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经济危机爆发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二十四章 经济危机爆发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29年8月7日。

斯图加特市。

这次恩斯特在欧洲待的时间很长,在离开奥匈帝国后,他分别又去了德国,法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瑞典,荷兰,比利时等国家。

莱茵帝国皇帝的访问,让整个欧洲都变得热闹起来,不过,恩斯特最终还是回到了德国南部。

他的最终目的地是黑兴根亲王国,在理论上恩斯特还是黑兴根亲王,也是黑兴根亲王国的统治者。

因为一战发生了转变,德国的君主制依旧存在,德国地方大大小小的贵族和诸侯国也依旧存在,此前,恩斯特在德国的行程,很多时间就是拜访德国南部的这些诸侯和大贵族。

莱茵皇室虽然离开德国几十年,但是和这些贵族的联系一直都比较频繁,曾经东非从德国吸收移民,这些贵族可是出了不少力。

在斯图加特王宫。

符腾堡国王阿尔布雷希特早就已经等待恩斯特多时。

“几个月不见,阿尔布雷希特,最近过得怎么样!”恩斯特见到他后,主动问道。

对于恩斯特这位皇帝,阿尔布雷希特可不敢怠慢,他面带微笑的说:“尊贵的恩斯特陛下,你能到斯图加特来,让今天斯图加特的天气都好了许多,至于我,托您的福,生活还算不错,上一次我们见面还是在维也纳,鲁道夫陛下的加冕仪式上。”

“其实,更早的时候,我在维也纳也见过你几面,只不过那是在维也纳的贵族聚会上,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小人物。”

阿尔布雷希特和恩斯特是正儿八经的亲戚,这位符腾堡新国王,出生于维也纳,他的亡妻则是弗朗茨皇帝和斐迪南大公的弟弟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的女儿玛格丽特·苏菲公主。不过,玛格丽特公主去世后,阿尔布雷希特一直未娶。

所以,阿尔布雷希特和恩斯特是能攀上关系的,除了哈布斯堡的关系以外,阿尔布雷希特作为符腾堡贵族,祖上和黑兴根的霍亨索伦家族也没少打交道。

不过,阿尔布雷希特和莱茵皇室此前联系不多,他并不是符腾堡王国主脉,因此他甚至不是在符腾堡出生,而是在奥地利的维也纳。

至于他的王位,则是因为前符腾堡国王威廉二世绝嗣,因此作为旁系的阿尔布雷希特才能继承了王位,并且把家从维也纳搬到了斯图加特来。

这位阿尔布雷希特国王,还是德国的一名陆军元帅,在一战中表现出不错的成绩。

前世,因为德国战败的原因,阿尔布雷希特虽然是符腾堡王国继承人,但是没有继承王位,现在却成了符腾堡国王,这就是历史轨迹改变的结果。

恩斯特说:“曾经霍亨索伦的黑兴根一脉,在德国也不是太出名,可是如今,莱茵皇室已经成为了世界最显赫的皇室,所以你也不用妄自菲薄,光是符腾堡王国这个起点,可比当年我们芝麻大的黑兴根亲王国要高的多。”

“还有黑兴根隔壁的锡格马林根,也在罗马尼亚还有南德意志王国站稳了脚跟,如果你们符腾堡有想法的,未必不能复制我们的经验,在欧洲以外开疆拓土,就比如现在的西非地区,还是有可操作空间的。”

恩斯特这番话,确实让阿尔布雷希特有些心动,如今他作为符腾堡王国国王,看似位高权重,但实际上柏林对地方的权力也在日益收紧。

而且,阿尔布雷希特本人也有三个儿子,让其中一个跑到非洲开疆拓土,也未尝不可。

以前,不是没有德国贵族想复刻黑兴根和锡格马林根的经验,但是他们缺乏途径和机遇,现在恩斯特既然开口承诺,这显然是一个机会。

至于恩斯特本人,他并不在意德国贵族跑到西非建国,东非在西非也是有支点的,从多哥兰划出一块土地作为其创业的第一桶金也未尝不可,只不过,后者要顶住英法两国的压力。

当年,南德意志王国能做大,就是从英国人那里,虎口夺食,并最终获得了出海口还有尼日利亚的不少土地。

东非只给他们提供平台和机会,能不能成功,还是要看他们的投入和魄力,比如南德意志王国,发家早期背后有锡格马林根,罗马尼亚大力支持,东非最多向他们提供粮食,武器获取的途径。

