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41章:保全太子跟魏王,就让晋王当皇帝

“晋王,难道太子就真的能稳赢吗。”

“五姓七望,那么多的饱学之士,他们看不清现在的局势,还是对太子不了解。”

“如果他们真的觉得没有任何希望,为什么还要如此去支持魏王。”

“我想这等夺嫡之事,必然是经过了很严谨的分析,慎重的讨论,最后才决定下来的。”

“这说明,在五姓七望看来,他们是有赢面的,而且还不小。”

武曌苦口婆心的对李治劝说道。

经过这几乎大半年的相处,两人的感情要已经越发深厚了,除了没有发生过其他关系外,可以说在李治的心中,武曌已经成了他的红颜知己。

每次李治来皇宫,都会把最近的事情,还有他的烦恼告知武曌,而后是武曌给他出谋划策。

现在魏王跟太子的争端,已经是逐渐处于白热化了。

偏偏父皇那边,又有几分视若不见的意思。

李治把心中的苦楚说出来,武曌却劝他做好万全准备,乃至于加入到夺嫡之争。

“媚娘,我跟太子还有魏王不同。”

“太子如今盘踞辽东,麾下十数万兵马,兼之钱财无数,治下百姓三百万数,可谓是兵强将广,且占据险要之地。”

“前些时候,你跟我说过太子谋反的事情,但现在,侯君集都已经被抓回来了,然而只是软禁府中,父皇都忌惮,不敢把太子的事情公之于众。”

“魏王就更不用说了,得了五姓七望的支持,如今朝野上下,谁不是唯魏王马首是瞻。”

“长安城中,北方士族,都跟魏王站在一起。”

“观之于我,又有什么呢,我什么都没有。”

李治嘴角苦涩,他已经长大了,自然明白权力的诱惑,谁不想当至高无上的皇帝呢。

可是对比太子魏王两人,这差距委实是太过于遥远了,完全看不到半点胜算。

这让李治完全没有信心。

况且夺嫡这等事情,一旦参与进去,就不存在全身而退的道理。

届时不管是太子跟魏王谁当了皇帝,难道还会放过他?

在面临巨大威胁时,李治自然就不敢生出太多的想法,只能是明哲保身为主。

武曌轻轻摇头,冰凉凉的小手,搭在李治的手背上。

轻语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太子跟魏王,明面上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到了这份上,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地步。”

“陛下为何迟迟不能做出抉择,只因是对于陛下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

“太子是嫡长子,曾经长孙皇后最为疼爱的长子。”

“魏王早些年被过继,陛下宁可使得太上皇伤心,也要把人要回来,多年偏爱宠溺,恩宠不输乃至于略有僭越超过太子。”

“陛下很清楚,不管是太子跟魏王,谁最后当了皇帝,另外一人,必然不得活,这又让陛下如何忍心。”

“站在陛下的角度去看,他的选择,相当于要杀死自己的孩子。”

“废太子还是杀魏王?”

“所以陛下一直在寻找着,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可以保得太子跟魏王的性命。”

“而在媚娘看来,这两全其美之策,就是晋王你呀。”

李治一愣,下意识的回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如何使得太子魏王都能活。”

武曌的说法,李治听着觉得很有道理,跟现在的局势,父皇的心思都很吻合。

只是他又凭什么本事,能让太子跟魏王,化干戈为玉帛。

武曌轻笑道:“呆子,若是你当了皇帝,会去杀害自己的兄长吗。”

李治迟疑了下,回道:“自然是不会的。”

武曌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治,那瞬间的迟疑,被武曌捕捉在眼里。

原本她都觉得,晋王是从来没想过杀死魏王跟太子的。

可就这么简单一问,晋王迟疑了。

虽说只是片刻,但这也意味着,晋王听到这话后,也许有那么一瞬间的想法,是在考虑到底要不要杀死太子跟魏王,消除威胁。

原来晋王,也不像是表现得这般天真啊。

“那不就是了。”

几番思绪在心中闪过,武曌不动声色,继续先前的话题。

“若是晋王当了皇帝,则太子跟魏王都能活,只是现在陛下没有想到这块来。”

“这就是晋王的机会。”

“夺嫡,继承大统,自古以来,从来不是看谁的势力更大,除非他的势力,权力,能比皇帝还要大,否则最终决定胜负的人,便是陛下。”

“太子虽强,还能强过大唐?”

“魏王有五姓七望支持,风光无限,可是能忤逆陛下?”

“最后所有的胜负,都在陛下手中掌控着。”

说到这里,武曌的语气中充满了诱惑跟憧憬:“只要陛下能想到这一点,想到只有选择晋王继承大统,才能同时保全太子跟魏王,最后的赢家,必然是晋王。”

李治心动了。

他想过夺嫡的事情,但没想到这么仔细,这么细腻,又这么全面。

对于父皇的心思,李治也是能猜到几分的。

这些时日,尤其是魏王不在的时间里,李治成了皇宫常客,比先前魏王去大内还要频繁。

跟父皇的感情,也逐渐深厚起来。

人就是这样,没在身边,自然少了亲密,整天见着,怎么都会有感情。

本身李治作为长安城内,左右金吾卫大统领,也需要经常汇报各种消息给父皇。

父皇的担忧跟武曌说的,几乎是一模一样。

“可是,我又该怎么去做呢。”

回过神来,李治有些苦恼的说道。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他又不能直接对父皇说,你让我当皇帝吧,这样太子跟魏王就都能活了。

