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20章:陛下在找太子的霹雳火吗?

李世民突然感觉到,自己是个很不称职的父亲。

自从观音婢走后。

对于太子,好像就没那么关心了。

更多的心思,也许是在朝堂上,也许是在魏王那边。

那次男宠的事情,让李世民很失望。

虽说豢养男宠在很多世家大族看来,好像算不得什么事,可太子在他心里,不应该是这样的。

也是那次,几马鞭下去,太子幡然醒悟了。

可父子之间,却因为落下的马鞭,多了一道间隙。

“陛下,可是要去制冰窖看看。”

张阿难的声音让李世民回过神来。

“看看去。”

寺丞杨启帆带路,来到曾经制冰的地窖这里。

跟曾经的戒严不同,这里已经没人了,空荡荡的一片。

“太子临走时,把这里曾经用来制冰的器具,都送给了长孙司徒。”

杨启帆解释着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看了一眼张阿难。

张阿难心领神会,问道:“据说当初太子养了两名道士作门客,一人使得凝水成冰之法,一人使得五雷之法。”

“后来两人死后,两个徒弟把这其中的奥妙献给太子。”

“这里是制冰之所,那聚雷之地又在何处。”

闻言,杨启帆苦笑道:“确有这么个地方,名为五雷堂。”

“只是五雷堂向来是太子直管,从未让家令寺过问。”

李世民吩咐道:“带路。”

杨启帆不敢多说,作揖道:“是,陛下。”

五雷堂在东宫后院的位置很隐秘,知晓的人也不多。

而恰好,杨启帆是其中一个。

给五雷堂送材料,还有饭食,都是他这边在负责。

只是从未进去过,东西送到门前卫士,就不准再进去了。

五雷堂没在东宫的工坊旁边,而是一处假山后边。

先前,这里每个道路都有卫士把守,现在已经没了。

过了假山,有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

小道的尽头有个单独的院落。

这里便是东宫五雷堂。

不过李世民等人来的时候,已人去楼空。

刚一靠近,就可以闻到一股很浓烈的硫磺味。

李世民在里头转了两圈,什么端倪都没看出来。

“文内侍,这是什么情况。”

“去叫一些在这里做过事的工匠来说说。”

“他们这里是怎么造东西的。”

李世民是有些心动的。

太子半日破辽东城,大概就是这五雷堂的秘密所在了。

水力锻锤如此器械,太子没有遮掩的意思。

制冰法如今也随意流传开来。

唯独这五雷堂,隐藏得这么深。

若能得到太子破城之秘,必然可令大唐兵锋更盛。

而这等器具,李世民也想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他又知道,太子大概是不可能给他的。

文忠躬身道:“陛下,奴婢不知啊。”

“五雷堂向来是太子直管,巡逻监察卫士,亦是亲卫军负责。”

“奴婢知晓这个地方,可从来没来过,每次太子过来,奴婢就在假山外面候着,此番也是第一次进来。”

“这五雷堂的工匠,在太子东征时,就全部都跟着去了。”

李世民沉声问道:“连一名学徒都没留下,巡逻监察的亲卫呢,也一个没留?”

文忠点头道:“是,都跟太子去了。”

李世民喃喃道:“太子这是防着朕呐。”

文忠无言。

心里吐槽。

可不就是在这个时候防着陛下的么。

事实证明,太子这一手,是防对了。

关于霹雳火的事情,文忠实际上是略知一二,听过只言片语。。

不过就跟他说的那样,每次太子来五雷堂,确实是没有带他进来。

太子怎么想,他这个做奴婢的,当然没资格说。

可就现在看来,显然这还是在保护他。

文忠也听说了太子召天雷,半日破辽东城的消息,这个事情在长安城内几乎无人不知了。

好多人都在说。

太子是真正的圣人。

陛下这边,有些忌讳,也是正常。

李世民没有多说什么。

事到如今,情况已经很是明显。

太子破城的雷火之物,就是一直在东宫里秘密打造。

难怪那么想要去攻打高丽,原来早就已经有了把握。

如今正是大放光彩的时候。

李世民走后。

文忠回了前院面见太子妃。

“陛下是想看,太子破城的霹雳火吗。”

