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六十二章 奥匈帝国危机

非洲创业实录 第六十二章 奥匈帝国危机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美泉宫里,老皇帝弗朗茨在听到意大利三国合一后彻底坐不住了,他急忙把鲁道夫皇储叫了过来。

自从一战时期,弗朗茨基本上就进入了退休状态,虽然挂着皇帝的名号,但国家政务基本上交给鲁道夫处理,平日里就在美泉宫颐养天年,缅怀往日种种。

像弗朗茨这种苦行僧一般的人,即便退休也不会瞎折腾,这也算弗朗茨最大的优点之一。

很快,鲁道夫就被弗朗茨召唤过来。

见到鲁道夫皇储后,弗朗茨皇帝立刻问责道:“鲁道夫,你们是怎么搞的,居然眼睁睁的看着意大利重新统一?”

弗朗茨一边厉声说道,一边右手粗筋暴起,将手里的镶金杖敲着地面,大理石的地面被激起一阵响动,而他本人嘴角的胡子也因为肌肉的触动而颤抖。

不怪乎弗朗茨如此生气,没有人比他更深知意大利统一对帝国的威胁,毕竟曾经意大利就差点统一,给奥匈帝国造成巨大的麻烦。

面对发怒的父亲,鲁道夫也感觉委屈,他说道:“父亲,您先别动气,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弗朗茨胸口带着略微的起伏道:“难处?现在意大利统一就是帝国最大的难处,当年为了瓦解意大利,我们付出了多少功夫和精力,甚至不惜以大代价拉拢匈牙利,才最终通过战争手段,让意大利王国缩回亚平宁半岛西北角。”

“当初统一的意大利,就在军事上能够对帝国咄咄逼人,堵死我们亚得里亚海的出海通道,现在只要贝尼托这个家伙重新整合三国海军,未必不能像过去意大利一样,缔造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从而压制帝国在亚得里亚海的发展。”

当年的意大利海军确实比奥匈帝国海军要强大的多,虽然意大利国力比奥匈帝国差了不知道多少,但是意大利这个国家确实天然适合海洋方面发展的国家。

亚平宁半岛就像一只靴子,深入到地中海,将整个地中海分为东西两半,可以说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而且,意大利的海岸线蜿蜒曲折,接近七千多公里,几乎和印度相当,所以自古以来,意大利都是地中海的航运业强国。

所以,贝尼托只要能够将三国的造船业进行整合,建立一支强大的地中海海军也就不是难事。

毕竟,意大利本身造船产业底子就厚,而以此为基础,建造军舰对于意大利也不算难事。

相较于奥匈帝国来说,意大利只是缺乏大型军舰建造的技术和经验,毕竟自从解体这些年以来,意大利三个国家,都无法凭借一国之力,发展强大海军。

但是,这并不算大问题,毕竟意大利的造船业产业还在,技术人员还在,尤其是意大利王国当初为了殖民红海沿海,还有控制撒丁岛,西西里岛,对于海军的建设就没有中断过,只不过海军建设计划更加务实,偏向于防御性。

而且,意大利缺乏大型军舰建设技术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模仿或者引入国外现成的技术来实现。

很多国家的海军都是如此起步,就比如东非海军,德国海军,美国海军皆是如此,所以对于拥有雄厚造船产业意大利更不在话下。

实际上,近些年意大利的一些船厂也能接到一些大型船舶的制造订单,这得益于意大利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意大利人口十分稠密,没有统一前的意大利王国就有接近两千万人口,这几乎是法国人口的一半,而且意大利地区这些年来一直是欧洲经济的洼地,工资水平不高。

所以,连法国都在打意大利人口的主意,一些法国企业就热衷于在意大利地区投资建厂,尤其是对劳动力需求高的低端产业,其中就包括纺织业和造船业。

而这几年,法国除了在意大利投资产业以外,更是热衷给意大利移民颁发本国国籍,来缓解因为一战而导致的本国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从这一点上来说,意大利应该是本世纪欧洲第一个享受到人口红利的国家,而这个人口红利正是建立在法国衰落基础上的,法国缺人,但是不缺资金和技术,同时意大利距离法国近在咫尺,方便了法国的产业转移。

而之所以强调人口红利的原因则在于,意大利和周边国家相比,也就只有人力资源最富裕了,富裕到每年大量意大利人流向世界各地。

如今,法国和南美的阿根廷就是意大利移民的主要流入地,除此外,英国、德国等欧洲经济发达地区也吸收了不少意大利人,不过英国和德国不缺人口,所以很难获得两国国籍,当然,优质人才例外。

不过,就现在意大利移民来说,法国是第一选项,离家近,工作机会多,甚至成家也容易,毕竟现在法国有大量的寡妇等待接盘。

过去法国心高气傲,所以即便人口增速在欧洲垫底,其他国家移民想成为法国人的难度也不小,但是被一战重创后,法国对移民,尤其是意大利移民的接受程度大幅度提高。

毕竟,相较于从殖民地进口“黑人”,法国民众对于意大利人的心理接纳能力更强一些,更何况法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拿破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意大利人。

总而言之,这些年意大利和法国的关系相当不错,二者的互补性极强,这和前世不一样,前世法国虽然也因为一战人口受到重创。

但是,前世的法国毕竟是坐在胜利者席位的,荣光依旧属于法兰西,而这一时空里的法国,却并非如此,一战在大多数法国人看来,反而是又一次“普法战争”,毕竟一战法国付出的太多,但是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可谓血本无归。

