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一十章 甘托克密谈

非洲创业实录 第一百一十章 甘托克密谈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亚三国办事处反常的地方在于,他如今并不在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三个国家境内,而是在英属印度的大吉岭。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交通问题,英国人在大吉岭修建有铁路,大吉岭的铁路上个世纪就已经建设完成,也是英属印度最早的铁路之一。

同时,因为这里每年都有大量英国官员和印度贵族和高种姓度假,基础设施相当完善。

并且,根据锡金和英国在19世纪初,签订的条约内容,锡金政府不得准许欧洲和北美洲人居住在锡金,在19世纪末,英国更进一步,逼迫锡金政府签订新的条约,禁止锡金政府和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尼泊尔和不丹和锡金的情况都差不多,而大吉岭被英属印度抢占,也就没有这么多顾虑。

现在察尔森来了,要将办事处全部搬迁到锡金,也算某种意义上的“脱欧入非”了,并且还要规避掉英国的法律。

毕竟,就锡金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程度,甚至还不如非洲的某些落后国家,他们的所谓王都,可能也就和大一点的村落没有太大区别,而且各项物资也不好获取。

就拿电力来说,基本为零,这也意味着察尔森未来的办公地点,想要和本土联络,需要自备发电机,无线电报等等设施。

至于如何绕开英国人的限制,进入锡金,这对于东非政府却不是难事,因为想搞到英国人身份,对于东非的情报机关而言,十分简单。

而且,就算英国本土有类似东非的严格户籍制度,也挡不住东非进入这些地区,毕竟英国还有诸多殖民地,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等,拿到殖民地身份同样可以开展工作。

当然,这也意味着东非南亚三国大使馆,只能继续像过去三国办事处一样暗地里开展工作。

……

甘托克,是如今锡金王国的首都,甘托克规模不大,人口也就万人左右,算是喜马拉雅山南麓一个比较繁荣的城镇。

它连接着远东帝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路线,当然,这条贸易路线的贸易规模不大,但是对于人口不多的锡金而言,也算重要收入来源。

1927年12月3日。

一家名为“贝查尼”的澳大利亚茶叶公司的办事处,正式落地甘托克,以该公司的公开信息表明,他们的主要商业活动是在当地承包土地,种植茶叶,然后销往澳大利亚。

这家公司完全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毕竟锡金的英国人本来就不多,至于本地人,也分不清这家公司的真伪,也不大敢招惹“英国人”。

锡金王宫里。

“纳姆加尔国王陛下,接下来我们的谈话内容,我希望你能够守口如瓶,否则这对于大家都不是好事。”

纳姆加尔是锡金王室的姓氏,他们本身是藏地人,以前向藏地朝贡,换句话说,从前锡金是远东帝国的藩属国。

纳姆加尔国王看着面前眯着眼睛的察尔森,内心突然变得有些紧张起来。察尔森一开口就要求自己守口如瓶,这让他心里有一股强烈阴谋的预感。

他强装镇定的问道:“察尔森先生,你们英国这次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么!”

纳姆加尔实在是被英国搞怕了,从19世纪以来,锡金基本上就没有在英国人手里过上几天安生日子,本来就领土狭小的锡金,也是经过好几次领土割让,这让本就贫困的国度雪上加霜。

就比如大吉岭,本身就是锡金领土,如今却是英国人的地盘,而且英国人占领这些土地后,同时迁徙过来大量尼泊尔人和印度人,这也是锡金为什么对英国人反抗力度比较大的原因之一。

毕竟,世代居住的土地,被英国抢占,同时还被其他民族居住,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那未来锡金藏地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但是,锡金又打不过英国人,上一次强烈反抗的后果就是更加严苛的条约,进一步丧失土地和主权。

察尔森摇摇头说:“纳姆加尔国王陛下,实话和你说,我并非是英国人。”

他的开诚布公,反而让纳姆加尔更加警惕,在他看来,这未必不是英国人的钓鱼执法。

看着默不作声,一脸警惕的纳姆加尔,察尔森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直言说:“察尔森确实是我的名字,但我本人是东非人,东非这个国家,不知道纳姆加尔国王陛下,你是否有过了解?”

虽然锡金的地理位置很难和外部有所接触,可这并不意味锡金人对外部完全一无所知,尤其是锡金顶级贵族和僧人,就有一些到海外留学过,但是,他们仅仅去过英国印度的加尔各答。

但在加尔各答,也足够他们开阔眼界,认识到一些世界上的新事物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纳姆加尔说道:“东非我当然听说过,毕竟传闻里,东非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具体情况我就不太清楚了,察尔森阁下,难不成你是这个国家的人,有什么证据,你们到锡金来,又有什么目的?”

作为锡金的国王,纳姆加尔在问出这些疑问的时候,十分小心翼翼,态度也不卑不亢,看起来甚至有些生硬,这说明他没有放下戒备。

察尔森从口袋里掏出一份证件,还有一张国书,对纳姆加尔说:“这是我的身份证明,我是东非驻南亚三国大使馆的大使察尔森,这是帝国和锡金建立关系的国书。”

纳姆加尔小心翼翼的接过证件,但是上面的德文他完全看不懂,纳姆加尔会藏地语言和英语,对德语显然一窍不通,不过,证件上察尔森的黑白照片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至于国书,他总算能读懂了,因为上面除了德语以外,同时附加了藏地语注解。

察尔森在一旁说:“莱茵帝国,也就是东非,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我们的国家比英国更加强盛。”

“在上个世纪末,东非曾经和英国发生过战争,也就是南非战争,并且击败了英国和葡萄牙人的联盟。”

“而在南非战争后的这几十年里,帝国发展更加迅速,从工业,军事等等领域,都已经彻底超过英国。”

