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21章 诸侯觐见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1章 诸侯觐见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1: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宗正曹恪奉皇帝之命,传讯诸王入朝觐见。

信使十月上旬从洛阳出发赶赴各地。直到十一月初,耗时一个月整,大魏诸王才慢吞吞的聚齐在了洛阳。

曹恪信中说得不急,让诸王一月之期到洛阳即可,其余并未透漏。可这些武帝曹操的亲儿子们,出发前却都做了好大的心理建设。

毕竟,他们的监国谒者和国相也一同前往。

依照先帝曹丕时的制度,宗室分封需设官员监督。封王者配监国谒者,封侯者配防辅吏。

若得了监国谒者检举,轻则受到训斥、重则削减封邑、降低爵位。这谁受得了?

虽有曹植得到官职之事珠玉在前,可曹植毕竟是先帝的亲弟弟、当今皇帝的亲叔叔。

太皇太后还在北宫里坐着呢。

我们?我们只是些庶出子罢了。

武帝尚存的八个儿子,其中七个儿子都被先帝曹丕封在了兖州。

雍丘王曹植、襄邑王曹峻封在陈留,白马王曹彪、濮阳王曹衮、鄄城王曹林封在东郡,寿张王曹徽封在东平,单父王曹宇封在济阴。

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兖州是距离洛阳最近的州,需要严加防范。

惟独巨鹿王曹干封在了河北,远离洛阳。

这或许是由于曹干之养母王昭仪颇受曹操宠爱,在嫡庶之争时进言有功。因而在曹丕眼中,曹干与其他兄弟待遇并不相同。

十一月十日,这是宗正曹恪与他们约定的抵达期限。

七位县王在此前两日陆续到了洛阳,今日曹干一到,宗正曹恪便与雍丘王曹植同行,前往他们在洛阳的住处碰面。

久别重逢,自是一番唏嘘。这些许久未见,欣喜又陌生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们,短暂的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后,随即步入了正题。

现年三十四岁的白马王曹彪站了出来。

曹彪的封地,就是昔日官渡战时,与延津并列的白马县。关羽关云长大展武威,策马刺颜良于万军之中,斩首而还,正是此处。

曹彪与曹植交情最好,又是七王中年龄最长的,开口向曹恪问道:“请问宗正,不知陛下此番召我等来朝,我们何时能得见天颜、朝觐陛下呢?”

曹恪笑着回应道:“陛下此番召诸王回朝,一来是想念诸位,朝觐接见以示宗族之亲。二来是要考察诸位的才能,年轻者可入太学,年长者可以择情授官任用。”

授官?

曹恪提到皇帝想念的时候,众人只当作他说些不着边际的空话。

可当曹恪说到第二点,说要给诸王授官的时候,这些被监管了多年的宗室、几乎在瞬间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不但眼睛放光,身体也不自觉凑得更近了。

曹彪看了眼笑眯眯、满脸长者风度的曹恪,又看了眼同样笑着的曹植。曹植只是微微点头示意,曹彪的几乎就要雀跃起来了。

真是‘雀跃’一般!

先帝曹丕对他的这些亲兄弟们,制度不可谓不严苛。而到了太和一朝,风向竟变得如此之大。

曹植履任崇文观,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曹植善文,崇文观也算对口。可并非每个诸侯王都有这般文才。若是其他实权位子,皇帝难道会愿意吗?

都说久旱逢甘霖乃是人生一大喜。

这些曹操的儿子们,已经旱了将近十年了。东一个问题、西一个问题,曹恪也只能耐着性子一一解释。

解释起来,宗旨几乎也都是相同的。

陛下愿意用你们,但如何用、怎么用,还要听陛下的意思,我这个宗正做不了主。

既然如此,那就入宫再说!

也不知是谁传扬出去的,从洛阳城西南处的诸王住宅、到北宫南门的路上,许多士子、百姓都在围观着。

王爵的马车礼制与寻常官吏的马车并不相同,稍微熟悉礼制之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甚至有胆大的士子一一数着马车,清点了一番人数后,朝旁边围着的人群压低声音说着:“八个诸侯王,洛阳许久未有这么多诸侯王了!”

颇为热闹。

曹睿当然不需知晓这些琐事,安坐于书房之中批阅着表文。

不多时,钟毓从外走入,拱手禀称:“陛下,宗正领着诸王一同觐见,正候在宫门之外。”

曹睿没有抬头,淡定答道:“知道了,到书房外再禀。”

“遵旨。”钟毓领命而出,不过须臾过后,便又进来禀报:“陛下,诸王已到书房之外。”

曹睿依旧没有抬头:“好,你先回值房候着,半个时辰再来找朕。”

钟毓不解其意。

诸王都到了书房外,为何要拖着不见呢?

