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爱大明朝 > 第127章 一箭双雕(终)

我爱大明朝 第127章 一箭双雕(终)

作者:春天的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45: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一早,代王爷正琢磨着朱充耀昨夜带了人出去,怎的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大同城内的各“大户人家”便铺天盖地的涌来了代王府,人人都哭丧着脸,死了亲爹似的。他正心烦意燥,王副总兵却“亲自送小王爷”回府了。

“小王爷昨夜不小心,摔了一跤,幸好小将路过,便将小王爷接去了副总兵衙门过了一宿……”代王爷看着朱充耀的那张脸,正在吹胡子瞪眼,王副总兵却又是这般说法。

摔了一跤会他娘的摔成这个样子!?

还他娘摔掉了两颗门牙?

可朱充耀竟大点其头:“昨夜喝了些酒,确是摔了一跤……”

朱充耀倒不是在帮着王副总兵,他是不愿让他老爹对他心爱的朱二小姐产生什么不好的看法。

代王爷听得面上正抽抽,王副总兵赶紧向他说了将大同镇的军需供给交给代王府来“承包生产”的想法,他一听,面色淡然:“尚未定下来的事儿,副总兵大人也好意思拿来与本王说?”

王睿一听,明白了:代王爷不是你随随便便画个大饼,便能诓得了的人物——你必须得以“既成事实”来同他“谈”。

可这种事儿,从大同到北京城,再由弘治去同朝臣们扯皮,这一来一往,恐怕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没了——那时候火筛早就分赃完毕,当是又在磨刀赫赫了……

“来不及了”,王副总兵决意将这事儿先斩后奏,“小将可先同王爷来做这单‘买卖’,边做边等着朝廷的敕令下来,若是有什么差池,小将愿一力承担……”

弘治为了革除卫所军制,在这事儿上当是不会教王副总兵失望——王睿这是在做有把握的“赌博”!

代王爷却仍是嗤之以鼻——“愿一力承担”这种鬼话,你去说给未成年人听罢!

“王爷若是不答应,小将只有勒令大军,将大同大户人家的田地,给‘丈量’个遍了……”王副总兵也淡淡的道。

“这事儿,圣上与朝廷就算不同意,顶多也只会下道旨意来责备一下咱代王府,他王副总兵却有可能官位不保”,小王爷时刻惦记着他的朱二小姐——既是答应过她“能办成”的事儿,那就自是不能失信于她,“再说了,也不能因为这事儿,而寒了大同‘百姓’的心……”

小王爷口中的大同“百姓”,应该是特指——亦即大同的“大户人家”。

丈量的是他们“大户人家”的田地,又不是你代王府的,你代王爷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人王副总兵找到了一“和谐共处的平衡点”,你竟然还不答应!以后还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么?还能跟你混么?

“本王就算应了下来,这‘丈量田地’的事儿,难不成就会终止了?”代王爷脸现动容神态,却仍是反问了一句。

“丈量田地”是必须得进行的——若是不如此,哪会有田地来“安置”给退伍士卒?

王副总兵微笑着摇了摇头:“‘丈量田地’自是不能终止,但代王爷若是应了下来,这事儿便可交给地方县衙来做,这本就是他们的事儿……”

地方县衙来做?

这当中的“门道”可就很简单了:王副总兵的大军来做,自都是会“认真的丈,仔细的量”,地方县衙可就好说多了——都是几个熟人,少量几亩地,也没什么大事儿……

王副总兵要的是大同百姓赶紧“积极响应”他的“募兵”一法,至于这土地方面,他打的主意更大——大同的“大户人家”,占用的土地面积还没有代王府一家的多,量过来量过去也就那么多,若是能“丈量一下”代王府的地,那才真是“一口就能吃成个大胖子”!

代王爷又行斟酌了片刻,便扭头冲着门外喊话:“人来……”

下人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去告诉那些个乡亲,让他等回去罢,今日县衙会去量地,晚上再来一趟王府,届时,本王会给他等一个说法……”

“说法”?

如何瓜分“军需供给”这么块蛋糕罢!

王副总兵松了口气,也装模作样的冲着门外喊了句:“人来……”

方程也屁颠屁颠的跑了进来。

王副总兵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位居高位的“感脚”,确是不一般的“嗨到爆”:“勒令大军归回驻地,着杨参将去一趟知府衙门,协助地方县衙做这‘丈量田地’的差事儿……”

“得令!”

方程才行转身,代王爷一恍,便于心底暗骂:小王八蛋,说是说“这事儿便可交给地方县衙来做”,可却他娘的又派了位参将去“协助”——你这副总兵衙门今日一早当真是闹了个“赫赫威名”,有位杨参将在一旁“协助”,县衙还他娘的怎么敢去同“乡亲们”谈“熟人”关系?

杨一清这厮,不但能文能武,脑子灵活,且还多少带着些“崇高理想”做人——时刻都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双眼睛不但紧盯着“大户人家”的地,更早就打过代王府的主意!

