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412章:太子不会让朕失望

玄武门破。

辽东军士气高涨。

从火炮轰击城门开始,到现在连两个时辰都不到。

这在以往的攻城战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火药的出现,即将更改自古以来的攻城方式。

“守门!!!”

尉迟敬德嘶吼着,声音被爆炸声震得发颤。

城门后是密密麻麻的禁军。

虽说城门被迫,但尉迟敬德跟程咬金也并不怎么虚。

玄武门可是有着五万禁军兵力,攻城到现在,损失不过一两千人。

而辽东兵损失已然超过五千之数。

也就是说,太子剩下的兵力,只有两万余,还不到玄武门兵力的一半。

更别说还能调动内廷的兵力。

“放火油!”

一名校尉高喊,数十名士兵抬着陶罐冲上前,将黑黢黢的火油顺着门洞泼下。

火苗遇油瞬间暴涨,形成一道火墙,将冲在最前的辽东兵烧成火人。

但这些悍勇之辈竟不后退,反而嚎叫着扑进火墙,用身体压灭火苗,为身后的同伴开路。

“疯了……全他妈疯了……”一名年轻禁军攥着长矛的手不停发抖,眼睁睁看着一个浑身着火的辽东兵扑到他面前,用烧得焦黑的手指抠向他的眼睛。

旁边的老兵一刀把辽东兵劈开,火星在铠甲上噼啪作响。

甲胄对甲胄,很难说直接砍死。

就在第一波辽东兵冲杀之际,后方李承乾已经让骑兵对冲城门。

约莫三千左右的铁骑,朝着城门这头,直接就冲了过来。

这是重骑强行冲锋。

铁蹄踏碎青石板的轰鸣如滚雷碾过城头,三千重骑裹着猩红披风冲开硝烟。

“杀!”

当靠近城门时,骑兵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

——

太极宫。

太极殿内,沉香袅袅。

玄武门的飞骑不断来回报信,距离本来就不远,动态自然是第一时间全部掌控。

尤其是前边李承乾炮轰玄武门的时候,可是让殿内的气氛紧张了好一会。

虽说玄武门已经经过不断的加固,正常来说不会有坍塌的风险,但当初轰塌潼关城墙的事情太过骇人,谁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扛住。

好在随着消息传来,太子那边并没有火炮强轰的意思,这让李世民等人不由松了口气。

最新消息,便是太子以撞车藏火药的方式,破了玄武门城门。

“承乾倒还是有几分谋略。”

李世民淡笑着说道,语气多了几分轻松。

玄武门被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没有太多意外,毕竟城门只是包铁,比不得城墙厚重。

当初太子攻打高丽的时候,就是用床弩配合霹雳火,强行把城门给炸开。

只不过当时的高丽,并没有见识过火药,所有将士的胆气都被吓破了,完全不能组织起有效防御,这才让太子顺利破城。

是以最初李世民就能猜到,太子如果轰塌不了城墙,肯定是要破城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太子云车强攻掩护,损失数千精锐,现不过两万残兵,即便是调来潜伏的辽东兵,也堪堪不过五万余。”

“哪怕是破了城门,也不可能冲过。”

从城门杀出,在李世民看来完全不可能。

太子多少兵马都要填入城门这个无底洞里面。

城门哪里是这么好攻的。

李承乾率领的辽东军虽然成功攻破城门,但想要长驱直入却困难重重。

兵力数量上的劣势成为李承乾难以推进的关键阻碍。

尽管辽东军士气高涨,悍不畏死,但禁军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玄武门驻守着五万禁军,即便攻城过程中损失一两千人,剩余兵力仍远超李承乾的两万余残兵。即便加上潜伏的辽东兵,兵力也仅堪堪五万余,与禁军相比,在持续的消耗战中,李承乾很难维持兵力优势。