只能是通过隐晦的方式,去提醒父皇。

但父皇何等人物,但凡是他去提醒,又怎么不被察觉。

如果父皇察觉到自己的小心思,恐怕事情变幻,就没这么简单了。

武曌听到这话,就明白晋王已经完全动心了。

这让她心中长长的舒了口气。

如果李治自己不争,这皇位又如何落到头上来。

最为主要的是,她的功劳就很难说了。

现在的话,只要晋王能当皇帝,那么她就是第一功臣,届时摆脱如今的困境轻而易举。

这么多年过去了,武曌还是有些激动的,终于是看到了希望。

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

武曌深知,大事不可急躁。

“晋王不需要太过刻意,只要静观其变即可。”

“如今太子跟魏王,还没有彻底的对上,晋王应该要做的是,准备好自己力量,为将来做准备。”

“况且就这次来说,侯君集被抓,乃是李勣的功劳。”

“如今卫国公已老,且身体也不太好,侯君集勾结太子,已被陛下拿下,军中能号令者,莫过于李勣将军。”

“晋王也不要小看了自己,左右金吾卫,数万兵马,加上李勣将军,在军队上,也就略微逊色于太子。”

“加上同安大长公主,晋王的影响力,实则已是极其庞大。”

“魏王声望高,可人多又有什么用,魏王党也就搞点声势,在真正的斗争上,毫无作用可言。”

“更何况,晋王还跟长孙大公子关系莫逆。”

长乐公主病逝前,委托长孙冲照顾下晋王。

李治就跟长孙冲关系好了。

这个事情,李治是告诉了武曌的。

“只是舅舅那边,毕竟一直在支持太子。”

李治担心道。

长孙无忌可谓是铁杆太子党,他跟长孙冲关系再好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还听舅舅的话。

长孙冲身份高贵,完全是依托于长孙无忌。

这一点李治看得清楚。

武曌嘴角微微扬起:“若是没有长孙司徒的许可,晋王以为,自己能跟长孙大公子关系这般好吗。”

“前些日子可是有不少流言,甚至不少勋贵攀附,难道长孙司徒都不知道?”

“晋王可不要忘记了,长孙司徒不仅是太子的舅舅,也同样是你的舅舅啊。”

“况且对于长孙司徒来说,无论如何,都不会想看到魏王夺嫡成功。”

“关陇门阀跟五姓七望之间,从来都是站在对立面的。”

“长孙司徒之所以会让长孙大公子跟晋王交好,即便有所流言也不在乎,说到底还是长孙司徒自己也没底,不知道最后的赢家是否为太子,这算是多留一条路了。”

“当然,现在并不是说晋王要一定要跟长孙司徒如何,在太子没有倒下,陛下没有做出选择前,长孙司徒肯定不会明面上支持晋王。”

武曌详细的分析着种种情况,让李治对于现在的局势,包括可能会有的选择和结果,有了更多的认知。

毕竟现在的李治还是太过于年轻,虽然很有天赋,但对于政治斗争,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可言。

武曌在政治斗争这块,几乎是拉满的。

小时候家族的种种,再到深宫后院的明争暗斗,在斗争这块,可谓是经验十足。

从历史上的情况就能看出,从武曌成为武则天的路上,几乎是稳稳而成,干脆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最后成立武周,当上了古往今来第一个女皇,这样的成就,足以说明其政治觉悟的高低。

那么多垂帘听政的太后,却只有一个女皇,这含金量相当之高。

“媚娘,谢谢你。”

李治握住武曌的手,很是深情的说道。

原本懵懵懂懂的他,因为武曌的关系,顿时看到一条宽敞通天的大道。

在此前,李治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距离皇位,已经是如此之近了。

甚至在李治心中,此刻已经有超过了五成的把握。

自古以来,争夺皇位,别说五成,但凡有一成,乃至于半成的可能,就足够让人前赴后继,生死不顾了。

“晋王以后莫要辜负了媚娘便是。”

武曌轻轻的依偎在李治的怀里,语气温柔亲昵。

感受到怀中的柔软,李治颇有一种江山美人尽在怀中的感觉。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李治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武曌就已经挣脱出来。

“晋王,时辰到了。”

一炷香的时间,不管是李治来多少次,两人聊得多么尽兴。

只要到点,武曌便会坚定的离开。

这总是让李治有一种欲求不满的感觉。

可对于武曌的坚持,李治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也明白,这是在皇宫大内,而面前的可人,名义上是自己父皇的女人。

若是不小心传了出去,自己也就罢了,顶多是父皇训斥责怪一番,可媚娘的名声,就彻底毁了,必然会被打入冷宫,亦或是出家为尼。

届时,两人再难有相见之日。

虽舍不得,然李治也只能是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武曌默默的看着李治离开的背影,心中叹息。

她跟李治说的这些话,并非完全是真的。

九分真,一分假。

除了跟太子有关的事情外,其他的都是真真切切,收集了不少情报,耗费了大量心里推算得来。

可武曌心中很清楚,魏王不是麻烦,麻烦的是太子。

陛下为什么容许魏王党这么壮大,说到底也是在对付太子,换个角度来说,陛下是想通过魏王,借五姓七望的手来压制太子。

现在的太子,已经不是初生的朝阳,是晌午的烈日,真正达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那可是十几万兵马啊,还有攻城无敌的霹雳火。

高丽那边的消息,在长安不算太大的秘密,太子扫荡高丽贵族,把整个高丽完全的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份实力,只有了解的人,才知道多么恐怖。

大唐是强,可是大唐是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

高丽弱,然完全掌控在太子手里。

加上陛下跟太子之间的父子关系,这个时候在陛下的心里,太子依旧是最为适合的继承者,乃至于是自古以来,各朝代最优秀的皇位继承者。

武能开疆扩土,文能治理地方。

可惜,却对她熟视无睹,毫不在意。

不过话说回来,晋王还是有一定赢面的,只是跟其所想的五成不同,但两成左右,应该是有的。

反过来说,太子那边,是八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