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八十五章 征兵

非洲创业实录 第八十五章 征兵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达尔马提亚王国一边内部戒严,扫除境内民族破坏分子的时候,本区域的军队也在维也纳的安排下,进入波斯尼亚州进行维稳。

波斯尼亚州是奥匈帝国塞尔维亚人最集中的地区,而这为代表着该地区此时有可能成为高风险地区。

普洛切市。

相对于达尔马提亚北方的首府扎达尔,普洛切这座新崛起的南方港口城市,才是如今达尔马提亚地区混血德意志人真正的经济中心。

这些年,普洛切在经济领域超过了王国内的希贝尼克和斯普利特等城市,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仅次于首府扎达尔市。

而之所以称普洛切为混血德意志人的经济中心,是因为在这座城市,混血德意志或者说德意志人完全占据主导优势。

在达尔马提亚王国的人口分布中,越往南德意志人占比越高,所以,普洛切这座最靠南的海岸城市,德意志人口比例接近百分之百。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那就是原本达尔马提亚地区的开发程度太低,人口太少。

在当地大量移民之前,达尔马提亚王国作为奥匈帝国的一级行政区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存在感。

除了这里比较偏远以外,还在于当地的地形条件较差,虽然优良港口虽然不少,但是地形以较难开发的山地为主。

这也是一战前东非能够钻空子把移民播撒到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前世一战前,整个达尔马提亚人口只有六十万左右,就很能说明问题。

而大量德意志人的增加,对达尔马提亚的开发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虽然在1926年,达尔马提亚在奥匈帝国的经济依旧排名相对落后,但是在人口总量上,两百万的人口数据已经不容忽视。

因为北方的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人口也才不过两百六十多万。

达尔马提亚王国人口几乎和斯洛伐克地区或者相当。

而且达尔马提亚在奥匈帝国的划分中,从一开始就带有制衡目的,因为奥匈帝国是众所周知的二元制国家,所以奥匈帝国整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也就是内莱塔尼亚部分,也可以称为奥地利统治区域。

而另一部分自然就是匈牙利统治区域,也可以称为外莱塔尼亚。

而在奥匈帝国成立之初达尔马提亚和克罗地亚,两地人口结构相似,且相互接壤,主要以克罗地亚人居多。

但是克罗地亚却属于外莱塔尼亚,而达尔马提亚则属于内莱塔尼亚,也就是分别以布达佩斯还有维也纳为首,这种划分显然有压制克罗地亚人的想法存在。

在东非的推波助澜下,更是加速了达尔马提亚和克罗地亚的裂隙,即便奥匈帝国解体,克罗地亚也不大可能像前世一样接管达尔马提亚。

整个普洛切的城市风貌和19世纪末的东非很像,带有东西方结合特征的德意志人,可以说满大街都是。

有不少东非企业在这座城市投资,东非资本也是普洛切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达尔马提亚的地形以山地居多,但是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更何况这里兼具海运优势,所以近些年来,达尔马提亚的工业发展在整个奥匈帝国算是相对来说比较快。

一战后,东非对当地的投资重新续接,这里也成为了东非和奥匈帝国经济领域合作的重点港口地区之一,仅次于北部的的里雅斯特港还有威尼斯港。

当然,除了普洛切等少数城市以外,达尔马提亚的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达尔马提亚非常适合经济作物的种植,是奥匈帝国葡萄,橄榄,烟草和棉花等农产品的重要种植区域之一,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当地的平原面积较少。

而且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南部,这也是近些年来,德意志人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普洛切市征兵处。

征兵官赫尔正在征兵处向前来报到的预备役士兵们介绍道:“根据帝国的要求,整个达尔马提亚王国这次要征兵大约两万人,我们普洛切市这次也在其中,按照人口和经济水平等因素,至少要完成两千的最低份额。”

“不过,大家也不需要担心,这次征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前往帝国各个区域,尤其是波斯尼亚等地,进行维稳,大概率不会遇到战争爆发。”

显然,在一战中,达尔马提亚兵员的表现,赢得了奥匈帝国政府的信赖,除了英勇善战以外,达尔马提亚军队的忠心程度更值得维也纳的重视。

具体表现是达尔马提亚的士兵具有更好的服从性,且没有其他奥匈帝国地区那么强烈的独立意识。

而今,达尔马提亚的常备部队,已经被调往匈牙利平定叛乱,但是奥匈帝国还需要更多的达尔马提亚士兵,进入那些比较敏感的地方,防止它们趁乱闹事。

一位一战后退役的老兵,弗莱德对赫尔说道:“赫尔少尉,如今匈牙利的战争形势如何了,帝国是否需要更多的兵力,进入匈牙利平定叛乱?”

弗莱德参加过一战,并且随部队在一战期间,辗转多个地区,甚至最后随军到奥斯曼帝国,参与和英国人的战斗。

所以,他的军事素养不需要多说,只不过战争结束后,随着欧洲各国大规模裁军,弗莱德也不得不退役回乡。

赫尔少尉很是客气的说道:“布达佩斯地区的情况比较糟糕,不过匈牙利大部分地区,整体情况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随着,帝**队的介入,我相信很快布达佩斯的叛乱就会被镇压下去。”

听到这里,弗莱德反而有些惋惜的说道:“那真是太可惜了,我还想着有没有机会参加匈牙利的战争呢!”

赫尔少尉有些疑惑的问道:“为什么弗莱德先生,你会这么说,战争可是要死人的,很多帝国民众巴不得能够远离战争呢?”