每一次冲锋,辽东军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而禁军可以凭借数量优势不断补充防线,这种消耗对于李承乾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随着战斗的持续,兵力的差距会愈发明显,导致其进攻势头逐渐减弱,最终难以突破禁军的层层防线。

城门的特殊地形极大地限制了李承乾兵力的发挥。

城门通道狭窄,无法让大量兵力同时展开进攻,这使得李承乾的两万余兵力无法充分施展。

当骑兵冲锋时,三千铁骑在狭窄的城门处无法形成有效的冲锋阵型,反而容易相互拥挤,导致行动受阻。

虽声势浩大,但在城门的局限下,冲击力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禁军可以利用城门两侧的城墙作为掩护,从高处进行攻击,居高临下的优势让他们能够更有效地打击攻城的辽东军。

无论是箭矢的射击,还是火油等防御武器的投放,都能精准地作用于狭窄通道中的辽东军,而辽东军却难以躲避,在这种地形下,进攻方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禁军的防御策略极具针对性且十分有效,对城门防御有着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在城门后的密集布阵,使得辽东军每前进一步都要面对如林的长矛和刀剑。甲胄对甲胄的战斗中,想要直接砍死敌人并非易事,这就导致战斗变成了一场残酷的消耗战。禁军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有序的布阵,能够有效地抵御辽东军的进攻,而李承乾却难以找到突破这种防御的有效方法。

军心士气方面,虽然辽东军表现出了惊人的悍勇,但禁军同样有着坚定的战斗意志。李世民在太极殿内掌控全局,飞骑不断回报战况,这让禁军将士知道自己并非孤军奋战,背后有着强大的后援。

李承乾的辽东军,在经历了数千精锐的损失后,即便士气尚存,但随着战斗的持续,伤亡的增加,心理压力也会逐渐增大。

尤其是在面对禁军有效的防御和顽强的抵抗时,辽东军可能会逐渐产生疲惫和绝望的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蔓延,将极大地影响其战斗力。

如今李承乾采取的攻城手段,无论是破城门还是强攻,都在李世民掌控范围之内。

李世民可以随时调动内廷的兵力支援玄武门,进一步增强防御力量。而李承乾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战略预备队来应对突发情况,也难以对禁军的防线进行多方向的突破。他只能集中兵力从城门进攻,这种单一的进攻方式很容易被禁军针对和防御。

“不可轻敌!”

房玄龄忽然开口,声音有些低沉。

在殿内,是一座巨大的沙盘,这还是曾经太子弄出来的。

“当年陛下朕夜袭洛阳,三千玄甲军便能搅动十万大军的阵势。李承乾既然敢在这等情况下,依旧选择强攻,岂会不知以卵击石的道理?”

“这等局势,但凡稍微懂一些军事将领都能看得明白。”

“太子自然是懂得军事的,即便太子不懂,苏定方还能不懂?”

“可在这样的情况下,辽东兵攻势凶猛,完全没有放弃的意思。”

“这其中,必有蹊跷,太子必有后招!”

在军事谋略这块,房玄龄自然是可以称之为大家。

现在所看到的优势,太过明显了,这反而让房玄龄感觉到了困惑。

如果是陌生将领,亦或是草原蛮子,那就不用多想,可这是太子。

房玄龄是了解太子的,亦是清楚太子布局肯定不是这般简单。

所以当下局势里,肯定是隐藏着什么他没发现的东西。

长孙无忌手中的玉如意重重敲在沙盘边缘,发出清越的脆响:“还能有什么后招?如今皇城五门巍然不动,太子手中兵力就这么些,除非……”

他抓起一把白棋撒在太极宫周围:“他能变出十万天兵天将?”

长孙无忌适当的开了个玩笑,他可不觉得太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眉头皱起,原本放松的心情又有些提了起来。

他没管长孙无忌的话,房玄龄的提醒,让他明白,现在还不是说胜利的时候。

毕竟太子总喜欢那么出乎意料。

当初李世民跟太子对弈过,知晓太子本身的军事天赋很高,再加上辽东战争的经验,太子已然是个合格的统帅。

那么现在的情况,确实就有些计较了。

这时,房玄龄突然看向长孙无忌,问道:“长孙司徒方才说什么?”