一句话:他办事,王副总兵很放心!

“事儿都忙完了,代王爷不请小将吃个早饭?”王副总兵死皮赖脸,没有一丝要走的意思——他正在琢磨着怎样向代王爷来提一提他代王府的地,是不是也来“量一量”……

“咱代王府都用过早饭了……”代王爷看也不看王副总兵。

“小王爷还没用咧……”王副总兵“善意的提醒”。

“犬子没有用早饭的习惯……”

……

王副总兵面上一阵抽搐,瞧着静静坐在一旁的陈石头,干脆开门见山:“代王爷,可知道这世上,有什么‘买卖’,是比近十万顷的田地,还要值钱的?”

代王爷两父子俱皆一愣——大明的世界,有什么“买卖”,比近十万顷土地还值钱?

武器制造与贩卖!

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目前的大同,是这么个情况:陈石头有技术,代王府有财力,副总兵衙门不但严重缺员,且还缺火器——陈石头整出来的“三眼火铳”与“开花弹”。

若是陈石头同代王府实现“强强合作”——陈石头出技术,代王府在大同出财力人力物力,制造出“三眼火铳”与“开花弹”,转而卖给副总兵衙门,行不行得通?

行不通!

御史中丞王之虽上过一道折子,说要开民间收售兵器之禁,当时弘治为了搞个“分化瓦解”,便将他这折子给批了,可却有个前提——“允民间收售可用之例”,像火器这种“高威杀伤力兵器”,自是不在“可用之例”当中。

再则,陈石头既是已将制作“三眼火铳”与“开花弹”的技术献给了朝廷,又怎能转而“私立门户”,同代王府“合作生产”,再来赚大明朝廷的银子?——弘治与朝廷的那帮老古董,会认为王副总兵与陈三石是在逗他们玩!

可若是陈石头与代王府“负责生产”,大明朝廷负责“管理”呢?——亦即“管理权”归大明朝廷,“生产经营权”归陈石头与代王府。

这他娘的,就是一山寨版的“公私合营军火企业”!

这样一来,陈三石若与代王府“合作生产”,顶多只能以“成本价”(朝廷花了银子将火器买来,回头又去分得一部分利润),将“三眼火铳”与“开花弹”卖给大明朝廷——现在暂时是大同副总兵衙门。

如此一来,这确是可解决陈三石所提的问题——放在神机营制造太远,兼且运过来费时费力,放在大同制造,没有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软件设施。

在大明朝廷看来,朝廷只需花出“成本价”便可坐收其成——将“三眼火铳”与“开花弹”交给代王府与陈石头在大同制造,并无不可,存在商量的余地。

但问题又来了:代王府若是忙活了大半天,最后却仍只能将这批火器卖个“成本价”——那他还乐呵个屁呐!

别急,像“三眼火铳”与“开花弹”这种目前而言属于“高精尖端武器”,自是只能将他卖给大明朝他,且还只能是以“成本价”出售——谁让这是“公私合营”的半个“国企”,既是如此,那就自然得“为大明服务”嘛。

但“三眼火铳”与“开花弹”这种“一流武器”一旦在大明推广普及,其他的火铳、鸟铳与“实心弹”之类,便只能退居二线,成为“二流武器”:这是代王府可用来生产制造,并出售给大明周边各国——北边的瓦剌和鞑靼除外,这是大明的死对头,不能卖,东边禁海,剩下的有西边跟南边!

“除了火器,代王府还可生产普通刀枪箭矢,朝廷既是允开民间收售寻常兵器,这些个东西,除了能售卖去化外之邦,也能于民间售卖……”

“代王府与石头兄,若是能开发出较之‘三眼火铳’与‘开花弹’更为犀利的火器来,这两种武器,自也是可逐步解禁,转而卖予化外各国。简单点说,凡是‘高精尖端武器’,二位只能以‘成本价’提供给大明,至于其他武器,二位可任意售卖予各国,价钱也任由二位来定,这其中的利润,则由朝廷与二位来分……”

朝廷不出一文钱,只派了几个人下来“管理”,便能坐着收银子,这样的好事,为毛不干?

代王府与陈石头获得朝廷许可,将非法的火器制造贩卖转为合法,从而可向大明周边各国贩卖武器,这其中的利润,当真就是不可估量——锅大汤多,朝廷分了一部分,剩余的一部分仍是足以将代王府与陈石头给撑死!

十万顷土地每年能创造多少财富?

歪着脑袋,绞尽脑汁当还是能算得出来,可若是去同诸国光明正大的做“军火交易”——这带来的利润,就真是无法估量了。

大明周边各国,除了北边的鞑靼瓦剌,东边的日本、朝鲜、琉球等国,西边南边诸国虽都小了点,但随便拿出一个,也得比他代王府大——人好歹也是一国,代王府充其量也只是一超级“土豪”。

五百年后,大洋彼岸诸国大批的军火制造商,便是明证——神马福布斯排行榜,在这些个隐形的大企业、大家族面前,都是“毛毛虫”!