而符腾堡王国实力也不算弱,如果阿尔布雷希特能借助其力量,也未尝不能做出一番事业,当然,这一切都看阿尔布雷希特有没有这个想法和能力了。

恩斯特说道:“当年我离开斯图加特的时候,这里还仅仅是一座小城,如今斯图加特发生了大变样。”

这完全是恩斯特恭维的话,虽然这些年斯图加特发展不错,但用东非标准,斯图加特这个人口仅四十多万的城市,连中等规模城市都算不上,只能归类为小城市。

不过,放在德国,斯图加特却能排到第十几名左右的位置,而且斯图加特有一个重要的标签,它是德国汽车工业的中心之一,除此外像机械制造,纺织,电子等领域,斯图加特也比较擅长。

综合斯图加特比较强大的工业实力,完全可以竞争德国经济前十城市。

单单是汽车工业,就足够奠定斯图加特在德国工业中的地位了,如今世界,除了东非和美国以外,就属德国的汽车工业最发达。

而且,德国汽车工业在中高端领域的竞争力很强,在欧洲的销量很高。

虽然东非汽车工业起步早,政策力度大,但不能否认,早期东非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拖了东非汽车工业的后腿。

而德国汽车工业,则是完全依靠强大的工业实力,后来居上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德国的汽车工业仅比东非稍逊一筹,但是比美国要强大,因为现在美国汽车工业主要在低端市场比较活跃。

东非则是两者兼顾,产业链更齐全,同时品牌众多,市场覆盖面更广。

不过,德国汽车工业有一个东非和美国都缺乏的条件,那就是德国本身处于欧洲市场内。

欧洲依旧是如今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而德国作为欧洲的十字路口,这有利于德国汽车向欧洲其他国家的出口。

加上德国工业品的信誉和扎实用料,因此德国汽车在欧洲销量很大,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德国本土资源相对匮乏,就比如石油,这极大限制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至少德国本国市场,汽车产业发展因此受到一定的阻力。

至少德国政府要因此考虑本国的“能源安全”,缺乏石油,那就减少市场上的汽车存量,并且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或者公共交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等。

不过,这并不影响德国汽车的对外出口,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小国,他们没有德国这种大国的顾虑。

斯图加特的汽车产品,就有不少销往国外,比如奥匈帝国,波兰,法国,荷兰,比利时等等。

这座城市的汽车工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起步,加上此前,斯图加特在机械制造领域拥有扎实的基础,所以在德国汽车工业彻底发展起来后,斯图加特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德国汽车工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德国其他城市,诸如吕塞尔海姆斯,慕尼黑,茨维考,柏林,埃森等等,也有汽车产业发展,不过规模都不如斯图加特,就比如柏林,柏林的汽车企业基本依靠一些中小规模车企支撑。

埃森的汽车产业,则是德**工巨头克虏伯的尝试,但也没有发展起来。

这些是德国本土汽车工业发展的代表城市,在德国也不缺乏其他东非和美国车企投资建厂,东非车企就在斯图加特设置有生产线。

阿尔布雷希特笑着说:“要论对斯图加特发展的见识,可能我还没有您了解的多,毕竟我年轻的时候,基本在维也纳生活,1921年才正式继承符腾堡王国的王位。”

斯图加特作为距离黑兴根最近的“大城市”,恩斯特年轻时候,也没有少来,但那都是上个世纪的老黄历了。

他接着说道:“而且,斯图加特的发展,其中东非的贡献也不少,很多产业都有东非的投资。”

