正等陛下过去呢”

乾清宫御书房中,隆祐帝抚平宣纸,捋清着思路,微微叹息。

“朕知道了,这就过去吧。”

“摆驾还宫!”

不一会儿,隆祐帝便重回了坤宁宫。

一入宫门内,便见得皇后在外等候已久,连发丝都被风吹得有了些许凌乱。

隆祐帝和煦笑笑,从宫辇上走下来,将自己身上披着的大裳解下,系在了皇后身上。

“虽是三月,可天气仍有微寒,皇后何必在门外候着朕,若着凉则不好了。让御膳房煲份暖汤送来。”

隆祐帝偏头看向其身后的贾元春以及诸多宫女,露出些许不悦来。

宫女尽皆缩了缩脖子,没有冷风吹过,也不禁打起了寒颤。

束紧了大裳系带的皇后,抬手扶住了隆祐帝,温声道:“是臣妾非要在外面等的,并不关她们的事。”

“陛下的龙体更重要,非将大裳给了臣妾,还是快快进房来说话吧。”

两人携手往宫宇中走,皇后还又往后面探头看了看,“陛下不是去见岳凌了?那孩子难道误了时辰没到京城?”

“非也,朕见到他了。”

皇后抬起眼,疑惑问道:“那他为何没往宫里来?”

隆祐帝笑着道:“他舟车辛劳,朕本就不欲多留他,想他早些回去歇息。可后来谈的愈发深入,朕又改变了主意,让他先去尚书房见几位皇子了。”

说着,隆祐帝驻足在抄手游廊间,手扶着汉白玉的栏杆,仰头望天,叹道:“起初,朕以为朕得的是勇冠三军的冠军侯,如今再见了岳凌,朕却是变了念头。”

皇后跟在隆祐帝身侧,接口问道:“陛下如今以为他是什么人物了?”

隆祐帝负手而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朕以为,他更像是初出茅庐的诸葛孔明。”

“方才在御书房,他刚与朕上了一课,朕大受裨益。”

缀在二人身后的宫女们,此刻皆是惊诧不已。

在众女之前的贾元春,更是连心尖都颤了颤。

大臣得宠也是分等级的,一时宠臣,做皇帝手中之刀后清算;又或是嘉奖功绩,恩泽不衰的。

隆祐帝却将岳凌比作诸葛亮,当然是更不一样了。

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典故,除了最有名的三顾茅庐,还有能够相提并论的白帝城托孤,再联想到隆祐帝让岳凌去了尚书房,那可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贾元春就不禁紧张起来。

轻抚胸口,贾元春暗暗安慰自己道:“岳凌在陛下心目中竟有如此独一无二的地位,幸好我早先送去了家书给母亲,让她不要轻易招惹,当真是明智之举!还多亏了皇后娘娘提醒。”

听了隆祐帝的话,身为老夫老妻的皇后,更能明悟隆祐帝所代指的意思,轻声道:“陛下正有陛下的考虑,岳凌虽没能早些安歇,但他定能体恤陛下的良苦用心的。”

隆祐帝微微颔首,又走回到游廊中间,往门内走去。

二人才迈过了门槛,皇后话锋一转,又问道:“既然岳凌没进宫里来,那是不是黛玉也没一道前来?”

隆祐帝思忖着道:“这倒是没见着同入府邸,夏总管,你可清楚?”

夏守忠往前一步走,偏头看了眼并肩的贾元春。

余光有察觉的贾元春忽得心中一凛,愕然的抬起了头。

“回陛下,奴婢与安京侯一同入京时,见着荣国府来人,将林家姑娘带走了。”

“带走了?”

皇后转过身来,望向门檐下,立在汉白玉石阶上的贾元春,语气转冷,“贤德妃,本宫可有叮嘱过你约束母族?如今安京侯刚一回京,贾家就迫不及待的派人来拦路,攀扯些情面?将本宫的话当做了耳旁风不成?”

“更有甚者,本宫还听闻黛玉每次进荣国府时,都曾受了委屈。贾家若真想和安京侯府有亲情往来,何须今日惺惺作态?早就在多年以前走歪了!”

隆祐帝本已是往房里走了,听到皇后的呵斥,又折返回来,诧异问道:“竟还有这样的事?”

贾元春哪里经受得住这样的拷问,额头霎时间便渗出了细汗,跪在石阶上,认罪道:“是奴婢的罪过,这……这便去书信呵责。”

皇后皱了皱眉头,道:“跪着做什么,还不快去?”