弗莱德笑道:“其实,也没有太多原因,毕竟战争虽然残酷,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而且我的年龄也比较大了,所以也更想拼一把。”

战争中底层士兵能够捞油水的机会不少,尤其是出国作战的情况下,而弗莱德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只要能活着回来,基本上身家能够涨不少。

达尔马提亚王国可不像东非,这里作为奥匈帝国的偏远山区,经济情况实际上并不算很理想,尤其是近些年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原因。

所以,达尔马提亚王国已经成为了奥匈帝国主要的人口外流区域之一,为了谋生,很多达尔马提亚人会选择到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奥匈帝国经济相对发达地方打工。

而与之相比,军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几年达尔马提亚士兵在奥匈帝**队内部的发展就相对不错。

赫尔少尉大概也了解了弗莱德心理想法,他略带赞赏的说道:“果然达尔马提亚不愧是帝国最好的兵源地,如果帝国其他各族民众,能够有你们这种觉悟,帝国也不至于陷入如今的困境。”

赫尔少尉是正儿八经的奥地利人,甚至是一位家道中落的贵族。

而作为奥地利人,他们和德国人有着极大的不同,那就是对混血德意志人的看法。

毕竟德国完全以德意志人为主体,而奥匈帝国却是多民族国家。

而生活在多民族国家里的奥地利人,他们在和其他群体接触的时候,会比德国人要包容的多,毕竟再不满,也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相对于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彻头彻尾的异族,混血德意志人在奥地利人看来,反而算是“自己人”。

所以,绝大多数奥地利人对帝国境内的混血德意志抱有好感,而德国人恰好相反,在德国绝大多数人眼里,混血德意志属于“血脉不纯正”的存在。

当然,也不是所有奥地利人都能接纳这种混血德意志人,尤其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但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在奥地利极其稀有,还有一部分跑到了德国。

同理,这种以血统为区分依据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大多也不待见东非。

弗莱德对赫尔少尉说道:“赫尔少尉,多谢你的理解,当然,就我个人来说,更多的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军队就很不错,可惜世界大战后,我们就被军队裁员了。”

“当初,在军队,不仅能吃饱喝足,还能向家里汇款,离开军队后,这几年我主要在家务农,但是这几年经济情况不是太好,所以,反而军队更适合我这种人。”

对于帝国糟糕的经济情况,赫尔少尉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说道:“事实上,在世界大国里,帝国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比较缓慢。”

“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帝国分裂的局面,因为这种事实上的分裂局面,导致整个帝国的工业无法有效整合,所以,在国际竞争中,帝国实际上处于劣势。”

“如果,帝国其他地区,能和达尔马提亚一样彻底实现德意志化,经济情况说不定会大幅度好转。”

“别的不说,就以我们军队而言,一个国家的军队,居然存在着数种语言,还有很多的方言。”

“这就极大的阻碍了帝**队的发展,如果不是这样,或许在世界大战中,帝**队就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奥匈帝国才是真正的邦联国家,甚至出现了两个政治中心的,也就是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共存的情况。

这也使得奥匈帝国无法将本国的资源和产业,统合起来,无端的形成了内耗和浪费。

而在经济层面上的反馈就是,奥匈帝国在国际竞争中,逐渐跟不上其他大国的脚步。

对于赫尔的想法,弗莱德并不能太深入理解,毕竟他仅仅接受过最基础的小学义务教育,而达尔马提亚的义务教育,除了推广德语比较积极以外,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并不多。

所以,在简单和弗莱德聊了几句后,赫尔少尉又忙起了自己的工作。

而在普洛切的征兵工作很顺利,仅仅不到半个月,指标就已经全部完成。

而这些仓促征集来的士兵,在简单的训练后,就被奥匈帝国急匆匆的调往其他地方。

因为很多士兵本身参加过一战的原因,所以也不用太担心战斗力的问题,更何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前往一些动荡地区维稳,而不是到匈牙利前线平叛。

普洛切市的士兵,在征召完毕,就势通过铁路,送到莫斯塔尔进行混编,随后前往波斯尼亚地区,尤其是重点提防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王国的边境地带。

不过,塞尔维亚王国显然这个时间段,也没有趁火打劫奥匈帝国的想法,因为塞尔维亚也爆发了工党事变。

作为一战的失败者,塞尔维亚的情况可以说相当糟糕,不仅割地赔款,并且经济一直都没有缓过来。

而且,在一战前,塞尔维亚就是俄国的重要盟友,所以,苏联成立后,同样十分重视塞尔维亚。

在匈牙利事件发生的同时期,塞尔维亚工党,也开启了他们推翻塞尔维亚王国的行动。

而且,相较于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工党成功的概率很大,因为塞尔维亚王国早就人心尽失。

在此前,塞尔维亚就发生过多次动荡,塞尔维亚王国政府可以说一直都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

所以,这次工党在塞尔维亚成功的概率很大,而且和匈牙利不同,苏联直接表达了对塞尔维亚工党的支持。

毕竟,匈牙利牵涉到整个奥匈帝国,虽然苏联也希望瓦解这个封建帝制帝国,但是,如今苏联因为经济发展的原因,并不想和奥匈帝国直接对上,除非匈牙利工党能够发挥出超出预期的表现,反之也就是奥匈帝国处理匈牙利事件十分拉胯,否则苏联不会轻易下场。

而对塞尔维亚,苏联就没有这么多顾忌了,因为塞尔维亚之前本身是协约国的一员,而苏联对英法可没有什么顾虑,毕竟两国距离这里太远。

同时,塞尔维亚是小国,所以,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上的援助,完全在苏联的能力范围之内。

于是,在1926年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这两个世界大战时期的死对头,同时陷入到工党的麻烦之中,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工党的警惕和仇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