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63章 朝争渐烈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63章 朝争渐烈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简单来说,曹睿认为,臣子间的简单争斗是一下是有益的。但这种争斗只能限制在不影响朝政的范围内。

眼下显然越过了这条界限,已经接近到了政争的程度。

争斗一旦开始,就将本能往不受控制的方向行去。就如同民间乡里争夺水源,往往只是因为一些小事,最后却能造成近邻般的两乡老死不相往来的结果。

曹睿坐在书房中,内里除了四位侍中,还有吏部尚书黄权在此。

“黄卿,”曹睿用手轻轻敲着桌面:“陈矫与徐宣公然厮打,你亲眼所见?”

“臣亲眼所见。”黄权拱手应道:“只不过臣是遥遥见得,走近之后,二人已经被台中尚书们拉开了。”

曹睿又问:“你久在台中,陈矫说徐宣是吴国奸细,徐宣说陈矫德行不修,这二人你都熟悉,你怎么看此二人的争斗?”

黄权轻叹一声,缓缓说道:“陛下,此乃无端争斗,本不必发生的。朝廷伐吴在即,内里外里诸事繁多,出了这等事,对中枢来说实在是内耗,这二人本就不该争个高低对错。”

“李正方呢?他怎么看?”曹睿向黄权询问李严的态度。

“这臣倒是知道。”黄权再一次摇头:“臣听说他都没出值房,只是派了佐吏出门看,便再没当做一回事情。”

曹睿点头:“朕知道了。黄卿且回吧。”

“臣告退。”黄权起身行礼,缓步离去。

黄权已走,四名侍中仍在书房中。

还没等曹睿开问,王肃就径直说道:“陛下,还没到时候,朝中还不够乱。”

曹睿道:“王卿是说,目前只有尚书台几人发表了意见,其他朝臣的态度还不明朗?”

“臣正是此意。”王肃开口说道:“尚书台乃是大魏治理天下的根本依仗,如今尚书台除了两个不理闲事的蜀地旧臣,其余皆是随着徐宝坚一道驳斥陈季弼,至于这理由是否真是因为‘同仇敌忾’,尚未可知。”

裴潜也在一旁说道:“陛下,臣也附议。是不是应将这三人唤来此处,一一问之?”

徐庶转头看了眼裴潜:“若陛下亲自问了,他们还怎么闹将下去?此事不又被压下去了?”

裴潜若有所思:“倒是也对。”

曹睿见侍中们如此立场,倒也不在纠结,随手指了一指:“且去请司空过来,朕要问他。”

“是。”又是裴潜领命出去。

六部尚书中的四人,还有一个尚书仆射都搅和进了此事之中。若这后面没有司马懿的身影,曹睿是断然不信的,只是司马懿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曹睿还尚不知晓。

没什么多余的理由,只因为他是司马懿。

这就够了。

司马懿小步进了书房之中,似乎知道了皇帝心情不佳,故而表情也有些绷紧:

“臣拜见陛下。”

“司空。”曹睿也板着一张脸:“尚书台是你所属,如今闹成这个样子,你是不是该给朕一个说法?”

司马懿轻叹了一声,摇了摇头:“陛下,臣也不想他们闹成这个样子。陈季弼与徐宝坚二人多年夙怨,臣也一时难以劝阻……”

“朕没问你陈矫和徐宣的事情,朕已经让侍中好生斥责过了,朕在问你尚书们的事情。四名尚书一同弹劾尚书仆射,又当怎么说?”

司马懿答得滴水不漏:“陛下,臣也并不知情。请陛下允臣现在到尚书台中走一趟,见一见这四人,臣稍后再给陛下回话。”

“且去。”曹睿淡淡说道,挥了挥手:“朕给你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到书房来见朕,朕等着你。”

“遵旨。”司马懿拱手应道。

这便是曹睿与四名侍中之间的信息差了,裴潜、王肃等人此前的言语中,只提到过司马懿可能因此获利,并未发现司马懿的疑点,但当曹睿见到司马懿推辞不知、要去台中询问的那一刻,就明白了此事里面定有他的份!

