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爱大明朝 > 第七十五章 拯救千户王睿(中)

我爱大明朝 第七十五章 拯救千户王睿(中)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4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4-10-31 01:16:37 字数:3027

金色、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倘,漫长。紫檀的香味,萦绕于大殿内外,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

沉默的朝臣,终于今日早朝爆发。

大明世袭将官军户,果真做起了“决堤人与点火人”,弘治皇帝推出的卫所军制改革,所牵扯的利益矛盾,在沉默的积蓄多日过后,终于今日由各地卫所将官的联名上书而被“引爆”!

“臣等敬上,先祖随太祖、成祖皇帝征战四方,扫荡**,驱鞑虏而并豪雄,四海合而天下一。先帝念祖上洒热血之劳,以世袭军户赐之。祖辈数代,不负先帝恩惠,不负祖辈传承,皆马革裹尸还。今上欲革先帝成法恩赐,没臣等祖辈颅血之功,非圣君所为。臣等泣血,望请今上三思而后行……”

临朝太监捧着湖广百户以上世袭军户一百六十二人的联名奏表,抑扬顿挫朗朗而诵。

才他娘昨日抛出的“骨头”,今日便引来了一堆“疯狗”?

这道奏章,当是早就送入了内阁,被压着今日才拿出来!

弘治皇帝欲行兵事改革的消息,直至几日前的早朝上——他有意无意的提了句“莫非朕错怪了平江伯”,才行被嗅觉灵敏的朝臣们嗅出了味道,这消息这么快就传至湖广去了?

“顽固派”们,在有意透露!

这帮人早就做好了完全准备——有开始,并不一定会有结果,纵使圣上您英明神武,能借着“错怪”平江伯之机,打开“改一改”卫所军制的契机,但您老也不一定能实施得下去。

你一拳来我一脚!

弘治皇帝借着“查一查出海走私的事儿”,逼得朝臣们换了态度,转而也“认为”平江伯的“怯懦惧战”之嫌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使得弘治皇帝“阴谋得逞”——兵事改革,终于可着手进行了!

但“顽固派”们,早就给弘治皇帝安排了一个新的“小怪物”——世袭将官们的联名上书,只等您老放马过来。

文臣“顽固派”,同世袭将官军户联手了!

诏狱内那小王八蛋,竟还真蒙准了!

“陛下,除湖广军户以外,尚有四川、福建、江西、云南等十一地共七百五十六名百户以上将官所书,皆望陛下能三思而后行……”谢迁伏地一拜,接着临朝太监,高声上奏。

谢阁老什么都好,踏实肯干,文笔出众,就是太迂腐,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弘治皇帝瞧着殿下的谢迁,暗暗给了他一个评价。

“先帝成法,不可妄动,请陛下三思……”

“天下武人,国之利器,陛下切切不可寒了武人的心呐……”

“行伍若乱,大明必乱,望陛下悬崖勒马……”

……

偌大的奉天殿内,转眼便“趴”倒了一大片。

诏狱内那小王八蛋,猜对了“发展”,也给出了解决之道,可这小王八蛋,为何偏偏……

丧尽天良,不得不宰啊!

弘治皇帝猛的睁开眼,淡淡的道:“祖制成法,自是不宜妄动,天下武人,我大明长城,更不宜轻动。世袭军户,祖祖辈辈皆有功于大明,朕,岂能做那过河拆桥之人……”

这般快便改了主意?这不像是“英明神武”——当今圣上的作风吶!

大臣们互相交换了眼神,提高了警惕!

“先帝记得军户的功劳,朕也记得。朕没有太祖、成祖那般本事,不能率领天下军户出关建功,封侯进爵,朕唯有做一做俗人,赐他等良田永袭,徭税世免……”

武人联名上奏,犯了天家大忌,圣上竟还要赐田免徭税?

圣上今日很反常,小心为妙!

“有了田,又免了徭税,军户们的世袭官位,便取消了罢……”

次奥!

“顽固派”们心底齐齐骂娘——圣上原来也是有备而来,早就准备了“奥特曼”!

大臣们仍在发懵,弘治皇帝铿锵有力的声量又告响起:“东厂,锦衣卫,查一查这联名上书的背后,到底是哪位将军如此‘忠心耿耿,不惧上言’,替朕问问他,到底愿意不愿意接受朕的这番‘好意’……”

“臣(奴才)遵旨……”

牟斌与萧敬齐声遵旨。

萧敬,字克恭,别号梅东,延平府南平县(今福建南平市)人,司礼监太监,掌管东厂。他是四朝元老,牛掰而又低调得紧。

棒打出头鸟!

