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五十章 契卡

非洲创业实录 第五十章 契卡

作者:恶的呃呃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欧洲各国既然联合在一起,即便是暂时性的非深入联合,其针对性也很强,除了俄国这个明面上的敌人以外,美国和东非也应该归纳为“潜在敌人”。

东非在债务问题上选择退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能激化欧洲和美国之间的竞争,而美国也只能选择吃下这个哑巴亏,毕竟美国不可能真的因为惧怕欧洲就放弃自己在一战中获得海量利益。

史密斯在心里面把格尔斯这个“叛徒”问候了数百遍,但是,在应对欧洲各国的时候,依旧保持了美国的强硬态度。

“美国不可能在债务问题上完全让步,毕竟这不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小问题,而是涉及到几十亿,关系到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是全体美国民众的积蓄。”

“我们可以和欧洲各国就债务问题,进行新的谈判,对于一些确实无力偿还的债务问题,可以宽松时间,但是我们也绝不可能放任美国人民的财富白白被赖掉。”

他也没有完全把话说死,不过可以预想到,接下来美国和欧洲的债务国们会进行长期的扯皮。

这对美国而言,并非完全是坏事,只要欧洲还认账,那美国就能借此机会对欧洲进行渗透,毕竟债主收不到账,不意味着欠债的欧洲各国就真能当大爷,面对债主,一般情况下债务人还是要低声下气的,甚至为此牺牲掉一些不重要的东西也是常事。

真正让美国人头疼的还是俄国这种类型的国家,在此前,美国在俄国的投资可不少,但是俄国偏偏就是把账赖掉,还十分硬气,好像他们反而是美国的债主一样。

当然,世界上绝大部分大国基本都吃了俄国的亏,除了东非这种及时选择撤退,临走还捞了一大笔,以及日本这种贫困帝国主义国家以外,其他列强在俄国问题上的经济损失只是多寡的不同。

……

1923年末,国际联盟终于组建完成,但是在权衡利弊后,美国和东非都没有选择加入国联。

而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则由英、法、德、奥四个传统欧洲豪强担任,和日本,巴西,西班牙,奥斯曼四个国家组成国联行政院。

前世国联常任理事国是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本来拟定还有美国,但是美国拒绝加入,所以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就是四常。

而现在,没有统一的意大利只能算欧洲小强,日本在列强中实力偏低,所以只能在国联中担任行院里的非常任理事国。

前世在国联中有一定地位的比利时,希腊,这次也无缘晋升其中,毕竟前世他们是作为协约国胜利阵营加入国联的,受到英法两国的支持。

而巴西加入行政院和前世一样,这显然还是欧洲为了制衡美国和东非做出的共同决定,毕竟巴西目前算的上是明面上的南美第一大国。

奥斯曼帝国作为同盟国的一员,受到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支持,也获得了行政院的席位。

如此看,国联整体上还是平衡的,英法日算一伙,德奥奥是一伙,巴西和西班牙算两个中立国。

不过,东非,美国和俄国三个世界大国,置身于国联之外,也让这个国际联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但是也只有东非,美国和俄国有实力无视国联,东非和美国几乎没有短板,而俄国也有自给自足的能力,除了三国以外的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是想积极加入国联这个国际组织的。

莱茵市。

远在东非的恩斯特,在看完国联的文件后心里暗道:“这个所谓国联,和前世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大区别,前世国联可以说是英国的一言堂,至于法国,虽然在国联话语权很大,但从一战后,因为实力的衰弱,基本上选择和英国共进退,一定程度上两者可以视为一体的。”

“而现在,所谓的国联,却是由之前欧洲两大阵营,协约国和同盟国为底子组成,分别以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为主。”

“这也注定了未来,国联消停不了,不过,国联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毕竟我们和美国,俄国都没加入。”

“前世美国和苏联可是二分天下,从这一点来说,这个国际联盟的影响就十分有限,不管英国还是德国想利用国联,来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基本上没有太大可能。”

这一点很像前世的欧盟,自以为能够和美国,远东帝国站在一个台面上,实际上连应对俄罗斯都做不到。

别看前世21世纪,俄罗斯衰退的厉害,但是欧洲同样风烛残年,没有任何欧洲国家能够单独应对俄罗斯的威胁。

当然,现在欧洲的情况肯定好得多,英国和德国单独对付俄国,都没有太大问题,但俄国的体量摆在那里,只要俄国按照前世历史进程完成工业化,那俄国势必成为不逊色于东非和美国的重要一极。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俄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变成苏联,前世苏联在1922年就成立了,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苏联是国家联盟,而在此前俄国工党的控制范围只有原俄罗斯以及中亚等地区。

想到这里,恩斯特让人把东非特务头子莫林叫到了莱茵宫。很快,莫林就顺着电话线,坐车来到了恩斯特面前。

“坐!”恩斯特对着莫林说道。

如今,东非国防安全局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专业的对外的情报机关,不过,其他国家也成立了对应的组织,就比如刚刚改组完成的俄国契卡,一战前英国就成立军情六处。

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正规且体系最完善的三个特务组织,当然,东非还有一个军情处,不过更侧重于为军队服务。

俄国的契卡,是一个天然成立的特务组织,毕竟俄国工党夺取国家政权后,就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问题。

在国外,帝国主义国家和各种反工党势力,对俄国渗透严重,并且积极扶持俄国内部的反工党势力,甚至亲自下场,进入俄国进行破坏活动,典型的就比如东非的国防安全局。

东非国防安全局在俄国内战期间,可是破坏了不少和东非相关的在俄投资产业,比如各种沙俄时代有东非背景的矿山生产设备,而且还从俄国大肆掠夺人才和财富。

一部分俄国高端人才,就被国防安全局绑票到了东非,如今为东非的科学发展事业服务。

除了东非以外,英国,德国在俄国的情报和特务活动也十分频繁,英国很好理解,毕竟在军情六处成立后,每个世界大国都是英国的重点监视对象,这并非针对俄国一家,在美国,德国,东非,远东帝国等国家都有军情六处特务活动的身影。

