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八十章 转移文化资产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八十章 转移文化资产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胡格大使最后提到的铜矿问题,让蒙特罗总统很心动,近期以来,智利的经济危机下,矿产出口能否恢复是当前智利政府最关心的经济问题。

“胡格大使,这件事我们政府要内部商讨一下,请你给我们一些时间,很快就可以给予东非方面答复。”

蒙特罗总统这样说,至少证明他对东非的提议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胡格大使补充说:“总统阁下,最后我要提醒一句,在东非有句俗语叫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智利并非我们唯一的选择,东非的阿拉斯加距离远一些,但不代表阿拉斯加没有这个作用。”

东非可不希望智利政府得寸进尺,上赶着不是买卖,所以胡格必须表明东非的态度,这不是东非政府有求于智利。

……

1932年1月20日。

远东帝国,申城,商务印书馆。

在给予了远东帝国第十九军一些微不足道的军事援助后,东非申城领事馆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执行。

历来,远东帝国对东非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贸易,然后就是文化,东非收藏了大量远东帝国的文物,古籍。

而申城是远东帝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这里也是东非收集远东帝国古代文化素材的重要基地之一。

东非的企业,或者政府部门,还有个人,研究机构,不乏各种收购远东古籍的活动,申城作为远东帝国这个时代的文化中心,就有不少东非人从事这种活动。

东非驻申城领事馆副领事罗文,正在商务印书馆总部和其董事长张元济进行会谈。

“张元济先生,我此行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劝说贵公司,把商务印书馆还有你们在东方图书馆收录的各种古籍和文物,暂时转移到东非的领事馆内进行安全保存。”

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董事长,也是远东帝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人物,他戴着一副玻璃眼镜,穿着一身朴素的青灰色长衫,看起来就是一副传统文人打扮。

对于东非人,张元济并不陌生,因为他和东非打交道的时间不短,还有过不少合作。张元济年轻时曾经担任过远东帝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总理衙门就相当于当时的远东帝国外交部。

因此,他年轻时就和不少国家外交人员打过交道,而东非人是其中比较频繁的一类。

他任职总理衙门期间,也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彼时远东帝国也流行过一段时间“东非热”,因为那时距离东非击败英国和葡萄牙不久,东非新晋为世界强国,吸引了世界不少国家的目光,成为部分落后国家试图学习的对象,从而实现“富国强兵”。

在这段时间里,东非和远东帝国的文化交流也颇为频繁,所以张元济和东非人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

进入20世纪后,随着远东帝国内部动荡,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并迅速帮助商务印书馆发展壮大,成为如今远东帝国最负盛名的出版业巨头。

而没了官身,从商的张元济还是免不了和东非人打交道,在这些年来,有不少东非人员,公司和单位同商务印书馆合作,引入远东帝国的古籍,复印后出版到东非。

毕竟商务印书馆是当下远东帝国最大的出版业巨头,所以,东非和他们展开一些合作,也完全不值得意外。

他们能更好的帮助东非搜集东非感兴趣的远东帝国文化资料,同时,也能通过他们的渠道帮助东非在远东帝国的文化传播和介绍。

因此,张元济对和东非人打交道,还是很熟稔的。不过,这次罗文的话刺激到了他。

“罗文领事,不知道你此话从何说起?我们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的古籍,那都是古华夏文明的瑰宝,你的要求过于无理,如果不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

对于张元济的愤怒,罗文完全不介意,因为他很清楚,那些古籍对张元济的意义,甚至把那些古籍看的比他的命还重要。

罗文安抚道:“张元济先生,你不要怪我说话如此直白,这次我前来,并非贪图贵国文化瑰宝,恰恰相反,是为了挽救你们手里这些整体的文化资产。”

“我们领事馆只是希望你们把这些古籍和文物,暂时存放在我们那里,防止战火对这批人类珍贵文化遗产的损毁。”

“如果你相信我们东非情报部门获得一些消息的话,或许可以再做出决定。”

“根据我们东非情报部门的消息,日本近期可能会对申城发动战争,而你们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或许就是日本政府的打击目标,日本人有可能对你们进行轰炸。”

罗文的这番话让张元济大惊失色,他说道:“你说的是真的?”

对于日本是否会入侵申城,目前远东帝国民间根本不知情,也只有远东帝国金陵政府高层有所了解,毕竟日本方面在申城的军事调动,是瞒不了人的,但是金陵政府心里明白,在具体行动上却在装死。

罗文肯定的答复说:“我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和你开玩笑,毕竟我本身是东非的外交人员,身后代表的是帝国政府。”

“当然,我也希望张元济先生,你不要把我们东非获得的这些‘情报’向外界透露出去,那会给帝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张元济的脸色很不好看,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心情考虑东非的态度,而是担心申城的安危。

他问道:“日本对申城发动侵略战争,你们没有向金陵政府提示么?”

罗文叹气说:“张元济先生,你要清楚,我们东非没有必要和金陵政府通报这件事,更何况是一场还没有发生的战争,而且,东非和金陵政府的关系也没有密切到这种程度。”

“再说的难听点,就以金陵政府近期的表现,他们本身也没有对抗日本人的勇气,甚至更阴谋的说,我们都怀疑金陵政府高层被日本政府收买了不少,否则也不可能做出把贵国东北直接拱手让人的愚蠢操作。”

“还有最后一点,那就是贵国的金陵政府再怎么讲,也不可能对于日本在申城的活动一无所知,就比如现在基本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知道日本在申城增加了兵力,还有武器装备……”

张元济狠狠的把手拍在桌子上,义愤填膺道:“这群畜牲!”