“而这次我来锡金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我们两国间的合作,为未来两国的发展铺垫道路……”

纳姆加尔没有在意察尔森的这些话,毕竟现在锡金的情况,禁不起折腾,除非英国人从南亚撤出。

他读完了国书后,对察尔森说:“察尔森阁下,就算你真的是东非人,那又和我们锡金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锡金只是一个小到几乎不能再小的国家,完全值不得贵国浪费精力,如今我们和英国的‘合作’就很好,只要英国能够允许我们继续存在,那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想法。”

纳姆加尔的话里透露出一股深深的卑微,还有对现状的麻木。

察尔森对此倒不是太在意,弱国无外交,他对于纳姆加尔的态度早就有所预料。

因此说道:“纳姆加尔国王陛下,其实,你也不需要如此悲观,而且我们东非这次是带着诚意来的。”

“也正如你所言,如今锡金的状况并不好,你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命运完全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我们东非也很清楚,假如我们真把你们拖下水,那对你们不是好事,反而是害了你们。”

纳姆加尔向察尔森行了一礼:“多谢察尔森阁下的谅解,锡金是不可能违背英国意志的。”

察尔森摆摆手说:“我们东非本来就没有指望你们现在和帝国站在一起,毕竟,就算帝国真要和英国为敌,你们也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说难听点,就锡金的体量放在我们东非面前,也就芝麻粒般大小,其他各项数据,更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别说,你们锡金,就是尼泊尔在东非面前,现在都起不到太大作用。”

尼泊尔对于东非也是小国,可尼泊尔对于锡金,那就是大国了。

纳姆加尔问道:“那不知道阁下,来我们锡金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他可不相信东非到这里完全别无所求,说句难听的话,到锡金搞合作恐怕连路费都赚不够。

察尔森也没有避讳:“我们东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针对印度,或者说未来的印度。”

“想必纳姆加尔也不太清楚,如今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苗头已经出现,而这也意味着,未来世界上绝大部分殖民地都有可能独立,英国人终有一天,也会从南亚地区撤出,而且这一天到来的时间也不会太晚,可能也就几十年后。”

纳姆加尔终究不能理解印度如何摆脱强大的英国人的控制,毕竟他所在的锡金在英国人面前就像一只蚂蚁,随时都能被捏死。

所以察尔森才要和他解释一番:“印度和锡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毕竟印度的总人口超过三亿,而英国人在印度的军队也才十万上下,以十万多军队,统治三亿多人口,这显然是不可能长久的,所以未来英属印度必然会脱离英国的掌控。”

“哪怕印度为此死个百万,上千万人口,对印度整体而言,也不痛不痒,这就是你们锡金这种小国,难以想象的了。”

纳姆加尔确实无法想象这种场景的发生,实际上随便一场饥荒,印度可能就死个几十万人,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锡金,早就亡国了,毕竟锡金人口可能也就十几万。

察尔森接着说:“而独立后的印度,即便没了英国撑腰,他们依然是南亚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印度显然比英国更可怕,毕竟印度人是非常能生的,这一点我相信纳姆加尔国王陛下也知道。”

纳姆加尔点点头没有否认。

察尔森说:“而印度三亿多人口,却生活在如此拥挤的南亚次大陆上,他们未来势必会对外扩张,从而获得更多的土地。”

“哪怕锡金这穷山恶水的弹丸之地,恐怕也在其图谋之中,纳姆加尔阁下认为我这个判断是否有道理?”

“你也别急着否认,毕竟对于印度这个国家而言,他们也摆脱不了人性,而且印度和锡金可以说文化,人种完全不同,而且锡金实力太过弱小,如果英国人从这里撤离,那你说印度会不会放过你们?”

锡金是黄种人的佛教国家,可以说在南亚地区显得格格不入,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

纳姆加尔的面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经常和印度人打交道,他自然不相信印度人的节操,印度人的个性就是擅长诡辩,毫不讲理,而且欺软怕硬,狐假虎威,而锡金偏偏是这样的弱小国家。

现在,大家都是英国人殖民地下的被殖民者,印度人就如此放肆,那未来,如果英国人撤走了,印度人还不翻了天。

“察尔森大使,难道东非就能保证未来锡金的安全么?”纳姆加尔对察尔森问道。

此刻,纳姆加尔对察尔森的称呼,态度和语气都发生了变化。

察尔森笑着说道:“国王陛下,日后可以多了解一下,我们东非这个国家,你对我们东非的实力还是有些误解,整个印度洋地区,我们东非就是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哪怕英国人都要对帝国礼让三分。”

“即便未来印度独立,他们也不可能超过东非,而锡金想要不被印度吞并,唯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前倒向我们东非,这样帝国才有合法理由,保护锡金的安全。”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现在,而是未来英国人从南亚撤走后,锡金要第一时间倒向帝国。”

“说句实话,我们东非也不贪图你们的土地,人口和资源,唯一看中的只有锡金地理上的军事价值。”

“锡金是未来帝国遏制印度发展的一个小小支点,不排除我们在锡金部署一些军事武器的情况,当然,帝国同样会保障锡金的安全,我们两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印度。”

“帝国和锡金都不希望印度强大,这就是我们的共同利益,你们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而我们要的是印度洋的霸权,保证印度洋范围内不会有任何东非以外的大国崛起。”

“所以,接下来,帝国会在锡金进行一些投资,我们希望获得你们的支持和掩护,最好不被英国人注意到,这样未来英国人从南亚撤出的时候,锡金也不至于寻找不到依靠。”

事实上,如果英国人真从南亚撤出,那锡金还真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其传统宗主国远东帝国,但是锡金的位置太糟糕,至少在本世纪,远东帝国没有保障锡金安全的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