苏玉儿开口问道。

她早前是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只晓得太子在后院养了很多工匠,造了很多东西。

太子破城的消息在长安城传开,太子妃自然也知晓了。

就询问文忠。

文忠也老实交代了这霹雳火的事情。

苏玉儿心中顿时安稳下来。

有雷火之助的太子,这次东征高丽,便不再是危险,而是一路坦途。

陛下突来东宫,太子妃苏玉儿也察觉到可能。

“是,陛下便是问霹雳火的事情。”

“不过东宫里,有关于造霹雳火的人,都随太子东征去了。”

文忠随后又详细的说了陛下在五雷堂的事情。

苏玉儿点点头。

“看来陛下也是想要此物,好在太子早有筹谋。”

——

太极宫。

张阿难迟疑说道:“陛下,或许东宫中,应是有人知晓一些,关于这霹雳火之事。”

“太子内侍文忠,当有所隐瞒。”

李世民道:“朕知道,不过即便是知晓了什么,以太子的谨慎,也不会把制造之法告知文忠。”

“既然太子是从两个道士那里得到的这造雷火之法,想必其他道士,也应该有人知晓才是。”

“朕命你,速查当初所斩杀之道士根脚,追根溯源,召集天下道士,方士,研制出这雷火之法来。”

“此等雷火之法,一旦造成,必可无视高墙坚城,使大唐将士,如履平地。”

张阿难恭声回道:“是,陛下。”

他没有去问,明明太子手里有这造雷之法,为何陛下还要舍近求远,自己研制。

很显然,到了现在这般局势,陛下跟太子之间,已然有了一道深深的鸿沟。

谁也不知道,如今领兵在外的太子,究竟是如何作想。

此番前往东宫,太子早就留有后手,把所有人跟五雷法相关之人带走。

太子这么做,就是在防陛下。

东宫什么地方,除了陛下,还能会有谁来。

——

中天竺。

戒日帝国王都,曲女城。

王玄策终于带领使团来到了这里。

戒日王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整个王都都在为大唐使者的到来而欢呼。

戒日王曷利沙,很早之前,就已经从玄奘法师那里知晓了大唐的强大。

天竺也有对中原王朝强盛的记载。

比起大唐,中天竺何止是弱了一筹。

不过在曷利沙看来,大唐跟中天竺是没有直接冲突的,因为他们中间隔着泥婆罗国,还有吐蕃。

曷利沙为什么会对大唐使者这么热情。

其实很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贸易,使得这条路上的国家都变得富裕起来。

曷利沙希望,戒日帝国能跟大唐帝国建立友好的邦交关系,开设一条从大唐抵达天竺的贸易路线。

这会使得戒日帝国更加富裕强大。

曷利沙也是个很有野心的人。

没有野心,也不会把天竺北部完全统一了。

宫廷中。

戒日王曷利沙笑着拍拍手:“远道而来的大唐使者,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

在侍从的安排下,旁边的侧门里,走出来一位打扮豪华的男子。

王玄策有些疑惑问道:“戒日王殿下,这是谁?”

戒日王曷利沙哈哈大笑。

“我听说你广发消息,大唐太子要对波斯苏丹进行庇护。”

“这位,就是你们要找的波斯苏丹,伊嗣埃三世。”

王玄策由衷感谢道:“谢谢您的帮助,戒日王殿下。”

伊嗣埃三世此刻也走过来,抚胸低头:“感谢您的庇护,远道而来的大唐使者。”