弘治皇帝仁厚,只是着“东厂,锦衣卫”去问一问“忠心耿耿、不惧上言”的“哪位将军”,愿意不愿意接受“朕的这番好意”——这是用肥肉包了根大棒,直接伸到了“出头鸟”眼前,让他们自个儿选,而不是直接一棒子将“出头鸟”们敲得脑浆四溅。

大棒的背后藏了块肥肉,或者——肥肉放在了大棒之上,世袭将官们,面对着这样的“二选一”选择题,难道还会不知道该怎样选?

捣鼓了半天,才将世袭将官们忽悠上了“贼船”,竟被圣上这般轻而易举便化解了!

世袭将官们的戏,唱不下去了,只能唱“独角戏”了!

老办法,死磕!

言官们不得不掳袖子上阵了——他们以直言冒犯为荣,以死磕死谏至死为最高荣誉,至于“谏”的对不对,那则完全另当别论,他们要的便是这“不怕死”的过程。

“祖制百余年,好好的没见出甚问题,怎的到了圣上手里,说换便换了……”

“太祖、成祖能以我朝军制,北击蒙元三千里,平江伯打了败战,圣上却要改了我朝军制,这是在南辕北辙,不对症下药啊圣上……”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卫所军制能于太祖、成祖手上发扬光大,到了圣上手里却是如此不堪一击,圣上当自省自责,怎的就将卫所军制给埋没荒废至厮了……”

……

太过分了!

这帮言官们,说起话来无法无天,颠倒黑白,却又打不得杀不得——老祖宗养了这帮人,就是为了能随时来给自个儿添堵的么?

弘治皇帝心底大骂,不发一言。

“众同僚,我有一言”,平江伯突然拔高音量,盖过菜场一般喧闹的奉天殿,引得众臣齐齐朝他看来,“太祖皇帝定下这卫所军制,为的便是能保大明永存,现这卫所军制腐朽糜烂,不能护我大明周全,众同僚死抱着这卫所军制不放,到底是何居心?”

平江伯这厮,打小便是同圣上同穿一条开裆裤长大的,先是“故意入狱”,这回又来替圣上“冲锋陷阵”,早他娘看穿你了!

可他娘的,他这一“高帽”举起来,还真是不能随随便便就去戴咧——再他娘反对,可就成“居心叵测”了!

片刻的沉默,不知是哪一位“高人”,又找到了“化解之道”:“太祖圣明,智深若海,平江伯言太祖皇帝定下个‘腐朽糜烂’的卫所军制来,安的又是哪门子心思?”

次奥!

“政治口号”,竟被人绕开了!

王千户大人若再现场,必会于心底这般大骂。

回过神来的“顽固派”们,终于又找到了新的“谩骂切入点”——矛头只对准平江伯一人。

“败军之将,有何颜面再言国事?”

“同样是刀,有些人能用刀宰牛,有些人拿了刀却只能自伤,这还能怪上刀了?”

“民间有言,拉不出屎来怪茅坑,平江伯打不赢战,便怪卫所军制了?”

……

这他娘的,没法谈了!

王睿这厮,拿出的主意,竟只有一半能管用了!

亲耐的平江伯大人,王睿先生他是人不是神——没有诸葛武侯那般能耐,随随便便给你几个“锦囊”,便可解决一切“疑难杂症”!

有偏差与失误,很正常。

“肃静!”刘健刘首辅声若洪钟,将喧闹的朝臣喝住——他为众臣之首,自是有些“威望”。

“圣上,今日时辰已晚,不若先行退朝,改日再议?”刘健跨出一步,朝着弘治皇帝一揖。

刘阁老,这是在和稀泥吶!

京中巨贾之二,尚在诏狱——大臣们的“把柄”,随时都可拿出来“用一用”。世袭军户们的顾虑业已去除——诏狱那小王八蛋,确也有些真本事,再则,他那“分化瓦解”的伎俩,眼下尚未使出,莫若改天再来用用?

弘治点了点头,觉着“改一改”卫所军制的事儿,今日已然又行迈出了一大步,也确是没有必要太过于“操之过急”——就让“顽固派”们再瞎闹腾几天罢!

“退朝罢!”弘治皇帝信心满满,淡然离去。

今日这形势,弘治皇帝占了上风,且他还握着几张“王牌”,“顽固派”们倒显得有些黔驴技穷,靠着“死磕”来同他对峙。

“战略对峙”期,谁能重拳出击,击中对方要害,谁便能“得胜而还”呀!

小王睿啊小王睿,你所说的“顽固派”们的杀手锏,到底是在哪儿哟?若是再不使出来,我家素嫃,可就得痛失情郎咯。

平江伯隔着老远,瞧见了保国公——素嫃同王睿那厮搞到了一块儿,老朱到底知道不知道这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