“是。”

贾元春再行了一礼,率着自己宫中的宫女抱琴,迅速脱离了队列,快步出了坤宁宫。

皇后舒缓下脸色,长长喘了口气,道:“陛下或觉得臣妾多管闲事了?”

隆祐帝扶着皇后往房里走着,安慰道:“非是多管闲事,牵扯到岳凌的身上,如今也是非管不可。朕本以为,赐婚的消息传出去,不知好歹的人也会收敛一些。”

“竟没想到还有今日之乱象,合该他们自取灭亡。”

说罢,隆祐帝又吩咐道:“夏总管,还是你遣人去一趟吧。将赏赐府邸的事情与林家的丫头说一声,也好让他们府邸早做准备。”

夏守忠面色为难,斟酌着问道:“陛下这一回赏赐,还没下圣旨到中书省,也没与群臣商议过。毕竟牵扯升爵之事,只是传一道口谕,不合规矩呀。”

隆祐帝皱了皱眉头,“何来不守规矩?朕想把朕的宅院赏给别人,还需要经过谁的允许?至于爵位,往宗人府补一道手续就是了,你先去做你的事!”

夏守忠连声应下,“是,是,是,奴婢这就派人过去。”

皇后面上转出笑意来,扶着隆祐帝转身,往里面走着,待房门一关,劝说道:“夏总管一心为陛下着想,陛下不可动怒。”

隆祐帝微微颔首,“朕心里自是清楚,只是这条条旧法约束朕,惹朕心里不快。”

皇后摇了摇头,不再过问政事,将话题扭转回来,问道:“陛下可问过了,岳凌打算何时成亲?”

隆祐帝片刻思考,摇头道:“朕还真是忘了问了,不过也该催一催他了。”

“是呀,陛下合该为他主持婚事了。明年黛玉便已及笄,待那时候陛下可有调林御史入京的念头?”

“皇后所言极是,林如海也合该入京来了。只留他在扬州改盐法,大材小用。为了嘉奖他的功绩,顶算将这赐婚,当做他入京的嘉奖吧。”

皇后眨眨眼,问道:“之前林御史不是来过信,说并不愿意纳这门婚事?”

隆祐帝随性的靠在梨木凤头椅上,揭开茶盏的盖子,浅浅啜了一口,吐出热气,才又回道:“他们这种学四书五经的儒生,最爱三推四请,非要朕再去几道私信,才能成礼,就不如岳凌这般,有什么话便说什么话的痛快。”

“朕嫌麻烦,不予理会了,只当他入京来时,给他个惊喜。”

皇后捂嘴轻笑,道:“因为陛下和岳凌一样,都是军伍出身,所以才脾性相投。满堂大臣,哪个不是学四书五经的?”

隆祐帝放下茶盏,连连摆手,罕见的否定皇后的话。

“皇后此言差矣,朕和岳凌可不尽相同。就算他有万般好,也不如朕专心如一。皇后不妨遣人打听打听,他房中如今有多少女子了。”

“自下江南前,便已有十数人,回京之后还带走了苏州的一个戏班子,养在了身边。”

皇后皱了皱眉,肯定道:“这的确不好。不过,人总也是要有些喜好的,若他十全十美,岂不是圣人一般,倒让陛下不敢信重了。”

隆祐帝轻笑,“皇后知朕。”

微微摇头,又道:“岳凌如此花心,朕主张早些将他的婚事定下来,林如海不谢朕,还推脱,实在不懂得朕的用心良苦。”

皇后再点了点头,“这确是林御史的不对了……”

……

出了坤宁宫,贾元春心底愈发慌乱,保持不住她十几年如一日,被教养极好的步态,改为提着裙摆,在小径中跑了起来。

身后跟着的抱琴,也忙跑了起来,一面追,一面喘着粗气道:“娘娘,娘娘你慢点,当心脚下!”

贾元春哪里肯听,反而愈发快起了步子,犹如一阵旋风刮进回了凤藻宫。

作为有封号的妃嫔,贾元春在宫中享有贵妃的待遇,自然也有了自己的宫殿。

“娘娘回来了。”

自己推开宫门,贾元春根本没心思与旁人搭话,连声唤道:“快,快来人伺候笔墨!”

见贾元春神色慌张,宫女们更不敢高声了,各自分工,迅速的备好了一切贾元春所需要的物事。

坐于案后,贾元春提笔沾墨,心急之下手臂都不禁连连颤抖,将墨汁甩出了不少。

深吸几口气,强压下心底的思绪,贾元春费力的在纸上写起了家书。

却也因为过于紧张,身子、手臂、手腕都在打颤,将字也写得歪歪扭扭,桌子都止不住晃动。

由此,让贾元春的呼吸愈发急促,“怎,怎么回事,这桌腿为什么不平?”