而德国在俄国的频繁活动,就更加纯粹了,现在两国是交战国,所以为了窃取军事情报,以及破坏俄**队后勤,在俄国后方制造内乱等,只要能拖俄国的后腿,德国必然要不择手段。

但是反过来,俄国契卡同样不好招惹,毕竟德国有大量自带干粮的工党分子,愿意配合俄国行动。

整体上来说,契卡虽然成立时间相对较晚,但是成长速度却是最快的,光是应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渗透和破坏活动,就让俄国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情报机关交锋的主战场。

而在俄国内部,契卡的工作量同样不小,帝俄时代的余孽,贵族,旧官僚,地主,资本家,反工党分子,甚至工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以及怠工分子等等,可谓一团乱麻。

前面的还好说,最后的所谓怠工分子,就比较笼统了,包括在内战期间抗拒征粮的俄国农民,或者工厂偷奸耍滑的工人都可以归纳为这一行列。

所以,俄国契卡的工作,既要对外输出意识形态斗争,又要前线为军队提供情报,还要抓捕国内外的各种反动分子,甚至要干涉生产生活工作,也难怪权力会如此之大。

军政民财,契卡都有涉及,关于财方面,俄国现在被各国封锁,为了获得完成工业化的资金,技术,所以也要涉足。

所以,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职权大,涉及领域广泛,契卡这些年想不壮大都不太可能,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俄国工党被逼无奈的做法。

毕竟,俄国工党政权从成立之初,所面临的问题就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严重,能与之相比的恐怕也只有后来的远东帝国。

而且,俄国工党作为一种理想主义政党,他们的很多政策和方针,并不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就比如之前提到的“怠工”问题。

俄国民众也是人,而是人就难以摆脱人性问题,整体来说大多数人都是贪图享受,好吃懒做的动物,这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问题,多少都会沾点。

而俄国工党却想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在东非这种帝国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工资制度等,从而驱使民众不得不主动工作。

而俄国初期“平均”主义盛行,工资制度等效果并不突出,毕竟真有人想摆烂,靠着俄国较高的下限,也是可以实现的,所以俄国工党只能采用契卡的手段来对付怠工人员,换句话说,就是加强对怠工分子的惩戒力度。

总而言之,契卡这个俄国的特务组织,虽然发展时间短,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特务组织,其规模甚至超过了东非的国防安全局。

要知道东非的国防安全局从上个世纪就已经成立,发展了几十年时间,才达到如今这个规模。

可以预见,未来俄国契卡绝对会成为东非国防安全局的强有力对手,乃至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情报组织的强大对手。

所以,恩斯特对莫林问道:“最近国防安全局在俄国的工作开展的如何?契卡这个俄国特务机关,是否对你们的工作造成了太大影响?”

莫林说道:“陛下,正如你所预料的,俄国的契卡,确实是我们国防安全局成立以来,遇到的最强大,且最难缠的对手。”

“他们的人员数量众多,所以我们组织在重返俄国的过程中,不得不小心应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发现,而且,他们的群众基础也比我们好太多,很多俄国民众会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去年,我们就有两名成员,被俄国民众举报,被契卡发现,所以在俄国的行动,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这和帝俄时代完全不一样。”

帝俄时代,俄国几乎被东非国防安全局渗透成筛子,否则的话,东非也不可能把喀山的黄金运出来。

但是,短短几年时间不到,俄国在工党的领导下,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俄国工党对国家的管控可以说深入到基层,这让东非国防安全局在俄国的工作十分难以开展。

就算渗透成功,也很难爬到高位,获取高价值的情报,在帝俄时代,东非可以收买帝俄的官僚,但是这招对俄国工党基本无法奏效。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现在俄国的官员们不仅不容易被收买,觉悟还很高,如果让他们发现不对劲,他们反手就有可能把东非的特务出卖给契卡。

莫林接着说道:“帝俄时代的俄国,和如今工党时代的俄国,完全就是两种类型的国家,我们在帝俄时代,安插多少人都是很轻松的事,但是在工党治下的俄国,不仅安插人员难以做到,还要小心行事,除此外,如果没有经过特殊培训,意志不坚定的人,还有可能被俄国工党策反。”

“这使得,我们现在在俄国的情报人员,加上外围人员也不过数百人,而且基本上混杂在底层。”

东非在俄国情报人员数量的萎缩,并不完全是这个原因,还受到上一次整体从俄国大撤退的影响。

不过,从俄国的大撤退,整体上是一个英明的决策,毕竟就以俄国工党的洗脑能力,真维持那么大的机构和那么多的人员,到时候,这些人员到底是为东非政府服务还是为俄国工党服务,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且,即便留下,也容易受到契卡的打击,在帝俄时代,东非的情报人员,基本上可以通过伪装成商人,技术人员,官方人士,甚至外籍来实现。

而毫无疑问,这些身份对俄国工党是不起作用的,对于俄国工党来说,讲究的是根正苗红,而东非显然不会在帝俄时代,将本国的特务伪装成底层工人,更不可能派他们参与到俄国工党的活动中去,那样很容易假李鬼变成真李逵。

所以,东非在俄的情报人员大规模撤回国是必要措施,原本帝俄时代的关系和情报网,因为帝俄倒台,根本就起不到作用,毕竟管理国家的人都彻底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