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九十二章 蒙巴萨岛

非洲创业实录 第九十二章 蒙巴萨岛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蒙巴萨。

作为东非第二大城市,蒙巴萨的繁荣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达累斯萨拉姆,近些年两座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这也和两座城市的发展路径不同有关,虽然达累斯萨拉姆有被蒙巴萨超越的风险,但是达累斯萨拉姆市周边的城市,第一镇市,索加市,巴加莫约市,这些城市的市区已经事实上和达累斯萨拉姆连成一片,产业协同也基本落实。

除此外,还有奔巴岛,桑给巴尔岛,坦噶市也属于达累斯萨拉姆的经济圈范围。

这就使得东非东海岸出现了一个以达累斯萨拉姆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其覆盖城市人口接近三百万。

而蒙巴萨则是单核城市,其人口约一百四十万,比达累斯萨拉姆市稍微低一些。

当然,就全国范围来看,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近些年的人口增速其实算不上太快。

因为过去十几年里,东非国家投资的重点在西部,近些年则重点扶持大湖区和南方。

而这种摊大饼一样的城市布局,也导致东非至今没有一座人口超过两百万的大城市出现。

这在世界大国里算是比较特殊的,比如英国的伦敦人口超过七百万,美国纽约人口在五百万以上,芝加哥也在两百万以上,德国的柏林人口接近四百万,法国巴黎人口接近三百万,而奥匈帝国维也纳和俄国的莫斯科人口都在两百万出头水平,日本东京人口则高达三百五十万以上。

唯一的例外可能也就是西班牙,西班牙情况特殊,情有可原,作为列强守门员,西班牙在刚刚进入本世纪时,或许还和日本有些争议,但如今已经彻底落后于日本。

甚至,初步统一的意大利体量都比西班牙要高一点。

而且,西班牙在20世纪初依旧在走下坡路,其国内局势持续动荡,民族和阶级问题甚至比奥匈帝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未来大概率有爆发内战的风险。

这样一看,在全世界主要世界大国中,东非的城市发展十分特立独行,毕竟东非可不是西班牙那种有心无力的国家,如果想堆出一座超级大城市,对于东非而言并不是难事。

相对于其他世界大国,东非城市的最大特点在于五十万以上的中等城市数量众多,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也有不少,人口超五十万的城市数量上,东非甚至比任何国家都要多。

而放在20世纪初,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城市,在许多国家已经能算“大城市”行列了,而在东非只能算中等规模城市,即便放在21世纪,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城市也不能算小城市。

苏联考察团部分成员也来到了蒙巴萨这座东非的大城市,但是他们抵达此地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转车。

蒙巴萨并非苏联人的重点考察对象,因为这座城市近些年已经转向金融领域发展,而苏联显然并不重视金融业的发展,他们需要的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为达累斯萨拉姆市的发展感觉到惊叹!甚至有一些苏联考察团成员睁大了眼睛观察这座城市。

“卡里莫夫同志,没想到蒙巴萨的繁荣程度,居然还在达累斯萨拉姆市之上,达累斯萨拉姆市和欧洲城市在建筑风格上至少还有很多共同点。”

“而蒙巴萨更像美国的纽约,芝加哥两座城市,到处都是摩天大楼,简直就像科幻里的未来城市一样!”

蒙巴萨和东非绝大部分城市不同,作为东非的金融中心和世界之窗,近十几年来,兴建了一大批高楼大厦。

作为东非最贴近欧亚大陆的大城市,同时也是印度洋主航线上的重要城市,东非政府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亚欧大陆以及世界各地的人,见识到如今东非的强盛。

而毫无疑问,这让绝大部分来蒙巴萨的苏联考察团成员开了眼。

卡里莫夫也惊叹的回应:“材料上只说蒙巴萨是东非第二大城市,但是仅从外观上给人的第一印象,这座城市的发达程度就要远超达累斯萨拉姆。”