陈石头同代王两父子俱皆听得口水直流——将朝廷绑上“贼船”,从而将火器制造与贩卖这么一获利巨大的“非法买卖”转为“合法买卖”(有许可经营证了),这么一简单的法子,怎的就没想到?

这事儿,听起来——不错!

代王爷将“鸡冻”的小心脏平静下来,终于开始认真思考其中的种种环节:“诸国太远,如何确保这其中风险?”

王副总兵胸有成竹:“朝廷既是在这当中占了一份,自是得确保火器、兵器运输途中的安全。不管是运往哪国,都可走官道,进驿站,由沿途官府负责护卫,甚或是这运输的人力,都可由朝廷派兵护卫……”

这就是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做后盾的好处——能动用一切国家资源,为买卖保驾护航,保管无人敢惹!

陈石头深吸了口气——老子也不差钱,早认识这小王八蛋几年,老子便可直接同圣上去谈,哪还需要代王府来从中来分一杯羹……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烟:若是有,且代王爷还有烟瘾,他必然会狠狠的吸上一口,再将烟蒂朝着地上一砸——伸出脚掌去狠狠的左右晃动着踩上一圈:“这事儿,干了!”

他这会儿只能一口接着一口的呷着茶:“圣上治国,不拘一格。这买卖,朝廷不出一文,日后便可坐收巨利,且能解去你副总兵衙门的当务之急,再则亦只需遣出几个人,便能将火器、兵器的制造掌握在朝廷手中,圣上兴许会批。可朝臣们不一定会答应,那帮王八蛋读书都将脑子读坏了,动不动就圣人之言、先帝之训,对这商贾盈利之事,向来便鄙视得紧……”

王副总兵嗤之以鼻:“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王爷与石头兄若是想办法在京城扔给他们几颗葡萄,保管那帮王八蛋不会说什么圣人之言、先帝之训了……”

代王爷与陈石头懂了——王副总兵这是**裸的告诉他们:去京城贿赂这帮王八蛋!

“只是这般一来,王爷手上的大批农户,怕是得转而来替王爷制造火器与兵器,代王府的地,怕也得因此而空闲许多出来咧……”王副总兵终于原形毕露了!

说过来说过去,还是在打着代王府那近十万顷田地的主意。

伟大的王副总兵,可不仅仅是在打着代王府这一亩三分地的主意!

大明藩王占地过多,导致流民不断增加,加剧了明朝的“阶级矛盾”,此其一。其二,藩王们一边领着年俸,一边又占着大批土地,本身却不事生产:不为大明的“GDP增长”做任何贡献,整个儿就一“寄生虫阶层”,不断的吸取大明的骨髓精血——大明亡于“缺钱”,很大重要一个原因,便是这帮“寄生虫”的存在!

大明真“缺钱”?

不缺!

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已悄然兴起,商贾地主动则“几百万两”的买卖遍地皆是;拿着板砖在街上随手一扔,砸中的便极有可能是一“富户巨贾”!

只是大明的银子,都不在国库中,而是在藩王、官吏、地主乡绅、商贾们的口袋中。

王副总兵这是要将藩王们从“眷念土地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转而来热衷于商业买卖——他等找不到比土地更值钱的生财之道,自是只能将“人生奋斗目标与激情”都撒在这一片热土中了!

将藩王们手中的土地收回来,不但能让他们转移注意力,转而进行“商业投资”(不再是“寄生虫”,而是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的“企业创始人”),且能将这土地通过“募兵”一法的赐田措施,将行分配给“劳苦大众”!

“寄生虫”的问题能得意解决,流民失地问题也能得意解决!

代王爷一听这话,便明白了王副总兵的意思——你让我“丈量”代王府的地,我向圣上写折子:将“三眼火铳”与“开花弹”交由代王府与陈石头“联合生产”,且允许代王府与陈三石生产制造其他“二流火器”,卖与邦外诸国,但这必须得由朝廷遣人主管,且从中占得一部分利益!

这是一笔交易:你若是不让我“丈量”代王府的地,那我王副总兵只能另寻“合作者”——这等海赚银子的事儿,放眼大同会找不到人来干?保管一大票的人排着对来,你代王府也不敢再行阻止(断人财路如绝人子孙,你敢阻了大同任何一“大户人家”发财的道路,人铁定跟你玩命!)

代王爷又呷了口茶,淡淡的道:“这事儿,得从长计议,朝廷的同意批复,什么时候下来,你便什么时候来量我代王府的地……”

好!

有你这句话便成!

王副总兵也行淡淡的道:“代王爷与石头兄,还是赶紧遣人去京城扔葡萄罢,我这折子,准备明日便送去京城吶……”R114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