长孙无忌楞了一下,道:“我说太子还能有什么后招。”

房玄龄摇摇头:“最后一句。”

长孙无忌有些迟疑道:“太子难不成还能变出十万天兵天将?”

房玄龄听到这句,眼睛一亮,立即在心中开始分析起来。

李世民跟长孙无忌看向房玄龄,没有作声,担心打扰到房玄龄的思考。

君臣多年,自然是知晓房玄龄的本事。

半晌,房玄龄开口道:“陛下可还记得,先前玄武门送来的情报。”

“尉迟将军说,当时太子用撞车冲击城门,尉迟将军欲以床弩霹雳火还之。”

“然每次刚搬上城头,太子的火炮就会响起,摧毁床弩霹雳火。”

“一次这般,二次也是这般。”

“这绝对不是巧合,而是太子那边,真的能够看到城墙上的情况。”

房玄龄的语气肯定笃定,这让李世民的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只是长孙无忌有些不明白这里头的意思。

“房相,这是什么意思?”

“这跟太子的后手有什么关系?”

房玄龄没有回答长孙无忌的话,而是对着陛下作揖道:“陛下,太子如今行事诡异,明明处于劣势,却依然我行我素,仿若是胜券在握。”

“依臣所见,或许太子另有造物,便是如同当初的火药那般,有着十足把握。”

“当初高丽,不也是如同现在这样,完全没有任何防备,便突被破城。”

房玄龄这话,让李世民陷入沉默。

这样的说法,看似没有任何头绪,但李世民却觉得很有道理。

太子造物,这是避不开的问题。

当初酥山,然后又是火药。

一开始的时候,是说从那两个被处死的道士徒弟得来,实则到了今日,已经是明白,那根本不是两个道士徒弟能够做出来的。

假若那两个道士真有这般水准,早就已经被奉作国师。

再看太子曲辕犁,竹纸,拓印,邸报等一系列行为,早已经不是简单的道士就能达成的。

分明是太子自己的本事,或者说太子得到了某些秘典。

这么看来,此番玄武门之战,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长孙无忌微微张口,想说又不知道说什么。

犹豫半天才道:“那太子是造了何物?才能让他有这般信心,难道又是跟火炮差不多之物?”

房玄龄苦笑道:“这我就不能猜出来了,若是能知晓,当是早就献给了陛下。”

任由房玄龄再是聪慧,也不知道太子到底会有何物。

李世民沉吟着开口道:“应是如房卿所推测这般,否则太子不会如此鲁莽。”

“只是尚且不知会是何等手段,传令,让玄武门那边,做好筹备,莫要被破了士气。”

完全未知的东西,再怎么讨论也没有意义,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太子没有其他准备,必输无疑。

李世民倒是希望太子会这样,但事实说明不可能。

太子再蠢,也不回蠢到葬送自己的精锐。

这完全没有应对方式,只能多多传信,随时掌控玄武门的情况了。

长孙无忌犹豫道:“太子再有后手,也是在玄武门。”

“陛下,不如先行安排一万禁军前往。”

房玄龄斟酌道:“长孙司徒所言在理,只是一万或许不太够,可将皇城兵马调回内廷,只留部分镇守承天门即可。”

“如今玄武门太子已不可能放弃,哪怕皇城有所异动,也不足为虑,反是太子那边,更为重要。”

“可调三万禁军前去支援,以备不测。”

长孙无忌看了看房玄龄,这可是比自己还要谨慎。

要知道太子现在于玄武门的兵马都只有两万多了,还调三万前去。

然而李世民听到这番话后,直接站了起来。

“朕倒是想要亲自去看看,太子还能有什么手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