“达累斯萨拉姆和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更像,而蒙巴萨则完全不同,我也只在报纸上见过纽约的曼哈顿能和蒙巴萨对比。”

“不过,曼哈顿的高层建筑给人的印象有些千篇一律,蒙巴萨岛上的高层建筑,则更加精致和错落有致,建筑也更加简约和具有未来感。”

纽约的曼哈顿岛和蒙巴萨的蒙巴萨岛都是岛屿,两者的区别在曼哈顿岛比蒙巴萨岛的面积要大的多,前者面积足足有八十多平方公里,而后者仅十几平方公里。

所以蒙巴萨岛的可用面积比曼哈顿小很多,这也导致,曼哈顿中央能够建设一座规模颇大的中央公园,而东非对蒙巴萨岛的利用,就比较紧张了。

对于这一点,卡里莫夫也提到:“曼哈顿是彻彻底底的钢铁森林,后来才不得不建设一座大规模的公园来弥补这一缺憾,而蒙巴萨岛则是高楼和绿化有机结合。”

毕竟按照东非的一贯作风,城市建设中,城市公园是必不可少的特色,就像达累斯萨拉姆,大大小小的公园数不胜数。

而蒙巴萨市中心,也就是蒙巴萨岛完全不是如此,在蒙巴萨岛上,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没有建设一座公园,但是在路边的绿化带,还有建筑周围能够利用上的空间,东非政府种植了不少绿植,花草。

这让蒙巴萨岛的高楼大厦就像生长在一座花园里城市,而达累斯萨拉姆则更像是处在一座森林里,至于曼哈顿则如卡里莫夫所说,是一座钢铁水泥建造的森林。

至于曼哈顿的中央公园,如果这个时代有卫星图片的话,就像一块难看的补丁,贴在曼哈顿的中央。

卡里莫夫的同僚卡利亚金说道:“我年轻时曾经去过美国做学术交流,见识过纽约的曼哈顿,那时候还是帝俄时期。”

“相较于曼哈顿,毫无疑问蒙巴萨岛的设计更加用心,尤其是建筑特点和对人居环境的重视程度上。”

“曼哈顿的富人们建造高楼大厦,最喜欢追求高度,带有典型的攀比心理,毕竟人们更能记住第一名,所以曼哈顿的高楼越建越高,不断打破纪录,为此不惜代价,曾经有很多工人因为没有安全保障,从高空跌落丢失性命,不知道蒙巴萨的这些高楼大厦是否也是如此建设的。”

“不过,蒙巴萨岛上的建筑确实比曼哈顿更有艺术性,在曼哈顿,很多高楼都是那种密集的小窗户,极大破坏了美感,而蒙巴萨的建筑多用玻璃来修饰外表,窗口更少,感觉生活在这种城市里,确实更像科幻里的城市。”

“而且蒙巴萨的高楼以平顶居多,曼哈顿的高楼则是下面方正,快到顶部的时候,依次递减,就像塔尖一样。”

当然,曼哈顿的建筑之所以会如此,就像卡利亚金之前所言,是为了能够将楼层建的更高,从而使整座建筑的高度更高。

这就类似21世纪,一些高楼大厦为了增加高度,从而在楼顶配上天线状的塔尖一样。

就比如前世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的塔尖就占到整座建筑高度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而曼哈顿高楼大厦建造原理也差不多。

这使得曼哈顿很多摩天大厦的脑袋都尖尖的,如果放在21世纪看,绝对称不上美观,当然,在20世纪初,肯定不用考虑这么多。

卡里莫夫说道:“不管是美国还是东非的这种摩天大厦,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们苏联和两国的差距,毕竟想要建造这种建筑,对于材料,资金和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

“等到未来我们苏联的经济发展好了,或许也能建造这样的城市。”

卡利亚金则对于这种摩天大厦没太大兴趣,他反而批判道:“这种高楼实际上是劳民伤财的典型案例,东非和美国的攀比罢了。”