众宫女挪眼去看贾元春从贾家带来的丫鬟抱琴,抱琴微微抬头,看贾元春不安的模样愈发心疼,眼泪在眼眶中打起了转,“娘娘,不是桌子不平,是你在发抖!”

“是……是吗?”

贾元春愕然的抬起头,将书信卷了卷,推给了抱琴,道:“快,你将此信送去工部找我爹爹!一刻都不能耽搁。”

抱琴用袖口擦拭了遍眼泪,将信收到怀中,答应下来,“好,娘娘我去了。”

……

皇城外,工部衙门,

因荣国公贾代善临终前的上书,贾政作为二房未承爵的子弟,也因祖先功劳蒙荫授官,任工部员外郎,正五品官职。

除尚书外,一部公堂以侍郎,员外郎,主事为政事要员。且蒙荫最高可授五品,员外郎恰好居中,可以说在官途也有前景。

只是贾政,一个性子偏爱附庸风雅,不爱管事的,又不善于在官场打交道。因他非科班出身,蒙荫入仕,还融不进读书人的圈子。

所以这个员外郎,也变得没什么实权,更没什么功劳可做。

工部算不上清水衙门,是有大把的油水可赚,但贾政还不敢做些出格的事,这官就当得更加没滋没味了。

只是这一切,在贾元春获封贤德妃之后迎来了转机。

“诶呦,国丈爷,这是下衙了?”

工部侍郎司徒明远,热络的与贾政打着招呼。

贾政躬身行礼,羞涩道:“司徒大人说笑了,下官怎敢称国丈?今日衙门上已经没事了,下衙的铜锣响过,下官便打算回去了。”

司徒明远点头,笑道:“谁人不知荣国府的大姑娘被封了贵妃?国丈两个字,你当得起。”

“嗐,我就没生出这么好的女儿,选入宫中。还得是四王八公府中的底蕴更深,改日本官登门去拜访令堂。”

贾政连忙拱手,“承蒙大人垂爱,下官必定扫径相迎。”

“好,一言为定,国丈爷慢走。”

离开了司徒明远,贾政继续往院外走着,一路上遇见的同僚,无论官职高于他,低于他,还是平级,都会尊称他一声国丈爷。

虽然只有皇后的父亲,才是正式的国丈,但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也只低半级,也可在寻常俗语中如此称呼。

众人也唤的习惯了,贾政听得更是高兴。

往常根本不会与他攀谈,甚至不会正眼瞧他的同僚,如今都会停下来与贾政寒暄几句。

贾政本就是个爱面子的人,不然也不会养那么多清客相公在府中,听尽恭维之词。

角色的转变,让贾政满足了面子上的优越感,简直都要爱上了上班的感觉。

正得意的往外走着,与周围问候的人点头示意,迎面便撞见了披头散发跑来的宫女。

“二老爷,二老爷,有娘娘的信!”

贾政循声看过去,也愣在了原地,“抱琴?你怎得出宫来了?”

抱琴是跟着贾元春一同入宫的,两人感情深厚的无法衡量,通晓一切她,也不禁为贾元春鸣不平,恨贾府多做坏事。

当面,她更不愿意与贾政分说,还将事情夸大道:“二老爷,你还不知道府邸里做得好事呢!非得有一日看到娘娘被打入冷宫,你们才满意!”

此言,如同平地惊雷一般响在了贾政的耳畔,当即贯穿了大脑。

贾政刚还享受着国舅爷这一层身份呢,若是贾元春被打入冷宫,岂不是贾家的天也要塌下来了。

贾政不忍打了个寒颤,根本不敢细想,立即接过了抱琴带来的字条,迅速上下扫了一遍。

“安京侯即封国公!尔等还欲招惹林黛玉,非要叫我入冷宫不成?!”

字迹歪歪斜斜,不成形,若是以赏析的眼光来看,是贾政多看一眼的要啐几口的存在。

可这字条捧在手心,他只觉得身上愈发冷了。

不难想象,琴棋书画皆通的贾元春是在何等惊恐之下,写下的这些文字。

贾政越发后怕,根本不敢想此刻房中是生了什么事,更不敢耽搁时辰,当即在门外扯下了一匹马,连声道:“借马一用,家有急事!”

手中钻攥紧了字条,贾政咬牙与抱琴说道:“你先快些回宫里去,让贵妃娘娘安心,就说爹爹,不,臣一定将事情办妥当!”

说罢,贾政跨上骏马,一骑绝尘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