就是到现在,斯图加特的东非投资产业都不少,毕竟莱茵皇室的老家,黑兴根只不过是一座小镇,就算莱茵皇室回馈,它也吃不了那么多。

恩斯特感慨地说道:“斯图加特也算我年轻时回忆不错的地方,小时候我和父亲,去过最多的城市就是这里。这次欧洲之行,也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到斯图加特来了。”

恩斯特这次来欧洲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故地重游,所以最后一站是他的故乡黑兴根。

除此外,远东帝国也是恩斯特想要去的地方之一,只可惜,以前他并没有太多的精力,现在国家政务有弗里德里希皇储分担,才能抽空到欧洲一趟,以后有机会,他想到前世的家乡看一看。

……

一个星期后,恩斯特的欧洲之行彻底画上了句号,在黑兴根的霍亨索伦城堡小住几日后,他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而在恩斯特在大海上漂泊的时候,大西洋彼岸的纽约,正在发生一场载入史册的大事件。

1929年8月15日。

纽约华尔街股市突然崩盘,从15日到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所有股票价格一路狂跌,上千万支股票被抛售,数百亿美元瞬间蒸发,美国的繁荣的二十年代宣布结束了。

而美国股市完蛋的同一时间,一条加密电报,也迅速通过大西洋的电缆,向东非首都莱茵市传来。

弗里德里希皇储立马召开了紧急政府会议。

“诸位,就在今天上午,美国的股市崩盘了,我想所有人都应该重视起来,这场发生在大西洋对岸美国的股灾对我们,乃至全世界意味着什么!”

“这场股灾的爆发,说明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即将以美国为中心,向全世界扩散开来,而美国是仅次于我们东非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他们的工业产能并不比帝国少多少。”

“接下来,美国的廉价工业品将如巨浪一样,冲击全球商品市场,从而引发国际市场工业品价格的血崩。”

“尤其是我们东非,德国这种工业最活跃和发达的国家,毫无疑问将最先受到冲击,所以,现在政府应该立刻开始启动预案,督促东非企业,先美国一步把库存尽可能的抛售出去。否则再过些日子,再低的价格也卖不出去,只能砸在手里……”

经济危机下,最先受到冲击的毫无疑问是那些工业国,而且工业越强大的工业国,受到的冲击也就越严重。

而之所以美国和前世一样率先爆发危机,这得益于美国市场的野蛮发展,不过,即便东非政府早就做了一些措施,也不可能避免被美国引爆的经济危机波及到,谁让东非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同理,工业十分发达的德国,也有极大可能成为危机爆发后第二波遭殃的国家。

反而是法国这种工业一定程度上相对衰退的国家,可能爆发经济危机的时间会往后拖延,至于,英国情况比较特殊,虽然这些年英国工业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但是英国的金融业十分发达,这也意味着英国接下来可能最先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波及,尤其是在美国大量投资都来源于英国的情况下。

当然,弗里德里希皇储现在根本没有心思管其他国家的死活,他要首先保证接下来东非的损失能够降到最低,至于避免经济危机在东非发生,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

如今东非和二十年前不同,随着东非经济和世界市场的深度绑定,经济危机必然会蔓延到非洲大陆上来。

尤其是东非的外贸企业,接下来,美国工业品价格崩盘,首先会对这些企业造成巨大打击,因此东非政府只能断臂求生。

弗里德里希皇储吩咐说:“所有涉及到外贸的国有企业,要第一时间通知,让他们尽快处理囤积在手里的海外订单,同时对民间市场发出预警,引导他们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随着东非政府的快速动作,仅仅是会议结束的后,一条条信息,就通过电话,电报等等方式,从莱茵市迅速向全国各地发出,东非国有企业最先做出预案,至于私人市场,即便有政府的提醒,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接下来的风险。

这一点并不奇怪,毕竟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在经济危机已经到来的情况下,包括其总统胡佛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