“你可以想象,很多没有防护的工人,高空作业有多危险,说实话,很多人光是站在他们的位置,都会感觉恐惧,我曾经了解过,几乎曼哈顿的每一座摩天大厦,都是用人命堆砌起来的。”

“蒙巴萨的情况应该好一点,毕竟这里的高楼看起来整体比曼哈顿要少许多,但这种建筑建成肯定也牺牲了不少工人。”

卡利亚金说的完全没有问题,在20世纪初,建造摩天大楼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安全隐患。

而东非的情况比美国好许多,也不可能避免人员的伤亡,毕竟高层建筑很多地方,因为高度和位置,无法使用机械帮助,而依赖人力完成,就比如一些特殊位置的钢材,水泥运输等等。

东非尚且如此,美国只会更甚,因为东非尚且有政府出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人员的监管,而美国基本上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所以即便建造摩天大厦的死亡率很高,依旧有大量美国工人选择铤而走险,换取微薄的酬劳。

卡里莫夫辩解道:“我自然不是说苏联要像美国和东非这样建设,毕竟工人的生命远比这些钢筋,混凝土更重要。”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更加安全且严谨的态度,来建造高楼大厦,比如做好工人的防护措施,不追求工期,加强监管等等。”

“而且,建造这些高楼,也不完全是坏事,高楼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所以,未来我们苏联也必然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而且,我们苏联建筑高层建筑,必然和东非,美国这种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苏联一切财产都是劳动人民的,而美国和东非则是为了攀比和享乐。”

“眼前蒙巴萨的这些高楼大厦,想必也只有富人才能居住的起,而我们未来则要让苏联的普通人能够住的上楼房。”

卡利亚金听完了卡里莫夫的解释,也认同了他的说法:“确实不能因噎废食,毕竟高楼大厦同样可以用来服务苏联人民,或许未来,人人都住在这种建筑里也说不定。”

在20世纪初,因为高楼大厦的稀缺性,所以很多人认识不到其缺点,至少在很多苏联人看来,未来的房子应该就是以高楼大厦为主,他们无法想象到21世纪,欧美的城市空心化反而导致市区的高楼大厦成为“贫民窟”。

反正就恩斯特个人而言,他对于高楼大厦的态度是有限发展,所以东非城市在这一领域的建设显然不如纽约和芝加哥等美国城市。

蒙巴萨之所以能够解禁,还是得益于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建设任务,从1910年以后,近十几年来,蒙巴萨才终于建造出了具有震撼效果的高层建筑群。

虽然说不管数量还是整体高度,都比美国差了一大截,但是除了美国以外,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在高层建筑领域超越东非。

尤其是对于除了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公民,蒙巴萨的高层建筑,就已经足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了。

如今,东非大批金融机构和公司,已经入驻蒙巴萨市,同时,蒙巴萨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和企业,尤其是在印度洋区域,蒙巴萨已经成为难以撼动的区域金融中心。

同时,蒙巴萨也能有效辐射欧洲,远东,大洋洲等地区,这使得蒙巴萨和伦敦,纽约在金融业方面的差距正在极速缩小。

伦敦和纽约的优势在大西洋,而蒙巴萨的优势则是印度洋和太平洋,除非美国在西海岸也搞出一个金融中心和东非在太平洋打擂台,但是,美国对于太平洋的影响力实际上并不比东非具有明显优势。

这一点从殖民地就可以看出来,东非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还有势力范围,甚至比美国更多,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而两国在远东的影响力只能说半斤八两,所以,整体来看,反而东非更具备优势。

蒙巴萨的地理位置也比伦敦和纽约稍强一些,毕竟印度洋周边有欧亚大陆,非洲和大洋洲,更不用说大西洋的竞争更加激烈,伦敦和纽约,巴黎,甚至是柏林,罗安达等等城市都存在竞争关系,而蒙巴萨在印度洋却几乎没有对手,唯一能对蒙巴萨金融地位形成竞争的还是东非本国的达累斯萨拉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