“见过司空。”

“属下见过司空。”

司马懿刚走进尚书台的大门,院中搬运文件的数名属吏就向其行礼。司马懿只是略略点头,就径直走向了民部尚书李严的值房之中。

“司空亲至属下这里是有何事?”李严见司马懿到来,连忙起身问候。

司马懿倒也直接:“我知你素来自守,故而用你这里做一处公地。正方且先将另五名尚书都叫到门外候着,我奉陛下旨意,逐个问话。”

“是。”李严简单应了一声,而后就起身走了出去,心中并不在意。李严明白自己降臣的身份,看魏臣争斗就如看狗咬狗一般。

六人依令候在李严值房的外面,李严最先进来,司马懿只是随意问了几句当日陈矫与徐宣厮打时他在做什么,便让其离去,对黄权也是这般。

此二人之后,便是工部尚书司马芝了。

屋内并无他人,门也已经掩上,故而司马芝也没有假装做派,来到了司马懿身旁,小声问道:

“兄长,我听闻李正方说是陛下命兄长前来,可是哪里出了差错?”

司马懿道:“子华不必担忧,陛下只是来遣我问一问尚书们的态度。”

“毕竟是陛下来问,兄长,我怎么应答为好?”司马芝回问道。

司马懿想了一想:“你就说二人均有不妥之处,但此事因陈矫而起,故而弹劾陈矫。”

“此言甚妥,就按兄长所说的来。”司马芝答道。

司马懿点了点头:“那我就将此话记下来回禀陛下了。子华且去,再将徐景山唤来。”

“好。”司马芝离去不久,徐邈也推门走了进来。

司马懿问话后,徐邈答道:“请司空转达陛下,我徐景山做事出于公心,并无私念。”

“好,景山去吧,再将王伯舆唤来。”司马懿简单回复。

“属下告辞。”徐邈退走之后,王基随之进入。

司马懿还是问了一样的问题,可王基回答的却有些不同了:“司空,且容属下冒昧问一句,陛下对此事的看法如何?”

司马懿盯着王基的双眼看了几瞬,一板一眼的答道:“陛下暂无看法,故而命我前来尚书台问话。伯舆欲要如何回复陛下?”

王基犹豫了几瞬,拱手道:“司空,这般做当真妥当吗?我虽应了司空要求同时上表,但上表之后思来想去,总觉得有些不妥当,担心误了朝廷的正经事情。”

司马懿轻叹了一声:“伯舆啊伯舆,做事瞻前而顾后,又怎能成大事呢?我将兵部交给你来任,就是让看重你勇于任事的本事。如今都已弹劾了,又何必犹豫呢?事是陈季弼和徐宝坚的事情,你不过一同上书,又有何担忧呢?”

王基这个兵部尚书的职位是司马懿保举的,王基承了这个人情,此前答应司马懿会相机行事,在尚书们上表弹劾的时候,也随在了另外三人之后。但此刻的王基,心中依旧存疑,即使是司马懿劝过之后也是同样。

“那属下就答了。”王基轻咳了一声:“属下以为,就二人互殴一事,是陈仆射殴打徐尚书在先,徐尚书还击在后,故而主责在陈、次责在徐。”

“至于陈、徐二人先后弹劾,属下以为事端同样处于陈仆射,若朝廷不准此事,也请将陈仆射与礼法不妥之处更改,以成礼教。”

王基的态度无疑已经软化了许多,司马懿虽不甚满意,但总不至于驳了王基的脸面,开口说道:“伯舆的话我已记下,请回吧,再将徐宝坚唤来。”

“司空辛苦,属下告退。”王基随即拱手退下。

而后进来的便是徐宣了。

徐宣进来之后,长叹一声:“司空素来比我多智,如今我置身事内,只看得云里雾里,不比此前清楚了。如今我当如何?还需司空示下。”

司马懿缓缓说道:“宝坚,你受的这一拳早晚要在别处讨回来的。我答应助你为尚书左仆射,就定当努力做到。”

“如今之计,你的立场万万变不得。咬住你此前的上表不变,其他事情我这里为你考虑,你不必担忧。”

“好吧,就依司空所言。”徐宣咬了咬牙:“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明白这个道理,也望司空勿要相弃。”

“我明白。”司马懿点头应下。

徐宣、司马芝、王基、徐邈,这四人司马懿都是分别联系的。四人同为尚书,都是智谋卓群之人,一来二去,也早已猜度到了这是司马懿在居中安排。谁也不是谁绝对的死忠,这种选择本就是双方相互的,都在互相提防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