曹睿并不打算给钟毓解释这些。

对于异姓的外臣,这些外臣们天生就明白,他们身上的权力是皇帝意志的延伸,来自于皇帝的赋予。

可与皇帝同姓的宗亲们,却总容易由于自身的天然姓氏,搞不清权力的来源。

近则不逊,远之则怨。这种情况难以避免。

那就更需要给他们提个醒。

十一月上旬的洛阳,已有些寒冷。曹恪、曹植和其他的七位诸侯王,安静的立在书房院外。

毕竟是身在皇宫大内,不敢乱说话、不敢乱看、还要注重自己等候时的仪表仪态。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这些诸侯王们从刚入宫时的兴奋与热烈,逐渐变得冷静了下来。

方才传讯的钟侍郎说得清楚,陛下正在书房内处理要事,稍后便诏。

可稍后又是多久?要久到半个时辰?

陛下的官位真是这般好得的吗?

就在众人望眼欲穿之时,钟毓第三次出了院门:“宗正,诸位宗亲县王,陛下有诏,还请入内觐见。”

“遵旨,谢钟侍郎传诏。”曹恪拱手示意后,领着八人一同进入。

董昭闻得外面动静,将候在西阁门口的内侍唤了进来:“赵宽,外面是何人入内?”

内侍赵宽拱手言道:“外面是宗正与雍丘王二人,其后还有七人随行,面孔并不认得。”

董昭点头:“我知晓了。”

赵宽行礼后走到门口,董昭抬眼看向满宠:“伯宁,许是陛下的诸位皇叔来了。”

满宠冷哼一声:“什么皇叔,一群靠着身世封王的蠹虫罢了。”

董昭微笑着摇头:“以前是蠹虫,以后未必是蠹虫,就看陛下怎么用他们了。”

自汉时以来,诸侯王的地位一直不高,正经臣子是没谁愿与诸侯王攀上交情的。

此前的杨阜看不起曹植,今日的董昭、满宠看不起这些诸侯王,都是出于一样的道理。

而另一边书房内,包括曹植在内的八个诸侯王一齐大礼参拜。

曹睿并未急着说‘平身’,而是坐在桌案后认真盯着众人看了一遍。

白马王曹彪伏在地上,听不到皇帝的声音,心跳和呼吸也愈加紧张起来了。

区区几瞬,却显得如此漫长。

“呵。”曹睿兀然笑了一声,而后起身走到了众人身前,笑着说道:

“诸位都是朕的皇叔,何必如此虚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曹睿将曹植扶了起来,而后又作势搀扶站在曹植旁边的曹彪。

曹彪不敢受扶,连忙回应道:“陛下折煞臣了。”

曹睿应道:“天家岂无人伦吗?”

“今日朕邀你们来此,想看看你们一叙旧情、也想为大魏的诸侯王们寻条出路。”

曹植拱手一礼:“臣等谢过陛下恩典。”

其他七人也随着曹植一并行礼。

曹睿笑了一声,走回桌案后看向众人,笑容也渐渐收回了:“朕与你们是亲族,大魏不该苛待、也不能苛待宗室。”

“你们不妨一一介绍一下自己,有何志向、有何才能?朕也好为你们选些出路。”

宗正曹恪站在书房的侧面,作为远支宗亲的他,颇有一番置身事外的悠然之感。

曹恪注意到,陛下只称了众人‘皇叔’一次。

礼貌了一次之后,说话的口气、神态与平日面对臣子并无两样。

曹睿话音落定,下面站着的七人却都失了胆气,支支吾吾的不敢说话。

当然,曹植不在其中。

得了皇帝的眼神示意,曹植应道:“陛下,不如请以年龄为序,诸王依次向陛下禀报如何?”

曹睿点头:“准!”

“朱虎,还是由你先说吧。”曹植用手肘轻轻推了推一旁的曹彪。

曹彪会意,轻吸了口气、整理了一番心神后,躬身一礼后说道:“臣曹彪拜见陛下,臣今年三十有四,建安末年曾入中军任职两年,可以治兵。”

“臣请再入军中,做个校尉、做个司马都好,只求能为大魏在沙场效力,为陛下效力!”

曹彪神情极度诚恳的说完这番话后,曹睿轻笑一声,颔首道:“白马王愿为将?想去哪里为将,洛阳中军、还是外军?又或者是地方州郡之中?”

听陛下的言语,似乎有戏!

曹彪等了多年,终于等来了这么一个机会。做大魏的诸侯王虽好,锦衣玉食样样不缺,可唯独缺了自由和抱负。

越缺什么,越想什么。

曹彪激动得身子微微颤抖起来,抬头与皇帝对视一眼,而后俯身下拜道:“臣身上也有武帝血脉,也想为大魏做些实事!陛下想用臣在哪里,臣就去哪里!”(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