这一路走来多么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很多人为了悬赏,想要杀死伊嗣埃三世。

也有很多人在帮助他。

跌跌撞撞,终于从木尔坦地区,来到了戒日帝国边境。

已经得到戒日王命令的城主,立即派遣了军队护送伊嗣埃三世抵达王都曲女城。

戒日王现在正是威望最强的时候,虽说偌大的戒日帝国,是由各藩国组成,戒日王更相当于这些属国的宗主国,而非是中央集权。

但戒日王的统治力,还是极其强大的。

即便在南征的道路上失败,没能完成整个一统。

但东西两头的征讨很顺利,不断扩大戒日帝国的版图。

“苏丹殿下,你不应该感谢我,而是应该感谢我国太子殿下。”

“是他的命令,为您提供了庇护。”

王玄策沉稳说道。

伊嗣埃三世微微躬身,恭敬向东方行礼:“感谢大唐太子殿下。”

而后道:“如果能当面感谢大唐太子殿下,这绝对是我最大的殊荣。”

亡国之君,哪有什么尊严可言。

能够得到政治庇护,已经是最大的惊喜了。

这个时候,再大的雄心壮志,早已经在一路曲折中完全丧失。

当然,如果大唐愿意帮助他复国的话。

别说尊严,给大唐太子当狗都没问题。

——

辽东城。

这里大概是最为聚焦的地方了。

几乎周边所有部落,国家的目光,都已经注视过来。

雷火破城的消息,最开始是没人信的。

别说其他国家部落,便是大唐自己这边,都不怎么相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太子破城的详细经过,通过见证的传播,不断被证实。

最为主要的是,高丽门户,东部首府辽东城,真的已经被大唐太子所攻克,这是铁铮铮的事实。

而太子对辽东城的攻势,也才花费了半日功夫。

贞观十七年,九月初八。

经过数日的整顿,辽东城的军团雏形已经完成。

总计八万五千兵力,分为八大军团。

在经过商议后。

李承乾安排由苏定方,陈云超,李德謇。

各自领军一万人,辅兵五千人。

分三路大军,向高丽王都平壤城出击。

沿途各城,尽皆攻克。

这次,李承乾也把霹雳火给他们分发了下去。

三路大军,每军分得三千斤霹雳火。

有了这等神器,在如今这个时代,城防根本没有针对炸药包的防守方式。

尤其是一些小城,守兵不过两三千之数,不用炸药包都能轻易攻克下来。

辽东城发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高丽王都平壤。

这个时候,渊盖苏文是很想亲自去见识下,大唐的雷火到底有多强。

这样也能为接下来的抵抗进行充分的准备。

只是他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即就遭到了几乎所有手下的反对。

大莫离支是他们的主心骨。

谁都能出事,唯独大莫离支不能出事。

外患是一方面,内忧也是一方面。

本来内忧不算什么,现在的高丽王只是个傀儡,没人把他当回事。

可如果大莫离支出了事,这王都里的情况,就说不好了。

说起来,高丽王才是正统。

大莫离支是属于叛逆啊。

高氏王朝的血脉,在王都里可是有着大量王族存在。

面对这样的情况,渊盖苏文经过迟疑后,还是放弃了亲自前往的想法。

最终派遣了数千骑兵使者,去对唐军的攻城战进行观摩。

——

骑兵的速度远胜于步兵。

为了得到第一手消息,也为了验证渊峻岳话里的真假。

被任命的高丽将领快马加鞭,在唐军攻打第一座城池前,感到了战场。

这只是高丽的一座小城,总共守军不过三千。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三千对一万五,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的。

高丽将领给城里的将军下达了命令。

必须死守。

他要看到唐军的雷火,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原以为这只是唐军的底牌。

然而没想到,在攻城的第一时间,唐军就把床弩推了上来。

轰轰轰轰!!!

巨大的声响,在山脉间回荡。

地动山摇,战马受惊嘶吼。

被震慑心神的高丽将领跌落下马。

疼痛让他反应过来。

哪怕距离上千步之远。

哪怕知道前边的唐军,才几百的骑兵。

爬起来的高丽将领,翻身上马,转身就逃,什么都顾不上了。

只是一轮轰炸,守城方面的士气直接被抽空,直接投降。

就这么简单轻易的,苏定方拿下一城。

攻城,变成了个极其简单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