很显然,张元济口中的畜牲,不仅包括日本人,还有金陵政府里的绝大部分人。

罗文这个时候说道:“张元济先生,这个时候,你一个小小的商人,也无法决定金陵政府的决策,现在,应该尽快想办法,避免日本人在战争中针对你们公司,还有资产的刻意打击。”

“留给你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日本随时有可能对申城发动战争,悲观点,说不定是今天晚上,乐观点,也就在这个月内,毕竟如今日本因为经济危机,十分迫切发动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矛盾。”

此时,张元济对罗文说的话,已经相信了一大半,他苦笑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又能怎么做?商务印书馆家大业大,就算这个时候,搬迁也来不及了。”

作为远东帝国最大的出版业巨头,商务印书馆在申城的规模可不小,各种印刷设备,还有海量的印刷物,想在半个月内搬走完全不现实,更何况日本人也不可能给他们留这么多时间。

对此,罗文说道:“对于这一点,张元济先生,你们现在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把那些最重要的书籍,资料还有文物,暂时存放到我们领事馆。”

“我们会利用车队帮助你们完成搬迁工作,等到战争结束后,你们再做下步决定,我们东非绝对不会贪图你们的资产,毕竟这事关帝国的国际声誉。”

话是这么说,但张元济显然还有疑虑,别看罗文长着一副东方面孔,但东非终究是外国。

罗文接着说道:“我们东非和贵公司也有过不少合作,所以张元济先生,你应该相信我们的诚意,东非是非常重视远东帝国文化古籍的,这些都是重要的财富。”

“我们也不希望这些古籍,因为战火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当然,这次之所以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确实也有一些小心思,那就是复印一些我们东非需要的书籍,通过抄写,拍摄等方式备份。至于原本,我们绝对不会动心思,也没有必要。”

如果东非真的什么都不图,那张元济反而要担心,现在罗文这么一说,让他的戒心也少了一些。

正如罗文所说,张元济和许多东非人打过交道,包括罗文等东非在申城领事馆的人,至少这么多年接触下来,东非这个国家在远东帝国的信誉还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在罗文的劝说下,张元济最终同意了双方的合作,将部分商务印书馆还有东方图书馆的典藏,暂时寄放到东非驻申城领事馆。

之所以是部分,这自然表明张元济对东非依然抱有戒心,所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商务印书馆决定把其他古籍,还有重要资产,向各国租界转移。

东非领事馆也开始针对这批古籍,进行拍摄,复制和妥善储存。

其中绝大部分典籍来自于东方图书馆,东方图书馆是目前远东帝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馆长正是张元济本人,这家图书馆的藏书超过四十多万册,还有不少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孤本。

当然,这家图书馆还有众多的西方文献,使得东方图书馆成为远东帝国介绍西洋文化,科技的重要场所。对于这些东非就完全不重视了,毕竟按照远东帝国的标准,东非就属于西洋国家。

1931年1月28日,深夜。

日本海军第一外遣舰队向吴淞炮台开炮轰击,同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向闸北十九路军驻地进攻,闸北布防的十九路军七十八师所属部队进行抵抗,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第一次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首日申城内的宪兵部队顽强顶住了日军的攻势,紧随其后,第十九军迅速投入战场,和日军发生激烈交火。

1月29日上午,日军首次轰炸,日军海军陆战队和航空队对闸北进行无差别轰炸,上午十点,日军飞机专门瞄准商务印书馆总厂投下燃烧弹,印刷厂、编译所、仓库等均被炸起火。后来,张元济在日记中记载到“飞机掷弹,焚我商务印书馆总厂,火焰冲天,纸灰飞扬,十里可见。”

紧邻总厂的东方图书馆因建筑坚固,虽受震但未完全焚毁,但是从29日到31日,由于图书馆藏书多为纸质,火势迅速蔓延。尽管部分员工和市民试图抢救,但因战火封锁,救火队无法进入,只能眼睁睁看着藏书被焚。

据幸存者回忆,日军在周边设置警戒线,阻止消防队进入灭火,2月1日,日本浪人闯入图书馆,泼洒汽油并点火,确保彻底焚毁。

东方图书馆的毁灭被称为“远东帝国近代最严重的文化灾难之一”,损失远超普通战火破坏。

东非领事馆也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场“文化大屠杀”,后东非领事克鲁斯回忆说:“东方图书馆和商务印书局的大火,散发的浓烟和灰烬,甚至飘到了租界区,数百万颇具价值的文献资料,被有目的性的毁灭,这是一场性质十分恶劣的文化灭绝事件。”

对于这一点,日本也无法否认,因为日本海军司令盐泽幸一曾公开宣称:“炸毁闸北的商务印书馆,足以让华国人三十年不敢反抗。”

……

第一次淞沪会战,犹如前世一样,后续结果足以让人“血压飙升”,金陵政府希望依靠国际干涉来停止战争,拖延对第十九军的援助,主张作有限度的抵抗,后续才不得不在国内各界人士压力下,支援战场。

3月,双方宣布停战,后续签署的停战协定中,限制了远东帝国在申城周围地区驻军的权利,却给予了日本驻军权,同时远东帝**事调查、监督之权亦转交至日本及英、美、法各国。

坚持抵抗的第十九军,也在战后遭到金陵政府清算。

对于远东帝国申城的战争结局,恩斯特早有预料,金陵政府的表现,完全符合他的判断,这也是东非近些年来,一直和金陵政府没有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毕竟“竖子不足与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