而这也是弗朗茨所担心的问题之一,他对鲁道夫说道:“自从欧洲经济复苏以来,意大利本身就和法国越走越近,现在意大利统一后,恐怕法国依旧会加大和意大利的合作,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意大利本身就是我们的潜在敌人,如果再得到英国和法国人的支持,迅速重新武装,那对于帝国在整个东地中海的地缘形势都将造成巨大冲击。”

“不仅如此,意大利统一,也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教宗国和那不勒斯两个十分重要的市场,教宗国和那不勒斯人口接近两千万,现在却都成了意大利王国的囊中之物。”

“这次意大利统一,可以说对帝**事国防,经济都是极其恶劣的影响。”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接近两千万人口市场的丢失就足够让弗朗茨皇帝心疼的了,对于现在的奥匈帝国而言,这个市场的丢失极大可能对于奥匈帝国经济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而经济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有可能引发国内新一轮的政治危机,尤其是奥匈帝国的那些非统治民族地区的分裂势力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而鲁道夫皇储对于这些情况心里也是一清二楚。

而意大利统一既然已经发生,且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的,这个时候再推卸责任也于事无补。

所以,鲁道夫也彻底坦诚的认错道:“父亲,意大利这次统一,确实是我的失误。”

面对这个年轻时桀骜不驯的儿子,现在却能主动在自己面前承担责任,反而让老皇帝弗朗茨感觉到了后继有人。

于是,他反而难得的帮鲁道夫开脱道:“这也不完全是你的责任,毕竟谁也想不到,意大利居然能够通过这种形式,重新统一。”

“哪怕是我,面对贝尼托这种人物,可能也反应不过来,这些天我也对意大利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复盘。”

“这次贝尼托统一意大利的过程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他走出了一条之前欧洲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

“通过鼓动意大利的民众,煽动他们的情绪,来瘫痪我们在意大利扶持的势力,这种做法和俄国工党十分类似。”

“但是,贝尼托的手法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俄国工党夺权的过程中,伴随着战争和冲突,但是贝尼托却能恰到好处的拉拢所有可拉拢的力量,从而避免大规模流血事件和战争。”

“如果,意大利能因此爆发内战,那对我们来说,反而不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毕竟战争爆发,我们也就有借口干预意大利,甚至堂而皇之的派军队进行镇压。”

“但这就是贝尼托狡猾的地方,他根本不给我们干涉的借口,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对教宗国和那不勒斯的和平演变。”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警醒,那就是贝尼托能通过这种手段统一意大利,工党也能通过类似手段,颠覆沙皇的统治,我们奥匈帝国也要提防狼子野心之徒,利用民间情绪,进行暴乱和国家分裂活动。”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处境甚至比之前的俄国还有意大利更加艰难,我们不仅要面对工党分子颠覆国家的破坏活动,还要应对极端民族主义和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

贝尼托就属于意大利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他能通过极端民族主义实现意大利的重新统一,那奥匈帝国境内的极端民族主义者,自然也可以借此煽动一些对维也纳不满的地区,从帝国分裂独立出去。

可以说,现在奥匈帝国被两种思维夹在了中间,东边是工党领导的俄国,而西面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领导的意大利,他们的意识形态都对奥匈帝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说到底,还是奥匈帝国的情况过于复杂,国内的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可谓一团乱麻,各种矛盾十分突出。

所以,弗朗茨十分忧心的说道:“现在我们不仅要考虑意大利统一后对帝国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要为国内可能发生的一些变故,提早进行准备。”

“悲观的来说,帝国的问题,几乎看不到解决的途径,这也怪我,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从而给你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当年,如果我能强硬一些,说不定帝国的局势也不会恶化到今天这个程度。”

弗朗茨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这些年奥匈帝国的分裂主义不仅没有因为他的一系列妥协政策而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之所以弗朗茨重点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分裂分子还是有办法解决的,而不像工党分子一样,全世界对于后者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对付分裂分子,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镇压,比如屠杀,抓捕,也可以强制同化,就比如东非,甚至连不同肤色的人都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融合成一个民族主体。

所以,弗朗茨有些后悔,没有在帝国国内推行更加激进的融合政策,当然,年轻时的弗朗茨,就是一个糊裱匠,本身也不愿意以如此激进的方式统合帝国的文化和认同。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就越发后悔,尤其是分裂主义越发在奥匈帝国盛行的情况下,这个看似强大的国家,随时有可能因此被肢解。

而弗朗茨又十分担心,鲁道夫在他去世后镇不住那些人,毕竟弗朗茨统治奥匈帝国几十年,甚至他就是这个国家的缔造者,所以弗朗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众多,但是弗朗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不等于鲁道夫的支持者和合作者。

所以,在沉思了片刻后,弗朗茨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对鲁道夫皇储说道:“对于我们哈布斯堡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保证家族的存续,但是帝国的情况却又如此糟糕,以至于看不到任何希望。”

“所以,鲁道夫,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最危险情况,以此为根据尽可能的保全家族的统治。”

“甚至不排除,未来帝国解体后,哈布斯堡只能充当解体出来一国国王的打算,我们的根本是奥地利和匈牙利,所以要尽可能的加强家族对这两个地区的控制,扶持家族和贵族的势力,一定要重用可信任之人,尤其是和我们利益一致的人,哪怕他们心怀鬼胎,但只要支持哈布斯堡,那就是可以团结的力量。”

贵族和皇室的利益是统一的,毕竟如果皇室没了,他们也大概率难以继续维持昔日的利益存在,就像和俄国沙皇一起完蛋的还有俄国的贵族群体一样,沙皇俄国垮台后,这些贵族实际上什么也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